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八,为了躺赢肝技能 第113章 酿酒 腊八
热门推荐:
意外获得神阳术,却被七个师傅赶下山
黑大圣:天命人,不信天命
仙侠:无敌从成为小吏开始
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
富农小子的科举日常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我,叶辰原来是顶尖高手
逃荒种田,炮灰一家手握系统赢麻了
重生后被忠犬暗卫的心声攻略了
第113章 酿酒 腊八
申医生的白花蛇酒泡上之后不久,燕长青的酒也出锅了。
蒸酒的时候味道很大的,招惹的村里还闲着的人都来看热闹。
村子富裕之后,以前一些鸡毛蒜皮的琐碎事情似乎一下子就少了。
男人们都搭伙在外边跑生意,留在家里的女人们的八卦内容也变了,尽管还有以前的家长里短,但是明显感觉和谐了不少。
反正现在有个什么事,一窝蜂的人都集合了,也算是一种团结吧!
片刻之后,对酒的点评纷纷出炉。
“有点冲啊,是因为酒头的原因不?”
“喝起来有点辣嗓子……”
“你以前喝的都掺水,这不掺水了,肯定辣……”
“怎么感觉最后有点发苦……”
“拉倒吧,你喝多几回酒,说的自己可有经验……”
……
燕长青伸着舌头尝了一下,除了辣,和一点酒曲的味道,也尝不出来别的。
喝是不喝的,就这了,他抬头冲周围人喊道:“卖酒了卖酒了,明天开卖,五毛钱一斤,只限明天的,下次就涨价。”
虽然高粱现在一斤二毛钱左右,还是三斤粮食出一斤酒,但是……抛开事实(成本)不谈的话,还是有的赚的,五毛钱一斤,二斤就赚一块钱,很好!
一百斤高粱,酒完全出来后,只有三十斤,第二天‘净赚’十五块钱。
这么明显的亏本生意,连燕铁生都能算出来亏了多少,李秀妮就不算。
她只知道儿子会酿酒了,开心得合不拢嘴,还张罗着帮儿子卖酒,觉得儿子太棒了,酿的酒根本不够卖。
连本村的都不够卖,何况还有外村的听说燕长青酿酒了,跑来买酒的,来的晚的只能闻一闻残余的酒味儿。
燕大海不喝酒,李秀妮也从来没去买过酒,压根不知道就连小卖部的掺水酒都不止五毛钱。
正为儿子高兴的她转头看到老公还在一边,还在非常遗憾地感慨:“哎呀,这次忘了给你爸留点了,下次吧!下次一定留点给伱爸……”
燕大海看着老婆儿子胡闹,嘴角都直抽抽,最后赶紧扭头走人——不然等下忍不住说出什么煞风景的话,又要被老婆唠叨半天。
儿子太厉害,给燕大海造成的压力非常大,现在他的小养鸡场的房间里,有好几本养鸡的书,还有本大字典,一直在偷偷努力呢!
……
元旦燕长青去油田演出顺便领了福利回来之后,紧接着就是腊八节了。
农村的人们如今是相当重视腊八节的,一大早燕长青的老妈和奶奶就开始做准备。
大燕庄附近流传下来的腊八粥,实际上都不应该叫粥了。
它是先用大米小米黄豆花生等熬成一锅稀饭,然后下点面条,再加入炒好的菜,做出来的是咸的。
因为在这里流传的关于腊八粥的故事,和什么宗教半点关系都没有,就是最常听的乡间故事。
大人们告诉小孩们的就是,从前有一家人,他们家里很富裕,但是他们有个特别懒惰的孩子,后来孩子娶了个媳妇也很懒,小夫妻俩人比着看谁更好吃懒做。
后来他们的父母去世了,夫妻俩人还是坐吃山空,把家业都败光了。
直到这年的腊月,快过年了,他们家里连饭都吃不上了,只能把家里的米缸面缸粮食袋子都搜罗一下,残余的粮食凑了一锅熬了一锅粥,吃完这锅粥他们就没东西吃了,后来就饿死了。
他们吃最后一顿饭的那天就是腊八,所以人们就每逢这一天喝腊八粥,告诫自己不要好好吃懒做。
所以大燕庄这里的腊八粥,就是家里有什么加什么,总之凑几样东西,乱七八糟煮一锅,大家吃着饭,老人再给孩子们讲一下这个耳朵听出茧子的故事。
燕长青也不例外,虽然他现在身价百万,但是就是得再听一遍。
而且村里的孩子们估计都要听,反正二娃是要听的。
……
因为二娃没等燕长青吃完饭就跑过来了,气势汹汹地:“我妈给我讲腊八粥的故事,我说那我以后找个不像你这么懒的媳妇不就行了,她想揍我,我就跑了。又不是我说她懒,我爸回来说的……”
短短的一句话包含了很多信息,燕长青很欣慰,很好,二娃这孩子在自己的带领下,现在说话都能简明扼要,直奔主题了。
村子里以前太穷,忙起来又太忙,确实很多女人在家不会把家收拾的很干净。
本来大家都习惯也没事,但是燕水兴他们出去做生意,东奔西跑的,现在都开始往大城市跑了,见识了外边的世界后,回到家里逼仄的小屋,看到家里乱糟糟的难免会有些不适。
有的勤快点的会自己干,但是很明显,燕水兴就不是那样人,他不满了就收拾老婆。
老婆被男人收拾不满了也得忍着,毕竟这年头就这样,再说男人在外边更辛苦。
但是儿子还想说,那就……太好了,终于有能让自己解气的人冒头了!
燕长青对二娃的屡次作死已经习以为常,淡定地一指厨房:“在家没吃饱吧?去厨房自己盛饭去。”
二娃很屁颠屁颠地就直奔厨房,接着发牢骚:“七斤哥今天你家也不吃肉啊?”
这节日叫腊八粥,你炖一锅肉让家长们怎么讲故事啊?
燕长青都懒得搭理这货,你还想找不懒的媳妇呢,那你也得先找到个媳妇。
他们当初去打工几年后,这货终于谈了个女朋友,对他特别死心塌地,手都没拉几次呢,就告诉他,为了纪念他第一次给自己送玫瑰花,特意把那朵玫瑰纹在了自己身上某不能轻易示人的部位……
二娃这货还挺感动,跑来给燕长青说了说。
幸亏分的挺快的,等二娃存的那几个月工资花光,人家就因为家里老人过世回老家了,从此消失不见。
然后伤心欲绝的二娃拉着一个小伙伴在深夜街头狂饮,沉醉不知归路,误入小巷深处,从此走向不归路……
……
腊八粥过后,燕二河又骑着摩托车哒哒哒地回来了。
天冷了,就不能带娃骑摩托了,不然坐前面的娃就成了挡风被。
跑过来就先看稀奇:“七斤,又酿酒呢?一次你只酿这么一点点,够谁喝啊?”
燕长青从第一次酿酒之后,痛定思痛,改变了酿酒的规模。
他制造了一套小一点的酿酒器具,每次一袋子高粱分成几份,分别发酵。
因为试验的次数多才能更快提升技能熟练度,也能减少点经常收购高粱的麻烦。
燕长青随手把酒递过去:“尝尝,是不是没苦味了?”
燕二河抿了一口,点点头:“嗯,不错不错,怪辣!”
燕长青:……
找错人了,二叔和老爸都一样,基本不喝酒的。
见侄子不吭声,燕二河又抿了点酒:“确实挺辣的,味道怪足。”
燕长青不得不开口:“这次回来有事吗?”
“没啥事儿,就是回来看看。”燕二河把碗里剩下的一点酒又抿了一点,看了看不想喝了,但是倒掉又挺可惜,有点纠结。
燕长青安静地等着,过了一会儿二叔终于把那点酒喝光了,放下碗一抹嘴:“这几天忙哩很,快过年了,进货的也多,啥事儿都多。还有个县里的管商的人经常过来,你姑父说他估计是来打秋风的,都忙死了还得管他饭……”
“对了,你姑父说让你有空了去一趟,快年底了,盘盘账。”
最后一句才是重点的吧!
燕长青想了想说道:“那我等会儿搭你摩托车过去吧!”
……
燕二河答应一声,就到处溜达去了,村里现在不少人都不经常回来,忙半月外出跑几趟再回来看看是常事。
经常回家的燕二河就成了他们的口信信使,通常传的话是XXX还有几天就回来了,让家里人放心。
市场的模式也在不断摸索中改善,比如现在燕水兴曾双喜他们,远点的路程已经到达了江城甚至更远的地方。
他们寻找到合适的货物,拉回来放在市场等客户,成交之后利润分成一部分给市场。
和商场出租柜台不太一样,商场里面租个柜台不管你亏本赚钱都要交柜台的租金,不管你赚多少钱,租金是固定的。
但是市场这边是等你赚到钱了给我分成,你赚的越多就要给我的越多,不赚钱了我也不要钱,真亏本那没法,反正市场不赔钱给你。
不乐意给市场分成的可以自己出去跑生意,去别处进货自找销路,不依靠市场的话,市场肯定不收你钱。
不过现在愿意完全脱离市场的人很少,大部分还是觉得靠着市场更省劲儿,以前要拉着东西到处跑着卖,现在只要能找到便宜的货源,货物放在这里就可以安心等客户,交易起来有人监督,都比较放心。
燕长青是知道可以开办成那种大市场,出租摊位店铺直接收钱。
但是现在这情况是大家摸索出来的,也是多数人都乐意的模式——他们觉得这样没什么约束。
弄到货物就在这儿放着,然后想等就等,不想等了就去找客户过来,靠着市场的名声别人更容易相信,在这里做生意双方能省不少心。
不过燕长青总感觉这样不长久,迟早还得变。
但是他也不打算多管,经济发展初级阶段嘛,一切靠摸索。
申医生的白花蛇酒泡上之后不久,燕长青的酒也出锅了。
蒸酒的时候味道很大的,招惹的村里还闲着的人都来看热闹。
村子富裕之后,以前一些鸡毛蒜皮的琐碎事情似乎一下子就少了。
男人们都搭伙在外边跑生意,留在家里的女人们的八卦内容也变了,尽管还有以前的家长里短,但是明显感觉和谐了不少。
反正现在有个什么事,一窝蜂的人都集合了,也算是一种团结吧!
片刻之后,对酒的点评纷纷出炉。
“有点冲啊,是因为酒头的原因不?”
“喝起来有点辣嗓子……”
“你以前喝的都掺水,这不掺水了,肯定辣……”
“怎么感觉最后有点发苦……”
“拉倒吧,你喝多几回酒,说的自己可有经验……”
……
燕长青伸着舌头尝了一下,除了辣,和一点酒曲的味道,也尝不出来别的。
喝是不喝的,就这了,他抬头冲周围人喊道:“卖酒了卖酒了,明天开卖,五毛钱一斤,只限明天的,下次就涨价。”
虽然高粱现在一斤二毛钱左右,还是三斤粮食出一斤酒,但是……抛开事实(成本)不谈的话,还是有的赚的,五毛钱一斤,二斤就赚一块钱,很好!
一百斤高粱,酒完全出来后,只有三十斤,第二天‘净赚’十五块钱。
这么明显的亏本生意,连燕铁生都能算出来亏了多少,李秀妮就不算。
她只知道儿子会酿酒了,开心得合不拢嘴,还张罗着帮儿子卖酒,觉得儿子太棒了,酿的酒根本不够卖。
连本村的都不够卖,何况还有外村的听说燕长青酿酒了,跑来买酒的,来的晚的只能闻一闻残余的酒味儿。
燕大海不喝酒,李秀妮也从来没去买过酒,压根不知道就连小卖部的掺水酒都不止五毛钱。
正为儿子高兴的她转头看到老公还在一边,还在非常遗憾地感慨:“哎呀,这次忘了给你爸留点了,下次吧!下次一定留点给伱爸……”
燕大海看着老婆儿子胡闹,嘴角都直抽抽,最后赶紧扭头走人——不然等下忍不住说出什么煞风景的话,又要被老婆唠叨半天。
儿子太厉害,给燕大海造成的压力非常大,现在他的小养鸡场的房间里,有好几本养鸡的书,还有本大字典,一直在偷偷努力呢!
……
元旦燕长青去油田演出顺便领了福利回来之后,紧接着就是腊八节了。
农村的人们如今是相当重视腊八节的,一大早燕长青的老妈和奶奶就开始做准备。
大燕庄附近流传下来的腊八粥,实际上都不应该叫粥了。
它是先用大米小米黄豆花生等熬成一锅稀饭,然后下点面条,再加入炒好的菜,做出来的是咸的。
因为在这里流传的关于腊八粥的故事,和什么宗教半点关系都没有,就是最常听的乡间故事。
大人们告诉小孩们的就是,从前有一家人,他们家里很富裕,但是他们有个特别懒惰的孩子,后来孩子娶了个媳妇也很懒,小夫妻俩人比着看谁更好吃懒做。
后来他们的父母去世了,夫妻俩人还是坐吃山空,把家业都败光了。
直到这年的腊月,快过年了,他们家里连饭都吃不上了,只能把家里的米缸面缸粮食袋子都搜罗一下,残余的粮食凑了一锅熬了一锅粥,吃完这锅粥他们就没东西吃了,后来就饿死了。
他们吃最后一顿饭的那天就是腊八,所以人们就每逢这一天喝腊八粥,告诫自己不要好好吃懒做。
所以大燕庄这里的腊八粥,就是家里有什么加什么,总之凑几样东西,乱七八糟煮一锅,大家吃着饭,老人再给孩子们讲一下这个耳朵听出茧子的故事。
燕长青也不例外,虽然他现在身价百万,但是就是得再听一遍。
而且村里的孩子们估计都要听,反正二娃是要听的。
……
因为二娃没等燕长青吃完饭就跑过来了,气势汹汹地:“我妈给我讲腊八粥的故事,我说那我以后找个不像你这么懒的媳妇不就行了,她想揍我,我就跑了。又不是我说她懒,我爸回来说的……”
短短的一句话包含了很多信息,燕长青很欣慰,很好,二娃这孩子在自己的带领下,现在说话都能简明扼要,直奔主题了。
村子里以前太穷,忙起来又太忙,确实很多女人在家不会把家收拾的很干净。
本来大家都习惯也没事,但是燕水兴他们出去做生意,东奔西跑的,现在都开始往大城市跑了,见识了外边的世界后,回到家里逼仄的小屋,看到家里乱糟糟的难免会有些不适。
有的勤快点的会自己干,但是很明显,燕水兴就不是那样人,他不满了就收拾老婆。
老婆被男人收拾不满了也得忍着,毕竟这年头就这样,再说男人在外边更辛苦。
但是儿子还想说,那就……太好了,终于有能让自己解气的人冒头了!
燕长青对二娃的屡次作死已经习以为常,淡定地一指厨房:“在家没吃饱吧?去厨房自己盛饭去。”
二娃很屁颠屁颠地就直奔厨房,接着发牢骚:“七斤哥今天你家也不吃肉啊?”
这节日叫腊八粥,你炖一锅肉让家长们怎么讲故事啊?
燕长青都懒得搭理这货,你还想找不懒的媳妇呢,那你也得先找到个媳妇。
他们当初去打工几年后,这货终于谈了个女朋友,对他特别死心塌地,手都没拉几次呢,就告诉他,为了纪念他第一次给自己送玫瑰花,特意把那朵玫瑰纹在了自己身上某不能轻易示人的部位……
二娃这货还挺感动,跑来给燕长青说了说。
幸亏分的挺快的,等二娃存的那几个月工资花光,人家就因为家里老人过世回老家了,从此消失不见。
然后伤心欲绝的二娃拉着一个小伙伴在深夜街头狂饮,沉醉不知归路,误入小巷深处,从此走向不归路……
……
腊八粥过后,燕二河又骑着摩托车哒哒哒地回来了。
天冷了,就不能带娃骑摩托了,不然坐前面的娃就成了挡风被。
跑过来就先看稀奇:“七斤,又酿酒呢?一次你只酿这么一点点,够谁喝啊?”
燕长青从第一次酿酒之后,痛定思痛,改变了酿酒的规模。
他制造了一套小一点的酿酒器具,每次一袋子高粱分成几份,分别发酵。
因为试验的次数多才能更快提升技能熟练度,也能减少点经常收购高粱的麻烦。
燕长青随手把酒递过去:“尝尝,是不是没苦味了?”
燕二河抿了一口,点点头:“嗯,不错不错,怪辣!”
燕长青:……
找错人了,二叔和老爸都一样,基本不喝酒的。
见侄子不吭声,燕二河又抿了点酒:“确实挺辣的,味道怪足。”
燕长青不得不开口:“这次回来有事吗?”
“没啥事儿,就是回来看看。”燕二河把碗里剩下的一点酒又抿了一点,看了看不想喝了,但是倒掉又挺可惜,有点纠结。
燕长青安静地等着,过了一会儿二叔终于把那点酒喝光了,放下碗一抹嘴:“这几天忙哩很,快过年了,进货的也多,啥事儿都多。还有个县里的管商的人经常过来,你姑父说他估计是来打秋风的,都忙死了还得管他饭……”
“对了,你姑父说让你有空了去一趟,快年底了,盘盘账。”
最后一句才是重点的吧!
燕长青想了想说道:“那我等会儿搭你摩托车过去吧!”
……
燕二河答应一声,就到处溜达去了,村里现在不少人都不经常回来,忙半月外出跑几趟再回来看看是常事。
经常回家的燕二河就成了他们的口信信使,通常传的话是XXX还有几天就回来了,让家里人放心。
市场的模式也在不断摸索中改善,比如现在燕水兴曾双喜他们,远点的路程已经到达了江城甚至更远的地方。
他们寻找到合适的货物,拉回来放在市场等客户,成交之后利润分成一部分给市场。
和商场出租柜台不太一样,商场里面租个柜台不管你亏本赚钱都要交柜台的租金,不管你赚多少钱,租金是固定的。
但是市场这边是等你赚到钱了给我分成,你赚的越多就要给我的越多,不赚钱了我也不要钱,真亏本那没法,反正市场不赔钱给你。
不乐意给市场分成的可以自己出去跑生意,去别处进货自找销路,不依靠市场的话,市场肯定不收你钱。
不过现在愿意完全脱离市场的人很少,大部分还是觉得靠着市场更省劲儿,以前要拉着东西到处跑着卖,现在只要能找到便宜的货源,货物放在这里就可以安心等客户,交易起来有人监督,都比较放心。
燕长青是知道可以开办成那种大市场,出租摊位店铺直接收钱。
但是现在这情况是大家摸索出来的,也是多数人都乐意的模式——他们觉得这样没什么约束。
弄到货物就在这儿放着,然后想等就等,不想等了就去找客户过来,靠着市场的名声别人更容易相信,在这里做生意双方能省不少心。
不过燕长青总感觉这样不长久,迟早还得变。
但是他也不打算多管,经济发展初级阶段嘛,一切靠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