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当兴 第五百二十六章 升大司马(下)
曹魏占据北地半壁江山,天下州郡大半在其手中,户数人口远胜季汉和东吴,有这等厚实的底蕴,国中涌现出来的人才也比汉吴两国繁盛。
现如今魏国朝堂可以称得上是人才济济,华歆、陈群、陈矫、孙资、刘放、刘晔、蒋济等人无一不是智慧超群的当世大才。
他们或擅长治国理政,或精通兵法韬略,或擅长出谋划策,或精通人心测算,才能各一,众贤盈朝,无论曹叡有什么疑虑,都能找到可以为他答疑解惑之人。
按理说朝中人才云集,作为皇帝的曹叡应该十分高兴才是,可他在高兴之余对目前的这种现况却隐隐有着一丝担忧。
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魏国朝中重臣绝大多数是外姓人的缘故,曹操曹丕时代诸曹夏侯人才辈出的盛况已不复存在。
现如今就只有曹真、曹泰、夏侯儒等寥寥数人尚堪大用,其余之辈早已沉溺在富贵温柔乡中不可自拔,不是变成了奢靡享受的纨绔之弟,就是变成了崇尚玄谈的浮华人士,完全承担不了为国出力的重任。
曹叡面对这种情况既感到痛心疾首,又觉得无可奈何,只能寄希望于时间能改变一切,他心中已有计较,一旦日后诸曹夏侯家族有好苗子出现,就会着重培养、大力提拔,毕竟和其父曹丕一样,相较于外姓大臣,他还是更信任曹真他们这些血脉偏远的宗室亲贵。
当然眼下曹叡心中最信任的人就是曹真了,尤其在曹休死后,曹叡更是视曹真这个宗室第一名将为最大的臂助,他之所以想召曹真入朝辅政,除了看重曹真的军事才能外,还藏有改变朝堂格局的心思。
目前魏国朝堂大权十之七八都掌握在外姓大臣手中,纵然曹叡也对华歆陈群陈矫等人极为信任和器重,更有孙资刘放两个心腹执掌内朝,内外朝皆被他牢牢地掌控在手里,几乎没有滋生权臣的可能。
但他还是不太放心,毕竟这些人大多出身于世家大族,无论是在朝中还是在地方都有着莫大的根基,一旦让他们执掌朝政过久,恐有效仿自家觊觎帝位者出现。
所以曹叡打算召回曹真这个自家人,以分走外姓重臣的权力,让二者相互制约,形成稳固的朝堂平衡。
这种帝王心术曹叡自是不会对臣子言说,但华歆和陈群皆是心思剔透之人,稍一思索,就已隐隐猜到曹叡的真实目的。
不过猜到虽猜到,但他二人也不会傻到点破此事,相反,为了自证清白,表露自己大公无私之心,他二人还要对召回曹真表示踊跃赞同。
“陛下,臣以为此时召回大将军没有任何问题,蜀贼虽对关中虎视眈眈,但才犯境不久,目前他们已退,短时间之内是不会进犯的,有数万精兵镇守关中,足以自保无虞。”华歆首先言道。
曹叡点了点头:“朕尽管也是这个看法,但关中不容有失,若无大将军这等能征善战之将坐镇,怕是会给蜀贼可乘之机,一旦蜀贼再来犯境,潼关以西恐不复国家所有啊。”
曹魏接连丢失凉州、陇右两块地盘,目前只剩关中一地还在手中,且就是这唯一的一块地盘也还不是完整的,汧水、武功以西的城池已尽数落入汉军手中,魏军只能依靠长安、漆县两座坚城据守。
一旦让汉军拿下整个关中,曹魏在北地的版图就会大减,与季汉的国力差距也会进一步缩小,到那时魏国面临的压力也会更大,因此曹叡是绝不能坐视关中全部落入汉军手中的。
“陛下,这一年多以来蜀贼数次犯边,趁我不备侥幸占据陇右、凉州等地,其虽连战连捷,然国力衰微,军资靡费甚大,臣料诸葛亮一年之内定然没有力量大举进犯。
而有了这一年的宝贵时间,我大魏足以对关中加强防备,蜀贼再也不能像之前那般打我等一个措手不及了。
因此陛下可先召回大将军,另选一位良将统率关中诸军,若蜀贼来时其人抵挡不力,陛下再派大将军赶去关中支援也是来得及的。”陈群拱手道。
见两位重臣都支持自己召回曹真,曹叡心下自是大定,微笑道:“有二位卿家这番话,朕总算可以下定决心了。只是大将军回朝,关中诸军又该让何人统领呢?”
华歆、陈群闻言均腹诽不已,心想你都把那夏侯儒擢升为征西大将军了,何必要多此一举、明知故问,难道还真能有人看不出你的用意么?
“臣以为征西大将军夏侯儒精通兵法、韬略不凡,足可接替大将军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华歆道。
陈群也赶紧附和道:“臣附议,夏侯将军之前就曾在关西征战过,熟知那里的地理风物,由他统率关中诸军定能挡住蜀贼的进犯。”
“嗯,夏侯儒军旅多年,的确是个合适的人选。这样吧,下次朝议的时候二位卿家就顺便提提此事,让众臣都议议。”曹叡道。
这是要我俩做那个推举之人,以便堵住群臣的口,看来陛下是铁了心要把夏侯儒推到西线统帅的位置上去,都不惜亲自下场给他铺路了,真是用心良苦啊!
华歆、陈群二人心有灵犀地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神中看出了几分酸苦之意,皇帝终究还是对他们这些外姓臣子不够放心,终究还是更相信诸曹夏侯他们这些自家人啊。
不过他俩已来不及心寒,曹叡还等着回复,但听二人异口同声地说道:“谨遵陛下之意。”
曹叡闻言很是满意,心中一块石头落地,整个人都觉得轻松了不少,一脸笑意地道:“二位卿家能够公忠体国,朕心甚慰,我大魏有二位卿家这样的贤臣,何愁不能兴旺?何愁不能剿灭吴蜀二贼?何愁不能一统天下?”
“臣等愿誓死追随陛下,扫灭逆贼,混一宇内,立不世之功!”华歆、陈群站起身来,弯腰说道。
曹叡道:“二位卿家有此雄心,朕很是高兴,不必多礼,快快坐下。”
华歆、陈群各自归座,君臣三人又对边防之事谈论起来,议到子时,方才结束。华、陈二人出宫回家,曹叡则在一众宫人的侍候下向皇后寝殿赶去。
三日后,曹叡大聚文武,升殿坐朝,定下了召曹真回朝接任大司马一事。至于关中诸军此番损兵折将、丢城失地,曹叡并未责罚有过之人,反而还下诏褒奖他们忠心为国、击退汉军。
诏旨传到关中,曹真、郭淮、费曜等人无不大受感动,军中士气亦得以振奋,一扫之前的沮丧之气,上至将领,下至小卒,人人感念皇恩浩荡,誓要以死报之。
现如今魏国朝堂可以称得上是人才济济,华歆、陈群、陈矫、孙资、刘放、刘晔、蒋济等人无一不是智慧超群的当世大才。
他们或擅长治国理政,或精通兵法韬略,或擅长出谋划策,或精通人心测算,才能各一,众贤盈朝,无论曹叡有什么疑虑,都能找到可以为他答疑解惑之人。
按理说朝中人才云集,作为皇帝的曹叡应该十分高兴才是,可他在高兴之余对目前的这种现况却隐隐有着一丝担忧。
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魏国朝中重臣绝大多数是外姓人的缘故,曹操曹丕时代诸曹夏侯人才辈出的盛况已不复存在。
现如今就只有曹真、曹泰、夏侯儒等寥寥数人尚堪大用,其余之辈早已沉溺在富贵温柔乡中不可自拔,不是变成了奢靡享受的纨绔之弟,就是变成了崇尚玄谈的浮华人士,完全承担不了为国出力的重任。
曹叡面对这种情况既感到痛心疾首,又觉得无可奈何,只能寄希望于时间能改变一切,他心中已有计较,一旦日后诸曹夏侯家族有好苗子出现,就会着重培养、大力提拔,毕竟和其父曹丕一样,相较于外姓大臣,他还是更信任曹真他们这些血脉偏远的宗室亲贵。
当然眼下曹叡心中最信任的人就是曹真了,尤其在曹休死后,曹叡更是视曹真这个宗室第一名将为最大的臂助,他之所以想召曹真入朝辅政,除了看重曹真的军事才能外,还藏有改变朝堂格局的心思。
目前魏国朝堂大权十之七八都掌握在外姓大臣手中,纵然曹叡也对华歆陈群陈矫等人极为信任和器重,更有孙资刘放两个心腹执掌内朝,内外朝皆被他牢牢地掌控在手里,几乎没有滋生权臣的可能。
但他还是不太放心,毕竟这些人大多出身于世家大族,无论是在朝中还是在地方都有着莫大的根基,一旦让他们执掌朝政过久,恐有效仿自家觊觎帝位者出现。
所以曹叡打算召回曹真这个自家人,以分走外姓重臣的权力,让二者相互制约,形成稳固的朝堂平衡。
这种帝王心术曹叡自是不会对臣子言说,但华歆和陈群皆是心思剔透之人,稍一思索,就已隐隐猜到曹叡的真实目的。
不过猜到虽猜到,但他二人也不会傻到点破此事,相反,为了自证清白,表露自己大公无私之心,他二人还要对召回曹真表示踊跃赞同。
“陛下,臣以为此时召回大将军没有任何问题,蜀贼虽对关中虎视眈眈,但才犯境不久,目前他们已退,短时间之内是不会进犯的,有数万精兵镇守关中,足以自保无虞。”华歆首先言道。
曹叡点了点头:“朕尽管也是这个看法,但关中不容有失,若无大将军这等能征善战之将坐镇,怕是会给蜀贼可乘之机,一旦蜀贼再来犯境,潼关以西恐不复国家所有啊。”
曹魏接连丢失凉州、陇右两块地盘,目前只剩关中一地还在手中,且就是这唯一的一块地盘也还不是完整的,汧水、武功以西的城池已尽数落入汉军手中,魏军只能依靠长安、漆县两座坚城据守。
一旦让汉军拿下整个关中,曹魏在北地的版图就会大减,与季汉的国力差距也会进一步缩小,到那时魏国面临的压力也会更大,因此曹叡是绝不能坐视关中全部落入汉军手中的。
“陛下,这一年多以来蜀贼数次犯边,趁我不备侥幸占据陇右、凉州等地,其虽连战连捷,然国力衰微,军资靡费甚大,臣料诸葛亮一年之内定然没有力量大举进犯。
而有了这一年的宝贵时间,我大魏足以对关中加强防备,蜀贼再也不能像之前那般打我等一个措手不及了。
因此陛下可先召回大将军,另选一位良将统率关中诸军,若蜀贼来时其人抵挡不力,陛下再派大将军赶去关中支援也是来得及的。”陈群拱手道。
见两位重臣都支持自己召回曹真,曹叡心下自是大定,微笑道:“有二位卿家这番话,朕总算可以下定决心了。只是大将军回朝,关中诸军又该让何人统领呢?”
华歆、陈群闻言均腹诽不已,心想你都把那夏侯儒擢升为征西大将军了,何必要多此一举、明知故问,难道还真能有人看不出你的用意么?
“臣以为征西大将军夏侯儒精通兵法、韬略不凡,足可接替大将军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华歆道。
陈群也赶紧附和道:“臣附议,夏侯将军之前就曾在关西征战过,熟知那里的地理风物,由他统率关中诸军定能挡住蜀贼的进犯。”
“嗯,夏侯儒军旅多年,的确是个合适的人选。这样吧,下次朝议的时候二位卿家就顺便提提此事,让众臣都议议。”曹叡道。
这是要我俩做那个推举之人,以便堵住群臣的口,看来陛下是铁了心要把夏侯儒推到西线统帅的位置上去,都不惜亲自下场给他铺路了,真是用心良苦啊!
华歆、陈群二人心有灵犀地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神中看出了几分酸苦之意,皇帝终究还是对他们这些外姓臣子不够放心,终究还是更相信诸曹夏侯他们这些自家人啊。
不过他俩已来不及心寒,曹叡还等着回复,但听二人异口同声地说道:“谨遵陛下之意。”
曹叡闻言很是满意,心中一块石头落地,整个人都觉得轻松了不少,一脸笑意地道:“二位卿家能够公忠体国,朕心甚慰,我大魏有二位卿家这样的贤臣,何愁不能兴旺?何愁不能剿灭吴蜀二贼?何愁不能一统天下?”
“臣等愿誓死追随陛下,扫灭逆贼,混一宇内,立不世之功!”华歆、陈群站起身来,弯腰说道。
曹叡道:“二位卿家有此雄心,朕很是高兴,不必多礼,快快坐下。”
华歆、陈群各自归座,君臣三人又对边防之事谈论起来,议到子时,方才结束。华、陈二人出宫回家,曹叡则在一众宫人的侍候下向皇后寝殿赶去。
三日后,曹叡大聚文武,升殿坐朝,定下了召曹真回朝接任大司马一事。至于关中诸军此番损兵折将、丢城失地,曹叡并未责罚有过之人,反而还下诏褒奖他们忠心为国、击退汉军。
诏旨传到关中,曹真、郭淮、费曜等人无不大受感动,军中士气亦得以振奋,一扫之前的沮丧之气,上至将领,下至小卒,人人感念皇恩浩荡,誓要以死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