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不干点啥事能行吗 > 第205章 百年企业

重生不干点啥事能行吗 第205章 百年企业

    这回轮到那志明一愣,现在还没有医疗保险吗?脑子里迅速飞转了起来。

    记得一篇文章说过,在计划经济时代,劳保医疗、公费医疗和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对于保障人民的健康,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其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的提升,看上去很美的免费医疗就成为了昨日黄花。

    “免费”医疗,先喜后忧的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终于出现了大问题。

    理想曾经很丰满:

    1、个人不缴费,看病基本不花钱

    2、有病能治,无病能防

    3、国家和单位承担,大包大揽

    但是现实却很骨感:

    1、一人保障,全家看病

    2、小病大养,无病取药

    3、不堪重负,最终崩溃

    这种无控制的医疗费用增长越来越快,国人普遍缺乏节约意识,造成公共医疗资源的严重浪费。

    因为费用越来越庞大,医疗费用报销就越来越困难,据地方摸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仅上海一地的纺织行业,就拖欠职工医疗费用达到上亿元。

    企业的负担越来越重,分散在各企业自行管理的医保社会化程度低,管理成本居高不下;

    要想国有企业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就必须甩掉企业办医疗的包袱。

    社会矛盾越来越激化,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大量非国有单位的劳动者,基本没有医疗保障;

    而效益好和效益差的企业职工医疗待遇也是苦乐不均,引发了极大的社会矛盾。

    结果就是:

    到了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劳保、公费医疗制度名存实亡。

    那志明不由心中感叹,波涛汹涌的八十年代啊,这简直到处都是机会啊。

    不过眼前的田校长还在等自己的回话呢,就把思绪稍作整理,对田新野说:

    “田校长,咱们国家只有国有企业才有医疗保障制度,而像我们这样的私营企业,一般的都没有医疗保障。

    可是我们的同事也会有生老病死啊!

    如果一个人没有医疗保障,那么生一场病就有可能让他陷入困境甚至是绝境。

    我就想设计出一套我们自己的医疗保险,只要是加入我们集团的员工,我们就按照这个制度来执行。

    这个方案在我脑子里很久了,我过几天整理出一个完整的东西给到集团,咱们的员工同事一定要有医疗保险。”

    田校长听了之后有些感动,他作为一个燕京人,抛家舍业的来到这个培训学校,主要是因为退休了没事做很难受。

    他作为一个从正式单位退休的人,而且还曾经是原单位的一把手,对于医疗保障这块儿并不在意。

    但是并不在意的却是他自身而已,他当然知道其他人却是在意的,也因为自己曾经管理过这块儿事情,更是知道这是个大问题。

    可是那都是国有企业领导应该考虑的事情吧,面前这位少年资本家,他怎么会有这样悲天悯人的情怀呢?

    这个医疗保险的问题要是被这个孩子解决了,那么这个企业还有谁不会认真卖力地工作?

    他收起原本尽力堆出的“耐思”表情,有些庄重地对那志明说道:

    “那总,如果您的这个想法能够实施下去,确实是给了员工很大的保障。

    我想,如果一个企业能够这样设身处地地,替自己的员工未来着想。

    那么这个企业一定会成为一个百年企业,后续一定会成长为伟大的企业。”

    从蓝翔出来,那志明马不停蹄地又赶往福星市细河经济开发区。

    他跟牛涛约好了一起在开发区见面,主要是探讨一下,华夏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的发展。

    牛涛去年就跟省里打报告申请创建市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耗时三个多月的时间,终于被省里批准通过了。

    不过建设经费这块儿,省里没有没有批,说市级开发区,那就由市财政划拨一部分,银行贷款一部分。

    可怜福星市的财政收入每年也就那么一点点儿,哪里有能力划拨?

    开发区里的发展基金,省里也不支持,说是可以向国家科技扶持基金申请进驻,以及民间资本。

    不过用地规划倒是批的挺痛快,一期拟占地十二平方公里。

    园区内主要招引扶持高新技术型公司,不接受传统型公司的进驻。

    牛涛在跟市委高官商量了以后,真的就如那志明所说的那样,自己兼任了开发区管委会的主任。

    不过鉴于自己的时间精力的问题,又把王齐调过去,提高半格任常务主任,这就把开发区的重要性提高到一定的程度。

    开发区在市北,原来是一片荒地,到处是杂草灌木丛生。

    这个时候正是一年之中最好的破土动工季节,所以那志明所到之处,满眼都是乌烟瘴气。

    开发区管委会就在工地旁边,是用简易的结构件板房搭建起来的,一共有两排,二十间。

    王齐每天都在这里工作,牛涛今天是因为那志明邀约,才临时过来。

    因为大家都很熟悉,那志明就没有过多的寒暄,直接向牛涛提出,要与福星市晶体管厂合资成立华夏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牛涛有些迟疑,他知道这个世界的未来发展走向,一定是高新技术方面的发展,但是具体到十年之内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哪个方向他还不是很确定。

    那志明斟酌了一下,跟牛涛介绍:

    “牛叔叔,您是理科出身,学机械的,所以对于电子科技不是特别的敏感。

    工业、农业、军事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就是自动化,而自动化的核心技术就是集成电路和运算能力。

    而这两方面的技术需要无数人和无数金钱,再加上长时间的积累,量变才能达到质变。

    据我所知,我们的邻居南朝鲜有个三星公司,以前就是卖咸鱼的。

    但是在七十年代他们转型成为电子公司以后,经过这十几年的渐渐积累,现在已经成为巨型公司。

    而且我可以确定,他们在不远的未来,一定会成为巨无霸型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