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之实业大亨 第七十五章 服装厂
热门推荐:
玄幻:开局百亿倍增幅的我无敌了
我不是恶魔
分手后,林侦探的绝美红颜杀疯了
雨夜救下的女孩,居然主动白给我
相府嫡女通古今,咸鱼世子被带飞了
穿越大乾当王爷
我的怪物先生
至尊仙皇
玄学亲妈归来,反派儿子立正站好
“哈哈,那就行。”
陈青早就知道事情会这么发展,倒也不算意外,只是怕王奔对此事心有芥蒂,毕竟没让他继续扩张下去,所以开口解释道:“咱们开这四家录像厅就够了,再多的话……”
还没等陈青说完,就被王奔打断道:“我出来混这么些年,还能不知道这些么,正所谓有多大的碗,就吃多少饭,我心里有数。”
“你能理解就好,那我也不废话了。”
陈青点了点头,和王奔碰了下杯,一口干了。
接下来俩人又谈了些录像厅设备的后续。
“我那群朋友总共好像要买三十来套设备吧,具体的我还没统计,一会有时间我去问问吧,晚上打电话告诉你。”
“那就拜托奔哥了。”
见王奔如此大包大揽,陈青自然是不能让人家白干,笑着说道:“既然都是奔哥给我介绍的生意,我也不能让你白忙活不是。
这样吧,一套设备我给你提五百块钱,你看咋样。”
别看一套才五百,三十来套可就一万五千块钱了,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王奔自然是高兴的不行,连连举杯道:“哈哈,就知道陈老弟你不会让我白跑的,来咱哥俩走一个。”
和王奔相谈甚欢之后,张兴邦把陈青送回了家,虽说今天才喝了五六瓶啤酒吧,但可能是心情不好的原因,陈青喝的有点难受。
拉住要回店里的张兴邦,陈青嘱咐道:“店里要是不忙的话,你就带我姐夫他们去学车,一群老爷们待着店里也是待着,还不如学点手艺了。”
张兴邦点了点头,看陈青有点昏昏欲睡的意思,拿起凉被给他盖上了肚子,转身离去了。
……
一觉睡到下午三点多,陈青有些慵懒的靠在炕头。
心里想着有关于宋书桥的事情。
记得前世宋书桥出事的时候,好像整个哈市都经历了一次地震,大量害群之马被他拖下了水,也算变相的还了哈市一片青天。
现在的他不管是从哪个方面来讲,肯定都是斗不过宋书桥的。
王奔中午的时候还没接过那个话茬,导致他有力都没处使。
“看来是时候提升一下自己的影响力了。”
陈青低声喃喃自语道,直至最后的微不可闻,眼神也越发的深邃。
今天的事肯定不会到此为止,即使王奔再怎么劝他也没用,他陈青在哈市还是头一次吃瘪,哪能就这么忍气吞声。
晚上的时候,王奔通知了他录像厅设备的具体数量,一共三十八套,钱他都已经收好了,让陈青直接去旱冰城取就行。
估计这群人也就是看在王奔的面子上,要不然根本不可能这么痛快的拿钱。
尤其是有了宋书桥那档子事以后,不少道上的人可能都收到过消息,难免不会心生歹意。
所以给王奔提这一万来块钱,陈青掏的还是心甘情愿的。
赶在老爸老妈出门遛弯的时间,陈青来到主屋给王建凯打了个电话,先是一口气订了三十八套录像厅的设备,顺便问问牛仔裤生产线的事。
“你小子最近不是在干倒爷吧,哪有你这么进货的。”王建凯听完差点没一口水呛死,没好气的回道。
陈青却连一点不好意思的姿态都没有,直言道:“咱俩彼此彼此,谁也别说谁,难道你帮我买设备就不赚钱了?”
都是拼缝的,大哥别笑话二哥。
王建凯那头有些尴尬的轻咳了俩声,也就不提这个事了。
“牛仔裤生产线我都帮你打听好了,基础的裁床和洗水设备都好弄,剩下的也都是些普通服装厂就有的设备,你都不一定非得从南方这头买。
但是原材料就比较难搞了,一些比较特殊的材料只在南方才有,估计你到时候还得从我这头进货。”
陈青听完后沉默不语,他们这头的纺织厂相对南方来说肯定是要落后一些的,所以无法提供特殊丝线倒也正常。
只要大头的棉线他们这能产就行,其余的都是小事。
思忖了半刻,陈青询问了裁床和洗水设备的价格。
“一套的话估计在两万块钱左右,不过你买少了人家不卖,最低十套起步。”
“那还挺划算的。”
“按照你的要求肯定便宜啊,但凡你弄点现代化的生产设备,这价格都得翻上个几翻。”王建凯没好气的说道。
“嘿嘿。”
陈青就没打算买那些机械化的设备,一是他这点身家根本承受不起,二是就目前东北这个薪资水平的话,人工显然比机器划算多了。
和王建凯通完电话,陈青开始思索自己下一步该如何去做。
生产牛仔裤的设备可不止他俩说的那几样,大部分的设备还得需要他自己去弄。
而在这个年代,最适合他的肯定是承包三产。
得益于大型国企曾经的辉煌,他们的三产几乎囊括了各行各业,以做到真正的自给自足,在计划经济时代,这些三产的日子过得还是很不错的。
就拿哈市齿轮厂来举例,他们工人的衣食住行几乎都可以在厂区内进行,甚至就连医院学校等一系列社会设施他们都有,和一座小城市没啥区别。
可在市场经济下就不同了,大型国企都对旗下的三产进行了改革,使其自负盈亏与社会接轨,这就造成了大量三产的水土不服。
有的三产及时做出了自我调整,与社会接轨,从而幸存了下来,可大部分三产还是适应不了市场经济时代,继续循规蹈矩,等着国企喂饭吃,他们能活下来才怪!
这就导致现在不少三产都成为了国企的负担,生产的东西根本就卖不出去,又不敢随意关闭,否则哪里有那么多的岗位去安置他们?
毕竟总不能白白养着他们吧。
陈青看重的就是这些三产里面的服装厂,只不过现在的难题是,他又不是人家工厂里的工人,所以很难直接承包下来这种服装厂。
想了半天,陈青决定另辟蹊径,他记得齿轮厂好像就有一家服装厂,而且工人的数量还多,简直完美契合他的目标。
他要的就是这种熟练的劳动力,以替代高昂的机械化生产设备。
最主要的是,他大哥陈建军就在齿轮厂上班,由他出面承包,可比陈青一个个的出去碰运气,要靠谱多了。
陈青早就知道事情会这么发展,倒也不算意外,只是怕王奔对此事心有芥蒂,毕竟没让他继续扩张下去,所以开口解释道:“咱们开这四家录像厅就够了,再多的话……”
还没等陈青说完,就被王奔打断道:“我出来混这么些年,还能不知道这些么,正所谓有多大的碗,就吃多少饭,我心里有数。”
“你能理解就好,那我也不废话了。”
陈青点了点头,和王奔碰了下杯,一口干了。
接下来俩人又谈了些录像厅设备的后续。
“我那群朋友总共好像要买三十来套设备吧,具体的我还没统计,一会有时间我去问问吧,晚上打电话告诉你。”
“那就拜托奔哥了。”
见王奔如此大包大揽,陈青自然是不能让人家白干,笑着说道:“既然都是奔哥给我介绍的生意,我也不能让你白忙活不是。
这样吧,一套设备我给你提五百块钱,你看咋样。”
别看一套才五百,三十来套可就一万五千块钱了,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王奔自然是高兴的不行,连连举杯道:“哈哈,就知道陈老弟你不会让我白跑的,来咱哥俩走一个。”
和王奔相谈甚欢之后,张兴邦把陈青送回了家,虽说今天才喝了五六瓶啤酒吧,但可能是心情不好的原因,陈青喝的有点难受。
拉住要回店里的张兴邦,陈青嘱咐道:“店里要是不忙的话,你就带我姐夫他们去学车,一群老爷们待着店里也是待着,还不如学点手艺了。”
张兴邦点了点头,看陈青有点昏昏欲睡的意思,拿起凉被给他盖上了肚子,转身离去了。
……
一觉睡到下午三点多,陈青有些慵懒的靠在炕头。
心里想着有关于宋书桥的事情。
记得前世宋书桥出事的时候,好像整个哈市都经历了一次地震,大量害群之马被他拖下了水,也算变相的还了哈市一片青天。
现在的他不管是从哪个方面来讲,肯定都是斗不过宋书桥的。
王奔中午的时候还没接过那个话茬,导致他有力都没处使。
“看来是时候提升一下自己的影响力了。”
陈青低声喃喃自语道,直至最后的微不可闻,眼神也越发的深邃。
今天的事肯定不会到此为止,即使王奔再怎么劝他也没用,他陈青在哈市还是头一次吃瘪,哪能就这么忍气吞声。
晚上的时候,王奔通知了他录像厅设备的具体数量,一共三十八套,钱他都已经收好了,让陈青直接去旱冰城取就行。
估计这群人也就是看在王奔的面子上,要不然根本不可能这么痛快的拿钱。
尤其是有了宋书桥那档子事以后,不少道上的人可能都收到过消息,难免不会心生歹意。
所以给王奔提这一万来块钱,陈青掏的还是心甘情愿的。
赶在老爸老妈出门遛弯的时间,陈青来到主屋给王建凯打了个电话,先是一口气订了三十八套录像厅的设备,顺便问问牛仔裤生产线的事。
“你小子最近不是在干倒爷吧,哪有你这么进货的。”王建凯听完差点没一口水呛死,没好气的回道。
陈青却连一点不好意思的姿态都没有,直言道:“咱俩彼此彼此,谁也别说谁,难道你帮我买设备就不赚钱了?”
都是拼缝的,大哥别笑话二哥。
王建凯那头有些尴尬的轻咳了俩声,也就不提这个事了。
“牛仔裤生产线我都帮你打听好了,基础的裁床和洗水设备都好弄,剩下的也都是些普通服装厂就有的设备,你都不一定非得从南方这头买。
但是原材料就比较难搞了,一些比较特殊的材料只在南方才有,估计你到时候还得从我这头进货。”
陈青听完后沉默不语,他们这头的纺织厂相对南方来说肯定是要落后一些的,所以无法提供特殊丝线倒也正常。
只要大头的棉线他们这能产就行,其余的都是小事。
思忖了半刻,陈青询问了裁床和洗水设备的价格。
“一套的话估计在两万块钱左右,不过你买少了人家不卖,最低十套起步。”
“那还挺划算的。”
“按照你的要求肯定便宜啊,但凡你弄点现代化的生产设备,这价格都得翻上个几翻。”王建凯没好气的说道。
“嘿嘿。”
陈青就没打算买那些机械化的设备,一是他这点身家根本承受不起,二是就目前东北这个薪资水平的话,人工显然比机器划算多了。
和王建凯通完电话,陈青开始思索自己下一步该如何去做。
生产牛仔裤的设备可不止他俩说的那几样,大部分的设备还得需要他自己去弄。
而在这个年代,最适合他的肯定是承包三产。
得益于大型国企曾经的辉煌,他们的三产几乎囊括了各行各业,以做到真正的自给自足,在计划经济时代,这些三产的日子过得还是很不错的。
就拿哈市齿轮厂来举例,他们工人的衣食住行几乎都可以在厂区内进行,甚至就连医院学校等一系列社会设施他们都有,和一座小城市没啥区别。
可在市场经济下就不同了,大型国企都对旗下的三产进行了改革,使其自负盈亏与社会接轨,这就造成了大量三产的水土不服。
有的三产及时做出了自我调整,与社会接轨,从而幸存了下来,可大部分三产还是适应不了市场经济时代,继续循规蹈矩,等着国企喂饭吃,他们能活下来才怪!
这就导致现在不少三产都成为了国企的负担,生产的东西根本就卖不出去,又不敢随意关闭,否则哪里有那么多的岗位去安置他们?
毕竟总不能白白养着他们吧。
陈青看重的就是这些三产里面的服装厂,只不过现在的难题是,他又不是人家工厂里的工人,所以很难直接承包下来这种服装厂。
想了半天,陈青决定另辟蹊径,他记得齿轮厂好像就有一家服装厂,而且工人的数量还多,简直完美契合他的目标。
他要的就是这种熟练的劳动力,以替代高昂的机械化生产设备。
最主要的是,他大哥陈建军就在齿轮厂上班,由他出面承包,可比陈青一个个的出去碰运气,要靠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