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第489章 暗战
热门推荐:
钓系宿主勾勾手,宿敌也得当小狗
别搞,我是人,魔尊是啥玩意儿?
爬塔游戏,我却要从上往下爬?
命剩一月,我把青涩女帝养成病娇
葬仙劫
烟雨楼
重生,从救下被拐美女大学生开始
开局:从水魔法师到至尊传奇
我的抽奖特牛
当李林甫急匆匆的入宫面见李三郎的时候,李三郎只问了一句话。
“爱卿,太子竟然谋反,朕该如何处置才好?”
李林甫向着李三郎行礼说道“此陛下家事,非臣等所宜豫。”
他的这番话,算是彻底葬送了李瑛的活路。
大唐的宰相权势极大,甚至大到了让李三郎都不得不扶持太监进行对抗的程度。
只要宰相愿意帮忙说几句好话,为太子辩解一二,比如说‘太子乃是受到奸人蛊惑.’云云,有很大的可能保住性命。
可李林甫不愿意留下隐患。
所以嘴上说着这是皇帝的家事,我等管不了也不该管。可实际上却是切断了李瑛最后一条活路。
得知了李林甫的态度后,李三郎在开元二十五年的四月二十一,正式下旨将太子李瑛与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一起贬为庶人。
就这还不满意,过了数日之后干脆直接将他们外加驸马都尉薛锈,一起赐死于城东驿。
直到此时,这次三王谋反案才算是明面上宣告结束。
实际上暗地里的事情,从这个时候才算是开始。
首先第一件事情,就是查清楚杨淑妃究竟有没有派人去喊太子来宫中剿匪。
杨淑妃自然是喊冤,调查之下她身边的人的确是没有出宫。
可东宫那儿的审问之下,却是一口咬定的确是有宫中来人,自称是杨淑妃的人来唤太子入宫剿匪。
至于那个人,现在谁也找不到。
毫无疑问,这将成为一个诺大的悬疑。
再有就是李三郎也不是笨蛋,隐隐约约察觉到有一股力量在暗地里推动此事。
具体是谁不好说,可他却是很清楚的知道,谁能在这件事情之中获利最大,那必然也是嫌疑最大。
李三郎一边在宫中等着看谁会出头,尤其是武惠妃是否会迫不及待。
另外一边则是让高力士严密监控李云泽,看看这位十八郎有什么动作没有,是否勾连朝中宫中,是否在自己的面前竭力表现,开始奔波太子之位。
然而现实却是让李三郎很是愕然。
武惠妃那儿毫无动静,仿佛丝毫不知道东宫已然空缺出来一般。
而李云泽那儿,更是整日里带着一群名仕们游山玩水,一路吃喝玩乐外加流传出许多名篇诗词,别说是勾连朝中宫中了,甚至就连长安城都没有回。
这就让李三郎很是疑惑了,难道真的跟他们无关?
这就是构建信息茧房的好处了。
武惠妃那儿在宫中经营多年,只要不是太过于降智,无论是伪装杨淑妃的人去唤太子,还是暗地里屏蔽李三郎的查看都能做到。
至于朝中,李林甫的能力远在李三郎看到的之上,做事堪称滴水不漏。
相关的事情早在太子发动之前就已经商议安排妥当,等到事发之后的现在去查看,当然查不到丝毫的联系。
至于李云泽那儿,接连收了他好几份字画作鉴定的高力士,自然也是能够看得懂接下来的趋势,上报给李三郎的消息都是有选择性的给。
李云泽的确是没有回长安城,的确是带着一群名仕游山玩水。
可他的手下人却是在暗地里不断活动,来来往往的奔波于不少人家的府邸之中。
李三郎太过于自负了,他以为自己能够掌控一切,可这怎么可能!
时间来到了五月初,太子谋反的风波逐渐开始平息,可朝中开始酝酿起另外一股风潮。
几名绿袍小官的侍御史,在朝会上向李三郎进奏言道“储君之位空悬,臣等奏请陛下选贤德之皇子入主东宫。”
李三郎的经验极为丰富,一听就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背后所代表的含义。
他的目光先是扫过了李林甫,然后落在了另外一位宰相的身上。
“牛卿家,你觉得呢?”
牛卿家是牛仙客,牛仙客之前是朔方行军大总管,李三郎想要提拔他入朝为重臣,却是被张九龄强烈反对。
张九龄反对的理由很简单,牛仙客出身低微而且文化水平不高。
说文化水平不高已经是客气了,实际上牛仙客出身不过是边疆小吏,算是个半文盲。
这件事情爆发的时候,李林甫两次暗中给张九龄使绊子。
第一次他对李三郎说‘牛仙客乃是宰相之才,张九龄书生,不知大体。’
第二次他对李三郎说‘只要有才识,何必满腹经纶。天子用人,有何不可。’
牛仙客事件成为了张九龄罢相的导火索,等到张九龄罢相,牛仙客就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并执掌门下省事务,也就是宰相了。
听闻李三郎的询问,牛仙客唯唯诺诺的说道“一切凭陛下定夺。”
李三郎不置可否,目光转向了另外一位宰相“李卿家觉得呢?”
李林甫同样是行礼言道“一切听凭陛下定夺。”
李三郎不置可否,留下了一句“此事再议。”就起身退朝。
回到宫中,李三郎询问自己的心腹高力士“近日哪位皇子最为活跃?”
“陛下。”
高力士恭敬回应“三大王时常外出赴宴,曾与多位侍御史宴饮。”
“三郎?”
李三郎对此很是惊讶,没想到居然是忠王李玙。
说忠王李玙或许有些陌生,说他另外一个名字就知道了,历史上李玙在被立为太子后,改名为李亨。
就是发动马嵬坡之变的李亨,也就是唐肃宗。
李玙的确是与不少朝臣相交,甚至也的确是与几位侍御史一起宴饮。
只不过那并非是其主动邀约的,而是别人主动约的他去赴会,‘正巧’几位侍御史与其他一些大臣也是被邀请一起参加,到了高力士的嘴里,就成了与多位侍御史宴饮。
至于邀请李玙赴宴的,则是咸宜公主夫妇。
什么叫做无形之网,这就是了。
高力士明面上不偏不倚,说的也的确都是实话,哪怕李三郎派人去查,也绝对是属实。
可一边是经常送来喜爱之物给他鉴赏,同时朝中宫中都有强援的寿王。
另外一边是没什么表示,反倒是经常说些内侍权柄过大之言的忠王。
当两者交汇在一起的时候,简单的语言技巧,就能造成不一样的结果。
眯着眼睛的李三郎,对此不置可否。
接下来的日子里,不断有朝中大臣进言请立太子,从绿袍的侍御史,到浅绯的给事中,再到深绯的国子司业,甚至到了紫袍的御史大夫与秘书监都开始进言立太子。
再接下来,就该是宰相说话了。
李三郎的暗地里调查也没有停下来,其他几位大太监也是纷纷送来了自己的调查情报。
忠王李玙最近非常活跃,几乎每日都会出府赴宴,同宴的各级大臣都有不少。
而且宴席之上,常有豪言壮语。
至于另外一位重点关注对象的寿王,则是终于回到了长安城内。
寿王却是没有去赴宴,也没有与哪位大臣私会,他却是去了城东驿,祭奠了被赐死在此的太子李瑛,鄂王李瑶与光王李琚。
两人的表现,可谓是高下立判。
李玙每日赴宴,是因为不断的有人强力邀请。
酒宴上的豪言壮语,也不过是喝多了的时候被有心人引导而语。
可这些事情汇报到了李三郎那儿,却是另外一副光景。
除了李玙自己的警惕心不高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没李云泽有钱,也没李云泽舍得花钱。
李云泽自己的确是没什么动作,可他手下的杨国忠等人却是宛如勤劳的蚂蚁一般到处奔波。
喜好古董字画的就送古董字画,喜好金银财帛的就送金银财宝。
其出手之重,哪怕是几位贪婪的大太监也都是为之咋舌。
最重要的地方在于,历史上其实内心不愿让寿王做太子的李林甫,多次上书要李三郎立寿王为太子,反倒是刺激到了李三郎,认为是皇子与宰相勾结,转而立了忠王为太子,这是典型
的反手做派。
可现在的话,李云泽的表现与操作手法让李林甫明白,这可不是一个简单人。
自己若是用反手做派的手法,是瞒不过他的。
到时候那就是不死不休的结局了。
李林甫不愿意得罪能力惊人,而且实力也是极为出众的李云泽,所以干脆主动担负起寿王府王傅的职责,主动为其在暗中推动起来。
那些邀请李玙的宴会,其实有不少都是李林甫暗中安排的。
那些请立太子的人,也有许多是李林甫暗中鼓动的。
在李云泽与李林甫两人的携手做局之下,在李云泽不惜血本的送出海量礼物重金的推动下,李三郎毫无悬念的陷入了一张只让他看到让想他看到的事情的无形之网中。
“力士啊。”
心中已然明白事情到了关键点的李三郎,询问自己的心腹高力士“三郎与十八郎,究竟该立哪个?”
历史上的高力士,对此的回答是“推长而立,谁敢复争。”
正因如此,年长的李玙被册立为太子。
而此时,高力士的回答却是“忠王好宴饮,寿王重情义啊。”
话未明说,可意思已经点透了。
忠王忙着赴宴,去拉拢百官的时候,寿王却是在祭奠三位被赐死的兄长,人品良善,高下立现。
李三郎表面上对此不置可否,可实际上心中已然是有了决断。
这一日大朝会上,之前一直都是说再议的李三郎,主动询问两位宰相。
“诸皇子之中,谁当入主东宫?”
一向都是唯唯诺诺的牛仙客,此时却是主动表态说“臣以为,寿王当为太子。”
眯起眼睛的李三郎,当即询问“为何?”
“陛下。”
牛仙客拿出了一份书信递给下来迎接的高力士“寿王在长安城外巡视之时,有感于长安之粮荒影响百姓生计,特给臣送了这封信,建议臣等行和籴法,以比时价高二三成之价收买都畿
,京畿粟各数百万斛,并停运江淮应输京师之租。此法可解决长安城的粮荒之事,还能减轻江淮漕运的负荷,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
李三郎看着手中字迹极为漂亮的信件,心中也是大为惊讶。
他是真没想到十八郎居然还有这份才能。
将信件递给了高力士,李三郎的目光看向了李林甫“李卿家,你的意思呢?”
“臣荐寿王。”李林甫的回应铿锵有力,极为坚定。
李三郎微微一笑“为何?”
“臣乃寿王傅!”
这个理由堪称无懈可击,身为寿王的师傅,不推荐寿王难道还要去推荐别人不成?
真要是那样,他李林甫可就要成为全天下的笑柄了。
不置可否的李三郎缓缓点头起身“退朝。”
六月初三,李三郎正式下旨,立寿王为太子,入主东宫!
PS:拜谢书友彩虹小黑马的100点打赏支持,感激不尽,拜谢!
上善跪求各位老爷们支持正版订阅,感激涕零,俯首叩谢!!!
“爱卿,太子竟然谋反,朕该如何处置才好?”
李林甫向着李三郎行礼说道“此陛下家事,非臣等所宜豫。”
他的这番话,算是彻底葬送了李瑛的活路。
大唐的宰相权势极大,甚至大到了让李三郎都不得不扶持太监进行对抗的程度。
只要宰相愿意帮忙说几句好话,为太子辩解一二,比如说‘太子乃是受到奸人蛊惑.’云云,有很大的可能保住性命。
可李林甫不愿意留下隐患。
所以嘴上说着这是皇帝的家事,我等管不了也不该管。可实际上却是切断了李瑛最后一条活路。
得知了李林甫的态度后,李三郎在开元二十五年的四月二十一,正式下旨将太子李瑛与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一起贬为庶人。
就这还不满意,过了数日之后干脆直接将他们外加驸马都尉薛锈,一起赐死于城东驿。
直到此时,这次三王谋反案才算是明面上宣告结束。
实际上暗地里的事情,从这个时候才算是开始。
首先第一件事情,就是查清楚杨淑妃究竟有没有派人去喊太子来宫中剿匪。
杨淑妃自然是喊冤,调查之下她身边的人的确是没有出宫。
可东宫那儿的审问之下,却是一口咬定的确是有宫中来人,自称是杨淑妃的人来唤太子入宫剿匪。
至于那个人,现在谁也找不到。
毫无疑问,这将成为一个诺大的悬疑。
再有就是李三郎也不是笨蛋,隐隐约约察觉到有一股力量在暗地里推动此事。
具体是谁不好说,可他却是很清楚的知道,谁能在这件事情之中获利最大,那必然也是嫌疑最大。
李三郎一边在宫中等着看谁会出头,尤其是武惠妃是否会迫不及待。
另外一边则是让高力士严密监控李云泽,看看这位十八郎有什么动作没有,是否勾连朝中宫中,是否在自己的面前竭力表现,开始奔波太子之位。
然而现实却是让李三郎很是愕然。
武惠妃那儿毫无动静,仿佛丝毫不知道东宫已然空缺出来一般。
而李云泽那儿,更是整日里带着一群名仕们游山玩水,一路吃喝玩乐外加流传出许多名篇诗词,别说是勾连朝中宫中了,甚至就连长安城都没有回。
这就让李三郎很是疑惑了,难道真的跟他们无关?
这就是构建信息茧房的好处了。
武惠妃那儿在宫中经营多年,只要不是太过于降智,无论是伪装杨淑妃的人去唤太子,还是暗地里屏蔽李三郎的查看都能做到。
至于朝中,李林甫的能力远在李三郎看到的之上,做事堪称滴水不漏。
相关的事情早在太子发动之前就已经商议安排妥当,等到事发之后的现在去查看,当然查不到丝毫的联系。
至于李云泽那儿,接连收了他好几份字画作鉴定的高力士,自然也是能够看得懂接下来的趋势,上报给李三郎的消息都是有选择性的给。
李云泽的确是没有回长安城,的确是带着一群名仕游山玩水。
可他的手下人却是在暗地里不断活动,来来往往的奔波于不少人家的府邸之中。
李三郎太过于自负了,他以为自己能够掌控一切,可这怎么可能!
时间来到了五月初,太子谋反的风波逐渐开始平息,可朝中开始酝酿起另外一股风潮。
几名绿袍小官的侍御史,在朝会上向李三郎进奏言道“储君之位空悬,臣等奏请陛下选贤德之皇子入主东宫。”
李三郎的经验极为丰富,一听就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背后所代表的含义。
他的目光先是扫过了李林甫,然后落在了另外一位宰相的身上。
“牛卿家,你觉得呢?”
牛卿家是牛仙客,牛仙客之前是朔方行军大总管,李三郎想要提拔他入朝为重臣,却是被张九龄强烈反对。
张九龄反对的理由很简单,牛仙客出身低微而且文化水平不高。
说文化水平不高已经是客气了,实际上牛仙客出身不过是边疆小吏,算是个半文盲。
这件事情爆发的时候,李林甫两次暗中给张九龄使绊子。
第一次他对李三郎说‘牛仙客乃是宰相之才,张九龄书生,不知大体。’
第二次他对李三郎说‘只要有才识,何必满腹经纶。天子用人,有何不可。’
牛仙客事件成为了张九龄罢相的导火索,等到张九龄罢相,牛仙客就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并执掌门下省事务,也就是宰相了。
听闻李三郎的询问,牛仙客唯唯诺诺的说道“一切凭陛下定夺。”
李三郎不置可否,目光转向了另外一位宰相“李卿家觉得呢?”
李林甫同样是行礼言道“一切听凭陛下定夺。”
李三郎不置可否,留下了一句“此事再议。”就起身退朝。
回到宫中,李三郎询问自己的心腹高力士“近日哪位皇子最为活跃?”
“陛下。”
高力士恭敬回应“三大王时常外出赴宴,曾与多位侍御史宴饮。”
“三郎?”
李三郎对此很是惊讶,没想到居然是忠王李玙。
说忠王李玙或许有些陌生,说他另外一个名字就知道了,历史上李玙在被立为太子后,改名为李亨。
就是发动马嵬坡之变的李亨,也就是唐肃宗。
李玙的确是与不少朝臣相交,甚至也的确是与几位侍御史一起宴饮。
只不过那并非是其主动邀约的,而是别人主动约的他去赴会,‘正巧’几位侍御史与其他一些大臣也是被邀请一起参加,到了高力士的嘴里,就成了与多位侍御史宴饮。
至于邀请李玙赴宴的,则是咸宜公主夫妇。
什么叫做无形之网,这就是了。
高力士明面上不偏不倚,说的也的确都是实话,哪怕李三郎派人去查,也绝对是属实。
可一边是经常送来喜爱之物给他鉴赏,同时朝中宫中都有强援的寿王。
另外一边是没什么表示,反倒是经常说些内侍权柄过大之言的忠王。
当两者交汇在一起的时候,简单的语言技巧,就能造成不一样的结果。
眯着眼睛的李三郎,对此不置可否。
接下来的日子里,不断有朝中大臣进言请立太子,从绿袍的侍御史,到浅绯的给事中,再到深绯的国子司业,甚至到了紫袍的御史大夫与秘书监都开始进言立太子。
再接下来,就该是宰相说话了。
李三郎的暗地里调查也没有停下来,其他几位大太监也是纷纷送来了自己的调查情报。
忠王李玙最近非常活跃,几乎每日都会出府赴宴,同宴的各级大臣都有不少。
而且宴席之上,常有豪言壮语。
至于另外一位重点关注对象的寿王,则是终于回到了长安城内。
寿王却是没有去赴宴,也没有与哪位大臣私会,他却是去了城东驿,祭奠了被赐死在此的太子李瑛,鄂王李瑶与光王李琚。
两人的表现,可谓是高下立判。
李玙每日赴宴,是因为不断的有人强力邀请。
酒宴上的豪言壮语,也不过是喝多了的时候被有心人引导而语。
可这些事情汇报到了李三郎那儿,却是另外一副光景。
除了李玙自己的警惕心不高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没李云泽有钱,也没李云泽舍得花钱。
李云泽自己的确是没什么动作,可他手下的杨国忠等人却是宛如勤劳的蚂蚁一般到处奔波。
喜好古董字画的就送古董字画,喜好金银财帛的就送金银财宝。
其出手之重,哪怕是几位贪婪的大太监也都是为之咋舌。
最重要的地方在于,历史上其实内心不愿让寿王做太子的李林甫,多次上书要李三郎立寿王为太子,反倒是刺激到了李三郎,认为是皇子与宰相勾结,转而立了忠王为太子,这是典型
的反手做派。
可现在的话,李云泽的表现与操作手法让李林甫明白,这可不是一个简单人。
自己若是用反手做派的手法,是瞒不过他的。
到时候那就是不死不休的结局了。
李林甫不愿意得罪能力惊人,而且实力也是极为出众的李云泽,所以干脆主动担负起寿王府王傅的职责,主动为其在暗中推动起来。
那些邀请李玙的宴会,其实有不少都是李林甫暗中安排的。
那些请立太子的人,也有许多是李林甫暗中鼓动的。
在李云泽与李林甫两人的携手做局之下,在李云泽不惜血本的送出海量礼物重金的推动下,李三郎毫无悬念的陷入了一张只让他看到让想他看到的事情的无形之网中。
“力士啊。”
心中已然明白事情到了关键点的李三郎,询问自己的心腹高力士“三郎与十八郎,究竟该立哪个?”
历史上的高力士,对此的回答是“推长而立,谁敢复争。”
正因如此,年长的李玙被册立为太子。
而此时,高力士的回答却是“忠王好宴饮,寿王重情义啊。”
话未明说,可意思已经点透了。
忠王忙着赴宴,去拉拢百官的时候,寿王却是在祭奠三位被赐死的兄长,人品良善,高下立现。
李三郎表面上对此不置可否,可实际上心中已然是有了决断。
这一日大朝会上,之前一直都是说再议的李三郎,主动询问两位宰相。
“诸皇子之中,谁当入主东宫?”
一向都是唯唯诺诺的牛仙客,此时却是主动表态说“臣以为,寿王当为太子。”
眯起眼睛的李三郎,当即询问“为何?”
“陛下。”
牛仙客拿出了一份书信递给下来迎接的高力士“寿王在长安城外巡视之时,有感于长安之粮荒影响百姓生计,特给臣送了这封信,建议臣等行和籴法,以比时价高二三成之价收买都畿
,京畿粟各数百万斛,并停运江淮应输京师之租。此法可解决长安城的粮荒之事,还能减轻江淮漕运的负荷,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
李三郎看着手中字迹极为漂亮的信件,心中也是大为惊讶。
他是真没想到十八郎居然还有这份才能。
将信件递给了高力士,李三郎的目光看向了李林甫“李卿家,你的意思呢?”
“臣荐寿王。”李林甫的回应铿锵有力,极为坚定。
李三郎微微一笑“为何?”
“臣乃寿王傅!”
这个理由堪称无懈可击,身为寿王的师傅,不推荐寿王难道还要去推荐别人不成?
真要是那样,他李林甫可就要成为全天下的笑柄了。
不置可否的李三郎缓缓点头起身“退朝。”
六月初三,李三郎正式下旨,立寿王为太子,入主东宫!
PS:拜谢书友彩虹小黑马的100点打赏支持,感激不尽,拜谢!
上善跪求各位老爷们支持正版订阅,感激涕零,俯首叩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