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魏逆 > 第216章 位高权重

魏逆 第216章 位高权重

    “老臣拜见陛下。”

    司徒董昭还是起身郑重行了礼后,才缓声作答。“回陛下,老臣窃以为,单以稚权现今功绩论,可谓夏侯妙才不死也。”

    只是可继故征西将军夏侯渊之后?

    甫一听闻,天子曹叡心中略有不满,但也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夏侯惠现今才几岁啊,就能被誉为可继死前虎步关右的夏侯渊之后了,董昭这个评价已然很高了。

    况且还是“单以功绩论”,其他方面还没有提及呢。

    早就习惯了老人家说话喜欢大喘气的曹叡,轻轻颔首,示意自己在倾听着。

    果不其然,董昭舒了一口气后,又继续说道,“若以士家革制论,老臣窃以为,此举裨益社稷不亚于任伯达也。”

    任伯达是任峻,武帝曹操的从妹夫。

    早年枣祗建议设置屯田以供军粮,具体执行屯田事务之人就是任峻,在曹魏代汉后对武帝时期功臣的评论中,素有“军国之饶,起於枣祗而成於峻”之说。

    董昭今声称士家变革新政对魏国的裨益犹如早年的屯田制,同样是一个很高的评价。

    毕竟,魏武曹操创业时期,屯田制可谓厥功至伟。

    “董公之意,朕知矣。”

    笑意逐渐灿烂的曹叡,赞许的点了点头,紧接着发问道,“只是,朝野不乏贬夏侯稚权之言。以他年岁尚轻、行事鲁莽,难当大任,劝朕当遣他历练多地,砥砺多事后方可擢拔于群。对此,董公意下如何?”

    “回陛下,《淮南子·泰族训》‘吠声清於耳,兼味快於口’之言,今如是也。”

    不假思索,董昭直接便抨击了朝中这种议论,且还毫不忌讳的说道,“再者,老臣窃以为,今宗室大将雕零与谯沛督率难继,为社稷计,不可因噎废食也!以我魏室国力,复有汉中与石亭之败,犹可凌蜀吴之上;然若社稷无死忠督率,恐无需蜀吴来犯也!”

    竟是直言让曹叡不要顾忌太多,一切以巩固社稷为重!

    如此隐隐有劝诫如今外姓掌兵权太多的大胆言论,让在旁的尚书左仆射徐宣听了,都不由自主的抖了抖眉毛。

    只不过,这也是可以预见的事。

    董昭本就有敢言之名。

    如先前将庙堂重臣如刘放、孙资、司马懿以及卫臻等人子嗣罢黜官职、禁锢仕途的浮华案,就是他表奏的。

    这也是曹叡特地召他来问话的缘由。

    故而曹叡听罢了,也不由击案而叹,深以为然而道,“噫!董公之言,一矢中的,深得朕心也。”

    因为董昭的话语,说到他心坎之上了。

    试问,夏侯惠都出仕那么些年了,都被他从牙门将擢拔到中坚将军了,他难道还不知道彼年轻、好犯险、意气重等弊端吗?

    明明知道,犹不吝器重,不就是担心兵权旁落、会导致魏室社稷不稳嘛!

    毕竟曹魏代汉也没多少年,且还没有灭蜀吞吴、转变成为“毕天下、四海一”的天命所归、人心所归!

    败仗魏国能经受得起,但兵权旁落属实不敢迎来啊!

    但凡曹休、曹真、夏侯尚有一人今仍在世,曹叡都会依着朝臣之言,将夏侯惠放在地方好好砥砺、打磨成才。

    只是

    他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夏侯惠虽年轻、有缺点,但总比暮气沉沉的夏侯儒、庸庸碌碌的夏侯楙、唯唯诺诺的秦朗等人强。至少曹叡现今就可以笃定一点,以夏侯惠的性格与才干,只要官职熬上来了,定是能压制得住外姓掌兵权者的。

    也正是这点笃定,在听罢董昭的作言后,天子曹叡心中也有了决策。

    二日后。

    庙堂对一些人的官职做出了调整。

    先是驻守在关中的大将军司马懿转为太尉,这是妥妥的收兵权了。

    且不出意外的话,司马懿不日将要被征调归朝。

    因为大将军是位在三公之上的,如先前魏武曹操迎汉献帝时,自任大将军而以袁绍为太尉,就让袁绍发怒、耻班在下之事。

    且太尉虽掌天下兵事,但大将军主征伐,两者实质权柄不可同日而语。

    其次,则是毌丘俭徙为幽州刺史、加度辽将军,使持节,护乌丸校尉;其空缺的荆州刺史职由东莞太守胡质接替。

    这是即将对辽东公孙渊用兵的信号。

    尤其是田豫经营并州有所成果,刚刚表奏庙堂复置了定襄、五原、云中、朔方等河套诸郡,天子还将督领一千乌桓突骑的牵弘,转去幽州任职了。

    不过,这些人的官职调动并没有引发朝野的议论。

    公卿百官们真正注目的,是天子曹叡在中军内新设了镇护将军职,秩品与中领军同,以中坚将军夏侯惠领之。

    更重要的是天子曹叡在诏书中,明确指出新设的镇护将军职,不从属于中领军!

    这就让朝野哗然了。

    因为依着武帝曹操设立、文帝曹丕完善的中军建制,分别由五校尉(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骁骑、游击、武卫、中坚、中垒诸营组成(其余虎贲、羽林等营渐虚之,仅宫禁当值),皆隶属中领军。

    其中别设的中护军职,最早是中领军的辅官,协助中领军选拔低级武职的。

    哪怕到了天子曹叡即位后、权柄日重的中护军都没有实际兵权。

    如今,曹叡倏然增设了一个与中领军同秩品的将军职,且还不归中领军所制,那不就是意味着中军将要迎来拆分与改制了吗?

    况且,中领军的职权已然被削弱很多了。

    此些年洛阳中军驰援地方,天子曹叡都是直接绕过中领军下诏令给各营的,也让中领军的职权变得名不副实,仅是留着“总督各将”的名义。

    当然了,若是镇护将军也如同中领军一样,位高而权弱,公卿百官也不会注目。

    不过一个将军号而已嘛。

    先前汉献帝的皇后之父伏完,还出任过辅国将军呢,但实权半点都无。

    尔今,夏侯惠所领的镇护将军,有着实实在在的兵权!

    其麾下所设有四营,分别为鹤翼营、先登营、镇岳营、护岳营。

    其中,鹤翼营乃是骑兵,由讨虏将军乐良为将主,督千骑。

    先登营乃步卒,人人披坚执锐、斗械俱全,选拔军中猛士当之,用于攻坚陷阵;同样建制为千人,由从牙门将转迁为裨将军的许仪督领。

    而镇岳营,则是循先前中坚营建制的步卒营。

    弓、弩、刀、矛、盾等各种兵种混合编制,是很正常的征伐部校,人数四千,以夏侯惠领之,是为镇护将军本部。

    至于护岳营,空的。

    只是有了建制名号,但还没有任命将主、无有兵卒.

    也就是说,日后天子曹叡还有可能再增夏侯惠兵;也有可能是在夏侯惠外出征伐时,将其他外军、郡兵等临时征调的兵马暂归入护岳营,以便管理与调度。

    再者,隶属镇护将军的六千步骑,皆属精锐、战力很强,分别从越骑校尉部、游击营以及自雍凉调回洛阳的步骑中甄选而出。

    嗯,天子仍留越骑部、游击营从属中领军,只是将这两部兵马的精锐给挑出来、转去归属镇护将军所督了。

    而从雍凉调回来洛阳的步骑,则是另有来头。

    先前,蜀兵第一次出祁山,令陇右三郡皆叛;第三次兵出至历城,夺武都阴平二郡后,魏国庙堂便有了“每诸葛亮入寇关中,边兵不能制敌,中军奔赴,辄不及事机”的后知后觉,也有了亡羊补牢之举。

    天子曹叡采纳度支尚书司马孚的建议。

    一者,是自冀州调遣五千农夫前往陇右上邽屯田积谷,以供军用。

    另一,则是“宜预选步骑二万,以为二部,为讨贼之备”的增兵驻守、不丧失军机之举。

    这两万步骑,大多从中军选拔而出,加上近畿各郡与邺城戍守兵马组成,常年驻守在关中,担任着防御蜀兵的战备职责。

    兵将皆能号为精锐,就是战绩不佳。

    卤城之战的“甲首三千”,大多是这支兵马贡献的。

    如今雍凉战区压力锐减,天子曹叡便将他们打散,留一部分驻守长安,一部分调归来洛阳近畿值守;而其中有两千余人被选拔出来,归入镇护将军本部了。

    可以说,如今夏侯惠在洛阳中军之中,不管是官职还是实际权柄都已然是首屈一指了。

    已非夏侯献、曹肇与曹爽等人可望其项背。

    哪怕有过数次督领洛阳中军外出征伐、驰援的秦朗都无法媲美。

    毕竟,秦朗的兵权是临时的,事了便罢的。

    而镇护将军是实实在在领营兵的。

    不过,公卿百官虽然对天子曹叡这个决策很震惊、对夏侯惠被授予如此大的权柄很羡慕,但没有人对此作言。

    一来,是因为太敏感了。

    关乎中军的兵权分配,没有人想在这种事情上作言而惹一身骚。

    万一引来曹叡反感、进而被猜忌了呢?

    另一,则是诸夏侯曹内部的事情,与他们何干!

    天子分中军,给夏侯惠增权、削弱夏侯献权柄,不过是将兵权左手转右手而已,哪轮到他们置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