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军游勇闯明末 > 第271章 父子定计(上)

军游勇闯明末 第271章 父子定计(上)

    汪正海冲着儿子咧嘴一笑,抬手伸出了一根手指;

    “一百吗?不止吧?”

    汪轶鸣怪眼一瞥自己老爹,反问道;

    “当然不止。”

    汪正海又摆了摆那根伸出的手指道。

    “亲卫标营…”

    摸索了一下自己无须的下巴,略带吃惊的试探问道;

    “莫非…是,一千?”

    汪正海略带得意笑容的扭过了头去,淡淡应了声;

    “嗯,差不多吧,一千五百余人。”

    “啥?一千五?”

    汪轶鸣不由瞪圆了眼睛,嘴巴微张,喉头随着吞咽口水的节奏涌动了几下;

    您这哪是差不多好吧?已经冒尖又过半了都;

    “不是,爹,您居然养了一千五百多人?”

    “是啊?那咋了?很多吗?”

    汪正海一副少见多怪的样子,斜瞥了一眼自己的儿子;

    不多?呵呵…看跟谁比了;就自家的家底儿,养这么多家丁,还不吃空饷,能顶得住才怪。

    望着自家老爹那副理所当然的神态,就连瞧着自己的样子,都好似在鄙视自己没见识一般。

    “爹,这不是养的人多不多的问题;就咱们家的家底儿,能经得住这么多人的消耗吗?”

    “不然呢?”

    汪正海一摊手,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道;

    “活人总不能被尿憋死吧?老话咋说的?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前自然直;有困难就不做事了?”

    “呵呵…对,您老事儿是先做了,可家底儿遭不住啊,困难不也没解决吗?”

    汪轶鸣也是被自己老爹这不计成本的调调给整无语了。

    “困难没解决?哦哦…对,是没解决;”

    汪正海故作恍然的姿态,紧接双目放光,嘴角上扬,直直的盯着汪轶鸣,道;

    “我解决不了;这不是把你找来了嘛;我唯一的儿子,锦衣卫镇抚使大人。”

    “啥?我?”

    汪轶鸣身子一怔,不敢置信的指着自己,问道;

    “是啊,你本事大的很。”

    “不不不…爹,您老开什么玩笑?什么就我本事大的很?”

    “呵呵…原先我这当老子的还不信;接到密旨后也是半般不得其意;即便再三询问了那鲁公公,且从对方口中得到的答案亦是如此;但我仍然还是将信将疑;直到你爹我昨日再次见到你之后,便对此彻底深信不疑了!”

    望着自己老爹投来的目光,汪轶鸣全身顿时就是一个激灵;

    “密…密旨?鲁四他说啥了?什么您就坚信不疑?”

    汪轶鸣头皮发麻,不自觉地后退了半步;

    “你小子好好再看看这道圣上的密旨;想想为啥说这道旨意其实是给你我父子二人的。”

    汪正海又指了指还攥在汪轶鸣手中的密旨说道;

    再次摊开来,汪轶鸣瞪大了眼睛看去,想要从字里行间中找到那让他难以置信的答案;

    “别费劲了,看这里,对,后面那段…你好好看看。”

    汪正海直接上手指着其中一段,提醒道。

    等自己再次看了一遍,结合前面的内容,又揣测了一番,果然,这回瞬间让汪轶鸣呼吸越发急促了起来,甚至心跳都有些加快。

    串联起崇祯的意思很简单,国事艰难,他对汪正海的期望颇高,所以破格委以重任,但毕竟不是在京城;且朝中人多眼杂,势力盘根错节,即便他贵为天子,也无法面面俱到;

    虽让汪正海大胆为之,可他知道想要让其拉起一支可战的精锐之师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钱粮上他也只能量力而为;其他方面的问题也只能让汪正海自行解决了;

    只希望他务必守住南直隶门户,以及中都凤阳的安危;待来日如有需要,便可奉旨出兵;

    此外,最关键的便是崇祯交代如有什么实质困难,他与朝廷有一时难以为继的,可在见到汪轶鸣的时候,让其为他解决;并且他这个皇帝表达了自己对汪轶鸣能力的绝对信任。

    “如何?说真的,那鲁公公劝说了我几番,为父都难以淡定的相信你能帮爹什么忙,还认为那鲁公公无非是应付咱的托词罢了;”

    “而等你来了之后,无论剿匪、使用的火器、手下的战力,还是你拿出的那些稀奇古怪的物件;爹现在无比坚定的相信你一定能帮爹把这些难题全部解决!”

    汪轶鸣呆呆望着目光中皆是期待的老父亲,真是压力山大;

    怎么会是这样?

    事情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回想起在京之时,崇祯又是暗示,又是敦促自己,想尽办法让汪轶鸣扩充队伍;

    但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考虑,自己并未有很积极的响应;

    进度可以说是如同龟速;就崇祯那个急性子,决定的事情,他恨不得下一秒就见到成效;

    莫非他又等不及了?所以另辟蹊径,便把主意打到了自己老爹身上了?

    只要己老爹上马,那汪轶鸣就不能坐视不管,势必要全力扶持。

    这是倒逼!这特么是换个思路的倒逼啊!

    是的,一定是这样。

    崇祯,你丫真不当仁兄!

    有这么拖人家下水的吗?呵呵…真不愧是老朱家的皇帝啊。

    汪轶鸣大脑中思绪翻滚,念及于此,事关自家上下,无论有再多不满,也只能自己咽进肚子里。

    回家探个亲,还要变相打工,继续为崇祯远程效命,对此汪轶鸣已经无力吐槽了。

    也罢,事已至此,那就替自己老爹好好谋划一番。

    长舒一口气,掏出烟盒,父子二人各自再次续上了一支香烟;

    此时汪正海嘴角露出的弧度已经证明了他此刻的心情;

    尽管汪轶鸣还未曾开口说些什么,从其神色,他已经判断出自己儿子已经有了决断;

    也不着急,汪正海静等着自己儿子思量权衡后,再给他满意的答复;

    父子二人就这么静静的,你一口我一口的抽着香烟;

    约莫不到半分钟,汪轶鸣在重重吐出一口烟雾后,缓缓开口道;

    “爹,您说的这些难题,儿子会尽力帮您解决。”

    “好!哈哈…为父知道,吾儿果然是有办法的!哈哈哈…”

    汪正海止不住开怀大笑,伸出的巴掌不断拍在自己儿子的肩头;

    “不过,爹,儿子有些话必须和您说在前头;事情咱得一件件办,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担心自己老爹别一时兴起,高兴过了头;汪轶鸣还是想把话提前给其讲明白了;

    “嗯嗯,这是自然,爹心里有数。”

    “好,还有,既然您让我来解决问题,那么怎么解决,如何解决您得听我的,且如何安排,需要时,您得全力配合。”

    “行行行,不就是配合嘛,爹明白,听你的便是。”

    汪正海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对着自己儿子连连点头答应道;

    “还有,有些事,能说给您知道的,我自会告知爹您,不能说的,您问了,儿子也不会说;希望爹您能理解。”

    “还有什么事是连你老子也不能告诉的?”

    闻言,汪正海瞬间脸色一板,凝眉瞪眼望着汪轶鸣,问道;

    “爹,您别为难儿子了;就是担心您现在这个样子,我才把话说在前头。”

    “得得得…行吧;知道了。”

    汪正海有些不耐烦的摆了摆手,道;

    “事关机密,您这接的可是密旨;儿子没开玩笑,您这保密的意识必须加强啊;即便告诉您的,您也要绝对保密!”

    “行了,啰里八嗦的,跟你爹还磨磨唧唧个没完;不就是保密嘛?我跟谁也不说便是!连你娘也不说。”

    汪轶鸣本想再多嘱咐两句,可见自己老爹那副样子,也只能暂时作罢;

    万一有什么,只能自己及时再加一提醒吧。

    顿了顿,组织了下语言,才再次开口道;

    “好,爹,那么第一件事,就是火器的问题。”

    “火器?”

    汪正海听此顿时来了兴致,可瞬间脑海中就冒出了诸多问题,刚想马上提出一些关于火器的具体问题,却记起自己儿子已有言在先,只得强压住心中的疑问,等其把话讲述完了,再一一提出;

    “嗯,是的,爹,准确的说是先解决火炮配备的问题。”

    “火炮?你能弄到炮?”

    “是的,儿子可以弄到。”

    汪轶鸣点了点头,应道;

    “什么时候?能搞到多少?都有哪些炮?红夷大炮有没有?”

    一经确定,汪正海就忍不住发出几连的追问;

    “就这两天吧,最迟不会拖过后天,一应火炮便会到位;皆是还需爹您带人配合,秘密接收入营;”

    “介于您现在手中所掌控的兵力和实际所需,我可以给您一次性列装四种不同形制的火炮,总共一百门。”

    “一百门?四种?”

    汪正海生怕是自己听错了,忍不住立马再次确认道;

    “是的,一次性,一百门,四种火炮,最迟后日便可到位;”

    “对于您问的有没有红夷大炮;儿子可以直接告诉您,里面没有;”

    “不过,儿子我可以向您保证,这些炮性能优异,绝对不输红夷大炮;且有些方面还更胜一筹。”

    见儿子如此笃定,汪正海虽心存疑虑,但出于对自己儿子的信任,便没再为此纠结下去;

    “最迟后日是吗?没想到这么多炮可以如此短的时间内便可全部到手;啧啧…不愧是吾儿;圣上英明!鲁公公诚不欺我啊!”

    看着自己老爹一脸郑重的面朝北方,对着京城的方向就是连连抱拳行礼,那一脸虔诚遥拜崇祯的样子;

    看的汪轶鸣连连摇头咋舌;

    什么跟什么就崇祯多么英明,鲁四又怎么厚道之类的;

    这些炮可是自己造出来的,又是自己提供的,关他崇祯个毛线?他动动嘴,写几行字,顺手发了个密旨,功劳就都成他的了?

    也不想想,现在这看似风光无限,却暗藏危机的背后,皆是这位爷的套路与微操;

    硬生生便将自家全绑上他这辆薄皮大馅十八个褶,哪哪都是一堆问题的破战车上;

    真不能理解,自己老爹到底感激他什么。

    “咳咳…爹,要不咱们还是继续说炮的事吧?”

    汪轶鸣果断提醒打断道;

    “哦哦,好,你继续。”

    平复了下情绪后,汪轶鸣继续说道;

    “涉及机密渠道,交接的地点,我只能等炮全部到位了后,再通知您;”

    “另外,需要您准备足够的驮马进行牵引;还有您手底下可有会操炮的兵卒?”

    “会操炮的兵卒?这个估计没有…不过,我倒是可以找到十几个会操炮的老卒来帮忙;只是这年龄上…他们都五六十岁了,万历年间的兵卒,操炮的手艺绝对没问题,只是这想要让他们出外征战…”

    汪正海想想就觉得脑仁痛,无奈又惋惜的只摇眉头;

    “无妨,爹,只要他们不聋不瞎,能走的动道,会操炮就行;请他们来也不是为了征召再入伍,更无需他们外出征战;仅是聘请他们来做炮兵教习,只要能教出足够多的合格炮兵,咱们不吝花些银钱作为酬劳,这还是十分值得的。”

    “嗯,有理,明个为父便将他们招来。”

    觉得自家儿子说的有道理,汪正海便立马将此事敲定了下来;

    “那驮马呢?要准备多少匹?”

    不等汪轶鸣报出所需的数目,兴许是有些底气不足,汪正海直接先问出了口,道;

    “若是驮马不足,骡子、驴、或是牛,行不行?”

    直接摇头否定,汪轶鸣伸出三根手指道;

    “爹,您若要一次性将炮全部拉回来的话,驮马不能低于三百匹;万一不够…健骡也勉强可以;驴和牛就算了。”

    “嘶,三百匹?”

    汪正海听到具体数字的那一瞬间,便惊的差点将自己下巴上的胡子揪下来几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