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残阳 第一百二十章 要不要加饷
人选已定,现在关键就是要编练新军了。
这次崇祯决定不再只靠自己琢磨了,原来朱梅练出来的那五千“新军”,说实话也就比一般军镇略强点,但拖出去跟后金野战依然是不行。
这次崇祯的雄心起来了,要么不练,要练就要学赵家军。
他跟洪承畴反复商议后,决定以举国之力练出三万新军,其中两万步兵,6个步兵团,加3个骑兵团,全部都是超员超额!
至于火炮和战马,还有火铳刀枪,全部都用最好的!
他想让洪承畴去山东好好学学赵信的新军到底怎么练出来的,为什么他就能有这么多钱呢?真是匪夷所思啊!
学成归来之日,就是新军正式启动之时。
当然,也正是大把大把银子掏出去之时。
而崇祯现在很缺银子,他粗粗估算了一下,这些如果能实现,需要投入至少800万两银子,而且还只是前期费用,后续更贵。
但在洪承畴的劝说下,他还是下定决心:“朕必须要做中兴之主!”
所以今天的廷议,他打算让君臣一心,促成这件大事。
不过计划远远赶不上变化,还才刚一开始,就有大臣奏报,湖广武陵、澧州地震。
崇祯四年七月十七日夜,湖广长沙、常德、宝庆、岳州、衡州等府地震。常德、澧州最为剧烈,军民死伤甚多,灾民流离失所十分严重,各地求救求援的文书如雪片般向京城送来。
“陛下,臣请立即下拨钱粮对灾区救灾。”户部尚书倪元璐率先出列,其他官员也纷纷附和。
“户部可有钱粮?”
“臣惭愧,户部只剩下白银50万两。”
“那你让朕用什么赈灾?”崇祯怒极反笑。
“臣不知,伏惟圣裁!”倪元璐趴在了地上。
对于这些臣子而言,怎么赈灾是我们的事情,而赈灾的银子哪里来,是你皇帝的事情。
再说了,其实大家都明白,崇祯的内帑还有500万两,只是不能说而已,这个钱必须要皇帝自己拿才行。
崇祯其实心里已经在骂娘了,老子又不是会变银子的,这些钱都是从魏阉家里查抄来的,不少都已经用掉了,只剩下这些了,我还指望去编练新军呢!
但是同样,这些话,他也不能在大堂上说出来。
于是君臣在大殿上陷入了诡异的沉默,终于,有人受不了了,开始出来启奏。
内阁首辅钱龙锡提出,不如向未受灾地区加饷!
他的党羽们纷纷附和,从表面上看,这确实是个好办法,从富裕地区弄点银子给灾区,大家都好。
但关键是这些地区真的富裕吗?加饷的人,是富裕的人吗?答案显然是否。
真正有钱的人是轮不到加饷的,而那些本就吃了这顿没下顿的穷苦老百姓才是加饷的主要对象,加少了杯水车薪,加多了等于逼人造反,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臣反对,眼下大明各地流贼四起,如若继续加征,是负薪救火也!”温体仁提出了反对意见。
“温大人,如果不加饷,如何赈灾?难道要眼睁睁看着我大明的百姓饿死而不顾?”钱龙锡在大殿之上气势很足,毕竟是首辅。
“但逼更多的百姓家破人亡,这就是钱大人的仁政?钱大人别忘记了,那个恶贯满盈的闯逆还没有抓到,钱大人是想给他的壮大添加助力不成?”温体仁也绝非善茬,反正已经撕破脸皮,绝对不能怂了。
“哼!老夫身为大明首辅,必须对天下百姓负责,有灾民而不救,这绝非我天朝大国的仁义之风。”其实这是钱龙锡在提醒温体仁要自重身份,你不是首辅你瞎掺和个啥?
“你!”温体仁哪能听不出里面的意思,当场被气住了。
崇祯在旁边看的一头黑线,这帮人又干上了,那你们倒是干出个办法呀!就会瞎吵吵,朕的头都要被你们吵炸了,就是吵不出个所以然来。
真是饭桶!
一帮饭桶!
环顾四周,他最后还是把目光放在了自己刚提拔起来的洪承畴。
“洪爱卿,你有何良策?”
众人这才回头一看,原来还有个他,这人怎么一直不说话,不是栋梁吗?
洪承畴理了理衣冠,从人群中走出,
“启禀陛下,诸位大人刚才说的都很有道理,令下官受益匪浅。”
众人一阵鄙视,这些话谁不会说,这个洪承畴不会是绣花枕头一包草——样子货吧?
“敢问陛下,敢问诸位大臣,可曾听说过负薪救火的典故?”
“荒谬,满朝文武皆为饱学之士,此等典故如何不知?”
“那敢问,负薪救火是贬义还是褒义?”
“当然是贬义!这是讽刺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而罔顾‘薪能助燃’常识的迂腐之人。”温体仁回答的让众大臣纷纷点头,不愧为内阁辅臣,讲起来头头是道。
“非也,温阁老此言差矣!”洪承畴正式开始了雄辩。
“若边上有水有桶,负薪救火当然是愚不可及,但若周围只有薪材呢?温大人是选择用凡夫肉体救火还是用薪材扑打救火?”
崇祯一听,有道理啊,这真是前所未有的想法。
殿上诸位大臣也都感觉耳目一新。
“世人皆知薪可助燃,但却不知当火势较小的时候,用薪材是可以直接扑灭的,比用水更加快捷和高效。”
“如今这流贼就好比星星之火,眼下远未成气候,而朝廷无钱粮赈灾,譬如无桶无水,难道放任不管,让星星之火最后成燎原之势?不如现在加饷,赈灾,练兵。然后趁流贼尚未坐大之前,一鼓荡平!方为长远之计也!”
“这……”温体仁竟然一时无言以对,这太出乎他的意料了。
“臣觉得洪大人所言甚是!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看着朝堂之上大杀四方的洪承畴,崇祯心里别提多舒坦了,这才叫慧眼识珠啊!
“传旨,全国加征赈灾之用的赈饷两百万两,加征编练新军的新饷八百万两,共计一千万两。着户部层层下达任务,年底务必征齐!户部先期购买部分粮草向灾区进行赈灾,后续物资陆续下拨,不得有误!”
这次崇祯决定不再只靠自己琢磨了,原来朱梅练出来的那五千“新军”,说实话也就比一般军镇略强点,但拖出去跟后金野战依然是不行。
这次崇祯的雄心起来了,要么不练,要练就要学赵家军。
他跟洪承畴反复商议后,决定以举国之力练出三万新军,其中两万步兵,6个步兵团,加3个骑兵团,全部都是超员超额!
至于火炮和战马,还有火铳刀枪,全部都用最好的!
他想让洪承畴去山东好好学学赵信的新军到底怎么练出来的,为什么他就能有这么多钱呢?真是匪夷所思啊!
学成归来之日,就是新军正式启动之时。
当然,也正是大把大把银子掏出去之时。
而崇祯现在很缺银子,他粗粗估算了一下,这些如果能实现,需要投入至少800万两银子,而且还只是前期费用,后续更贵。
但在洪承畴的劝说下,他还是下定决心:“朕必须要做中兴之主!”
所以今天的廷议,他打算让君臣一心,促成这件大事。
不过计划远远赶不上变化,还才刚一开始,就有大臣奏报,湖广武陵、澧州地震。
崇祯四年七月十七日夜,湖广长沙、常德、宝庆、岳州、衡州等府地震。常德、澧州最为剧烈,军民死伤甚多,灾民流离失所十分严重,各地求救求援的文书如雪片般向京城送来。
“陛下,臣请立即下拨钱粮对灾区救灾。”户部尚书倪元璐率先出列,其他官员也纷纷附和。
“户部可有钱粮?”
“臣惭愧,户部只剩下白银50万两。”
“那你让朕用什么赈灾?”崇祯怒极反笑。
“臣不知,伏惟圣裁!”倪元璐趴在了地上。
对于这些臣子而言,怎么赈灾是我们的事情,而赈灾的银子哪里来,是你皇帝的事情。
再说了,其实大家都明白,崇祯的内帑还有500万两,只是不能说而已,这个钱必须要皇帝自己拿才行。
崇祯其实心里已经在骂娘了,老子又不是会变银子的,这些钱都是从魏阉家里查抄来的,不少都已经用掉了,只剩下这些了,我还指望去编练新军呢!
但是同样,这些话,他也不能在大堂上说出来。
于是君臣在大殿上陷入了诡异的沉默,终于,有人受不了了,开始出来启奏。
内阁首辅钱龙锡提出,不如向未受灾地区加饷!
他的党羽们纷纷附和,从表面上看,这确实是个好办法,从富裕地区弄点银子给灾区,大家都好。
但关键是这些地区真的富裕吗?加饷的人,是富裕的人吗?答案显然是否。
真正有钱的人是轮不到加饷的,而那些本就吃了这顿没下顿的穷苦老百姓才是加饷的主要对象,加少了杯水车薪,加多了等于逼人造反,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臣反对,眼下大明各地流贼四起,如若继续加征,是负薪救火也!”温体仁提出了反对意见。
“温大人,如果不加饷,如何赈灾?难道要眼睁睁看着我大明的百姓饿死而不顾?”钱龙锡在大殿之上气势很足,毕竟是首辅。
“但逼更多的百姓家破人亡,这就是钱大人的仁政?钱大人别忘记了,那个恶贯满盈的闯逆还没有抓到,钱大人是想给他的壮大添加助力不成?”温体仁也绝非善茬,反正已经撕破脸皮,绝对不能怂了。
“哼!老夫身为大明首辅,必须对天下百姓负责,有灾民而不救,这绝非我天朝大国的仁义之风。”其实这是钱龙锡在提醒温体仁要自重身份,你不是首辅你瞎掺和个啥?
“你!”温体仁哪能听不出里面的意思,当场被气住了。
崇祯在旁边看的一头黑线,这帮人又干上了,那你们倒是干出个办法呀!就会瞎吵吵,朕的头都要被你们吵炸了,就是吵不出个所以然来。
真是饭桶!
一帮饭桶!
环顾四周,他最后还是把目光放在了自己刚提拔起来的洪承畴。
“洪爱卿,你有何良策?”
众人这才回头一看,原来还有个他,这人怎么一直不说话,不是栋梁吗?
洪承畴理了理衣冠,从人群中走出,
“启禀陛下,诸位大人刚才说的都很有道理,令下官受益匪浅。”
众人一阵鄙视,这些话谁不会说,这个洪承畴不会是绣花枕头一包草——样子货吧?
“敢问陛下,敢问诸位大臣,可曾听说过负薪救火的典故?”
“荒谬,满朝文武皆为饱学之士,此等典故如何不知?”
“那敢问,负薪救火是贬义还是褒义?”
“当然是贬义!这是讽刺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而罔顾‘薪能助燃’常识的迂腐之人。”温体仁回答的让众大臣纷纷点头,不愧为内阁辅臣,讲起来头头是道。
“非也,温阁老此言差矣!”洪承畴正式开始了雄辩。
“若边上有水有桶,负薪救火当然是愚不可及,但若周围只有薪材呢?温大人是选择用凡夫肉体救火还是用薪材扑打救火?”
崇祯一听,有道理啊,这真是前所未有的想法。
殿上诸位大臣也都感觉耳目一新。
“世人皆知薪可助燃,但却不知当火势较小的时候,用薪材是可以直接扑灭的,比用水更加快捷和高效。”
“如今这流贼就好比星星之火,眼下远未成气候,而朝廷无钱粮赈灾,譬如无桶无水,难道放任不管,让星星之火最后成燎原之势?不如现在加饷,赈灾,练兵。然后趁流贼尚未坐大之前,一鼓荡平!方为长远之计也!”
“这……”温体仁竟然一时无言以对,这太出乎他的意料了。
“臣觉得洪大人所言甚是!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看着朝堂之上大杀四方的洪承畴,崇祯心里别提多舒坦了,这才叫慧眼识珠啊!
“传旨,全国加征赈灾之用的赈饷两百万两,加征编练新军的新饷八百万两,共计一千万两。着户部层层下达任务,年底务必征齐!户部先期购买部分粮草向灾区进行赈灾,后续物资陆续下拨,不得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