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剑与君舞 第142章 舞动天下
热门推荐:
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
四合院:老天给我一次复仇的机会
综穿,我成了万人迷
都市:开局薅羊毛一块钱
十一个疯子
长生从仙武同修开始
开局被陷害,我原地突破绝世医仙
孙灵空太子
提瓦特真女神录
"好!"
"好!"
众大臣纷纷附和,这次都是真心实意的。许多没喝醉的人都站起鼓掌,包括各国来贺寿的使臣。公孙苓这次池上的剑舞,确实惊艳了他们。
公孙苓再次作揖,李隆基微笑问道:"公孙苓,你是怎么做到的?"他看向那方太液池,很想解惑,"那池水下有什么秘密?"
公孙苓微微一笑,她自然不会当众说出,正想说要私底下告知,还没开口,旁边有一人忽然大声叫,"我知道,我知道,嗝....,圣人,臣知道。"
众人望去,只见一白衫书生模样的人摇摇晃晃站起,原来是李白,李隆基看他醉眼蒙眬,脸颊已酡红,想来早已大醉了,不禁好笑地问:"李爱卿,你真的知道?"
"知道,当然知道,....嗝....。"李白又打了一个酒嗝,摇摇晃晃地要走向太液池。
贺知章也睁着迷醉的眼,"太白老弟,你去哪里啊?再喝过呀。"
李隆基笑摇摇头,暗里腹诽贺知章这个老不死的,自从碰到李白这个酒友后,经常喝得烂醉,两个忘年之交,夜夜笙歌,喝得天昏地暗。现在国宴上又碰到一起,两人又喝得忘形了。
李白醉得七倒八歪,越过公孙苓,走向太液池,公孙苓也没阻止他。虽然李白知道水下的秘密,但他没排练过,不知脚步要如何踏,因为那些木桩是按着辞虚步的步法排列钉住的,若不知道方位,根本就站不住。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只有自己和裴旻能做到。
李白走近池边,向前跃起,以为自己可以像公孙苓一样,平稳地站在水面上,但,结果果然是"噗通"一声掉进了池水里。
"哈哈哈哈......"。
"哈哈哈........。"
满场宾客毫不客气,全都笑得肆意。有的都直接笑跌在地上,有的笑得把桌子都打翻了。
也因为李白的一马当先,许多也想去池子上一探究竟的人默默地偃旗息鼓,再不敢想上去丢脸。
李隆基也无奈地笑道,"快把他捞起来。"
裴旻带了人快速地向池边冲去,不用皇帝说,他也要赶快救这位朋友,他可不想这李白就这么淹死在池水里。
宴席上众人笑够了,又开始举杯豪饮,谈笑风生,管乐声起,热闹不已。
左金吾卫的人去把李白捞上来,裴旻走向公孙苓,看向等在一旁的倪安手上备了件披风,忙接过来,给公孙苓披上。
虽然公孙苓没落水,但剑舞溅起不少水花,都落在了她头发和身上,夜风沁凉,还是很容易着凉的。
"冷吗?累吗?"裴旻看她头发上都是水珠,有些心焦。
公孙苓摇摇头,"不会,待会冷的应该是李白。"
裴旻失笑,"我马上派人送他回去。"
"叫管家给他煮点姜茶喝,喝醉了又受了凉,很容易病倒的。"
裴旻点头应了,待李白被救上来,吐了几口水,他便让人给他裹了件披风,快速送回家。
高座上的皇帝本来想叫李白给方才那精彩绝伦的剑舞题诗一首的,但李白这浑球不按牌理出牌,只好作罢,心里对他隐隐有些失望。
现在看着远处公孙苓和裴旻的互动,心里倒是很满意,笑着对身旁的高力士吩咐了几句。
高力士朗声道:"梨园今日表现上佳,陛下圣心大悦,有赏,公孙氏之剑器舞更是独步天下,重重有赏。"
梨园的舞姬纷纷跪下谢恩。本来她们都对外来闯入的公孙苓很排斥,但今夜她的表现实在精彩,大家确实自叹不如,又今夜沾了她的光,梨园上下都得到圣人称赞,还有赏赐,不禁都对公孙苓感激涕澪。
武惠妃看了李隆基一眼,又遥望向那远处站着的公孙苓和裴旻,看着确实郎才女貌的一对。又看了看他们不远处站着向他们微笑的倪安倪掌舞,若有所思。
现场唯一不高兴的,大概只有那契丹公主李亭沐了。
她站了起来,对皇帝一作揖,"陛下,臣女有一话想说。"
李隆基正高兴,无所谓地准许,"你说。"
李亭沐:"今日得见上朝女子之舞,确实天下无双,但不知,大唐的男儿们又是如何呢?"
李隆基不解,问:"这话是何意啊?"
李亭沐:"听闻大唐的武将们个个武艺高强,风采勇猛,这次除了给陛下贺寿献舞之外,我契丹还带了几位武士,想与大唐的武将们切磋切磋,陛下可恩准?"
李隆基挑挑眉,脸上并无喜怒。
宴席上众人纷纷交头接耳,这契丹公主可真是无知者无谓啊!竟敢来大唐挑战比武?
两国武者比武切磋?其实他们也很跃跃欲试,但不知皇帝大佬是怎么想的?若大唐的武者赢了,自然是好。但如果大唐的武者被别国武者打败,那丢脸的可就不只是那个武者一人,而是整个大唐的颜面。
目前大唐对周边各国虽然是怀柔政策,但一国的强盛还是以武力为主。今夜宴席上,大唐的舞伶一舞动天下,为大唐皇帝挣足了脸,但若在比武场上输了,那损伤的颜面,可不是几场剑舞可比的。
李隆基心念电转,那些臣子想到的,他自然也会想到,只是若拒了契丹,大唐同样没面子。他遥看了一眼远处的裴旻,又环顾一圈看了自己的十六卫禁军,一会儿后,他朗声大笑,站起身道:"哈哈哈,听说契丹卧虎藏龙,朕也很想见识一下。只是,万国来朝,若就契丹与我大唐比试切磋,未免单调,这样吧,三日之后,在宫中比武校场中,举办一场比武会,各国的武者都可参加,胜者无论是何国武者,朕皆有重赏。"
此言一出,宴席上众人哗然,没想到皇帝会就这么轻易地接下这个挑战。不过更多的,还是自信,不管是大唐还是各国使团,大家都想派出武者,在比武场上一争高下。
李亭沐见目的达到了,向皇帝行礼,"谢陛下,能得见上朝武者的风采,臣女之幸,亦是万国之幸。"
她看了眼裴旻,勾唇一笑。她完成了叔父的嘱托,也给自己找好了前进一步的理由。
"好!"
众大臣纷纷附和,这次都是真心实意的。许多没喝醉的人都站起鼓掌,包括各国来贺寿的使臣。公孙苓这次池上的剑舞,确实惊艳了他们。
公孙苓再次作揖,李隆基微笑问道:"公孙苓,你是怎么做到的?"他看向那方太液池,很想解惑,"那池水下有什么秘密?"
公孙苓微微一笑,她自然不会当众说出,正想说要私底下告知,还没开口,旁边有一人忽然大声叫,"我知道,我知道,嗝....,圣人,臣知道。"
众人望去,只见一白衫书生模样的人摇摇晃晃站起,原来是李白,李隆基看他醉眼蒙眬,脸颊已酡红,想来早已大醉了,不禁好笑地问:"李爱卿,你真的知道?"
"知道,当然知道,....嗝....。"李白又打了一个酒嗝,摇摇晃晃地要走向太液池。
贺知章也睁着迷醉的眼,"太白老弟,你去哪里啊?再喝过呀。"
李隆基笑摇摇头,暗里腹诽贺知章这个老不死的,自从碰到李白这个酒友后,经常喝得烂醉,两个忘年之交,夜夜笙歌,喝得天昏地暗。现在国宴上又碰到一起,两人又喝得忘形了。
李白醉得七倒八歪,越过公孙苓,走向太液池,公孙苓也没阻止他。虽然李白知道水下的秘密,但他没排练过,不知脚步要如何踏,因为那些木桩是按着辞虚步的步法排列钉住的,若不知道方位,根本就站不住。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只有自己和裴旻能做到。
李白走近池边,向前跃起,以为自己可以像公孙苓一样,平稳地站在水面上,但,结果果然是"噗通"一声掉进了池水里。
"哈哈哈哈......"。
"哈哈哈........。"
满场宾客毫不客气,全都笑得肆意。有的都直接笑跌在地上,有的笑得把桌子都打翻了。
也因为李白的一马当先,许多也想去池子上一探究竟的人默默地偃旗息鼓,再不敢想上去丢脸。
李隆基也无奈地笑道,"快把他捞起来。"
裴旻带了人快速地向池边冲去,不用皇帝说,他也要赶快救这位朋友,他可不想这李白就这么淹死在池水里。
宴席上众人笑够了,又开始举杯豪饮,谈笑风生,管乐声起,热闹不已。
左金吾卫的人去把李白捞上来,裴旻走向公孙苓,看向等在一旁的倪安手上备了件披风,忙接过来,给公孙苓披上。
虽然公孙苓没落水,但剑舞溅起不少水花,都落在了她头发和身上,夜风沁凉,还是很容易着凉的。
"冷吗?累吗?"裴旻看她头发上都是水珠,有些心焦。
公孙苓摇摇头,"不会,待会冷的应该是李白。"
裴旻失笑,"我马上派人送他回去。"
"叫管家给他煮点姜茶喝,喝醉了又受了凉,很容易病倒的。"
裴旻点头应了,待李白被救上来,吐了几口水,他便让人给他裹了件披风,快速送回家。
高座上的皇帝本来想叫李白给方才那精彩绝伦的剑舞题诗一首的,但李白这浑球不按牌理出牌,只好作罢,心里对他隐隐有些失望。
现在看着远处公孙苓和裴旻的互动,心里倒是很满意,笑着对身旁的高力士吩咐了几句。
高力士朗声道:"梨园今日表现上佳,陛下圣心大悦,有赏,公孙氏之剑器舞更是独步天下,重重有赏。"
梨园的舞姬纷纷跪下谢恩。本来她们都对外来闯入的公孙苓很排斥,但今夜她的表现实在精彩,大家确实自叹不如,又今夜沾了她的光,梨园上下都得到圣人称赞,还有赏赐,不禁都对公孙苓感激涕澪。
武惠妃看了李隆基一眼,又遥望向那远处站着的公孙苓和裴旻,看着确实郎才女貌的一对。又看了看他们不远处站着向他们微笑的倪安倪掌舞,若有所思。
现场唯一不高兴的,大概只有那契丹公主李亭沐了。
她站了起来,对皇帝一作揖,"陛下,臣女有一话想说。"
李隆基正高兴,无所谓地准许,"你说。"
李亭沐:"今日得见上朝女子之舞,确实天下无双,但不知,大唐的男儿们又是如何呢?"
李隆基不解,问:"这话是何意啊?"
李亭沐:"听闻大唐的武将们个个武艺高强,风采勇猛,这次除了给陛下贺寿献舞之外,我契丹还带了几位武士,想与大唐的武将们切磋切磋,陛下可恩准?"
李隆基挑挑眉,脸上并无喜怒。
宴席上众人纷纷交头接耳,这契丹公主可真是无知者无谓啊!竟敢来大唐挑战比武?
两国武者比武切磋?其实他们也很跃跃欲试,但不知皇帝大佬是怎么想的?若大唐的武者赢了,自然是好。但如果大唐的武者被别国武者打败,那丢脸的可就不只是那个武者一人,而是整个大唐的颜面。
目前大唐对周边各国虽然是怀柔政策,但一国的强盛还是以武力为主。今夜宴席上,大唐的舞伶一舞动天下,为大唐皇帝挣足了脸,但若在比武场上输了,那损伤的颜面,可不是几场剑舞可比的。
李隆基心念电转,那些臣子想到的,他自然也会想到,只是若拒了契丹,大唐同样没面子。他遥看了一眼远处的裴旻,又环顾一圈看了自己的十六卫禁军,一会儿后,他朗声大笑,站起身道:"哈哈哈,听说契丹卧虎藏龙,朕也很想见识一下。只是,万国来朝,若就契丹与我大唐比试切磋,未免单调,这样吧,三日之后,在宫中比武校场中,举办一场比武会,各国的武者都可参加,胜者无论是何国武者,朕皆有重赏。"
此言一出,宴席上众人哗然,没想到皇帝会就这么轻易地接下这个挑战。不过更多的,还是自信,不管是大唐还是各国使团,大家都想派出武者,在比武场上一争高下。
李亭沐见目的达到了,向皇帝行礼,"谢陛下,能得见上朝武者的风采,臣女之幸,亦是万国之幸。"
她看了眼裴旻,勾唇一笑。她完成了叔父的嘱托,也给自己找好了前进一步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