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星汉灿烂:盛世风华 > 第304章 考教太子

星汉灿烂:盛世风华 第304章 考教太子

    回头,在众人身上扫视一眼,最终将目光落在了荀彧身上,摆手道:“按照皇帝的尊位厚葬此人。”

    “好歹也是一国之主,我大汉的这点儿气量还是要有的。”

    “是,王爷。”

    荀彧拱手行礼,随即命人将金玄命的尸体抬了下去。

    对于这一点,霍元吉自认为已经做到了极致。

    若是其他人攻破这天庆皇城,恐怕金玄命最后的结果会比现在惨烈无数倍,

    甚至最后的尸体能不能完好入土…不,不对,是能不能保留尸体都犹未可知。

    “贾诩。”

    “在。”

    看着对方,霍元吉道:“尽快安抚皇城百姓,并告知他们,这里不再是皇都,而是我大汉梅州之地的天庆城。”

    “并且,告诉他们,大汉会免除天庆城赋税两年,让他们心里清楚,从此以后,天庆只是过往,大汉才是未来。”

    “是,王爷。”

    贾诩回应一声,随之拱手后离开了城楼朝着城中而去。

    “程昱,赵云何在。”

    “在。”

    看着程昱与赵云,霍元吉吩咐道:“你二人将都城内的大小官员及其家眷全部给本王控制起来。”

    “随后命锦衣卫尽快调查那些官员曾经过往。”

    “与之前相同。”

    “若曾经贪赃枉法,那便杀了。”

    “若是两袖清风,且为人正直,官风受到百姓爱戴之人,那便留下来好好考察一番。”

    “所能为己所用,那边是最好不过的。”

    “是,我等领命。”

    程昱与赵云带领两万兵卒朝着城内冲去,有锦衣卫指路,很快便将城内各大官员全部控制了起来。

    至于那些对程昱与赵云塞银子的人,通通成为了最先一批接受锦衣卫调查的人。

    战场依旧在打扫之中,典韦被留了下来。

    剩下之人也被霍元吉带领来到了金玄命的皇宫。

    宫门口,看着眼前这座巨物,霍元吉内心忍俊不禁感慨起来。

    “不愧是传承悠久的皇朝,看看人家皇宫。”

    摇摇头,脑海中不自主的拿大汉与之对比起来。

    “格局小了呀。”

    一旁,跟随的大皇子自然知道霍元吉话语中的意思。

    想反驳吧,可又没有什么理由好反驳的,毕竟对方说的的确是那么回事儿。

    大汉建国时间尚短,且国力,财力与他国无法相比。

    再加上文帝知道大汉来之不易,所以生性比较节俭。

    “腐败啊。”

    沉重地叹息一声,领先步入皇宫,一路行来,皇宫依旧是皇宫,只是在此刻确实显得异常萧条。

    没了昔日的明净和兵卒整齐列队看守,简单地说,偌大的皇宫少了几分生气。

    景阳宫?

    迈步踏入其中,入目一排排货架摆放其中,其上只放着那么几件零零散散的几件东西。

    “这是…”

    “被盗了?”

    仔细一想便能明白其中的缘由。

    想来是宫里那些人看到天庆已无回旋的余地,随后便将这里面的东西拿走然后卖了挣点银子罢了。

    可他们忘了。

    这天庆乃是他霍元吉攻打下来的,便意味着这整座天庆城的一切,皆由他霍元吉做主。

    思及此,他扭头看向一旁的岳飞,沉凝道:“派兵,务必将皇宫失窃之物给本王寻回。”

    “是,末将领命。”

    岳飞拱手应声,随即转身朝着宫外走去。

    收回目光,看了眼货架上的东西,眉头皱了皱随即走了出去。

    整个皇宫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两个时辰后,霍元吉等一行人来到了议政大殿。

    站在大殿门前,抬头看着头顶之上的匾额,嗤笑道:“派人将这匾额摘了吧。”

    说罢,不等众人回应,迈步走了进去。

    格局比之大汉要宽敞很多,同时也奢侈许多。

    “如何?”

    “嗯?”

    大皇子闻声一怔,抬头看向霍元吉,“逍遥王何意?”

    “呵…”

    “本王是想问你,这段时间你…可有学会些什么。”

    “这…”

    大皇子略微迟疑,脑海中浮现出这段时间的经历,原本疑惑的目光在这一刻变得坚定。

    “这段时间,本宫的确学会了很多曾经不曾学过的东西。”

    “比如仁政。”

    “哦?”

    见对方如此,霍元吉来了兴趣,站定后看向对方,“那你说说,你口中所说的仁政是什么。”

    “本宫昔日只觉得,为君者,理当仁慈且需施行仁政。”

    “然这段时间本宫方知,欲施行仁政,必须拥有足够强大的实力。”

    “同样,为君者应有杀伐果断之心,切不可有妇人之仁。”

    “再比如民间疾苦。”

    “过往本宫不曾在民间应有,所以不知民间生活是何等模样。”

    “这段时间本宫知道,若想做一个为百姓爱戴的皇帝,便与要先知晓他们心中所想。”

    “体察民间疾苦,深知百姓之难,方知如何为百姓谋福祉。”

    “古人有云,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大汉之所能为大汉,实因百姓拥戴。”

    “若有朝一日百姓不再支持大汉,恐怕彼时,大汉亦将走向末路。”

    听着大皇子说出如此之言语,霍元吉忍俊不禁点点头,眸中闪过一抹欣慰之色。

    “那殿下觉得,大汉想要更加强大,接下来需要做些什么呢?”

    “又或者说,大汉如今有何等弊端呢。”

    “世家。”

    大皇子没有任何思考,直接开口将话说了出来。

    “现今,庙堂之上,文武众臣哪个不是门阀之后。”

    “寒门之士或许有之,但为数甚少。”

    “如此一来,于朝堂之上,上者之权貌似强大,实则尽被世家所掣肘。”

    “故而,本宫以为,若欲使大汉发展壮大,门阀不可不动。”

    言罢,目光落于霍元吉身上,沉声道:“故而,本宫以为逍遥王所提之科举制度,甚合当下大汉之情。”

    “若能推行此制,大汉必将比现今强盛数倍有余。”

    看着对方,霍元吉忍不住笑了出来,“原来是在这儿等着本王呢。”

    “不过这点你就放心吧!”

    “此事本王已与陛下商量,说不定此次回去之后,科举制度便会安排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