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841章 虎口夺食惹众怒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841章 虎口夺食惹众怒

    第841章 虎口夺食惹众怒

    高州,

    高凉。

    高凉岭上,

    高州都督冯智戴正跟杨公相约打猎,两人一身猎装,带着众多家丁奴仆,架鹰牵狗,

    今天二人收获皆丰。

    “冯都督可知这山为何叫高凉山?”杨松指着群山问。

    “杨公这可难不倒我,”冯智戴哈哈大笑,“高凉山本名高梁,以群山森然、盛夏如秋,故名高凉,而高州便因高凉得名,在南朝梁时正式建州。”

    先有高凉山,再有高凉郡,然后有高州。

    “我们杨家当年原籍河南,五胡乱华之时,迁移南下,我们家族从闽西进入南粤,一路随客家群落迁至高凉,在此曾定居数代,后来才迁到北边窦州的阿公髻山麓,

    在那开基立业,繁衍生息。”

    杨家比冯家先来高凉,冯家当年南渡,是先在广州新会登陆落脚,后来因任官高凉,才迁移过来定居。

    其实贞观之前,杨家所在的阿公髻,也就是当地人所称的杨公岭这带,也是属高州的。

    只是后来划进窦州。

    杨公岭所在的马贵乡,位于雄伟秀丽的云开大山粤西第一高峰大田顶,和粤西第二高峰棉被顶南麓,

    马贵杨公岭,向为高凉北部要塞,

    早年岭南圣母冼太夫人就曾领兵与杨家祖上在此据险屯兵,参与平定侯景之乱。

    后来杨家还在杨公岭建立了地母庙,以纪念那位圣母。

    马贵杨家和高凉冯家的关系,也是世代联姻的紧密盟友。

    这位杨松,花白胡须,年过花甲,武德年间曾任刺史、拜金紫光禄大夫,如今是致仕在乡,但影响力很大。

    今天两人说是相约狩猎,其实还是为了谈事情。

    “听说武相公回岭南了,人在广州,没有邀高都督过去吗?”

    “没有。”冯智戴如实道。

    冯杨两家是世交,杨松和冯盎向来以兄弟相称,冯智戴还得称杨松一声世伯。

    “听说使府下了公文,岭南诸州以后得按两税新法纳税,而且还得把三分之二的税赋上缴,只三分之一留州?”

    冯智戴有些无奈的点头,“嗯,这是朝廷的旨意,观察使府转发诸州,今年两税,夏税过了不征,但秋税要征。

    现在下文让各州务必完成秋税上缴,使府还要派税吏下来监税,”

    其实杨松也早确认了此事,

    他今天要跟冯智戴谈的当然不是这个,而是要如何应对。

    这个两税法跟杨家当然也息息相关,毕竟仅是一个按亩征收的地税,就不是小数,户税按财产征收但有上限,倒无所谓,可工商市税等等,这些却又是很大一笔。

    这是大变革。

    前几年朝廷试行的税法,按户征收,上户也不过一石二斗米,夷獠更是减斗,可以说可以忽略不计。当然,杨家这样的大户,向来跟冯家这样的豪酋关系密切,所以每年其实在税外,也要给冯家上贡不少。

    但不管怎么算,以往的那种约定俗成的上贡,都不算多。可如果按现在武怀玉所公布的税法,

    那杨家这样的地方豪强,那要纳的税就多了,杨家田地众多,按亩征收就是一大笔,而杨家也还开矿冶炼,又还开有集市,有商队贩货行商,甚至也卖盐,是没有盐引的私盐。

    其它诸如种甘蔗熬糖,私酿酒水贩卖等,那都是一般操作了。

    要是全都得征税,很大一笔。

    这事影响的当然不只是杨家这样的豪强,冯家这样的岭南土皇帝受影响更大。

    一来官面上,他们冯家本来控制高府八州甚至是海岛四州,都督刺史县令等基本上是他们冯冼两家的人,征收上来的税,说是公用,其实不也还是他们在用,养官吏养兵马,都是他们的势力。

    现在一道公文,就要拿走三分之二的税,

    于私,冯冼等家族,也是地方上最大的土豪地主们,其它工商矿业等也是他们为主,依法征税,那他们还是出的大头。

    “武相公真没邀你去广州面谈?这么大的事情?”

    “没有,连信都没有一封。”

    两人坐在山岭上,陷入沉默。

    “使府公文说今年秋税,须在十一月底前完成,”

    杨松捋捋须,“朝廷手伸的越来越长了,不仅对獠蛮穷追猛打,调过头又向我们下手了。”

    冯智戴也只能是一声叹息。

    “冯公在长安可有信回来?”

    “我阿耶只说遵守朝廷的政令。”

    “冯公真这样说?”

    “嗯。”

    又是一阵沉默。

    自武怀玉下岭南后,岭南豪酋们对中央朝廷的态度可以说是变的更为恭敬了,武德年间,朝廷还只是控制了广交桂几个要镇,在岭南兵也不多,所以发冯盎陈龙树宁纯等有见识的人,恭顺朝廷,但如宁长真谈殿冯暄宁道明等有野心的人,还是桀骜不驯的,

    如今形势大变,

    大唐不仅把DTZ给灭了,也打服了吐谷浑党项,南中、黔中诸蛮也纷纷恭顺,这个时候朝廷在武怀玉的建议下,大力经略岭南,往这边驻派了大量兵马,

    说实话,杨松也觉得无力对抗。

    但冯盎会这么配合还是让他有些意外的。

    “我听说,朝廷在岭南又编新军了,”杨松道。

    “嗯,武相公新编了一支经略军,做他的衙外兵,大部份从广州点选的团结,总共六千人。

    而广府,也已经新编三千人的都督牙兵,称守捉营。

    听说交桂二府也马上要编守捉营。”

    他又说了一个内幕消息,“广州市舶司把秋季收入的三之二给了武相公,十万贯,”

    杨松问他,“那高州都督府是否也要编都督牙兵守捉营?”

    “朝廷是让编的,但这三千人的守捉营,军费得高府自己负责的,”

    “武相公不管?岭南三分之一的税赋可是上缴给他了,”

    冯智戴无奈道,“按理说他得管,可亲儿子都还有偏心的,何况我们呢,岭南六个都督府,要编练守捉营,也肯定是先他大哥武怀义的广府,再是他亲家丘行则的交府,然后是李袭志的桂府,

    我们高邕容这本地人都督府,肯定是最后的,甚至得自己解决军费。”

    他又说了一事,“我听说广府的守捉营三千人马,武怀玉是交给广府司马陈盛统领的,加了个防御副使衔。”

    “你是说就算我们自己出钱编练这守捉营,到头来武怀玉还是要派自己人来接管统领这支人马?”

    “那是肯定的,都督虽然是我,可岭南六府九十六州的长史、司马,武怀玉早就说过,要全换成朝廷吏部选官的,”

    再次沉默,

    良久,

    “都督打算怎么做?”

    “杨公觉得该怎么做?”

    一老一少对视,眼里多少有点不甘,又有点畏惧。

    继续三更,,乐极生悲,今天腰痛,让老婆按按,结果一屁股给我坐的都直不起腰了,明天可能要去医院,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