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1278章 想学司马懿?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1278章 想学司马懿?

    晚上,

    皇帝让准备了不少酒菜,招呼秦琼尉迟恭李靖房玄龄魏征宇文士及等一干老伙计们。

    席上,皇帝也是再次说到明年要亲征辽东的计划,还点了李靖秦琼尉迟恭他们的名字。

    “陛下,老臣年事已高,腿疾顽固,恐不能随行。”李靖对于征辽东这事不反对,但并不太赞同皇帝亲征,也不想随行。

    李世民端着酒杯,走到李靖旁边坐下,先跟他碰杯喝了一杯,

    然后一手抚着李靖的背,

    “朕记得当年司马懿病重垂危,七十岁高龄还能篡夺魏国。药师,你如今也才七十二,你要自勉啊!”

    皇帝说这话的时候,一只手还举着杯,一只手抚着李靖的背,整个人对着李靖,两人距离极近,皇帝脸上带着笑,可李靖却突然感觉一股寒气由脚底直冲天灵盖。

    这话很不恰当,

    他李靖忠心耿耿,怎么能跟司马懿比呢?而且皇帝还偏偏说什么司马懿七十岁还能篡位,让他自勉,自勉什么?

    吓出了一身冷汗。

    这看似醉话,

    但皇帝虽不喜饮酒,但这会也才刚开始喝,不可能就醉了。只能说皇帝借着这酒意做掩护,半开玩笑似的说出了这番话。

    武怀玉这时站出来打圆场,

    “卫公这腿疾,多年顽疾了,如今年事又高,想再跟当年千里风雪中奔袭突厥那般是不可能了,但若是随从陛下身边,参谋赞画应当还是没问题的,我再给卫公弄些药调理调理下,随军时带个针灸师,经常针灸针灸,没问题的。”

    李靖也是借坡下驴,“这把老骨头确实没法骑马冲锋了,陛下若不嫌老臣是个累赘,老臣愿意为征辽尽一份绵薄之力。”

    “哈哈哈,”皇帝大笑,手拍着李靖的背,“药师肯随军,朕越发有信心了,冲锋有叔宝敬德,参谋有药师和怀玉,咱们君臣携手,高句丽一战可灭。”

    “来,饮胜!”

    大家一起举杯。

    魏征很想再劝劝皇帝,可见此气氛,也不好再打扰。

    晚宴结束后,

    魏征来找武怀玉,现在他定期找武怀玉大保健,推拿针灸,加上药膳调理,有些效果,但仍无法再扭转了,只能说稍延缓一下。

    “圣人执意亲征辽东,这事太尉应当劝谏一二的。”魏征坐下后直言。

    武怀玉苦笑。

    皇帝铁了心要亲征,谁能劝的动呢,大家也不是没劝过,魏征就劝了许多次了,房玄龄马周他们也劝过。

    “圣人这是想亲自灭了高句丽,然后挟此功封禅泰山啊。”魏征感叹,“有酒嘛,再喝两杯。”

    魏征身体不好,一直在戒酒,忍的很辛苦。

    “就今天跟你喝两杯。”

    “那好吧。”

    开了一小坛黄酒。

    魏征端起酒杯送到鼻子边闻着,一脸的陶醉,这好酒的人戒酒,那太煎熬了,轻抿一口,无比滋味。

    他发出一声长长的满足声。

    “这酒好。”

    “吕宋种的高山梯田糯米稻,”怀玉介绍道,吕宋那边种植业势头很猛发展很快,有土地雨水气候等优势。粮食种的多,自给之外还大量出口到中原,但粮食虽通过海运,成本也是较高的,

    而进行加工,做成酒能提高不少附加值。

    “吕宋岛不是说有很多土地吗,怎么还开垦高山梯田?”魏征疑惑。

    “吕宋有几块平原,确实挺平坦肥沃的,但山区也不少,土著部落就有开垦梯田种植的传统,我们的人过去后,在山区带去了一些更先进的梯田种植技术。”

    山里还是以种茶叶、采矿、伐木等为主的,种粮食只是为了自给,毕竟从外面平原运粮到山里,运输不便,直接在山里种成本很低。

    吕宋的气候,梯田种植还是不错的。

    山区梯田种的糯稻,比平原的品质要好不少。

    用来酿酒做糕都很不错。

    魏征小口抿着酒,“以前喝过你家吕宋的茶,吃过吕宋的糖,这几年又有吕宋的香料,想不到吕宋的酒也这么好喝,吕宋还真是个宝地啊。”

    “就是孤悬海外,太过偏远了些,还有就是终年酷热,蚊虫太多,”武怀玉笑着说道。

    魏征还是能看透这个曾经的邻居的,

    “我要是有这么块宝地,也会总想着致仕归隐的,”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魏征生命已经快走到尽头了,也开始羡慕武怀玉的这种人生。

    “我可能等不到明年陛下亲征了,更看不到结果了,我还是有些担忧啊,想当年大业继承开皇之治,也曾四夷来朝八方来贺,多么的辉煌,

    可四征高句丽,却把炀帝的大业彻底葬送了。”

    武怀玉给他空掉的酒杯又倒满,

    “魏公,其实陛下亲征,也不必太过担忧。隋炀帝不懂军事,但陛下可是十六岁带兵打仗的马上天子,当今天下论指挥打仗,就是卫公也敢跟陛下相比啊。”

    魏征端着酒杯,没再急着喝掉这杯,只是不时的闻着。

    “你觉得陛下亲征,真能一举灭掉高句丽?”

    武怀玉也是直言道,“想要一战就灭掉立国七百余年的辽东霸主高句丽,这不太现实,但陛下必能在辽东撕开高句丽人一直以来打造的那条防线,甚至是重创高句丽的主力,

    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摧毁他们苦心经营多年的辽东防线,这就相当打断了高句丽人的脊梁,”

    不需要非要一战定乾坤,非打进平壤城活捉高建武才算赢。

    皇帝亲征,只要把辽东防物摧毁,并在那歼灭足够数量的高句丽有生力量,那么接下来,高句丽也不过是砧板上的肉,任大唐宰割而已。

    “武相对征辽很乐观,但武相也别忘记,高句丽能在辽东立国七百余年,多少中原王朝都曾想过灭辽东,但又有几个成功了呢,反倒是他们在辽东,看着中原多少王朝起起落落?

    当年炀帝征辽,举国之力,兵力不可谓不雄厚,统兵大将也不可谓不多,但为何最后却四征四败,若算是文帝那一次征辽失败,前朝可以说就是亡在征辽上的,这前车之鉴,难道不足以吸取教训?”

    “贞观这些年来,有卫公和你们东征西讨开疆拓土,这让圣人都有些过于迷信武力,甚至有点穷兵黩武了,这征服一个又一个,打完东突厥打西突厥,打完吐谷浑要吐蕃,打完薛延陀又要打高句丽,

    那是不是打完高句丽,还要再打林邑、征东瀛,是不是还要打波斯、大食?”

    “这样没完没了的打下去,天下士民总会有疲惫困顿的时候,国虽大,然好战必亡!”

    武怀玉给自己也又倒了杯酒,

    黄酒的口感更醇厚,魏征说的话也是老成谋国的话,但如今大唐国力正是上升的强盛之际,此时能打,为何不打?

    打的一拳开,免的百拳来。

    再说,大唐这些年打仗,并没有说劳民伤财,困顿百姓,反而是带来了许多战争红利,首先就是边境安稳,不再受袭扰之危苦。再就是开疆拓土,四夷咸服后,贸易增加带动的工商、税赋等自不用说。

    还有就是开疆拓土后,大唐获得了许多新的土地,大量的中原贫困百姓,无地百姓,迁移边疆后,获得了自己的土地,

    许多本来沦为佃户、奴隶甚至流民的人,也终于成了自耕农,成了有产阶层。

    大唐王朝,

    前有汉,后有宋。

    汉是开拓进取的,就算亡国时,四夷诸胡都不敢犯大汉威严。

    而两宋呢,虽有人说两宋是富裕的时代,文化灿烂,但两宋却连一统天下都做不到,南宋更是只能划江而治,偏居一隅。

    武怀玉还是喜欢汉唐。

    哪怕是明朝,前期对外都是很自信的。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应当怕打仗。

    不能靠岁币乞和,

    太平不是求来的,也不是买来的,而是打出来的。

    “魏公,我们这代人,有能力的时候,该打还是要打的,现在有机会不打,将来子孙后代便还是要吃亏的。”

    魏征苦笑,抿了一口酒。

    叹道,“你们这些武将啊,唯恐天下不乱,就怕没仗打。”

    武怀玉也不跟他争。

    儒家书生们,喜欢改造皇帝,喜欢关起门来过日子,更一心想要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最好是能把武夫们全按在地上起不来,甚至军队都让文臣来说了算才好。

    宋朝应当就是士大夫们最理想的时代了。

    魏征喝完两杯酒,艰难的克制了自己,没再继续喝,他叹着气跟武怀玉告别,他想让武怀玉劝说皇帝不要征辽,更不要亲征,可惜武怀玉跟他的想法并不一致。

    接下来的日子里,

    皇帝在骊山汤泉宫,就拉着武怀玉李靖秦琼尉迟恭还有刘弘基,加上房玄龄魏征马周萧瑀刘洎宇文士及这些文臣武将,

    就开始整天商议起明年征辽的计划,

    出多少兵,从哪调兵,选调哪些将领出征。

    又要征召哪些蕃胡部落协从,

    陆路分几路,海路往哪打,船只、粮草、器械的供应补给,民夫的征发,甚至是如何通过数百里的辽泽,打到辽东城下,要怎么攻打这坚固无比的大城,

    而面对盖牟城、白岩城等这些易守难攻的山城,又该怎么打。

    如何把百济、新罗拉进来,甚至是渡海投送兵力过去,在高句丽人的后面开辟第三战场,

    皇帝是精神抖擞,让人绘制地图,制作沙盘,整天就排兵布阵,兵棋推演,武怀玉和李靖他们轮流充当唐军、高句丽对抗演练。

    而房玄龄马周刘洎这些相公,则要提供一套又一套的后勤粮草器械,甚至是军功赏赐、伤残抚恤等的配套计划。

    这一忙起来,时间也过的飞快,

    转眼就到了年底,贞观十六年即将结束,

    贞观十七年马上到来。

    “回京!”

    小年的前一天,皇帝终于带着众人返回长安过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