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第371章 霸王南下
热门推荐:
星光璀璨:好运365
全员疯批,魔修重生进恋爱脑剧本
【HP】如何攻略社恐小獾
末世重生:拥有系统后全家无敌了
全家穿越,极品竟然在古代搞内卷
罪血女巫在异界
六零饥荒年:我靠团购娇养冷面知青
妈妈死后,我被病态男妈妈缠上了
牌桌:你身边最肮脏的江湖
“史侯,敢问你们幽州如此大力的兴办学校,仅仅只是为了让百姓学习一项生存的技能,提供他们工作的机会,就没有想过通过教学,让学生们走上仕途?”徐庶眉头微微一皱的问道。
“哈哈,有些事情看来还是瞒不过元直先生。幽州未来的人才选拔会舍弃察举制,而是通过学校的教育,以及进行重重考核后,最终确定。
大汉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了如今日薄西山的时候,原因有很多,而察举制正好是其中之一。
察举制的弊端太多,举荐权长期掌握在地方最高行政官手中,导致了太守或是刺史出于私心举荐门生故吏、亲朋好友、甚至营私舞弊、朋比结党。
这种举荐制度充满了个人的主观情绪,严重影响了人才的选拔,使得许多有才之士郁郁不得志,缺乏客观与公平公正。
而且被举荐进入仕途的人才,也因为道德的束缚,在儒学为尊的大汉,他们必须对举荐人保持师生之礼,并为之效命。
这样极易形成一个个小团体,继而演化成朝廷上的不同派系,争相斗争,严重影响大汉王朝的政治与发展。
近些年来,大汉察举制的弊端日益明显,举荐的人才大多都是无能之辈。地方举荐权被少数公卿大臣、名门望族所控制,他们举荐的官员往往看重对方的门楣家世而不管其学问品质如何。
如此使得察举范围越来越狭窄,被察举者也大都名不符实。
这样的人担任县令或是郡守,成为当地的父母官,才真正成为百姓的灾难。
甚至出现了汝南袁氏那般的四世五公,以及其他世家大族一样的累世公卿。
以袁公路为例,如果不是出身汝南袁氏,凭他的能力与德行如何能被朝廷封为虎贲中郎将。
现在的察举制已经变相的成为世袭制,成为那些公卿大族维护自己势力,维持特权的工具罢了。
官僚制度,一旦变成世袭制,王朝会因此很快的腐朽下去。
因为贤能的人无法得到施展才华的空间,尸位素餐,蝇营狗苟之辈把持朝政,天下哪有不乱的道理。”刘辩侃侃而谈的道。
“如果真如史侯所言,官府开办的学校为所有人传授知识,在进行公平公正的考核,优秀的人才就会脱颖而出。德才兼备的人占据高位,王朝才能兴盛,百姓才会得到公平对待。
史侯一开始没有如此做,是担心幽州的地方豪族与天下士人反对?”徐庶微微点头,非常赞同史侯的言论。
如果他不是出身普通,家世平平,以他的才能,绝不可能还要到处寻找出仕的机会。
“被地方豪族与天下士人反对确实是一大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则是培养一名合格的官员,并非短期内就可以做到,而是需要长远的时间让他们学习知识与德行。
幽州近几年一直在收复境内的郡县,虽然政务官员确实一度造成短缺,但是经过荀文若等人的举荐,还是稍微缓和了一些。
而大汉便利店关乎我们幽州的经济命脉,每一所医院的建立,都在为幽州的所有百姓提供安全的保障,学校的开办,则是为所有孩童启蒙与传授知识,为幽州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才。
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则推动整个幽州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有才之士可以暂时通过举荐而来,这些人才的培养则刻不容缓。
大汉便利店的不断开设,让幽州的经济大幅度提高,我们也就更有底气的对外用兵。
不至于因为一场战争就将整个地区拖垮。
元直可知我们去年仅仅蓟县内的一家便利店收入多少,一所医院救治了多少百姓?沿海的工厂招聘了多少工人?”刘辩稍加解释后,反问道。
徐庶思考再三后,还是拱手一礼道:“请史侯赐教!”
刘辩随后说出了几个惊人的数字。
“大部分百姓原本就吃不上几顿饱饭,身体本就虚弱不堪。这些年来,投奔幽州的百姓又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幽州的医院能救治如此多的百姓,确实在情理之中。
虽然我还没有去过幽州的沿海地区,但是听闻这些年来,多种海鱼食物经沿海工厂加工后,运到各个郡县的便利店售卖,招聘如此多的工人,同样在意料之内。
只是仅仅一家大汉便利店的收入竟然如此之多,甚至超过了许多县城的总收入,确实不敢置信。”徐庶听完刘辩所说,惊愕的道。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在幽州每个县城都要开设至少一家大汉便利店的原因,因为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经济命脉。
以至于为何收入会如此高,想必元直应该也去过我们大汉的便利商,知道里面售卖的各种生活物品以及食物。
这些即使在当地,都是独一无二,只有我们大汉便利店独自售卖。
这就是所谓的垄断。”刘辩好整以暇的说道。
“史侯难道不怕有心人将制造这些物品的方法学了去后,影响你们便利店物品的售卖?”徐庶神情有些凝重的说道。
他现在已经答应刘辩在幽州出仕了,自然而然要为幽州考虑。
“无妨,在这个人均吃不饱饭的年代,有多少人有心思去研究这些。就算他们研究出来了,对于我们也没有什么影响。
因为我们的价格已经很低,甚至算是白菜价了,我们主要靠的是薄利多销。
如果在幽州之外的地方售卖,那对于全天下的百姓而言是好事,至少价格比起一些行商从我们幽州大量购买后,去其他地方售卖的价格便宜。
要知道,肥皂、香皂这些生活物品,在其他地区的售卖价格是我们幽州的几十倍,甚至有些地方达到百倍之多!”刘辩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道。
“原来如此,元直受教了,现在我越来越期待在幽州的仕途了。”徐庶满怀向往的说道。
…………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五月二十五。
一件离奇的事情让项羽不得不放弃坐镇江东,而南下南海郡。
“哈哈,有些事情看来还是瞒不过元直先生。幽州未来的人才选拔会舍弃察举制,而是通过学校的教育,以及进行重重考核后,最终确定。
大汉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了如今日薄西山的时候,原因有很多,而察举制正好是其中之一。
察举制的弊端太多,举荐权长期掌握在地方最高行政官手中,导致了太守或是刺史出于私心举荐门生故吏、亲朋好友、甚至营私舞弊、朋比结党。
这种举荐制度充满了个人的主观情绪,严重影响了人才的选拔,使得许多有才之士郁郁不得志,缺乏客观与公平公正。
而且被举荐进入仕途的人才,也因为道德的束缚,在儒学为尊的大汉,他们必须对举荐人保持师生之礼,并为之效命。
这样极易形成一个个小团体,继而演化成朝廷上的不同派系,争相斗争,严重影响大汉王朝的政治与发展。
近些年来,大汉察举制的弊端日益明显,举荐的人才大多都是无能之辈。地方举荐权被少数公卿大臣、名门望族所控制,他们举荐的官员往往看重对方的门楣家世而不管其学问品质如何。
如此使得察举范围越来越狭窄,被察举者也大都名不符实。
这样的人担任县令或是郡守,成为当地的父母官,才真正成为百姓的灾难。
甚至出现了汝南袁氏那般的四世五公,以及其他世家大族一样的累世公卿。
以袁公路为例,如果不是出身汝南袁氏,凭他的能力与德行如何能被朝廷封为虎贲中郎将。
现在的察举制已经变相的成为世袭制,成为那些公卿大族维护自己势力,维持特权的工具罢了。
官僚制度,一旦变成世袭制,王朝会因此很快的腐朽下去。
因为贤能的人无法得到施展才华的空间,尸位素餐,蝇营狗苟之辈把持朝政,天下哪有不乱的道理。”刘辩侃侃而谈的道。
“如果真如史侯所言,官府开办的学校为所有人传授知识,在进行公平公正的考核,优秀的人才就会脱颖而出。德才兼备的人占据高位,王朝才能兴盛,百姓才会得到公平对待。
史侯一开始没有如此做,是担心幽州的地方豪族与天下士人反对?”徐庶微微点头,非常赞同史侯的言论。
如果他不是出身普通,家世平平,以他的才能,绝不可能还要到处寻找出仕的机会。
“被地方豪族与天下士人反对确实是一大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则是培养一名合格的官员,并非短期内就可以做到,而是需要长远的时间让他们学习知识与德行。
幽州近几年一直在收复境内的郡县,虽然政务官员确实一度造成短缺,但是经过荀文若等人的举荐,还是稍微缓和了一些。
而大汉便利店关乎我们幽州的经济命脉,每一所医院的建立,都在为幽州的所有百姓提供安全的保障,学校的开办,则是为所有孩童启蒙与传授知识,为幽州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才。
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则推动整个幽州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有才之士可以暂时通过举荐而来,这些人才的培养则刻不容缓。
大汉便利店的不断开设,让幽州的经济大幅度提高,我们也就更有底气的对外用兵。
不至于因为一场战争就将整个地区拖垮。
元直可知我们去年仅仅蓟县内的一家便利店收入多少,一所医院救治了多少百姓?沿海的工厂招聘了多少工人?”刘辩稍加解释后,反问道。
徐庶思考再三后,还是拱手一礼道:“请史侯赐教!”
刘辩随后说出了几个惊人的数字。
“大部分百姓原本就吃不上几顿饱饭,身体本就虚弱不堪。这些年来,投奔幽州的百姓又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幽州的医院能救治如此多的百姓,确实在情理之中。
虽然我还没有去过幽州的沿海地区,但是听闻这些年来,多种海鱼食物经沿海工厂加工后,运到各个郡县的便利店售卖,招聘如此多的工人,同样在意料之内。
只是仅仅一家大汉便利店的收入竟然如此之多,甚至超过了许多县城的总收入,确实不敢置信。”徐庶听完刘辩所说,惊愕的道。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在幽州每个县城都要开设至少一家大汉便利店的原因,因为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经济命脉。
以至于为何收入会如此高,想必元直应该也去过我们大汉的便利商,知道里面售卖的各种生活物品以及食物。
这些即使在当地,都是独一无二,只有我们大汉便利店独自售卖。
这就是所谓的垄断。”刘辩好整以暇的说道。
“史侯难道不怕有心人将制造这些物品的方法学了去后,影响你们便利店物品的售卖?”徐庶神情有些凝重的说道。
他现在已经答应刘辩在幽州出仕了,自然而然要为幽州考虑。
“无妨,在这个人均吃不饱饭的年代,有多少人有心思去研究这些。就算他们研究出来了,对于我们也没有什么影响。
因为我们的价格已经很低,甚至算是白菜价了,我们主要靠的是薄利多销。
如果在幽州之外的地方售卖,那对于全天下的百姓而言是好事,至少价格比起一些行商从我们幽州大量购买后,去其他地方售卖的价格便宜。
要知道,肥皂、香皂这些生活物品,在其他地区的售卖价格是我们幽州的几十倍,甚至有些地方达到百倍之多!”刘辩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道。
“原来如此,元直受教了,现在我越来越期待在幽州的仕途了。”徐庶满怀向往的说道。
…………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五月二十五。
一件离奇的事情让项羽不得不放弃坐镇江东,而南下南海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