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 > 第477章 家人夜话(三)

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 第477章 家人夜话(三)

    景和帝、燕贵妃两人就像小学生一样,认真听,不时插问几句。

    特别是燕贵妃,恨不得把整座云同山都了解,连带着也打听云州事。

    天下父母都一样,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他们对子女的关爱和担忧始终如一。

    就像现代社会中的父母们,如果他们的孩子在某座城市上大学、工作或当兵,

    那么这座城市就会成为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他们会对这个地方产生浓厚的兴趣,关注那里的一切动态,

    包括新闻、文化活动等等,甚至会每天查看那个城市的天气预报。

    这种默默的关怀和付出,体现了父母对子女无尽的爱与呵护。

    在这一点上,古今相同,父母的爱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独孤文燕现在对巴桑无比信任,他是儿子的好朋友,真诚地问:

    “巴桑,周山不能来皇宫,我们怎么才能和他相见?”

    “启禀娘娘,臣认为,皇上和娘娘可以去云州,

    到了那里,臣上山把周山带到你们面前,这样最好。”

    “好,本宫同意”,独孤文燕不假思索。

    景和帝摇摇头,“朕不能离开京城,现在局势...”

    他没有说完,但独孤文燕和巴桑都知道他要说什么。

    巴桑坦诚说:“皇上,微臣有一建议。”

    景和帝眼睛一亮,“但说无妨”

    “皇上,庆王和鱼伯尾大不掉,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据臣了解,周山被掉包一事就是庆王一方散布出来的。

    他如此做,很显然是在找一个冠冕堂皇的起兵理由,诸如“清君侧”、“除奸臣”等等。

    而鱼伯不会束手待毙,肯定也在做各方准备,之前的刺客十有八九就是鱼伯派来的。”

    景和帝忍不住插话问:“刺客会不会是庆王派来的?”

    巴桑摇摇头,“可能性极小,因为这个时候,皇上出了意外,最大得益者其实是鱼伯一方。

    他可以操纵周泽或者周海当皇上,从而号令诸侯。”

    景和帝身子向巴桑靠了靠,“说下去”

    巴桑见机会难得,侃侃而谈,

    “目前,宋良大军已经南下,京城完全在鱼伯的控制之下。

    一旦庆王举旗,鱼伯不会再有任何顾忌,一定会要挟皇上,按照他的意思对外发布诏令。

    倘若皇上不同意,鱼伯势必武力威胁,皇上手上无兵,拿什么应对?

    至于燕贵妃娘娘,因周山一事,也很难置身事外。”

    独孤文燕自小在皇宫中长大,后又嫁到皇宫,对国家大事并不陌生。

    她听到这,频频点头,“巴桑,依你之见,该如何做?”

    巴桑脸色郑重,“微臣认为,皇上和贵妃娘娘离开京城到云州,

    让鱼伯和庆王先折腾,然后再收拾旧山河。”

    独孤文燕连声说好。

    景和帝笑了笑,“说来说去,又绕回去了,还是要去云州。

    朕身为一国之君,抛下臣民,怎能向天下交待?这个提议断不可以。”

    巴桑摇摇头,据理力争,

    “皇上离开京城,不是抛下臣民,恰恰是救天下臣民。

    试想,一旦鱼伯武力胁迫你下达违背民意的诏令,天下臣民并不知道你是被迫的,一定会怪罪于陛下。

    如陛下不在京城,鱼伯矫诏,臣民不会怪你,也不会全部听他的。”

    景和帝吧嗒吧嗒嘴,觉得巴桑所说确实有道理,但让他离开京城,还是下不了决心。

    “巴桑,这件事后面再议。

    至于周山一事,燕贵妃所说甚是,他现在来皇宫确实不如他在云中山安全,

    这么多年都过去了,再等一等吧”

    皇上话说到这里,巴桑明白,不能再劝下去。

    他暗暗决定,万一鱼伯对皇宫动手,只能强行带走皇上、燕贵妃了。

    景和帝见他沉默,苦笑了下,

    “你觉得庆王、鱼伯什么时候动手?”

    巴桑对这个问题早就反复分析过,不假思索,

    “启禀皇上,庆王有一个团队住在京师庆王府。”

    “朕知道,各州都有人在京城,便于联系,这很正常啊”

    巴桑点点头,继续说:

    “住在京城庆王府人中,有两个人比较重要,一个是满大全,他是庆王的心腹;

    另一个叫曹南,是大将曹渊的亲弟弟。

    庆王起兵前,一定会把住在京城这帮人抽回去,至少会通知满大全、曹南离开京城。

    所以,微臣已经派人盯死这两人,只要他们离开京城,意味着庆王即将举旗起兵。

    而鱼伯不会主动起兵,他会先对皇宫动手。”

    景和帝点点头,面露赞许之意,忍不住问:

    “你如此年轻,又没有做过官,如何懂得这么多?”

    “微臣担任太守府参军,接触到不少机密,因而能据此判断”

    景和帝笑了,“好小子,你的能力超过很多大臣,郎中令一职都委屈你了。

    凭心而论,朕开始任命你为郎中令是犹豫的,

    只是独孤石强烈举荐,这才任用,没有想到你可以做更高的官”

    巴桑谦逊地笑了笑,

    “臣担任郎中令一职,非常满意,能陪在皇上、贵妃娘娘身边,就是臣的福气”

    这话是他心里话,眼神中流露出的是满满真情。

    景和帝、燕贵妃很开心。

    三人谈话,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两个多时辰,已经到了亥时。

    巴桑见时间不早了,正想起身退出。

    却见门外一个太监探头探脑,景和帝此时心情好,笑问:“什么事?鬼鬼祟祟的?”

    太监连忙跪倒:“姚卫尉找郎中令大人。”

    巴桑心中一惊,姚光杰这个时候来找自己,一定是大事,否则不会这么急。

    他立即站起来,准备给皇上、娘娘行礼后告退。

    却见景和帝一摆手,“叫姚卫尉进来说话。”

    太监答应一声,转身出去。

    姚光杰进宫后,化名姚昌,只是几乎没有人喊他名字,都称呼他为“姚卫尉”、“姚大人”。

    景和帝做过多年皇帝,前几天才刚刚遭遇刺杀,

    这个时候,卫尉姚昌来找郎中令,他感到事情非同一般。

    不一会,姚光杰低头进来,礼毕。

    景和帝此时龙颜大悦,看谁都顺眼,面带微笑,语气温和,

    “姚昌,这个时候找郎中令何事,直说无妨”

    “是,微臣遵旨!”

    姚光杰轻声叙说刚刚发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