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季汉当兴 > 第一百七十七章 三路

季汉当兴 第一百七十七章 三路

    夜深人静,正是熟睡之时,但丞相府内依然灯火通明,各曹吏舍仍是人员往来,一片忙碌的样子。

    诸葛丞相南征在即,将吏调配、兵力安排、军资转运等等一应征伐事务正在加紧安排,不过有诸葛亮居中调度,加之府中人才济济,诸事虽然繁杂,但也是有条不紊的进行。

    “丞相,南征将领名单已经拟好,请丞相过目。”公房内,当值参军杨仪走到诸葛亮面前轻声地禀道。

    杨仪是不久前调入丞相府任参军的,此前他在弘农太守任上,弘农郡现在魏境,他这个太守自然是遥领。

    按说杨仪才干出众,又极得先帝和诸葛丞相的赏识,不该遥领个虚职,不过谁叫他在章武元年任尚书时得罪了顶头上司刘巴呢?

    刘巴何许人也?曾是连先帝都一度求之不得的大才,诸葛亮也曾赞道:“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杨仪的声名地位都不如人家,他不被投闲置散才怪。

    不过现今刘巴已然去世,诸葛亮念及人才难得,开年不久就将他调回了季汉中枢,而且是与张裔一同署理府事。

    目前大战在即,知兵的人才紧缺,相府参军已有张裔、杨仪、马谡、廖化四人,然而诸葛亮仍觉不够,已经在酝酿继续加人了。

    诸葛亮放下毛笔,抬头笑道:“是威公啊,吾来看看都有哪些人?”说着接过书简看了起来。

    他的目光一一掠过赵云等人的名字,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这份名单里既有宿将,又有新锐,可谓搭配适宜。

    可是当看到关兴的名字时,他不禁皱起了眉头,思索片刻,然后放下书简,微笑着对杨仪道:“威公做得不错,这些将领都选得十分恰当。”

    杨仪谦道:“这都是按丞相的意思拟的,仪不敢居功。”诸葛亮点了下头,续道:“只是南征将领中有关兴,吾以为不妥。”

    杨仪有些感到诧异,关兴既为名将关羽之子,又深受诸葛丞相的赏识,可谓是年轻一辈中的领军人物,让他参与南征,既能锻炼其人将才,又能使其获得功绩,杨仪还自问所选极为合适,没想到竟然被诸葛亮给驳了。

    “敢问丞相这是为何?”杨仪不解地问道。

    诸葛亮淡淡地回道:“无他,只是中军需要兴国坐镇而已。”

    就是如此吗?杨仪有些不相信,只是看诸葛亮的样子不会细说,他也就知趣地不再追问,遂拱手道:“是,仪明白了,回去之后就将关将军的名字剔除。”

    诸葛亮颔首道:“嗯,威公明日上午通知名单上的诸将来府中议事。”

    翌日,丞相府大堂内座无虚席、群贤毕集,诸葛亮左手边依次坐着张裔、杨仪、马谡、廖化等府吏,右下首则是赵云、王平、马忠、句扶等武将。

    “丞相,众人皆已到齐。”主簿宗预点完卯之后,上前禀道。

    诸葛亮点了点头,左手微微摇着羽扇,右手轻轻捋着胡须,环视堂下诸人,暗道现在也算是人才济济一堂了。

    片刻后,诸葛亮朗声说道:“诸位,南中叛乱已近两年,可谓迁延日久,先前国家元气未复,故朝廷暂未派遣大军征讨,现下国力已复,正是南下平叛、收复失地之时。

    亮受天子诏令统帅南征大军,今日唤诸君前来正是为了商议出兵兵力、日期以及路线等一应要事,诸君可畅所欲言,不必在意礼节。”

    “我等谨听丞相钧令。”众人起身应道。

    说是商议兵力、方略等事,其实这些事务之前众人就已商讨的七七八八了,今日实际上只是为了将诸事正式确定下来,所以众人也不再多生变化,静待听令即可。

    诸葛亮见众人如此,随即笑道:“也罢,吾也不再多啰嗦了,威公汝来说说吧。”杨仪起身应道:“诺。”

    他顿了顿,道:“诸位,根据丞相的意思和我大汉当前的国力,此次南征朝廷欲起精兵两万五千人,兵分三路,前往南中平叛。”

    “第一路,由丞相亲统,杨仪、廖化为随军参军,赵云、王平等为大将,先行前往越嶲郡汇合杨清杨明之,然后渡过泸水从西翼进攻雍闿贼军。”

    “第二路,以门下督马忠为牂牁太守,领兵五千前往牂牁郡征讨朱褒此贼。”

    “第三路,以庲降都督李恢为主将,新任益州太守王士为副将,领兵五千,直捣益州郡雍闿腹地。”

    “三路大军先在犍为郡的僰道县集结,然后再兵分三路,往牂牁、益州两郡进军,最后三路大军汇于益州,抵定南中,平定叛乱。”

    杨仪一口气将兵力部署、进军路线说完,然后喘了口气,向诸葛亮躬身一拜,回到自己座位静待他人问话。

    三路大军,诸葛亮亲领一路自是不容多言,而门下督马忠别领一路却有些出乎不知内情的人的预料。

    马忠自从被诸葛亮调入丞相府任门下督之后,就一直任劳任怨、忠勇任事,颇得府中上下称赞。

    其实马忠原本叫狐笃,先帝在东征孙吴兵败猇亭退守永安后,为了补充兵力的损失加强永安的防御,巴西郡太守阎芝遣马忠前往永安送达征发的各县士兵。

    先帝见到马忠后与其详细交谈一番后,对当时的尚书令刘巴说道:“虽亡黄权,复得狐笃,此为世不乏贤也。”可见,先帝隐隐间已将马忠与黄权相提并论了。

    这次诸葛丞相将马忠外放南中担任太守,就是为了发挥他宽济有度、处事能断的才能,他日南中平定之后必要简选能吏留守,马忠文武双全,正是合适人选。

    南中叛乱三贼,尤以牂牁郡朱褒最为势弱,因此他这一路兵力最少,只有五千余人,不过朱褒此贼又非什么长于军事的名将,马忠前去足以对付。

    而第三路主将则是庲降都督李恢,诸葛亮命他统帅一路兵马从平夷县出发按大道进攻益州郡,与之同行的乃是原犍为郡太守、新任益州郡太守王士。

    庲降都督区乃是先帝刘备入蜀后再南中地区设置的戍卫重镇,也是季汉朝廷在南中地区设立的最高军政机构,其最高长官就叫做庲降都督,与汉中都督、江州都督、永安都督并为季汉常设的四个镇戍都督。

    庲降,音同来降,乃是希望南中不服王化的夷人能够前来投降之意。

    首任庲降都督是邓方,其人安远强志、允休允烈、轻财果壮、当难不惑,能够以少御多,殊方保业,当然碍于各方面条件,邓方在任上对南中的掌控力不是很足,其驻地也设在朱提郡北部边缘的南昌县,这里靠近犍为郡,远离南中腹地。

    第二任庲降都督则是李恢,他是南中益州郡本地人,他上任之后将治所从南昌县向东南搬迁至一百多里的平夷县,该县属于牂牁郡,稍微增强了朝廷对南中的控制力。

    但是这仍有不足,南中叛乱后,李恢无力凭借自身力量无力平叛,只得勉强退保平夷县。

    如今朝廷大举南征,他既是南中最高军政长官,又是益州郡本地人,因此朝廷让他别领一路大军向自己老家进军。

    现在南征的将领和兵力不仅都已确定,就连平定叛乱之后留任的郡守业已筹备妥当,只待三路大军进兵顺利会于益州郡,就能完成王命、立功南国。

    诸葛亮看着赵云问道:“子龙将军以为这进军方略如何?”

    赵云沉吟半晌,摸了摸颌下的胡须回道:“丞相布置精妙,云等自当竭力效死。”

    诸葛亮微笑道:“既然诸位皆无异议,令汝等众将各领本部兵马,十日后汇于城外中军大营。”

    赵云等诸将闻令起身应道:“谨遵丞相军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