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穿:扛着键盘去逃荒 第134章 走礼
热门推荐:
抗战:开局南洋建国
重生年代,福气包在厂区吃瓜看戏
倒霉穿书:冥王的新娘
重生后葬爱,手可摘星
混沌天心剑
我有一柄剑,可斩神降妖
小小领主不好惹!惹急眼了争天下
绝世天骄有如何:我开挂你怕啥?
重生之捡漏系统伴生
这竣工仪式是沈清远问过徐里正之后操办的。
沈清远他们一家逃荒落户到这里,眼下又是荒年,不适合大操大办,给来道喜的人家送些糖果就可以了。
这年头,糖是金贵东西,谁家都喜欢。
沈清远还给老瓦匠封了一个100文的红包,其余来帮工的汉子除了应该结算的工钱之外也多给了50文钱。
老瓦匠笑着接过沈清远给的红包,笑言:“等过两天,在过来帮你家挖地窖,免费的!”
在东北,每家每户都有一个或多个地窖。
用来存放冬储菜和酸菜缸大酱坛子。
关系好的村民会互相帮忙挖地窖,这活儿简单,挖窖的技巧几乎每家都会。
只有沈清远他们这些在南方生活的外乡人才不知道挖窖的窍门儿。
“那可多谢您了,到时候一定请您喝酒!”
沈清远都忘了挖地窖的事儿了。
这房子之前的菜窖是挖在偏房的屋子里,随着房子扒了重起,早就被填上了。
两人商量好定哪天过来挖地窖,沈奶奶这时乐呵呵的捧着一堆东西进屋了。
“旁边大海他媳妇儿送过来的大酱,说他家的大酱味儿好,送来让我们尝尝。
还有这盆是里正娘子送过来的她自己腌的酸菜。
还有...”
沈奶奶一样一样的介绍着自己抱进来的东西。
有萝卜白菜,也有大葫芦做的水瓢,自家编的簸箕、笊篱,还有人送来一把用来扫院子的大扫帚。
都不是什么贵重东西,但都是农家过日子需要用到的。
沈奶奶对这些乔迁礼很是满意。
“哈哈哈,大海他媳妇下酱的手艺确实不错,大葱蘸大酱,那可是我们饭桌上的常客,一会儿让我老伴儿给你们拿捆大葱过来!
行了,我走了,你们家忙着吧。”
老瓦匠拎着烟袋锅子的手往身后一背,乐呵呵的走了。
为了庆祝房子竣工,今晚沈老太太罕见的准备了四个菜。
白菜炖豆腐,胡萝卜丝炒白萝卜丝,酸菜炖五花肉,还有大葱蘸酱。
沈奶奶不偏不倚,给每人碗里都分了两片五花肉,她切的时候都按人头算好的。
一大家子人围着新打的大饭桌坐了一圈,沈清远还拿上来一坛从空间倒出来的二锅头,给兄弟几人都倒了一碗。
“正康翻过年来就16了,是大小伙子了,也来一点尝尝!”
说着给沈正康的碗里也倒了半碗。
沈正健好奇的盯着哥哥碗里的酒,他还没喝过酒呢,只听爹和二伯说,那是个好东西,也不知道酒是啥味?
夏芸娘本来想拿瓶红酒出来的,被沈清远给拦住了,说那东西在大昭国连皇上都喝不到几口,葡萄酒这时候还属于是从西域进贡来的贡品。
在沈清远的建议下,夏芸娘拿了一瓶米酒出来,是农场里进来专门为女性顾客准备的女士酒,酒精度数只有三度,还有淡淡的桂花味。
夏芸娘给家里的其余的人每人倒了一些,除了大丫几个小姑娘。
沈圆圆也想喝饮料,她家农场里还有她妈批发回来的整箱的果粒橙、大雪碧、可口可乐!
可惜这些东西古代都没有,她找不到合适的借口把东西拿出来,只能跟着两个姐姐一起喝凉白开。
“来,我提一杯!
今天是咱们新家竣工的好日子,咱老沈家终于不用再风餐露宿,终于算是有个安稳窝了!
咱们先干一个!”
“干!”“干杯~”
大家举起手中的碗,“叮~”酒碗碰撞在一起,发出清脆好听的声音。
喝完碗中酒,沈奶奶招呼大伙儿先吃菜,“吃点菜垫垫肚子在喝,不然小心醉的快。”
她可是闻到了,老三拿出来的那酒烈的很,比他们之前在村里打的黄酒纯多了。
沈清远夹了几筷子菜,把口腔中的辛辣压下去,又开口道:
“新房子咱现在虽然住进来了,可里面缺的东西还挺多的,都需要一点点慢慢添置。
桌椅板凳柜子架子的,还要劳烦老哥二哥多辛苦一些。”
沈老大一口白酒下肚,话也比平时多了一些,笑着说道:
“这不当什么的,我和老二这几日就给做出来。”
沈奶奶在一旁叹了口气说:
“要么说破家值万贯,咱以前在梨树村时还不觉又甚,这一走,到觉得那家里的东西还都挺有用的。”
沈大嫂也接话:“可不是,以前不显,这换了地方竟觉得还是以前那个破灶台用的顺手。
这冷不丁住进这气派的大房子,反倒处处拘束起来。”
沈清松听着媳妇这话怎么好像不是那么好听呢?赶紧拽了下刘氏的衣袖,让她别乱讲话。
沈清远看出大哥大嫂有点尴尬,笑着接过话头,
“哈哈哈,可不是,这以前的家当都扔在义安城了,这新家还得咱们一点点在置办起来。
等住的日子久了,东西也就用的顺手了。
院子里还剩下不少土坯砖,围墙要的急也没用上这东西,不如咱们就拿它盖仓房吧。”
沈清远本来计划的是院门两边起两间仓房,后来沈奶奶觉得用青砖盖仓房太打眼了,死活没同意,这盖仓房的事也就搁置下来,多出来的青砖盖了现在主屋两边的房子。
“我看行,仓房咱们自己盖就行,这几日下来我们也跟着学到不少盖房子的手艺,盖个仓房应是没多大问题。”
沈清松赶紧表态。
“那就这么定了。”沈清远拍板,”趁着冬天猫冬的时间,抓紧给盖完,开春之后就要忙起来了。
等天一暖和,女眷们需要负责开后院子的菜地,老爷们就得出去开荒地了。
趁着今年开荒不收税,咱争取多开几亩田出来,明年入冬之后才能有干饭吃。”
沈清远他们一家逃荒落户到这里,眼下又是荒年,不适合大操大办,给来道喜的人家送些糖果就可以了。
这年头,糖是金贵东西,谁家都喜欢。
沈清远还给老瓦匠封了一个100文的红包,其余来帮工的汉子除了应该结算的工钱之外也多给了50文钱。
老瓦匠笑着接过沈清远给的红包,笑言:“等过两天,在过来帮你家挖地窖,免费的!”
在东北,每家每户都有一个或多个地窖。
用来存放冬储菜和酸菜缸大酱坛子。
关系好的村民会互相帮忙挖地窖,这活儿简单,挖窖的技巧几乎每家都会。
只有沈清远他们这些在南方生活的外乡人才不知道挖窖的窍门儿。
“那可多谢您了,到时候一定请您喝酒!”
沈清远都忘了挖地窖的事儿了。
这房子之前的菜窖是挖在偏房的屋子里,随着房子扒了重起,早就被填上了。
两人商量好定哪天过来挖地窖,沈奶奶这时乐呵呵的捧着一堆东西进屋了。
“旁边大海他媳妇儿送过来的大酱,说他家的大酱味儿好,送来让我们尝尝。
还有这盆是里正娘子送过来的她自己腌的酸菜。
还有...”
沈奶奶一样一样的介绍着自己抱进来的东西。
有萝卜白菜,也有大葫芦做的水瓢,自家编的簸箕、笊篱,还有人送来一把用来扫院子的大扫帚。
都不是什么贵重东西,但都是农家过日子需要用到的。
沈奶奶对这些乔迁礼很是满意。
“哈哈哈,大海他媳妇下酱的手艺确实不错,大葱蘸大酱,那可是我们饭桌上的常客,一会儿让我老伴儿给你们拿捆大葱过来!
行了,我走了,你们家忙着吧。”
老瓦匠拎着烟袋锅子的手往身后一背,乐呵呵的走了。
为了庆祝房子竣工,今晚沈老太太罕见的准备了四个菜。
白菜炖豆腐,胡萝卜丝炒白萝卜丝,酸菜炖五花肉,还有大葱蘸酱。
沈奶奶不偏不倚,给每人碗里都分了两片五花肉,她切的时候都按人头算好的。
一大家子人围着新打的大饭桌坐了一圈,沈清远还拿上来一坛从空间倒出来的二锅头,给兄弟几人都倒了一碗。
“正康翻过年来就16了,是大小伙子了,也来一点尝尝!”
说着给沈正康的碗里也倒了半碗。
沈正健好奇的盯着哥哥碗里的酒,他还没喝过酒呢,只听爹和二伯说,那是个好东西,也不知道酒是啥味?
夏芸娘本来想拿瓶红酒出来的,被沈清远给拦住了,说那东西在大昭国连皇上都喝不到几口,葡萄酒这时候还属于是从西域进贡来的贡品。
在沈清远的建议下,夏芸娘拿了一瓶米酒出来,是农场里进来专门为女性顾客准备的女士酒,酒精度数只有三度,还有淡淡的桂花味。
夏芸娘给家里的其余的人每人倒了一些,除了大丫几个小姑娘。
沈圆圆也想喝饮料,她家农场里还有她妈批发回来的整箱的果粒橙、大雪碧、可口可乐!
可惜这些东西古代都没有,她找不到合适的借口把东西拿出来,只能跟着两个姐姐一起喝凉白开。
“来,我提一杯!
今天是咱们新家竣工的好日子,咱老沈家终于不用再风餐露宿,终于算是有个安稳窝了!
咱们先干一个!”
“干!”“干杯~”
大家举起手中的碗,“叮~”酒碗碰撞在一起,发出清脆好听的声音。
喝完碗中酒,沈奶奶招呼大伙儿先吃菜,“吃点菜垫垫肚子在喝,不然小心醉的快。”
她可是闻到了,老三拿出来的那酒烈的很,比他们之前在村里打的黄酒纯多了。
沈清远夹了几筷子菜,把口腔中的辛辣压下去,又开口道:
“新房子咱现在虽然住进来了,可里面缺的东西还挺多的,都需要一点点慢慢添置。
桌椅板凳柜子架子的,还要劳烦老哥二哥多辛苦一些。”
沈老大一口白酒下肚,话也比平时多了一些,笑着说道:
“这不当什么的,我和老二这几日就给做出来。”
沈奶奶在一旁叹了口气说:
“要么说破家值万贯,咱以前在梨树村时还不觉又甚,这一走,到觉得那家里的东西还都挺有用的。”
沈大嫂也接话:“可不是,以前不显,这换了地方竟觉得还是以前那个破灶台用的顺手。
这冷不丁住进这气派的大房子,反倒处处拘束起来。”
沈清松听着媳妇这话怎么好像不是那么好听呢?赶紧拽了下刘氏的衣袖,让她别乱讲话。
沈清远看出大哥大嫂有点尴尬,笑着接过话头,
“哈哈哈,可不是,这以前的家当都扔在义安城了,这新家还得咱们一点点在置办起来。
等住的日子久了,东西也就用的顺手了。
院子里还剩下不少土坯砖,围墙要的急也没用上这东西,不如咱们就拿它盖仓房吧。”
沈清远本来计划的是院门两边起两间仓房,后来沈奶奶觉得用青砖盖仓房太打眼了,死活没同意,这盖仓房的事也就搁置下来,多出来的青砖盖了现在主屋两边的房子。
“我看行,仓房咱们自己盖就行,这几日下来我们也跟着学到不少盖房子的手艺,盖个仓房应是没多大问题。”
沈清松赶紧表态。
“那就这么定了。”沈清远拍板,”趁着冬天猫冬的时间,抓紧给盖完,开春之后就要忙起来了。
等天一暖和,女眷们需要负责开后院子的菜地,老爷们就得出去开荒地了。
趁着今年开荒不收税,咱争取多开几亩田出来,明年入冬之后才能有干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