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不干点啥事能行吗 第237章 操作思路
现在的美元看起来如此坚挺,就是因为一九七九年的那次,美联储大幅提升利率所导致的。
他们当时没有办法,只能妄图用提升利率的方法,来抑制国内的通货膨胀。
我记得应该在一九七七年的时候,美国总统卡特政府的财政部长叫做布鲁梅萨(michaelblumeuthal)的那个人,以意本国和前联邦德国的贸易顺差太大为理由,对外汇市场进行了口头干预。
他是希望通过美元贬值的这一措施,来刺激美国的出口贸易,减少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
不过他没想到,他的讲话立即导致了,投资者们疯狂的抛售美元,使美元开始对主要工业国家的货币急剧贬值。
拿意本元为例,要知道在一九七七年初的时候,美元兑意本元的汇率是,一美元可以兑换二百九十意本元。
而经过他的口头干预,到了一九七八年秋天,美元兑换意本元最低的时候,跌到了一比一百七十,跌幅高达百分之四十一点三八。
这也就导致了在一九七八年秋季,美国总统卡特又不得不发起了一个“拯救美元的一揽子计划”,旨在支撑住美元的价值。
而好巧不巧的是,在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零年期间,世界上的第二次石油危机又爆发了。
恶性循环啊!
这次的石油危机又导致,美国国内的能源价格大幅上升,美国国内的消费物价指数,也随之节节高升。
美国国内就此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甚至超过了两位数。
给你们举个例子说明,如果你在一九八零年年初,把钱存到了银行里去,到年末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一年实际的收益率,竟然是负的百分之十二点四。
而在一九七九年的夏天,保罗·沃尔克(paulA.Volcker)又被推荐,就任了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
他为了治理美国国内严重的通货膨胀,在随后的几年里,连续三次提高了美联储官方利率,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
这一政策的结果就又导致,美国出现高达两位数的官方利率和市场利率,短期实际利率(扣除通货膨胀后的实际收益率)从一九五四年至一九七八年间平均接近零的水平,一下子上升到一九八零年至一九八四年间的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
这样高企的利率,确实吸引了大量的海外资金,重新流入到美国,却又进而导致了,美元价值的飙升。
从一九七九年底到一九八四年底这五年间,美元汇率也上涨了近百分之六十。
美元对世界上主要的工业国家本币的汇率,都超过了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前,所达到的水平。
而此时美元大幅度升值的弊端就再次极端地体现了出来,导致了美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的贸易逆差,快速扩大。
最后一直到了一九八四年的时候,美国的经常性项目赤字,也达到了创历史纪录的一千亿美元。
这可就了不得了,此时的意本国已经取代了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同时意本国制造的产品也充斥了全球,全世界都震颤于意本资本疯狂扩张的脚步。
而美国所谓的经济学家们认为,要想挽救起日益萧条的美国制造业,只有美国政府出面干预外汇市场,让美元贬值,这一条路可走。
我断定,他们还是要用出非常规手段。
而真正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就是,让意本和联邦德国的货币,相对于美元升值。
综合起来这些因素,我的预测是,最先被下手的一定是意本国。
所以,咱们现在唯一要做的事儿,就是融入最多的钱,买入意本元,然后等待升值就可以。”
这番话一说完,在场三个听众登时都是目瞪狗呆。
大家都是资深的金融从业人员,对于这几年来的国际经济形势,多少都要有所了解。
包括美国政府公布的财政赤字有多少,大家自然也都知道。
可是这几件事情之间的内在联系,大家却都没有认真思考过,或者说即便是思考,估计也没人能参透这里面的玄机。
现在听那志明这么一说,竟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大家都在心里推敲了一下,还真像是那么一回事儿。
不过往回再想一下,即便是他们几个现在,都听过了那志明的讲解,却依然是没人敢于像那志明布置的任务那样,尝试这么操作一下。
能够做出这样决断的人,都不可能是普通人。
李斯同捋了捋自己的思路,谨慎地问道:
“董事长,那按照您的预测,意本元要升值,美元贬值,我们是不是可以向所有的银行贷款,只要保持住贷款和还款都以美金结算的条约就好。
然后买入日元,持有到它涨到我们认可的价位再抛掉。”
那志明拍了拍手掌,笑道:
“没错,李总说的基本全对,我们两个集团的金融部门,下一步的主要工作,就是以这个思路来进行。”
杨静国也插嘴道:
“董事长,我绝对接受您对这次的国际汇率变动的预测,但是这个做外汇交易,却是最需要精准操作,差一点都不行,所以需要您给出准确操作的时间点。
也就是我们开始操盘的时机是什么时候?又到什么时候必须离场?”
那志明看了看面前的三人,心中就有些开心。
这三个人都是科班出身,不仅仅是在求学时段,学习的是金融专业,毕业后也还都是在华尔街工作过。
虽然从过往的工作经历上来看,或许他们的能力,可能比那些国际上知名投行的执业人员差一些。
但是这不也正是自己想要的那种,操作上不比任何人差,仅仅是前瞻性不够的人才吗?
这样的人才,因为自觉能力不够,就会在行事风格上倍加小心谨慎。
将来如果有了自己给他们提供的信息,和方向性上的指引,那他们又何尝不能取得,辉煌的成就!
再说自己,虽不能说对外汇交易完全不懂,但是懂得的那点东西也是有限。
他们当时没有办法,只能妄图用提升利率的方法,来抑制国内的通货膨胀。
我记得应该在一九七七年的时候,美国总统卡特政府的财政部长叫做布鲁梅萨(michaelblumeuthal)的那个人,以意本国和前联邦德国的贸易顺差太大为理由,对外汇市场进行了口头干预。
他是希望通过美元贬值的这一措施,来刺激美国的出口贸易,减少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
不过他没想到,他的讲话立即导致了,投资者们疯狂的抛售美元,使美元开始对主要工业国家的货币急剧贬值。
拿意本元为例,要知道在一九七七年初的时候,美元兑意本元的汇率是,一美元可以兑换二百九十意本元。
而经过他的口头干预,到了一九七八年秋天,美元兑换意本元最低的时候,跌到了一比一百七十,跌幅高达百分之四十一点三八。
这也就导致了在一九七八年秋季,美国总统卡特又不得不发起了一个“拯救美元的一揽子计划”,旨在支撑住美元的价值。
而好巧不巧的是,在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零年期间,世界上的第二次石油危机又爆发了。
恶性循环啊!
这次的石油危机又导致,美国国内的能源价格大幅上升,美国国内的消费物价指数,也随之节节高升。
美国国内就此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甚至超过了两位数。
给你们举个例子说明,如果你在一九八零年年初,把钱存到了银行里去,到年末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一年实际的收益率,竟然是负的百分之十二点四。
而在一九七九年的夏天,保罗·沃尔克(paulA.Volcker)又被推荐,就任了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
他为了治理美国国内严重的通货膨胀,在随后的几年里,连续三次提高了美联储官方利率,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
这一政策的结果就又导致,美国出现高达两位数的官方利率和市场利率,短期实际利率(扣除通货膨胀后的实际收益率)从一九五四年至一九七八年间平均接近零的水平,一下子上升到一九八零年至一九八四年间的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
这样高企的利率,确实吸引了大量的海外资金,重新流入到美国,却又进而导致了,美元价值的飙升。
从一九七九年底到一九八四年底这五年间,美元汇率也上涨了近百分之六十。
美元对世界上主要的工业国家本币的汇率,都超过了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前,所达到的水平。
而此时美元大幅度升值的弊端就再次极端地体现了出来,导致了美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的贸易逆差,快速扩大。
最后一直到了一九八四年的时候,美国的经常性项目赤字,也达到了创历史纪录的一千亿美元。
这可就了不得了,此时的意本国已经取代了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同时意本国制造的产品也充斥了全球,全世界都震颤于意本资本疯狂扩张的脚步。
而美国所谓的经济学家们认为,要想挽救起日益萧条的美国制造业,只有美国政府出面干预外汇市场,让美元贬值,这一条路可走。
我断定,他们还是要用出非常规手段。
而真正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就是,让意本和联邦德国的货币,相对于美元升值。
综合起来这些因素,我的预测是,最先被下手的一定是意本国。
所以,咱们现在唯一要做的事儿,就是融入最多的钱,买入意本元,然后等待升值就可以。”
这番话一说完,在场三个听众登时都是目瞪狗呆。
大家都是资深的金融从业人员,对于这几年来的国际经济形势,多少都要有所了解。
包括美国政府公布的财政赤字有多少,大家自然也都知道。
可是这几件事情之间的内在联系,大家却都没有认真思考过,或者说即便是思考,估计也没人能参透这里面的玄机。
现在听那志明这么一说,竟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大家都在心里推敲了一下,还真像是那么一回事儿。
不过往回再想一下,即便是他们几个现在,都听过了那志明的讲解,却依然是没人敢于像那志明布置的任务那样,尝试这么操作一下。
能够做出这样决断的人,都不可能是普通人。
李斯同捋了捋自己的思路,谨慎地问道:
“董事长,那按照您的预测,意本元要升值,美元贬值,我们是不是可以向所有的银行贷款,只要保持住贷款和还款都以美金结算的条约就好。
然后买入日元,持有到它涨到我们认可的价位再抛掉。”
那志明拍了拍手掌,笑道:
“没错,李总说的基本全对,我们两个集团的金融部门,下一步的主要工作,就是以这个思路来进行。”
杨静国也插嘴道:
“董事长,我绝对接受您对这次的国际汇率变动的预测,但是这个做外汇交易,却是最需要精准操作,差一点都不行,所以需要您给出准确操作的时间点。
也就是我们开始操盘的时机是什么时候?又到什么时候必须离场?”
那志明看了看面前的三人,心中就有些开心。
这三个人都是科班出身,不仅仅是在求学时段,学习的是金融专业,毕业后也还都是在华尔街工作过。
虽然从过往的工作经历上来看,或许他们的能力,可能比那些国际上知名投行的执业人员差一些。
但是这不也正是自己想要的那种,操作上不比任何人差,仅仅是前瞻性不够的人才吗?
这样的人才,因为自觉能力不够,就会在行事风格上倍加小心谨慎。
将来如果有了自己给他们提供的信息,和方向性上的指引,那他们又何尝不能取得,辉煌的成就!
再说自己,虽不能说对外汇交易完全不懂,但是懂得的那点东西也是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