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都市异能之学渣逆袭 > 第59章 十五天博士毕业

都市异能之学渣逆袭 第59章 十五天博士毕业

    零几年,华夏国发生一件事,让全国网民为此沸腾了好一阵。

    就是华夏国某斗卫星通讯代码被某华高校女高材生成功破解,并献给了美丽国,换取了一张美丽国的绿卡。

    网上吃瓜群众一片哗然,纷纷要求以叛国罪追责此学生,一时间在网上掀起不小的热浪。

    虽然后来华夏国有关部门出面澄清,那段代码仅仅是一段民用代码,本来就是半公开的,无关紧要,但仍有很多网民声讨不已。

    经此事后,华夏国也极其重视数据保密工作,最新的,无法破解的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应用而生。

    在国家的号令下,一大批科研工作者前扑后继,殚精竭虑,日夜工作,历经十年,一系列辉煌的成绩,如雨后春笋般一个个地冒了出来。

    “黑子号”卫星升空,“玖章”量子计算机成功研制,“京hU干线”量子通信骨干网工程等相继建成。

    从此以后,国家把通讯数据安全牢牢地把控在自己手里。

    这些惊人的成就,是广大科研人员付出无数精力和汗水换来的,让全世界都惊艳了一把,同时也看到了华夏国科研的力量,再也不敢小觑。

    其中就有潘教授这样的华夏国精英,设计并主导“黑子号”卫星顺利升空,成功实现了1200公里级超远距离量子密钥的安全分发。

    这项技术遥遥领先于其它国家,在此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刚好潘教授就是任校长的老同事,又是同一个专业,在同一间办公室相处了好几年,两人关系不错,平日里还经常保持联系。

    看到老同事做出这么大的成绩,任校长替潘教授高兴之余,心里却有点不服气,暗暗较劲,期望自己能做出更精确,更实用的量子密钥方面的科研成果来。

    而李飞同学,那天把任大小姐交还给任校长后,便独自回到了学校。

    离开学还有半个月,李飞没闲着,便开始了他艰苦的学习之旅。

    书从哪里来,一是图书馆,二是校长办公室,那三面墙的书架上有很多他需要的书。

    校长把图书馆的钥匙交给李飞,让他做了个临时的管理员,反正现在放假没人,李飞则很乐于没人打扰,整天泡在那里。

    图书馆的书太老,没啥意思,李飞最喜欢的还是找校长借书,因为他的书全是对口专业的。

    但这次学习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信息工程专业,对于他相当于零基础。

    这些书起点很高,又没老师教,李飞刚开始学得很苦,苦得他多次想偷偷溜走算了。

    刚开始一本书要看个三四遍,还是一知半解,懵懵懂懂,厚着脸皮去请教任校长,才能勉强掌握。

    好在他记性好,悟性也很强,随着知识的积累,李飞进步神速,不到三天,就渐入佳境。

    很多知识他只要结合理论,不需要别人指导就完全能弄明白了,而他也慢慢地喜欢上这个专业。

    打通任脉后,李飞觉得精力很充沛,一天睡个三四小时就可以了,也帮他留出大量的时间来读书。

    任校长也时不时会来交流一下,顺便指导一下他。

    李飞火箭般的进步让任校长吃惊不已,不仅被他惊人的记忆力所震惊,也被他掌握的知识量所震撼。

    天啊,才几天时间啊,竟然可以跟他平起平坐地探讨学术问题了。

    这是什么妖孽啊!

    ……

    空无一人的图书馆,某个角落,李飞坐在一张桌子旁,桌子上是堆得像山那么高的书本。

    只见他拿着一本书,心无旁骛,一目十行地快速翻阅着,还不时做点笔记,记下重点。

    有些东西还得系统归纳,把重点内容牢牢记在心里,不然把所有书本一股脑全部往脑子里塞,再牛逼的人也会乱掉。

    这时候,任校长也轻手轻脚地走了过来,并没有打扰李飞,而是不动声色地拿起桌上一本书,一看,顿时大惊失色。

    俄文,我的天,竟然是俄文的书。

    要知道这一批书是国内某知名学者捐赠的,因为太过于深奥,又是俄文,所以自建校以来,这批书一直堆在这里,从来没人问津过,尘封已久。

    “难道他能读得懂俄文?”

    任校长心里充满了疑问,又看到李飞埋头苦读的样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李飞,上面写的是什么?”任校长问道。

    “哦,这是前苏联的一些科研文献,关于量子力学方面的一些研究。”李飞抬起头,见到是任校长,立马露出一口白牙。

    “你能看得懂俄文?”任校长一脸疑问。

    “以前学过几天,能看懂大概吧。”李飞一脸谦虚地回答,其实他也不知怎么回事,凭着一本教俄文的课本,不到半天时间,竟然差不多学会了。

    虽然口语和听力可能不太好,但字却认得许多,看一本书基本没问题了,而且有些不认识的生词,查一下字典就能死死地记住。

    任校长点点头,他在莫斯科留过学,这些书他自然能看得懂,当然知道李飞说的一点没错,但这些都是专业性很强的的书,他真的能看得懂吗?

    他不信邪,随便找了一段,叫李飞讲解一下。

    李飞随口就把那段文字翻译成中文,竟然一字不差。

    任校长目瞪口呆,在心里感叹道:“天啊,有这么牛逼的人吗?天才,绝对的天才,如果他能在这行干下去,必定会成为第二个爱因斯坦,甚至会有更高的成就。”

    同时又有点懊悔:“如此厉害的人才,怎么以前就没发现呢?不然自己那个项目也不会被自己的兄弟抢先一步成功了!”

    他说的兄弟就是那个潘教授,同一个领域,分别攻克不同的方向。

    潘教授主攻无线领域,他则向有线传输方面发展,主要是光纤通讯。

    老潘已经做出了惊人的成绩,而他却止步不前,让他食寝难安,这也成为了他的一块心病。

    李飞聪慧过人的表现,让校长又爱又喜,恨不得马上把他认作干儿子,对他也是有求必应。

    因为李飞天天来借书,任校长干脆把校长办公室让给李飞,让他吃住睡都在里面,还每天定时亲自给他买早餐送饭。

    十五天很快就过去了,李飞整天把头埋在书堆里,饿了就吃,困了就睡,并不知道外面光阴似箭过得飞快。

    他把任校长办公室的全部专业书都读完了,甚至还抽空看了不少国内外的学术论文,要是毕业的话,就差一个博士论文了。

    十五天就能达到博士毕业的水平,自古以来也没有人能办到吧?

    “啊……真他m的爽啊!”李飞伸了个懒腰,大吼一声,声透云宵,差点没把校长办公室窗户的玻璃给震碎了。

    但李飞并没有自满,他心里清楚得很,虽然自己掌握了一堆知识,但离发明创造还差得很远。

    这些书上的都是前人的知识,如何把它组成一个全新的东西,这个是需要很强创造力和经验的,特别像那些大型的国家项目。

    即便你有好的构思,也需要大量资金不断支待,设备、仪器、材料,样样不能少。

    还需要整个团队通力合作,不断实验,验证,修改,再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这些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非一个人能办得全的,即便一人能做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

    就像你知道水泥和钢材的特性,如何把它建成一幢大楼,就是一个系统工程。

    而且很可能涉及很多其它专业知识,比如设计,造型,美化,又比如地质,抗震,水电,消防,节能,给排水等等。

    不然每年毕业那么多博士,海归,又有几个人能真正能做出成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