魏逆 第156章 何惑哉
夏侯惠与傅嘏的秉烛夜谈,大致与陈泰交谈时相差无几。
二人在闲谈几句久别之情后,同样是傅嘏借着北伐鲜卑的事由挑起了二人关乎署事、治政等方面的辩论。不同的是,傅嘏更偏向于谋略,诸如具体推行实施或对期间遇上的阻力未雨绸缪等方面,不如陈泰思虑周详。
或许,是如今的他仍只是僚佐,眼界尚未开阔之故罢。
但在权衡利弊、斟酌人心这方面他却要比陈泰更熟稔擅长,由此可推断出,他应是偏向幕僚、谋士那般的俊才。
说白了,就是夏侯惠对陈泰的感官,是日后可以并肩作战的袍泽。
而傅嘏则是倚为出谋画策、拾遗补缺的心腹幕僚。
自然,前提条件是夏侯惠必须先要重权在握,傅嘏才会甘愿委身效力。
这就是夏侯惠的疑惑所在。
明明,自己只不过是挂职的中坚将军,职责仍在淮南且实权犹不显,何故门第才学皆显赫当世的陈泰与傅嘏,现今便隐约流露出了心迹呢?
陈泰多少还能理解点。
毕竟在魏武曹操创业之时,谯沛督率与颍川士人就各尽其责、合作无间了。有了这个基础在,如今双方皆式微之际,有抱团取暖的心态也无可厚非。
但傅嘏却是为何呢!
难不成,只是因为先前他不愿与何晏、邓飏、夏侯玄攀交,且还断言彼等日后必难成事之故吗?
如此理由,自是说不过去的。
夏侯惠的见识若是止于此,那他现在就应该跑去雍凉给司马懿谄媚献殷勤了。
还做什么为曹魏社稷续命的春秋大梦!
或许,乃是雪中送炭要比锦上添花更令人感激之故罢。
我如今虽仍人微权轻,但至少颇受天子曹叡器异,且对比秦朗或曹爽等人我胜在年纪尚轻、未来仕途仍有很多不确定,不乏“大有可为”的可能。
而此时仍只是司空府僚佐的傅嘏提前绸缪下,让自身日后多个选择也是好的。
在百思不得其解后,夏侯惠也只能将缘由暂且归于此了。
只不过,傅嘏有没有想过,有些东西一旦沾上了,可就再也洗不掉了。
更莫说夏侯惠如今正是感慨着形单影只、汲汲求志同道合者的时候;朝野上下与他友善者唯有杜恕、但却还没发展到“微斯人,吾与谁归”的时候。
面对傅嘏突如其来的善意,他又怎么可能视而不见、毫无作为!
再怎么不济,也不能让他日后站在司马师身边摇旗呐喊啊!
呵~
复过二日。
夏侯惠归来洛阳的第八日。
就在他正思忖着如何与傅嘏增进情谊、加深彼此之间的牵绊之际,管事孙娄将夏侯和的一封书信带回了阳渠坞堡。
准确而言,是长兄夏侯衡的书信。
字迹确是夏侯和的没错,但夏侯惠甫一看罢,便知道是来自长兄口述而七弟录书的。
书信颇长,通篇絮絮叨叨的,深谙长兄夏侯衡的性情。
内容是将自魏武曹操、其父夏侯渊以降,与谯郡丁姓之间的牵绊巨细始末一一道来。
是的,就是关乎他们的母族谯郡丁姓。
谯郡曹、夏侯与丁,三族之间世代姻亲,但丁姓是望族,门第更高。
如丁宫在汉灵帝的中平四年就出任司空了,且还是凭借政绩与资历得位的,与曹嵩贿赂中官以及花钱一亿万买来的太尉之职,犹如云泥之别。
但丁姓时运不济。
明明魏武曹操的生母乃丁氏、正室也是迎娶了丁夫人,但丁氏一族非但没有在曹氏化龙的过程中飞黄腾达,反而将外戚的身份给弄丢了。
一来,是丁夫人将曹操给休了。
在宛城之战,曹昂因曹操宿张绣寡婶而身死,无子且将曹昂视若己出的丁夫人由此忿怨、以妻休夫。
这件事直接导致了曹操与丁家有了隔阂。
如丁冲早年是曹操同床“共宿止”的名士,且在建安年间出任司隶校尉;但在丁夫人休夫后,丁冲忧恚得狂疾、曹操也不复与他共宿了。
不过那时还好。
作为丁家外孙且知道过错在自身的曹操,还是很念旧情的。
膝下有女长成之际,曹操还打算维持与丁氏累世姻亲的情谊,想着将女儿嫁给丁冲之子丁仪,且还是连丁仪长啥样都不知道的情况下。
只是,可惜了。
因为曹丕从中作梗劝阻,最终曹操将女儿嫁给了夏侯楙。
后来,曹操征辟丁仪为僚佐,见其气度才学后,还很是后悔的如此感慨:“丁掾,好士也,即使其两目盲,尚当与女,何况但眇?是吾儿误我。”
丁仪由此记恨曹丕,与其弟丁廙党附曹植为羽翼,在魏夺嫡时期积极为曹植谋划。
也导致丁家迎来了第二次打击。
当曹丕夺嫡胜出后,甫一继位魏王便将丁仪、丁廙这一支男丁皆诛杀殆尽。
临诛之际,丁仪向是时任职中领军、备受曹丕宠信的夏侯尚叩首求救,夏侯尚都只是相对流涕而不敢去求情。
没办法。
夏侯尚知道自己去说情了也救不了。
哪怕是辈分更高功勋更著的夏侯渊仍活着,去求情也救不了。
毕竟,就曹丕那点器量,连救过曹操的族叔曹洪都想杀之而后快呢,更莫说是外祖母的亲族了。
经此两次打击后,谯郡丁氏声势已然日暮西山,但未到一蹶不振的地步。
偌大的丁氏一族并非只丁冲这一支。
如另一支丁斐,虽然官位止于典军校尉,但早年同样备受曹操宠信,也没有参与魏夺嫡而受到牵连,犹有复起之时。
现今丁斐早已亡故,其子丁谧便是希望所在。
首先,他很聪明。
在见识过曹丕的秉性后,于曹丕在位期间,他藏身山野隐居,不与人交游。
其次,他颇有心计。
待当今天子曹叡继位且彰显出有容人之器后,他便在邺城故意挑衅曹魏王公,以此让曹叡闻其名;后又彰显出才干,让曹叡觉得他咸有父风、授职度支郎中,由此步入仕途。
但他还是走错了一步。
竟没有选择继续隐忍、脚踏实地做出功绩以期重振门楣,而是与何晏、诸葛诞、邓飏与夏侯玄等人交游、共相题表邀名于世。
也因此被曹叡以“构长浮华”之名,免官废锢。
丁谧的宦海沉浮,本来与夏侯惠诸兄弟的干系不大,因为两家如今已然疏远了许多。
如早年丁氏亡故时,仍隐居的丁谧并没有前来吊唁。
且夏侯惠诸兄弟才是与丁谧有血缘关系的姑子,但他被授职来洛阳后,却是不曾前来拜访安宁亭侯府,而是与夏侯玄走得更近。
现今,夏侯衡作书来言及丁谧,乃是那日夏侯和在入阙之途“偶遇”了他。
也就是宴罢夏侯和归去时,声称需要禀过大兄才告知夏侯惠之事。
“似是听闻稚权已自并州归来,不知果然否?”
是时,他是这么问夏侯和的。
很直接的表露出了,他想与夏侯惠有所交集之意。
故而,夏侯衡在思虑两日后,便径直将谯郡曹、丁与夏侯三家之间的牵绊一一录于书,让夏侯惠参详后,自决是否要与丁谧会面。
之所以没有直接帮夏侯惠做出决定,是因为他仍念外家之情,但又恐自家六弟的仕途被牵连了。不管怎么说,丁谧身份本就敏感,还是被天子罢黜且禁锢了。
细细看罢书信,夏侯惠随手扔进了火塘中,耷眼捻须沉吟。
对于是否要见丁谧,他也很纠结。
倒不是担心自己的仕途会被丁谧牵连,更不是念及了母族血缘牵绊,而是再次觉得自己似是疏忽了什么——彼丁谧骤然想与他有所交集,犹如傅嘏陡然对他很是亲善一样,令他百思不得其解、不知其中缘由是什么。
再者,丁谧素来与曹爽亲善啊!
因为夏侯玄的关系,曹爽与大部分因浮华案而被禁锢之人皆有交集,且相处颇为融洽。
所以,先前都不往来的丁谧是出于什么缘由、居于什么目的,倏然便来寻自己呢?
曹爽与自己不和,已然是京师人尽皆知了,丁谧都不担心与他有了交集后,会迎来曹爽的不满、进而让彼此之间的情谊不复、分道扬镳吗?
甚奇哉!
沉吟了好久的夏侯惠,仍没有揣摩出丁谧的意图来。
更没有理清楚,自己为何陡然就变成了他人愿意“亲善”之人了?
或是说,世态本就炎凉,只要自身的实力强大了,就会发现身边所有人都会变得和蔼可亲、亲善友爱。
但他如今仍人微言轻啊!
“夫君何所思?”
一记轻声发问打断了夏侯惠的思绪。
待循声而顾,才发现细君王元姬正站在旁边,有些关切的注目着自己。
似是,她已然进书房有些时候了。
“倒也无紧要事。”
笑着伸手拉她比肩而坐,夏侯惠也不隐瞒,“就是有个多年没有交集的外兄,倏然邀我相聚,令我弗能解其意,亦有些举棋不定。”
“外兄?”
闻言,王元姬侧头略略想了下,待眼睛扑闪扑闪了几次后,便莞尔发问。
“彼可动摇夫君心志否?”
就凭他?怎么可能!
夏侯惠当即摇了摇头。
“彼可祸及夫君仕途否?”
那倒不至于,天子曹叡这点器量还是有的。
夏侯惠再次摇头。
“彼若有求,夫君将悖意予之否?”
自是不会的,彼此都不往来那么久了。
夏侯惠眉目舒展,含笑摇头之际环手搂住了身侧人。
“如此,夫君何所惑哉!”
二人在闲谈几句久别之情后,同样是傅嘏借着北伐鲜卑的事由挑起了二人关乎署事、治政等方面的辩论。不同的是,傅嘏更偏向于谋略,诸如具体推行实施或对期间遇上的阻力未雨绸缪等方面,不如陈泰思虑周详。
或许,是如今的他仍只是僚佐,眼界尚未开阔之故罢。
但在权衡利弊、斟酌人心这方面他却要比陈泰更熟稔擅长,由此可推断出,他应是偏向幕僚、谋士那般的俊才。
说白了,就是夏侯惠对陈泰的感官,是日后可以并肩作战的袍泽。
而傅嘏则是倚为出谋画策、拾遗补缺的心腹幕僚。
自然,前提条件是夏侯惠必须先要重权在握,傅嘏才会甘愿委身效力。
这就是夏侯惠的疑惑所在。
明明,自己只不过是挂职的中坚将军,职责仍在淮南且实权犹不显,何故门第才学皆显赫当世的陈泰与傅嘏,现今便隐约流露出了心迹呢?
陈泰多少还能理解点。
毕竟在魏武曹操创业之时,谯沛督率与颍川士人就各尽其责、合作无间了。有了这个基础在,如今双方皆式微之际,有抱团取暖的心态也无可厚非。
但傅嘏却是为何呢!
难不成,只是因为先前他不愿与何晏、邓飏、夏侯玄攀交,且还断言彼等日后必难成事之故吗?
如此理由,自是说不过去的。
夏侯惠的见识若是止于此,那他现在就应该跑去雍凉给司马懿谄媚献殷勤了。
还做什么为曹魏社稷续命的春秋大梦!
或许,乃是雪中送炭要比锦上添花更令人感激之故罢。
我如今虽仍人微权轻,但至少颇受天子曹叡器异,且对比秦朗或曹爽等人我胜在年纪尚轻、未来仕途仍有很多不确定,不乏“大有可为”的可能。
而此时仍只是司空府僚佐的傅嘏提前绸缪下,让自身日后多个选择也是好的。
在百思不得其解后,夏侯惠也只能将缘由暂且归于此了。
只不过,傅嘏有没有想过,有些东西一旦沾上了,可就再也洗不掉了。
更莫说夏侯惠如今正是感慨着形单影只、汲汲求志同道合者的时候;朝野上下与他友善者唯有杜恕、但却还没发展到“微斯人,吾与谁归”的时候。
面对傅嘏突如其来的善意,他又怎么可能视而不见、毫无作为!
再怎么不济,也不能让他日后站在司马师身边摇旗呐喊啊!
呵~
复过二日。
夏侯惠归来洛阳的第八日。
就在他正思忖着如何与傅嘏增进情谊、加深彼此之间的牵绊之际,管事孙娄将夏侯和的一封书信带回了阳渠坞堡。
准确而言,是长兄夏侯衡的书信。
字迹确是夏侯和的没错,但夏侯惠甫一看罢,便知道是来自长兄口述而七弟录书的。
书信颇长,通篇絮絮叨叨的,深谙长兄夏侯衡的性情。
内容是将自魏武曹操、其父夏侯渊以降,与谯郡丁姓之间的牵绊巨细始末一一道来。
是的,就是关乎他们的母族谯郡丁姓。
谯郡曹、夏侯与丁,三族之间世代姻亲,但丁姓是望族,门第更高。
如丁宫在汉灵帝的中平四年就出任司空了,且还是凭借政绩与资历得位的,与曹嵩贿赂中官以及花钱一亿万买来的太尉之职,犹如云泥之别。
但丁姓时运不济。
明明魏武曹操的生母乃丁氏、正室也是迎娶了丁夫人,但丁氏一族非但没有在曹氏化龙的过程中飞黄腾达,反而将外戚的身份给弄丢了。
一来,是丁夫人将曹操给休了。
在宛城之战,曹昂因曹操宿张绣寡婶而身死,无子且将曹昂视若己出的丁夫人由此忿怨、以妻休夫。
这件事直接导致了曹操与丁家有了隔阂。
如丁冲早年是曹操同床“共宿止”的名士,且在建安年间出任司隶校尉;但在丁夫人休夫后,丁冲忧恚得狂疾、曹操也不复与他共宿了。
不过那时还好。
作为丁家外孙且知道过错在自身的曹操,还是很念旧情的。
膝下有女长成之际,曹操还打算维持与丁氏累世姻亲的情谊,想着将女儿嫁给丁冲之子丁仪,且还是连丁仪长啥样都不知道的情况下。
只是,可惜了。
因为曹丕从中作梗劝阻,最终曹操将女儿嫁给了夏侯楙。
后来,曹操征辟丁仪为僚佐,见其气度才学后,还很是后悔的如此感慨:“丁掾,好士也,即使其两目盲,尚当与女,何况但眇?是吾儿误我。”
丁仪由此记恨曹丕,与其弟丁廙党附曹植为羽翼,在魏夺嫡时期积极为曹植谋划。
也导致丁家迎来了第二次打击。
当曹丕夺嫡胜出后,甫一继位魏王便将丁仪、丁廙这一支男丁皆诛杀殆尽。
临诛之际,丁仪向是时任职中领军、备受曹丕宠信的夏侯尚叩首求救,夏侯尚都只是相对流涕而不敢去求情。
没办法。
夏侯尚知道自己去说情了也救不了。
哪怕是辈分更高功勋更著的夏侯渊仍活着,去求情也救不了。
毕竟,就曹丕那点器量,连救过曹操的族叔曹洪都想杀之而后快呢,更莫说是外祖母的亲族了。
经此两次打击后,谯郡丁氏声势已然日暮西山,但未到一蹶不振的地步。
偌大的丁氏一族并非只丁冲这一支。
如另一支丁斐,虽然官位止于典军校尉,但早年同样备受曹操宠信,也没有参与魏夺嫡而受到牵连,犹有复起之时。
现今丁斐早已亡故,其子丁谧便是希望所在。
首先,他很聪明。
在见识过曹丕的秉性后,于曹丕在位期间,他藏身山野隐居,不与人交游。
其次,他颇有心计。
待当今天子曹叡继位且彰显出有容人之器后,他便在邺城故意挑衅曹魏王公,以此让曹叡闻其名;后又彰显出才干,让曹叡觉得他咸有父风、授职度支郎中,由此步入仕途。
但他还是走错了一步。
竟没有选择继续隐忍、脚踏实地做出功绩以期重振门楣,而是与何晏、诸葛诞、邓飏与夏侯玄等人交游、共相题表邀名于世。
也因此被曹叡以“构长浮华”之名,免官废锢。
丁谧的宦海沉浮,本来与夏侯惠诸兄弟的干系不大,因为两家如今已然疏远了许多。
如早年丁氏亡故时,仍隐居的丁谧并没有前来吊唁。
且夏侯惠诸兄弟才是与丁谧有血缘关系的姑子,但他被授职来洛阳后,却是不曾前来拜访安宁亭侯府,而是与夏侯玄走得更近。
现今,夏侯衡作书来言及丁谧,乃是那日夏侯和在入阙之途“偶遇”了他。
也就是宴罢夏侯和归去时,声称需要禀过大兄才告知夏侯惠之事。
“似是听闻稚权已自并州归来,不知果然否?”
是时,他是这么问夏侯和的。
很直接的表露出了,他想与夏侯惠有所交集之意。
故而,夏侯衡在思虑两日后,便径直将谯郡曹、丁与夏侯三家之间的牵绊一一录于书,让夏侯惠参详后,自决是否要与丁谧会面。
之所以没有直接帮夏侯惠做出决定,是因为他仍念外家之情,但又恐自家六弟的仕途被牵连了。不管怎么说,丁谧身份本就敏感,还是被天子罢黜且禁锢了。
细细看罢书信,夏侯惠随手扔进了火塘中,耷眼捻须沉吟。
对于是否要见丁谧,他也很纠结。
倒不是担心自己的仕途会被丁谧牵连,更不是念及了母族血缘牵绊,而是再次觉得自己似是疏忽了什么——彼丁谧骤然想与他有所交集,犹如傅嘏陡然对他很是亲善一样,令他百思不得其解、不知其中缘由是什么。
再者,丁谧素来与曹爽亲善啊!
因为夏侯玄的关系,曹爽与大部分因浮华案而被禁锢之人皆有交集,且相处颇为融洽。
所以,先前都不往来的丁谧是出于什么缘由、居于什么目的,倏然便来寻自己呢?
曹爽与自己不和,已然是京师人尽皆知了,丁谧都不担心与他有了交集后,会迎来曹爽的不满、进而让彼此之间的情谊不复、分道扬镳吗?
甚奇哉!
沉吟了好久的夏侯惠,仍没有揣摩出丁谧的意图来。
更没有理清楚,自己为何陡然就变成了他人愿意“亲善”之人了?
或是说,世态本就炎凉,只要自身的实力强大了,就会发现身边所有人都会变得和蔼可亲、亲善友爱。
但他如今仍人微言轻啊!
“夫君何所思?”
一记轻声发问打断了夏侯惠的思绪。
待循声而顾,才发现细君王元姬正站在旁边,有些关切的注目着自己。
似是,她已然进书房有些时候了。
“倒也无紧要事。”
笑着伸手拉她比肩而坐,夏侯惠也不隐瞒,“就是有个多年没有交集的外兄,倏然邀我相聚,令我弗能解其意,亦有些举棋不定。”
“外兄?”
闻言,王元姬侧头略略想了下,待眼睛扑闪扑闪了几次后,便莞尔发问。
“彼可动摇夫君心志否?”
就凭他?怎么可能!
夏侯惠当即摇了摇头。
“彼可祸及夫君仕途否?”
那倒不至于,天子曹叡这点器量还是有的。
夏侯惠再次摇头。
“彼若有求,夫君将悖意予之否?”
自是不会的,彼此都不往来那么久了。
夏侯惠眉目舒展,含笑摇头之际环手搂住了身侧人。
“如此,夫君何所惑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