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出了个状元郎 第499章 秦肃拜见
自李凌峰当日从御书房离开后,曹士嵩被判流放到琼州的消息也在京中传开,虽说这件事是永德帝金口玉言,但还是被有心之人嚼到了曹良面前。
“父亲,本来三弟在牢中待得好好的,若不是那李凌峰从中作梗,我曹家还可以四处打点,转圜一下,如今皇上金口,要想再改变这个结果可比登天还难啊!”
曹家厅堂内,下人屏退,唯独留下曹家父子三人。
说这番话的曹家嫡二子曹元仪,他出门喝酒,在外面受了一肚子鸟气回来,都说他曹家平日里与李凌峰处处针锋,这回让人家逮到机会,给曹家穿了小鞋,堂堂曹府,让一小儿如此拿捏……
一想到这些话,他就气不打一处来。
京里这些惯会见风使舵的墙头草,谁家没有点破事,这会儿他弟弟不过是犯了点小错,也值得他们长舌妇嚼这种舌根,平日里见着爹点头哈腰的时候也不见这种骨气。
“好了,嵩儿出事,京里有些风言风语有什么好气的,你看看你这副模样成何体统?!”
“爹,孩儿就是气不过,三弟出事,我曹府上下低调收敛,也是不想在这个风头节外生枝,想我曹家在京中,何时受过这样的气……”
曹元仪话刚话到此处,一抬头看见父亲眼底的冷意,不由自主闭了嘴。
见他闭嘴,曹良微微垂了垂眼帘,沉吟良久才看向一旁久久不语的长子曹子凝。
“嵩儿受难,你是长子,你们三个又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琼州贫困偏远之地,离京都三千里,路途遥远,一路上还需你四处打点。”
曹子凝闻言点了点头,“父亲放心,儿子一定尽心去办,让嵩弟在路上少受些苦。”
听见这话,曹良狠狠叹了一声,曹家不缺吃喝,田产庄子数不胜数,也不知自家儿子怎么就鬼迷心窍,竟然勾结粮商干起这样掉脑袋的事来。
但这会儿却不是计较这些事的时候,事成定局,能留得一条命已经算好的了。
他又看向曹元仪道,“还有你,为父年事已高,待嵩儿启程之际,你与你大哥代为父去 去送送……”
说到这里,曹良冷硬的脸庞上已经染上风霜,到底是自己嫡亲的儿子,纵然他儿子多,此刻心里也忍不住生出两分为父的悲凉。
“和刑部打打招呼,在家里挑个好的这两日过去照顾照顾吧。”
说完曹良便疲惫的挥了挥手。
曹子凝见状带着弟弟出了书房,关了门才敢轻轻叹了一口气。
“大哥,父亲的意思……”
曹元仪有些不解,如今弟弟在刑部大牢,怎会有人通融曹家往曹士嵩身边塞人照顾,而且听说琼州山高水远,自己三弟这一去,是不是回不来了……
曹子凝看了他一眼,开口道,“三弟平日里不好美色,只喜欢那些黄白之物,如今出了这事,连个子嗣也没留下……哪像你,爹的英明你丝毫没有继承,荒唐……你倒是学了十成十!”
到底是儿子,就算亲爹好男女之事,曹子凝也只敢说个荒唐,但教训弟弟,他这个兄长自然不会嘴软。
到底是一母同胞,两个弟弟有些出格,平日里他虽三令五申,倒也没下起狠心管束,如今自己三弟出事,才给了他当头一棒。
——
张兆奎往李凌峰府上递信的时候,李凌峰正在在书房看着自己手底下产业年尾递上来的账簿,知道曹家派人进牢里“照顾”曹士嵩,并不觉得意外。
曹士嵩不爱美人爱金银,如今连个子嗣都没有,流放琼州又是苦途,有没有命回来都不知道,曹家肯定是想方设法想给他留个种。
林青松倒是不知李凌峰在因此事出神,见他拿着账簿看了一会儿,才开口道,“因着今年百姓较以往富足,咱们的买卖也比去年好做,就连各地的读书人都多了不少。”
这话将李凌峰的思绪拉了回来。
这账本他看了有一会儿了,账目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
“这账上今年比去年多余的银子拿出来,看看在黔州多增设几处学堂,黔州地远又不富庶,求学艰难,既然有了银子,开设几座学堂也并非难事。”
李凌峰知道,黔州一地想要发展比江南亦或是别的地方要难上数十倍,自古以来朝廷官员大半是出自苏浙闽赣等南方洲县,剩下的也是鲁豫秦这样的北方洲县占据大头,黔州学子能考取功名入朝为官的人还是太少了。
对于李凌峰的话,林青松自然无有不应。
两人又在书房说了会儿话,就听外面有人来禀道,“老爷,义仓的秦督管来了。”
“请过来吧。”
秦肃跟着下人到李凌峰书房的时候,林青松正好退了出去,见到李凌峰,他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下官秦肃见过李大人。”
李凌峰自然知晓秦肃登门拜访为的是何事,如今曹士嵩流放的事已经定了下来,他们这些人还因为这件事牵绊着,其他参与此事的人该问斩的早已问斩,像秦肃因为监管不力自然也被渎职在家,这会儿便是为了此事前来。
“父亲,本来三弟在牢中待得好好的,若不是那李凌峰从中作梗,我曹家还可以四处打点,转圜一下,如今皇上金口,要想再改变这个结果可比登天还难啊!”
曹家厅堂内,下人屏退,唯独留下曹家父子三人。
说这番话的曹家嫡二子曹元仪,他出门喝酒,在外面受了一肚子鸟气回来,都说他曹家平日里与李凌峰处处针锋,这回让人家逮到机会,给曹家穿了小鞋,堂堂曹府,让一小儿如此拿捏……
一想到这些话,他就气不打一处来。
京里这些惯会见风使舵的墙头草,谁家没有点破事,这会儿他弟弟不过是犯了点小错,也值得他们长舌妇嚼这种舌根,平日里见着爹点头哈腰的时候也不见这种骨气。
“好了,嵩儿出事,京里有些风言风语有什么好气的,你看看你这副模样成何体统?!”
“爹,孩儿就是气不过,三弟出事,我曹府上下低调收敛,也是不想在这个风头节外生枝,想我曹家在京中,何时受过这样的气……”
曹元仪话刚话到此处,一抬头看见父亲眼底的冷意,不由自主闭了嘴。
见他闭嘴,曹良微微垂了垂眼帘,沉吟良久才看向一旁久久不语的长子曹子凝。
“嵩儿受难,你是长子,你们三个又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琼州贫困偏远之地,离京都三千里,路途遥远,一路上还需你四处打点。”
曹子凝闻言点了点头,“父亲放心,儿子一定尽心去办,让嵩弟在路上少受些苦。”
听见这话,曹良狠狠叹了一声,曹家不缺吃喝,田产庄子数不胜数,也不知自家儿子怎么就鬼迷心窍,竟然勾结粮商干起这样掉脑袋的事来。
但这会儿却不是计较这些事的时候,事成定局,能留得一条命已经算好的了。
他又看向曹元仪道,“还有你,为父年事已高,待嵩儿启程之际,你与你大哥代为父去 去送送……”
说到这里,曹良冷硬的脸庞上已经染上风霜,到底是自己嫡亲的儿子,纵然他儿子多,此刻心里也忍不住生出两分为父的悲凉。
“和刑部打打招呼,在家里挑个好的这两日过去照顾照顾吧。”
说完曹良便疲惫的挥了挥手。
曹子凝见状带着弟弟出了书房,关了门才敢轻轻叹了一口气。
“大哥,父亲的意思……”
曹元仪有些不解,如今弟弟在刑部大牢,怎会有人通融曹家往曹士嵩身边塞人照顾,而且听说琼州山高水远,自己三弟这一去,是不是回不来了……
曹子凝看了他一眼,开口道,“三弟平日里不好美色,只喜欢那些黄白之物,如今出了这事,连个子嗣也没留下……哪像你,爹的英明你丝毫没有继承,荒唐……你倒是学了十成十!”
到底是儿子,就算亲爹好男女之事,曹子凝也只敢说个荒唐,但教训弟弟,他这个兄长自然不会嘴软。
到底是一母同胞,两个弟弟有些出格,平日里他虽三令五申,倒也没下起狠心管束,如今自己三弟出事,才给了他当头一棒。
——
张兆奎往李凌峰府上递信的时候,李凌峰正在在书房看着自己手底下产业年尾递上来的账簿,知道曹家派人进牢里“照顾”曹士嵩,并不觉得意外。
曹士嵩不爱美人爱金银,如今连个子嗣都没有,流放琼州又是苦途,有没有命回来都不知道,曹家肯定是想方设法想给他留个种。
林青松倒是不知李凌峰在因此事出神,见他拿着账簿看了一会儿,才开口道,“因着今年百姓较以往富足,咱们的买卖也比去年好做,就连各地的读书人都多了不少。”
这话将李凌峰的思绪拉了回来。
这账本他看了有一会儿了,账目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
“这账上今年比去年多余的银子拿出来,看看在黔州多增设几处学堂,黔州地远又不富庶,求学艰难,既然有了银子,开设几座学堂也并非难事。”
李凌峰知道,黔州一地想要发展比江南亦或是别的地方要难上数十倍,自古以来朝廷官员大半是出自苏浙闽赣等南方洲县,剩下的也是鲁豫秦这样的北方洲县占据大头,黔州学子能考取功名入朝为官的人还是太少了。
对于李凌峰的话,林青松自然无有不应。
两人又在书房说了会儿话,就听外面有人来禀道,“老爷,义仓的秦督管来了。”
“请过来吧。”
秦肃跟着下人到李凌峰书房的时候,林青松正好退了出去,见到李凌峰,他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下官秦肃见过李大人。”
李凌峰自然知晓秦肃登门拜访为的是何事,如今曹士嵩流放的事已经定了下来,他们这些人还因为这件事牵绊着,其他参与此事的人该问斩的早已问斩,像秦肃因为监管不力自然也被渎职在家,这会儿便是为了此事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