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崮时代 第120章 低头走路
“低着头走路,您捡钱呢!”
“谁啊!”王老太太走路怕摔倒,低头正看路,冷不丁听人一喊,吓一跳!
安家母亲老王,前一段回了一趟崮乡,回来后觉得有点头晕,一直没出门。这几天刚开始出门遛溜弯、透透气,正巧遇上“三线厂”老职工东理大叔,大叔跟老王一起进厂的,他的妹妹跟老王是小学同学。
四十年前,安家在沂水县城上学,大叔的妹妹东美阿姨在学校附近的厂子当医生。老王陪安家开学的时候,遇到了东美阿姨,于是托付东美阿姨,希望能关照一下安家,安家初一刚开学的时候,总想家。硬生生被母亲一巴掌打到了这所学校。年龄比同班同学都小,母亲的托付也是一片舐犊之心,东美阿姨爽快答应了老王。
那年冬天的一个周末,安家跟女同学小原作伴,在同班同学小田(巧合的是,小田跟东美阿姨是邻居,跟东美阿姨的儿子小森是小学同学。小森又跟安家和小田初中一级,不在一个班)带领下,去东美阿姨家过周末。小田跟小森走在前边,安家跟小原走在后面。
学校到小田和小森的家不到一千米的距离,哥俩在前边嘀嘀咕咕不是说什么,安家猜,没准东美阿姨那天有事没在家?
谁承想,说好的东美阿姨请安家去家里吃饭。吃饭的时候,临时改成在田同学吃饭了。刚上初一的小姑娘,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傻呵呵的就在田同学吃了那顿晚饭。
安家至今记得田同学的尴尬,田同学的妈妈真好,家里多了两个女孩子吃饭。那位妈妈一点没反感,相反还很热情,给安家和女同学捡菜。女同学是安家和小田那个班的女班长,大方得体学习又好的那种别人家孩子。
安家记得那天的菜是炒菜花,八十年代,在县城里能吃到馒头和菜,还有肉,已经很不错了。
多年以后,小森还跟安家初中女同桌小珊谈过恋爱,只是没成。小森帅气、小珊漂亮,复习在一个班,他们俩考高中阴差阳错没考上,同时回学校复读。中考以后,小珊去了沂蒙市艺术学校,小森可能在烟草系统直接参加了工作。安家听说他俩交往,觉得挺般配的,属于郎才女貌组合。
可惜的是,小珊喜欢沂蒙市里的生活,不喜欢小县城,虽然她父亲在县城里也属于广播系统一把手。她回家可以直接分到电视台工作,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工作啊!也许小珊看不上县城的闭塞,她毕业不打算回沂水了。小森则希望她能回故乡,也曾去沂蒙市找过小珊,小珊去意已决。两人从此擦肩而过,有缘无分。
沂水是母亲娘家那个县城,县城里,母亲娘家的亲戚多。所以,在一中有什么事,都是老王帮着张罗。老安的家在崮乡,沂水的朋友少,老安对于母亲帮助安家的一些小事,也没太多干涉。
一般安家在学校里,遇到什么大事,都是父亲帮着办理。比如,考高中,比如考大学报志愿的事情。
安家上小学的时候,走路喜欢低着头。老安会说,“抬起头,肩膀都驼了!”。
父亲在部队待过,转业到地方后,走路一直腰杆挺直,目视前方。身材也一直保持得不错,不胖不瘦,很精干。年纪大了以后,头发花白,索性不染了,反而显得更白净了,属于英俊帅气的老头。
“抬头女人低头汉”,这是崮乡对人走路的评价,说的这两种人不好惹。低头汉、仰面花,属于一个有心机,一个狂妄。“仰面花”的女人多,在男人眼里,女人无非是些家长里短,能翻起什么浪?一个家庭里,男人能让女人一点是一点。小事上糊涂一点,大事上不糊涂就好了。
安家看人不准,不知道这个老祖宗传下来的谚语。有一段时间,她竟然觉得男人低头走路,是低调有内涵或者谦虚的表现,结果恋爱脑附身,一时间“误入藕花深处,酒醉不知归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父母对她的选择无语,母亲曾经说过,男孩母亲身体不太好,保留意见,不太满意。安家没想那么多,老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还是有道理的。
安家无意参与别人家的因果,就是不知怎么“鬼迷了心窍”,还是不止一次,参与别人家的过往,乃至于引火烧身,一度陷入莫名其妙不能自拔的境地。加上父母单位境况突变,那个“低头男”过于现实又不清不楚的表现,安家一度有些崩溃。
她对感情看的很重,她认为爱情不应该掺杂现实的物质,她骨子里还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对一切美好还充满了憧憬。
父亲老安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闺女,那个小五子不错,来过咱们家,挺上进的。”,老安劝闺女,一位男同学喜欢安家,有时会来家里跟安家父亲聊天。
男同学到家里来,安家却到单位加班去了,留下同学跟老父亲聊了一上午。那位小五子同学成熟,父亲对他比较满意。
也许,如果那时候,安家为了父母考虑,跟这位同学交朋友,这位同学属于为人处世考虑周全的人,会对安家父母很好的。安家当时没考虑这么多,心中总觉得对父母亏欠。崮乡人,都是无偿对儿女好,那种好,是无法用言语表达。对儿女真的是可以付出一切。
安家去大草原出差一个月,经过一段思考,觉得父亲的话有道理,小五子值得托付。她给小五子打了长途电话,还没说话呢,“我结婚了!”小五子在电话那头先告诉安家。
“祝贺老同学!”,安家听了这个电话,第一时间表示祝贺。她的内心没有波澜,只是觉得又是有缘无分,最后对父母承诺的稻草没有了。
人的性格决定命运,也决定自己的选择。
安家成长路上,父亲一直呵护着。母亲也着急,于是托徒弟给闺女赶紧找个对象,真成了“花痴”可怎么好呢?搞不懂闺女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徒弟很快完成了任务,托自己的妹夫给安家介绍了一位白求恩大学毕业的大夫,小伙子自信满满,属于没什么背景,但是有学历的人,看不惯当下的人际关系,嫉恶如仇的书生做派。
安家父母那时还在大山里,安家在介绍热阿姨家跟那个大夫就见了一面。大夫也到三线厂安家的家里实地考察一次。安家和安沪陪他参观三线厂的厂区,有一个参观的地方,视野好,能俯瞰南郊。二十年以后,听说那里建了一座文峰塔。莫非,那时候安家已经显现出实地堪舆的灵气了。
安家调到沂蒙以后,跟那个小伙子又见过一面,很客气。两人都表示,看介绍人的面子才见的面。再后来,小伙子跟安家说,田庄小区那里建了电厂,有个电厂的女孩又洋气又苗条,家里就是本地人。除了学历低点,其他都不错。
安家祝福了小伙子,也许那样的沂蒙短发女孩更适合那个孤身一人在沂蒙市的大夫。
一场无疾而终的尴尬相亲。安家都忘记他的名字了。从此安家特别怕相亲,担心介绍的万一“歪瓜裂枣”,不入眼尴尬不说,又不能不给介绍人面子。
有了这次经验,父亲心里有谱了。再介绍的时候,为了防止万一,父亲老安先对未来女婿考察,未来公公也对安家提前面试。然后两家和两个年轻人才正式见的面。看来,两位男长辈足够重视,眼光也不错。安家跟老智见面的时候,彼此对对方的印象还不错。
这次的相亲,算是有始有终,修成了正果。
“谁啊!”王老太太走路怕摔倒,低头正看路,冷不丁听人一喊,吓一跳!
安家母亲老王,前一段回了一趟崮乡,回来后觉得有点头晕,一直没出门。这几天刚开始出门遛溜弯、透透气,正巧遇上“三线厂”老职工东理大叔,大叔跟老王一起进厂的,他的妹妹跟老王是小学同学。
四十年前,安家在沂水县城上学,大叔的妹妹东美阿姨在学校附近的厂子当医生。老王陪安家开学的时候,遇到了东美阿姨,于是托付东美阿姨,希望能关照一下安家,安家初一刚开学的时候,总想家。硬生生被母亲一巴掌打到了这所学校。年龄比同班同学都小,母亲的托付也是一片舐犊之心,东美阿姨爽快答应了老王。
那年冬天的一个周末,安家跟女同学小原作伴,在同班同学小田(巧合的是,小田跟东美阿姨是邻居,跟东美阿姨的儿子小森是小学同学。小森又跟安家和小田初中一级,不在一个班)带领下,去东美阿姨家过周末。小田跟小森走在前边,安家跟小原走在后面。
学校到小田和小森的家不到一千米的距离,哥俩在前边嘀嘀咕咕不是说什么,安家猜,没准东美阿姨那天有事没在家?
谁承想,说好的东美阿姨请安家去家里吃饭。吃饭的时候,临时改成在田同学吃饭了。刚上初一的小姑娘,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傻呵呵的就在田同学吃了那顿晚饭。
安家至今记得田同学的尴尬,田同学的妈妈真好,家里多了两个女孩子吃饭。那位妈妈一点没反感,相反还很热情,给安家和女同学捡菜。女同学是安家和小田那个班的女班长,大方得体学习又好的那种别人家孩子。
安家记得那天的菜是炒菜花,八十年代,在县城里能吃到馒头和菜,还有肉,已经很不错了。
多年以后,小森还跟安家初中女同桌小珊谈过恋爱,只是没成。小森帅气、小珊漂亮,复习在一个班,他们俩考高中阴差阳错没考上,同时回学校复读。中考以后,小珊去了沂蒙市艺术学校,小森可能在烟草系统直接参加了工作。安家听说他俩交往,觉得挺般配的,属于郎才女貌组合。
可惜的是,小珊喜欢沂蒙市里的生活,不喜欢小县城,虽然她父亲在县城里也属于广播系统一把手。她回家可以直接分到电视台工作,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工作啊!也许小珊看不上县城的闭塞,她毕业不打算回沂水了。小森则希望她能回故乡,也曾去沂蒙市找过小珊,小珊去意已决。两人从此擦肩而过,有缘无分。
沂水是母亲娘家那个县城,县城里,母亲娘家的亲戚多。所以,在一中有什么事,都是老王帮着张罗。老安的家在崮乡,沂水的朋友少,老安对于母亲帮助安家的一些小事,也没太多干涉。
一般安家在学校里,遇到什么大事,都是父亲帮着办理。比如,考高中,比如考大学报志愿的事情。
安家上小学的时候,走路喜欢低着头。老安会说,“抬起头,肩膀都驼了!”。
父亲在部队待过,转业到地方后,走路一直腰杆挺直,目视前方。身材也一直保持得不错,不胖不瘦,很精干。年纪大了以后,头发花白,索性不染了,反而显得更白净了,属于英俊帅气的老头。
“抬头女人低头汉”,这是崮乡对人走路的评价,说的这两种人不好惹。低头汉、仰面花,属于一个有心机,一个狂妄。“仰面花”的女人多,在男人眼里,女人无非是些家长里短,能翻起什么浪?一个家庭里,男人能让女人一点是一点。小事上糊涂一点,大事上不糊涂就好了。
安家看人不准,不知道这个老祖宗传下来的谚语。有一段时间,她竟然觉得男人低头走路,是低调有内涵或者谦虚的表现,结果恋爱脑附身,一时间“误入藕花深处,酒醉不知归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父母对她的选择无语,母亲曾经说过,男孩母亲身体不太好,保留意见,不太满意。安家没想那么多,老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还是有道理的。
安家无意参与别人家的因果,就是不知怎么“鬼迷了心窍”,还是不止一次,参与别人家的过往,乃至于引火烧身,一度陷入莫名其妙不能自拔的境地。加上父母单位境况突变,那个“低头男”过于现实又不清不楚的表现,安家一度有些崩溃。
她对感情看的很重,她认为爱情不应该掺杂现实的物质,她骨子里还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对一切美好还充满了憧憬。
父亲老安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闺女,那个小五子不错,来过咱们家,挺上进的。”,老安劝闺女,一位男同学喜欢安家,有时会来家里跟安家父亲聊天。
男同学到家里来,安家却到单位加班去了,留下同学跟老父亲聊了一上午。那位小五子同学成熟,父亲对他比较满意。
也许,如果那时候,安家为了父母考虑,跟这位同学交朋友,这位同学属于为人处世考虑周全的人,会对安家父母很好的。安家当时没考虑这么多,心中总觉得对父母亏欠。崮乡人,都是无偿对儿女好,那种好,是无法用言语表达。对儿女真的是可以付出一切。
安家去大草原出差一个月,经过一段思考,觉得父亲的话有道理,小五子值得托付。她给小五子打了长途电话,还没说话呢,“我结婚了!”小五子在电话那头先告诉安家。
“祝贺老同学!”,安家听了这个电话,第一时间表示祝贺。她的内心没有波澜,只是觉得又是有缘无分,最后对父母承诺的稻草没有了。
人的性格决定命运,也决定自己的选择。
安家成长路上,父亲一直呵护着。母亲也着急,于是托徒弟给闺女赶紧找个对象,真成了“花痴”可怎么好呢?搞不懂闺女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徒弟很快完成了任务,托自己的妹夫给安家介绍了一位白求恩大学毕业的大夫,小伙子自信满满,属于没什么背景,但是有学历的人,看不惯当下的人际关系,嫉恶如仇的书生做派。
安家父母那时还在大山里,安家在介绍热阿姨家跟那个大夫就见了一面。大夫也到三线厂安家的家里实地考察一次。安家和安沪陪他参观三线厂的厂区,有一个参观的地方,视野好,能俯瞰南郊。二十年以后,听说那里建了一座文峰塔。莫非,那时候安家已经显现出实地堪舆的灵气了。
安家调到沂蒙以后,跟那个小伙子又见过一面,很客气。两人都表示,看介绍人的面子才见的面。再后来,小伙子跟安家说,田庄小区那里建了电厂,有个电厂的女孩又洋气又苗条,家里就是本地人。除了学历低点,其他都不错。
安家祝福了小伙子,也许那样的沂蒙短发女孩更适合那个孤身一人在沂蒙市的大夫。
一场无疾而终的尴尬相亲。安家都忘记他的名字了。从此安家特别怕相亲,担心介绍的万一“歪瓜裂枣”,不入眼尴尬不说,又不能不给介绍人面子。
有了这次经验,父亲心里有谱了。再介绍的时候,为了防止万一,父亲老安先对未来女婿考察,未来公公也对安家提前面试。然后两家和两个年轻人才正式见的面。看来,两位男长辈足够重视,眼光也不错。安家跟老智见面的时候,彼此对对方的印象还不错。
这次的相亲,算是有始有终,修成了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