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 第505章 生意兴隆!!!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505章 生意兴隆!!!

    六月的一天,交道口“何氏家常菜”饭馆门前。

    今天下小雨,大家的伞撑成一小片天空。

    伞下面,有人推着自行车,有人手里捏着网兜,有金发碧眼的记者,还有倭国留学生……大家挤在饭馆玻璃门前等待着。

    11点多,门刚一开,人群就往乌泱泱的往饭店里挤。

    “唉唉唉!别挤,别挤,都有坐……”

    “何老板,给我们来份蒜泥白肉……”

    “……哎呦喂!谁踩掉我的鞋啦!”

    “何老板,您做的九转大肠忒地道,我就好这口……”

    傻柱压根儿没料到,他新开张的饭馆竟然能一炮而红!

    细细想来,这也并不奇怪。一来,傻柱的手艺着实精湛,一般人比不了;

    二来,这可是燕京城里头一家私营饭馆,人们自然满心好奇,纷纷涌上门来一探究竟。

    谁承想,这馆子里的饭菜,味道竟比国营饭店的还要更胜一筹,而且价格还十分公道。

    再加上这里的服务员秦淮茹,态度热情周到,让顾客感觉就像是回到了自个儿家里头一样自在。

    这年头普通老百姓想在燕京“搓”一顿,那简直比登天还要难。

    为数不多的几家餐厅大多是国营饭店,菜的样式单一,服务员板着脸,对顾客爱答不理。

    还有就是价格,一桌子菜通常是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收入。

    七八十年代,一个普通员工的月收入是20元,稍微好点的能有30多。

    一般人家是不会随便下馆子吃饭的,即使稍微富裕的家庭,下馆子的次数也屈指可数。

    相比之下,“何氏家常菜”还能有不火的道理?

    在开业之初,其实普通老百姓来下馆子的频率不高。

    往往一顿饭能花掉工薪家庭一周的伙食费。

    头几天来店里的多是高干子弟和使馆区外国人,还有采访的记者。

    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来二三十个记者。

    傻柱就把记者请到后厨,他在灶上炒菜边说。

    怕呛着这帮老外,他还把窗户打开,散散油烟。

    记者问,傻柱就一边炒菜一边回答。

    有一次,M国大使馆曾提出要在“何氏家常菜”包桌,每人10块钱的标准,这可是高消费。

    这年头砂锅白菜豆腐只卖一毛九,炒肉丝五毛六,油焖大虾两块四。

    外国人吃饭安安静静,不怎么说话。

    傻柱心里摸不准,想着是不是饭菜不好吃。

    直到看到满桌空盘了,才放下心。

    这帮老外明显是喝高了,临走前还对傻柱大着舌头说:“雇的,雇的,委瑞雇的!”

    因为这事,“何氏家常菜”又一次上了《燕京日报》。

    从此,傻柱的饭店彻底出了名了。

    这客人多了,饭店火了,原材料开始紧张起来。

    这年头,买粮油要指标。没有指标,傻柱就让马华去外地赶集,下乡采购。

    最远都跑到高碑店、保定等有集市的地方。

    马华5点多钟起来坐火车去,集上什么都有卖的,米、面、油都是私人高价卖。

    一开始马华没经验一个人买4大提包菜肉,提不动,就背着回来。

    随着“何氏家常菜”店名气大了,这样的采购是杯水车薪。

    不得已傻柱只好又跑到了刘家庄求援。

    刘家庄现在可是京城几十家大饭店,酒店宾馆,农贸市场的原材料供应基地。

    等过了一段时间,上面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发布,它明确承认“个体劳动者,是我国社会主义劳动者”。

    像破冰的第一锤落定,固封多年的个体经济活水喷涌而来。

    个体餐馆在燕京城里如雨后春笋般开了起来。

    傻柱等人也能安安心心地开饭馆了。

    每天送走最后一拨客人,再搞完卫生,已经到了深夜。

    傻柱和秦淮茹、刘岚、马华几人的两条腿就像铸了铅一样,上床睡觉得用手把腿搬到床上缓缓地挪动。

    餐馆顺利经营后,蒸蒸日上,也许不出一年,家里就能成了万元户。早期欠下的钱,不过三个月就还清了。

    因为,这年头还不允许个体经营雇工,秦淮茹、马华、刘岚都是以亲属帮忙的名义来的。

    实在忙不过来,王秋菊、何秋下班放学后也要到店里来帮忙。

    虽然这年头一般老百姓家庭收入水平不高。

    但是偌大的一个燕京城,七八百万人口,总有下的起馆子的人。

    这燕京人好吃,小到一碟儿咸菜,大到一桌满汉全席,得吃得喝,不挑不嫌。

    一提下馆子,这年头可是显身份、地位、有钱人经常去的。

    对于一般家庭的人来说,从小勤俭持家,吃粗茶淡饭,也只有过年、过节才去,下馆子那就是“解馋”。

    而对于后世的人来说,“下馆子”就是一顿午餐、晚餐的事。

    燕京人一说“下馆子”,总带着一股子劲儿,一张嘴,能跟贯口一样给你数落出一堆。

    像什么八大庄、八大堂、八大楼、八大居、八大春、四大坊。

    他吃没吃全不知道,但是只要吃过一家,也能给您道出一堆故事。

    过去的燕京,热闹的地儿没多少,一提到繁华的地都跟吃在一起。

    西单一带、西四那片儿鸿宾楼、蜀省饭店;

    王府井附近的东来顺、翠华楼,还有东四白魁老号,前门晋阳饭庄、都一处;

    东单崇文门便宜坊、地安门马凯餐厅、等等。

    说实话,去这些有名的餐馆吃饭的常都是,那些有身份、有地位、有钱人。

    一般普通平民百姓很少光顾。

    像“何氏家常菜”这样,价格亲民口味不输大酒楼,服务更好,在整个燕京那是独一份,你想这买卖能不好吗?

    这“下馆子”还有江湖。

    为什么叫“下馆子”不叫上馆子?

    燕京人到什么地方,一般要说上什么地方。

    比如到公园玩,要说上公园玩。

    到单位,会说上单位。

    但燕京人到饭馆吃饭,往往要说下馆子,却不说上馆子。

    据说曾经极少数跑江湖做生意,或是极少数离家苦行的人,为了凑合填饱肚子,才在自带干粮外选择饭馆。

    如此看来,饭馆专为社会边缘人士提供有偿服务,其社会地位比较低下,于是就有了“下馆子”的说法。

    因此老燕京认就把到外边吃饭,叫下馆子。

    “馆”指饭馆。

    其实老燕京吃饭的地方,不都叫饭馆。

    老燕京人则更喜欢生活化更浓一些:“走,搓一顿去”。

    这都属于“小菜一碟儿”的最基础。

    吃饭的地方,也有等级。

    最低级的叫饭摊儿。

    支块案子当桌子,摆条板凳,就在旁边起火做饭,现吃现做,现做现卖。

    有的连案子都没有,买了站着吃、拿走吃,随您便。

    很多燕京小吃,就是这样起家,这么出名的。

    再好点的地方叫饭铺。

    饭铺有门脸儿,但地方不大,没有过道,进门就是桌子凳子,有的连前后厨都不分,烟熏火燎都看得见。

    对主顾的照应也简单实在,一般都是家里人担着,当家的掌勺,自家人伺候。

    再好点的就叫饭馆了。

    饭馆地方大,分前后厨,有专人照应。

    饭馆的装修和摆设,也比饭铺高个档次,起码窗明几净,桌椅讲究,茶酒具备,饭菜花样齐全。

    但一般的饭馆只是厅堂,没有单间。

    也有的饭馆专门经营特色,因看家本事或招牌饭菜而出名。

    最高档吃饭地方叫饭庄。

    饭庄往往前厅后院,楼上楼下,雅座高间儿,颇有些侯门似海的气派。

    饭庄有名厨名菜,包办宴会酒席,环境优雅阔绰,茶房穿着讲究。

    茶房就是伺候人的服务生,一个个精明干练,干鞋净袜,五官端正,谈吐大方,照应周全,透着那么和气体面,还都一律男生,不用女的。

    饭庄不但招待讲究,上菜也比大气,不像别处炒一个上一个,亚赛一勺儿一勺儿喂猪。

    饭庄上菜先凉后热,一上就是齐全的。

    根据要菜的排场大小,一个或几个茶房,手托硬木雕花的大抢盘,一次到位。

    燕京的大饭庄,都是男茶房不说,还从不管满酒,菜齐饭齐一律外边伺候,不叫不到,图的就是宾至如归,不干不扰,您用着消停。

    燕京的大饭庄,一般人家吃不起。

    这样看来,“何氏家常菜”的规模不少了,算是大饭馆。

    因为价格公道,环境不错,口味还不输大饭庄,所以才广受欢迎!

    傻柱家的饭馆近来可真是门庭若市,生意红火得让人瞠目结舌,街坊邻居们对此无不感到惊讶万分。

    有人为傻柱的成功感到由衷的高兴,觉得这是他应得的回报;

    而那些曾经对傻柱冷嘲热讽的人,现在却嫉妒得要命,心里五味杂陈。

    想想也是,在这个年代,大家伙儿都是拿着微薄的工资,一个月几十块钱,好点的也不过一百多。

    可突然间,身边的这个邻居,他一天的收入就抵得上别人两三个月的辛苦劳作,这怎能不让人心生感慨,感到心理失衡呢?

    于是乎,各种流言蜚语也就来了,社会上的舆论很多,有人说何家家是资本主义复辟的急先锋,有人说傻柱在搞“投机倒把”。

    这一段时间,傻柱是痛苦并快乐的。

    就连王秋菊每天下班到了胡同口就下了自行车,默默地一步一步推着车回家,生怕别人听见骑自行车的声音,在背后指指点点。

    区工商局靳局长也收到了不少意见,认为“何氏家常菜”不合法,应该关停。

    有段时间里,傻柱也是一直是提心吊胆的。

    饭馆有时候赚了的外汇券,傻柱都上及时交到银行,不在自己手里留。

    不过,没多久区工商局靳局长亲自登门打消了傻柱的疑虑,让他放心大胆的干。靳云鹏是区工商局副局长,今年4.5月份吧,傻柱开始找东城区工商局办工商执照。

    靳局长去见了他,跟他解释,不给他执照也是对的,因为现在确实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能给个体餐饮颁发执照。

    这年头顶多在服务业、修理业开了个口子,可以个体做服装、焊压铁壶、修修鞋,其余行当.

    后来靳局长特地去他们家家访、了解情况。

    一看,这家人是真想做,人也老实肯干守规矩。

    当时靳局长也太多想法,没考虑会不会出事儿、有没有风险,就是想试一下。

    他们区工商局领导班子一合计,都同意给傻柱特批:成就成了,不成了那就关掉。

    就这样傻柱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成为了实验的小白鼠。

    因为没有先例,区工商局没有正规的个体餐饮业营业执照,靳云鹏他们就自己做了一份。

    靳云鹏用那个执照用的是工商部门的文件纸,手写的,大概是批准“何氏家常菜”经营之类的短短几行字。

    盖了公章后,靳云鹏在上面签了个字,这工商执照就算给傻柱办下来了。

    签字颁执照的时候靳云鹏没害怕,但后来真害怕了。

    傻柱饭馆开起来以后,靳云鹏收到一厚摞的意见信,说什么的都有。

    这时Z的思潮特别厉害,社会舆论压力很大。

    但是傻柱家的饭馆,确实经营的非常好,敢为人先,靳云鹏认为这条路是对的。

    于是靳云鹏顶住压力,还亲自上门给傻柱加油打气。

    从此,傻柱收心养性,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饭馆的经营之中。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饭馆内始终是人声鼎沸,座无虚席,生意兴隆得令人称奇。

    傻柱这回可真是时来运转,一跃成为了远近皆知的大款。

    傻柱为人厚道,即便是发了财,也不忘与他一起冒险下海的马华等人。

    创业之初,傻柱就慷慨地承诺给马华最高的待遇,每月薪资足足有200元,而秦淮茹与刘岚则各得百元月薪。

    如今,傻柱的饭馆生意如火如荼,每月在扣除各项成本后,还能净赚七八千元,这相当于他过去好几年的收入总和。

    财富滚滚而来,但傻柱并未因此变得吝啬。

    他主动提出给马华等人加薪,让他们的工资翻倍,共享这份成功的喜悦。

    这可把马华、秦淮茹他们高兴坏了,对傻柱是千恩万谢的,拍着胸脯保证,要给何老板打一辈子的工。

    秦淮茹拿着月薪200块,时不时的还能从饭馆里拿回来一些剩菜剩饭。

    于是乎,她的收入又成为老贾家最高的人。

    原本丢掉的家庭地位噌噌的又回来了。

    几个月都不见人影的好大儿——棒梗,最近回家的频率比他妹妹槐花都要勤快。

    在贾张氏的嘴里,傻柱又成为了好人,逢人就夸。

    秦淮茹因着傻柱的缘故,得了不少好处,这让周围的街坊邻居们心里都不是滋味。一些心思灵动的人,见状便纷纷主动上门来攀关系。

    “柱子啊,咱们两家那可是多少年的老街坊了,感情深厚得很。

    你得念及这份情谊,拉我们家一把呀!”一位邻居满脸堆笑,言辞恳切地说道。

    “你看看,你大侄子从乡下回城都一年多了,到现在还没找到个合适的工作。

    没有工作,这找对象都成了难题,你说这让我怎么不着急呢?

    你于心何忍,就忍心看着他这么荒废下去?”另一位邻居也是一脸焦急,诉说着自家的困难。

    傻柱听了,脸上露出苦笑,无奈地说道:“我倒是想再雇佣几个人来帮忙,可是这事情哪是那么简单的。

    问题是,我现在也是左右为难,不敢轻易做决定啊!

    二位,这样吧,咱们再观望观望形势,要是情况有所好转,我指定会优先考虑大家的。”

    “好好好,柱子我就知道你是个好厚道人,啥也不说了,我们等你信啊!”

    送走了那两位之后,傻柱发现还有一人未曾离去。他疑惑地望向那人,问道:“您,还有别的事情吗?”

    这位客人显得有些尴尬,嗫嚅着说:“柱子啊,我其实不是来找你安排工作的。”

    傻柱闻言一愣,不解地问道:“那您这是……”

    客人嘿嘿一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其实我也琢磨着做点小生意,可是吧,我这手头紧,没本钱,你看能不能……”

    傻柱一听,顿时明白了对方的来意,心中暗叹:“这真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啊!”

    …………

    傻柱做生意发了财,对谁的触动最大?

    无疑,是那位一向自诩聪明过人的许大茂。

    许大茂这人,头脑灵活,点子多,平日里总爱显摆自己的小聪明。

    然而,这回他却被傻柱这个看似憨厚实则胆识过人的家伙给比了下去。

    傻柱敢于尝试新事物,敢于吃那“第一口螃蟹”,这份勇气和决心让许大茂心里头五味杂陈。

    每当许大茂看着傻柱那生意兴隆的饭馆时,心中总会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嫉妒之火。

    他暗自思量:“我许大茂何许人也,岂能在这等事上输给傻柱?不成,我也得想个辙,把场子给找回来!”

    许大茂家境殷实,当年他老婆带来的丰厚嫁妆。

    再加上后来“娄半城”赴香江之前转交给娄晓娥,继而又落入许大茂手中的那笔财产,就足够他们一家子过上舒坦日子了。

    钱财方面自然是不用发愁,但关键在于该投资何种生意,这让许大茂心里犯了难。

    他可没有傻柱那般手艺傍身,能够轻轻松松地靠着手艺活儿养家糊口。

    至于那些沿街摆摊、走街串巷的小本买卖,许大茂压根就瞧不上眼,觉得那些都太过寒碜,与自己的身份地位不符。

    说来也真是凑巧,有那么一天,许大茂心血来潮,决定去“何氏家常菜”这家小馆子打打牙祭。

    正当他悠哉游哉地品尝着桌上的菜肴时,耳边突然传来了一阵热议。

    原来,是隔壁桌的几位食客正眉飞色舞地谈论着他们去南方闯荡,做生意发了大财的传奇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