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万历爷 第22章 尘埃落定
热门推荐:
我死后,嫡兄们都疯了
以理服人顾青音霍星野
顾青音霍星野
荒年福满仓,病娇侯爷缠不休
闪婚恋爱脑后,霸总沦陷了
带崽种田:亡夫归来宠翻了
重生帝姊:天下原是她的
报告王爷:王妃又跑了
恃靓横行:陛下他总假正经
皇祖母的话如一把利刃,直插皇帝命门!
朱翊镠,潞王,皇帝唯一的同母弟弟,皇祖母当初为了稳定朝局,放十四岁的潞王就藩。
按大明祖制,藩王就藩后无诏不得入京。这很重要,一个成年王爷久住京城,总会给人以无限遐想。
是不是皇后对当今不满意,留个备胎?更为严重的,会有不甘寂寞之人主动贴上去,挑动是非,就如成祖结识的那位黑衣和尚姚广孝,本来没什么事都能搅和的天下大乱。
这也就是所谓的朝局不稳,天下动荡了。
这样的做法有利有弊,但大明的政治生态就是这样,做了未必好,不做肯定更坏。本朝便是例子,太子悬空,皇三太子倒是先冒了出来,大臣也不用忙别的了,只为了国本一事便嚷嚷个不停。
简单来说,老太太在逼宫!
但皇祖母您老是不是跑题了?我只是单纯的要保命讨公道而已,您这是要掀桌子啊。
皇帝憋了半天,方才嗫嚅着说。
“母亲,此一时彼一时啊,当初先帝崩逝,儿子年龄尚幼,为了稳定朝局,镠弟确实受了委屈。
但而今儿子正当壮年,册立太子,藩王之国之事,便早一年晚一年也无甚紧要的。父子亲情,儿子总想着多陪陪他们,这一走啊再见就难了,儿子不舍得。”
“好啊好啊,皇帝说的好有道理。”
皇祖母凉凉的说道,“老身也多年未见镠儿了,就劳烦皇帝下旨召潞王进京吧,一家子都接过来,老身也要享受一番天伦之乐!”
皇帝的脸啊,就像霜打过的白菜,白里透着绿!
接过来干啥,换人么?不接过来,你儿能赖着不走,凭啥我儿就不能进京见见母亲?这就没办法回答,老大的皇帝爷就尴尬的在那里像根大蜡烛一样戳着。
“不能?那就只当老身没说过吧!”
“老身累了,不想再看儿孙们争来争去的,该册封的册封,该之国的之国,莫要再闹了。该是谁的老天爷早就定好了的,争也无用!”
“皇帝,老身说的可对?”
皇帝低着头闷声说道,“洛儿秉性懦弱,又是宫人所出,儿恐他不能威慑群臣,延续国祚,所以才犹豫不能决。母亲,儿子也是为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着想啊。”
“宫人所出?”
皇祖母忽的站立起来,她指着皇帝喝道,“皇帝,别忘了你也是宫人的儿子!”
轰咔噼啪,我似乎看到无数闪电劈向皇帝,五雷轰顶劈的他七窍生烟。
他忘了自己的娘是泥瓦匠的女儿,生他时也只是名宫女。论出身,老太太还不如老大朱常洛的娘王恭妃呢。
皇帝羞愧万分,闭口不能言,然而皇祖母却并没有罢休的意思。
“洛儿是皇长子,而皇后又无所出,祖制立嫡立长,天下人也都认他这个太子,你不立他,是要逼着他去死么?便是你立了旁人,其他几个怎么想?难道你非要看到祸起萧墙,天下大乱才甘心么?”
“这些道理也不需老身来说,你懂的,你都知道。儿啊,为了江山社稷,你也该有所决断了。”
老太太瞪向躲在皇帝身后的郑贵妃,冷若冰霜。
“还有你,身为皇贵妃,位亚中宫,本应温良恭俭,为妇人表率,但这些年来你做了什么,真当老身的眼是瞎的么?老身只是怜惜皇帝,才忍你至今。
但你越发的跋扈,越发的无所顾忌,就说洵儿同瀛儿的这点小事,且不说孰是孰非,你本应居中调和,使兄弟和睦,而你却在皇帝面前摇唇鼓舌,离间骨肉亲情,你是要皇帝背上苛待子嗣的恶名么?”
郑贵妃整个哭成了泪人,她慌忙间跪地,啼哭着说,“臣妾冤枉啊,皇太后老祖宗这般说,真是让臣妾没有活路了......”
“闭嘴!收起你这套把戏!”
皇祖母手中拐杖重重的敲在地砖上,横眉厉色说道,“老身深宫几十载,什么样的把戏什么样的人没见识过,再多说一句,老身敲破你的头!”
皇祖母威武!
正牌婆婆发起威来,皇帝老儿也不敢说话啊,郑贵妃更是吓的面如土色,把脑袋埋进皇帝身后。
“做错了事就要罚,郑氏禁足十日,罚抄《女戒》十遍!你自己抄,老身要亲自验看!”
“洵儿你痴长瀛儿十岁,却如此不晓事,祖母甚为失望,去奉先殿吧,自省三日。”
“还有你,像个犟驴儿一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理都忘了?你父皇训你罚你,你顺着就是,无论怎样都是你的错,为何要争辩?
手臂断了算什么,依着老身看啊,腿也要打断才解气。愣着作甚,还不去给你父皇请罪,谢你父皇手下留情!”
我很听话,皇祖母让干啥就干啥,我吊着夹板一步三晃的走到皇帝近前,叩首请罪!
皇帝面皮扯动几下,他轻轻咳嗽几声。
“嗯嗯,知错就好,日后不可再犯了,为父的下手也重了些,你受苦了。来人,赐白玉错金碗一对,嗯,拿去玩吧。”
我心里盘算了一下两个碗的价值,这次受伤还是赚了的,但还不够!
“谢父皇赏赐,儿臣还有一事,恳请父皇恩准。”
“呃,说来听听。”
“儿臣对那日所见西洋机巧之物很感兴趣,想见一见那位从西洋来的僧人,请父皇恩准。”
“就这件事?准了!”
皇帝显然没有将这位从西洋跑来的传教士当回事,在他眼里只不过是个乐子罢了,其实我当日见到那几件玩意就有这个打算了,只不过没有机会,不曾想阴差阳错的,今日就成了,也是天意如此。
“老身乏了,回慈宁宫!”
我随着皇祖母就这样转身离了启祥宫,身后是久久驻足在殿门前的皇帝一家三口,他们今晚怕是睡不着了。
在我回到斋心堂之后,我方才知晓皇祖母今日为何大发雷霆,直接掀桌子。
外廷的官儿又闹事了!
次辅沈鲤率百官搞罢工情愿,上的奏本堪比骂人。
大意如下:
皇帝你说话不算数啊,说好的册立太子,你总是推脱,这不是拿我们当傻子么?
两月前你说原来的日子不好,要重新选定册立太子的日期,司天监便重选了日子。皇帝你又说礼部定的礼仪同服饰不妥,礼部官员不眠不休赶了出来。皇帝你又说西北有旱灾,这是上天示警,不宜劳民伤财举行大典,我们忍了。
如今旱灾已过,黎民安泰,怎么还不举行太子册立大典啊?
国无根本,国将不国啊!
俺们罢工,俺们抗议,皇帝你出来说句话!
好吧,我服气了,百官罢工这么大的事皇帝不去处理,却盯着家里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放,这真是爱美人胜过爱江山啊。
这么大的事,皇祖母自然知晓,她正闷着一肚子气呢,又听到小卓冒死送来我被暗中带走的消息,一下就炸了!
说来我只是个引线,却将皇帝炸的七荤八素。
他惨了!
前有百官请愿上疏,后有皇祖母大义压人,我估计这次册立太子的事应该能定下来,而我也会顺便封王。
不过这已经同我无关了,当下之急,我得先养病。
由于我这个月受伤的次数比较多,周妈妈要去寺庙上香求平安,小卓要去道观求课算吉凶,我说你们与其乱撒香火钱,还不如都给我,我见到银子还能好的快点。
我这样不敬神的行为,招惹到集体抗议!
拜就拜吧,我也准备去拜一拜那位传说中的洋和尚呢。
朱翊镠,潞王,皇帝唯一的同母弟弟,皇祖母当初为了稳定朝局,放十四岁的潞王就藩。
按大明祖制,藩王就藩后无诏不得入京。这很重要,一个成年王爷久住京城,总会给人以无限遐想。
是不是皇后对当今不满意,留个备胎?更为严重的,会有不甘寂寞之人主动贴上去,挑动是非,就如成祖结识的那位黑衣和尚姚广孝,本来没什么事都能搅和的天下大乱。
这也就是所谓的朝局不稳,天下动荡了。
这样的做法有利有弊,但大明的政治生态就是这样,做了未必好,不做肯定更坏。本朝便是例子,太子悬空,皇三太子倒是先冒了出来,大臣也不用忙别的了,只为了国本一事便嚷嚷个不停。
简单来说,老太太在逼宫!
但皇祖母您老是不是跑题了?我只是单纯的要保命讨公道而已,您这是要掀桌子啊。
皇帝憋了半天,方才嗫嚅着说。
“母亲,此一时彼一时啊,当初先帝崩逝,儿子年龄尚幼,为了稳定朝局,镠弟确实受了委屈。
但而今儿子正当壮年,册立太子,藩王之国之事,便早一年晚一年也无甚紧要的。父子亲情,儿子总想着多陪陪他们,这一走啊再见就难了,儿子不舍得。”
“好啊好啊,皇帝说的好有道理。”
皇祖母凉凉的说道,“老身也多年未见镠儿了,就劳烦皇帝下旨召潞王进京吧,一家子都接过来,老身也要享受一番天伦之乐!”
皇帝的脸啊,就像霜打过的白菜,白里透着绿!
接过来干啥,换人么?不接过来,你儿能赖着不走,凭啥我儿就不能进京见见母亲?这就没办法回答,老大的皇帝爷就尴尬的在那里像根大蜡烛一样戳着。
“不能?那就只当老身没说过吧!”
“老身累了,不想再看儿孙们争来争去的,该册封的册封,该之国的之国,莫要再闹了。该是谁的老天爷早就定好了的,争也无用!”
“皇帝,老身说的可对?”
皇帝低着头闷声说道,“洛儿秉性懦弱,又是宫人所出,儿恐他不能威慑群臣,延续国祚,所以才犹豫不能决。母亲,儿子也是为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着想啊。”
“宫人所出?”
皇祖母忽的站立起来,她指着皇帝喝道,“皇帝,别忘了你也是宫人的儿子!”
轰咔噼啪,我似乎看到无数闪电劈向皇帝,五雷轰顶劈的他七窍生烟。
他忘了自己的娘是泥瓦匠的女儿,生他时也只是名宫女。论出身,老太太还不如老大朱常洛的娘王恭妃呢。
皇帝羞愧万分,闭口不能言,然而皇祖母却并没有罢休的意思。
“洛儿是皇长子,而皇后又无所出,祖制立嫡立长,天下人也都认他这个太子,你不立他,是要逼着他去死么?便是你立了旁人,其他几个怎么想?难道你非要看到祸起萧墙,天下大乱才甘心么?”
“这些道理也不需老身来说,你懂的,你都知道。儿啊,为了江山社稷,你也该有所决断了。”
老太太瞪向躲在皇帝身后的郑贵妃,冷若冰霜。
“还有你,身为皇贵妃,位亚中宫,本应温良恭俭,为妇人表率,但这些年来你做了什么,真当老身的眼是瞎的么?老身只是怜惜皇帝,才忍你至今。
但你越发的跋扈,越发的无所顾忌,就说洵儿同瀛儿的这点小事,且不说孰是孰非,你本应居中调和,使兄弟和睦,而你却在皇帝面前摇唇鼓舌,离间骨肉亲情,你是要皇帝背上苛待子嗣的恶名么?”
郑贵妃整个哭成了泪人,她慌忙间跪地,啼哭着说,“臣妾冤枉啊,皇太后老祖宗这般说,真是让臣妾没有活路了......”
“闭嘴!收起你这套把戏!”
皇祖母手中拐杖重重的敲在地砖上,横眉厉色说道,“老身深宫几十载,什么样的把戏什么样的人没见识过,再多说一句,老身敲破你的头!”
皇祖母威武!
正牌婆婆发起威来,皇帝老儿也不敢说话啊,郑贵妃更是吓的面如土色,把脑袋埋进皇帝身后。
“做错了事就要罚,郑氏禁足十日,罚抄《女戒》十遍!你自己抄,老身要亲自验看!”
“洵儿你痴长瀛儿十岁,却如此不晓事,祖母甚为失望,去奉先殿吧,自省三日。”
“还有你,像个犟驴儿一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理都忘了?你父皇训你罚你,你顺着就是,无论怎样都是你的错,为何要争辩?
手臂断了算什么,依着老身看啊,腿也要打断才解气。愣着作甚,还不去给你父皇请罪,谢你父皇手下留情!”
我很听话,皇祖母让干啥就干啥,我吊着夹板一步三晃的走到皇帝近前,叩首请罪!
皇帝面皮扯动几下,他轻轻咳嗽几声。
“嗯嗯,知错就好,日后不可再犯了,为父的下手也重了些,你受苦了。来人,赐白玉错金碗一对,嗯,拿去玩吧。”
我心里盘算了一下两个碗的价值,这次受伤还是赚了的,但还不够!
“谢父皇赏赐,儿臣还有一事,恳请父皇恩准。”
“呃,说来听听。”
“儿臣对那日所见西洋机巧之物很感兴趣,想见一见那位从西洋来的僧人,请父皇恩准。”
“就这件事?准了!”
皇帝显然没有将这位从西洋跑来的传教士当回事,在他眼里只不过是个乐子罢了,其实我当日见到那几件玩意就有这个打算了,只不过没有机会,不曾想阴差阳错的,今日就成了,也是天意如此。
“老身乏了,回慈宁宫!”
我随着皇祖母就这样转身离了启祥宫,身后是久久驻足在殿门前的皇帝一家三口,他们今晚怕是睡不着了。
在我回到斋心堂之后,我方才知晓皇祖母今日为何大发雷霆,直接掀桌子。
外廷的官儿又闹事了!
次辅沈鲤率百官搞罢工情愿,上的奏本堪比骂人。
大意如下:
皇帝你说话不算数啊,说好的册立太子,你总是推脱,这不是拿我们当傻子么?
两月前你说原来的日子不好,要重新选定册立太子的日期,司天监便重选了日子。皇帝你又说礼部定的礼仪同服饰不妥,礼部官员不眠不休赶了出来。皇帝你又说西北有旱灾,这是上天示警,不宜劳民伤财举行大典,我们忍了。
如今旱灾已过,黎民安泰,怎么还不举行太子册立大典啊?
国无根本,国将不国啊!
俺们罢工,俺们抗议,皇帝你出来说句话!
好吧,我服气了,百官罢工这么大的事皇帝不去处理,却盯着家里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放,这真是爱美人胜过爱江山啊。
这么大的事,皇祖母自然知晓,她正闷着一肚子气呢,又听到小卓冒死送来我被暗中带走的消息,一下就炸了!
说来我只是个引线,却将皇帝炸的七荤八素。
他惨了!
前有百官请愿上疏,后有皇祖母大义压人,我估计这次册立太子的事应该能定下来,而我也会顺便封王。
不过这已经同我无关了,当下之急,我得先养病。
由于我这个月受伤的次数比较多,周妈妈要去寺庙上香求平安,小卓要去道观求课算吉凶,我说你们与其乱撒香火钱,还不如都给我,我见到银子还能好的快点。
我这样不敬神的行为,招惹到集体抗议!
拜就拜吧,我也准备去拜一拜那位传说中的洋和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