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是何雨柱堂哥 第355章 夕阳山外山
在初雪降临,北风萧瑟之际,基地外,司令员满含不舍,将整个基地回望了一遍又一遍。他想把基地的每一栋建筑,每一根花草牢牢印在脑海里。
司令员调走了!(原本孙将军在62年5月份就会调走,因为剧情原因,晚了半年。)
接上级命令,他要在月底前赶到军委,向常务委员会述职,同时成为国防五院的副院长。
这里面既有工作原因,也有身体原因,他从57年入朝担任20兵团副司令员,回国来不及休整,便率队开往大西北。
在这草都不长的戈壁滩上扎下根来,又硬生生建立一座现代化城市,这里已经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
他看着基地一众领导干部以及在远处偷偷张望的战士工人们,苦笑着说道:“想不到我这司令员先当了逃兵,愧对基地所有指战员和科学家们。”
“老孙,都是革命工作,你去后方工作更重要。”政委紧握着司令员的手,满眼不舍,“此去经年,一路珍重。”
俩人一路从朝鲜转战西北,在一起配合了6年多的时间,此去一别,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
“冬训和家属安置的事儿,就拜托你们了,一切都拜托你们了,保重。”司令员和基地干部一一握手后,挥了挥手,“都回去吧!咱们都不做那妇人姿态。”
“你也保重,期待重逢的那天。“
载着司令员的车一路向南,消失在戈壁滩的地平线上,只留下一地烟尘。
政委回头看了看满脸惆怅的干部,说道:“咱们也回吧!”
“何主任,基地过冬的物资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上级给咱们调拨了一批军大衣过来,已经如数下发了。今年的粮食加上土豆红薯,也够吃,大棚里的蔬菜也陆续成熟,开始小规模采摘了。”
政委点点头,停下脚步,又问道:“住房建设进度如何?明年5月份能投入使用嘛?”
“进度比之前咱们之前的预期快一些,等开春了,再弄下收尾的工程,应该能赶上。”何雨梁道。
政委揉了揉疲惫的额头,笑着说道:“忙活了一年,这两天看着收拾收拾,准备冬训吧!今年让咱们基地上下过一个好年吧!
还有,今年退伍的人更多一些,咱们后勤部门务必做好保障工作,让城里的办事处多联络联络,多要些留城里的名额。回农村的同志多给点粮票,反正咱们这也用不上。家属的事儿安排得咋样了?”
“通过政审的家属有1200余户愿意迁到西北来,都拖着孩子。还有一大部分想来,但是家里有老人,加上故土难离,选择留在当地。我们和当地政府联系了,让他们适当照顾照顾。”
“恩,生活上要尽力照顾好,如果粮食不够吃,从咱们基地里拉过去,咱们基地干部一人一天省两口,也够他们吃了。还有咱们有些家属是南方人,受不了这西北苦寒,物资上要多关心一点。
你统计下有多少适龄的孩子,尽快协助办理入学,科学知识才是根本呐,地方学校如果安置不下,咱们就自己建学校,那是咱们基地的未来,绝不能苦着他们。”
“是,政委,今年疆省为了感谢咱们,赠送了咱们一批计划外棉花,我让人在兰州做成了棉衣,分给家属们。”
政委停下脚步,转头看着何雨梁,笑着说道:“这事儿我同意,工作的事千头万绪,现在司令员调走了,等新司令员到来之前,你们要多加点担子,能拍板的事就不用事事告知我。”
“是,您也要多注意休息,现在基地上下几万人都指着您统管全局呢。”
政委摆摆手,又将马主任叫到身边,了解起工作的进度,随后又带着主管项目的四个总工,进了办公室,挨个了解实验项目进度。
在新的司令员到来之前,他需要将司令员的工作也给挑起来。
何雨梁默不作声回到自己办公室,找来秘书挨个查询相关事项是否还有疏漏。
下雪了,代表了基地正式进入冬季作息时间,很多项目,工程都得进入汇总流程。同时战士们忙活了一年,为了保证战斗力,需要趁这段时间,展开冬训。
“冬训的事儿,准备好了吗?”何雨梁朝秘书问道。
“已经准备好了,参谋长那边已经下发了作训通知,我们准备的棉手套及蛤蜊油也已分发到各单位。”
“一定要保障好,冬训危险系数比平时高不少,医院的药物准备充分了没?别像去年那样,临到头没药了。”
“我刚去了医院,和王院长一起清点了药物,储备量是足够的。”
何雨梁点点头,又看到手里家属安置的文件,又抬头问道:“你让兰州办事处统计下,家属里有多少愿意参加工作的,和地方上联系,尽快协调招工。
如果不行,咱们就自办工厂。这还只是第一批,咱们得把事情想在前面。
还有户口,粮食关系一定要重点关注,别大冬天把人叫来,饿死在这苦寒的地方,咱们可别好心办了坏事。
还有关于咱们基地的人出外探亲的事儿,你让下面人拿出个方案来,一定要注意安全,同时也要注意保密。
再去粮库里看看还有多少存粮,咱们凑一批物资给家属们送过去,全拉面粉,别用红薯土豆凑数,鸡蛋还有多少,也都拉过去。
咱们基地领导也要去慰问下,他们很多人一辈子没到过这么苦寒的地方。
第一个年,咱们得让他们过得安心,没有家属的理解支持,咱们也不能干出这么些大事儿。”
何雨梁一边说,秘书一边记,事情有点多,何雨梁也是想到哪说到哪。基地家属的事儿,是记挂在基地所有人心头的大事,容不得一丝疏忽。
“暂时就这么多,你下去和后勤的同志们再补充补充,一定要当作咱们的头等大事来办。”
“是,首长。”
等秘书出去后,何雨梁给自己点燃烟,靠在椅子上,从抽屉里拿出一家老小的照片,看着媳妇儿和三孩子的样子,一脸笑意。人在基地,心思却飘回了千里之外的四九城。
他没让媳妇儿孩子随军,一家子都在四九城,好歹有个照料,孤身带三孩子来兰州,一年到头也见不了两回,反而更让人担心。
慰问家属的事儿,基地上下都很关心,由于牵涉到保密的事儿,探亲方案上面迟迟没有批复。于是在政委和参谋长的关心下,也在基地所有人的关注下,决定先让何雨梁代表基地前去慰问家属。
战士们,工人同志,以及科学家们纷纷贡献出自己的肉食额度以及蔬菜额度,宁愿啃猪都不吃的蘑菇,也要把这批物资送去给家属。同时,基地也挤出了5车粮食,用于家属们在兰州安顿。
“何主任,我媳妇儿叫王秀芬,您一定要帮我看看,还有麻烦您把这件棉袄帮我转交一下,娘仨是南方人,我怕他们受不了这边的冷。”
“何主任,何主任,俺媳妇儿叫陈翠儿,您帮我带好,让他们服从组织安排,不要给组织添麻烦。”
几百人围在车队前,焦急地嘱托着车队的同志们帮忙给家属带去问候。对于组织上迟迟没有批复,心里也没有怨言。反正都到兰州了,迟早有见面的一天。
司令员调走了!(原本孙将军在62年5月份就会调走,因为剧情原因,晚了半年。)
接上级命令,他要在月底前赶到军委,向常务委员会述职,同时成为国防五院的副院长。
这里面既有工作原因,也有身体原因,他从57年入朝担任20兵团副司令员,回国来不及休整,便率队开往大西北。
在这草都不长的戈壁滩上扎下根来,又硬生生建立一座现代化城市,这里已经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
他看着基地一众领导干部以及在远处偷偷张望的战士工人们,苦笑着说道:“想不到我这司令员先当了逃兵,愧对基地所有指战员和科学家们。”
“老孙,都是革命工作,你去后方工作更重要。”政委紧握着司令员的手,满眼不舍,“此去经年,一路珍重。”
俩人一路从朝鲜转战西北,在一起配合了6年多的时间,此去一别,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
“冬训和家属安置的事儿,就拜托你们了,一切都拜托你们了,保重。”司令员和基地干部一一握手后,挥了挥手,“都回去吧!咱们都不做那妇人姿态。”
“你也保重,期待重逢的那天。“
载着司令员的车一路向南,消失在戈壁滩的地平线上,只留下一地烟尘。
政委回头看了看满脸惆怅的干部,说道:“咱们也回吧!”
“何主任,基地过冬的物资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上级给咱们调拨了一批军大衣过来,已经如数下发了。今年的粮食加上土豆红薯,也够吃,大棚里的蔬菜也陆续成熟,开始小规模采摘了。”
政委点点头,停下脚步,又问道:“住房建设进度如何?明年5月份能投入使用嘛?”
“进度比之前咱们之前的预期快一些,等开春了,再弄下收尾的工程,应该能赶上。”何雨梁道。
政委揉了揉疲惫的额头,笑着说道:“忙活了一年,这两天看着收拾收拾,准备冬训吧!今年让咱们基地上下过一个好年吧!
还有,今年退伍的人更多一些,咱们后勤部门务必做好保障工作,让城里的办事处多联络联络,多要些留城里的名额。回农村的同志多给点粮票,反正咱们这也用不上。家属的事儿安排得咋样了?”
“通过政审的家属有1200余户愿意迁到西北来,都拖着孩子。还有一大部分想来,但是家里有老人,加上故土难离,选择留在当地。我们和当地政府联系了,让他们适当照顾照顾。”
“恩,生活上要尽力照顾好,如果粮食不够吃,从咱们基地里拉过去,咱们基地干部一人一天省两口,也够他们吃了。还有咱们有些家属是南方人,受不了这西北苦寒,物资上要多关心一点。
你统计下有多少适龄的孩子,尽快协助办理入学,科学知识才是根本呐,地方学校如果安置不下,咱们就自己建学校,那是咱们基地的未来,绝不能苦着他们。”
“是,政委,今年疆省为了感谢咱们,赠送了咱们一批计划外棉花,我让人在兰州做成了棉衣,分给家属们。”
政委停下脚步,转头看着何雨梁,笑着说道:“这事儿我同意,工作的事千头万绪,现在司令员调走了,等新司令员到来之前,你们要多加点担子,能拍板的事就不用事事告知我。”
“是,您也要多注意休息,现在基地上下几万人都指着您统管全局呢。”
政委摆摆手,又将马主任叫到身边,了解起工作的进度,随后又带着主管项目的四个总工,进了办公室,挨个了解实验项目进度。
在新的司令员到来之前,他需要将司令员的工作也给挑起来。
何雨梁默不作声回到自己办公室,找来秘书挨个查询相关事项是否还有疏漏。
下雪了,代表了基地正式进入冬季作息时间,很多项目,工程都得进入汇总流程。同时战士们忙活了一年,为了保证战斗力,需要趁这段时间,展开冬训。
“冬训的事儿,准备好了吗?”何雨梁朝秘书问道。
“已经准备好了,参谋长那边已经下发了作训通知,我们准备的棉手套及蛤蜊油也已分发到各单位。”
“一定要保障好,冬训危险系数比平时高不少,医院的药物准备充分了没?别像去年那样,临到头没药了。”
“我刚去了医院,和王院长一起清点了药物,储备量是足够的。”
何雨梁点点头,又看到手里家属安置的文件,又抬头问道:“你让兰州办事处统计下,家属里有多少愿意参加工作的,和地方上联系,尽快协调招工。
如果不行,咱们就自办工厂。这还只是第一批,咱们得把事情想在前面。
还有户口,粮食关系一定要重点关注,别大冬天把人叫来,饿死在这苦寒的地方,咱们可别好心办了坏事。
还有关于咱们基地的人出外探亲的事儿,你让下面人拿出个方案来,一定要注意安全,同时也要注意保密。
再去粮库里看看还有多少存粮,咱们凑一批物资给家属们送过去,全拉面粉,别用红薯土豆凑数,鸡蛋还有多少,也都拉过去。
咱们基地领导也要去慰问下,他们很多人一辈子没到过这么苦寒的地方。
第一个年,咱们得让他们过得安心,没有家属的理解支持,咱们也不能干出这么些大事儿。”
何雨梁一边说,秘书一边记,事情有点多,何雨梁也是想到哪说到哪。基地家属的事儿,是记挂在基地所有人心头的大事,容不得一丝疏忽。
“暂时就这么多,你下去和后勤的同志们再补充补充,一定要当作咱们的头等大事来办。”
“是,首长。”
等秘书出去后,何雨梁给自己点燃烟,靠在椅子上,从抽屉里拿出一家老小的照片,看着媳妇儿和三孩子的样子,一脸笑意。人在基地,心思却飘回了千里之外的四九城。
他没让媳妇儿孩子随军,一家子都在四九城,好歹有个照料,孤身带三孩子来兰州,一年到头也见不了两回,反而更让人担心。
慰问家属的事儿,基地上下都很关心,由于牵涉到保密的事儿,探亲方案上面迟迟没有批复。于是在政委和参谋长的关心下,也在基地所有人的关注下,决定先让何雨梁代表基地前去慰问家属。
战士们,工人同志,以及科学家们纷纷贡献出自己的肉食额度以及蔬菜额度,宁愿啃猪都不吃的蘑菇,也要把这批物资送去给家属。同时,基地也挤出了5车粮食,用于家属们在兰州安顿。
“何主任,我媳妇儿叫王秀芬,您一定要帮我看看,还有麻烦您把这件棉袄帮我转交一下,娘仨是南方人,我怕他们受不了这边的冷。”
“何主任,何主任,俺媳妇儿叫陈翠儿,您帮我带好,让他们服从组织安排,不要给组织添麻烦。”
几百人围在车队前,焦急地嘱托着车队的同志们帮忙给家属带去问候。对于组织上迟迟没有批复,心里也没有怨言。反正都到兰州了,迟早有见面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