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黄埔弃子的将官之路 第292章 按兵不动
热门推荐:
返利系统你不去消费,去搞纯爱?
全球贬值一万倍,假千金带飞全家
夏圣
重生后,大师姐自愿退位让贤
港综:洪兴四九仔,踩靓坤扎职
大婚之日,我的老婆不正常
帝皇侠在爱情公寓之世界大乱炖
暮色沉溺
综影视:她,不走寻常路
张辙小队原本奉命前往福金山一带侦察,然而刚抵达前线,就接到了师部的急电——立刻改道,深入六安,侦察驻军情况。
电报措辞简短,但内容极为重要。
日军虽然迟迟没有发动攻势,却不断向六安渗透,大量细作和斥候潜伏在驻军之间,窥探动向。
模范师必须尽快弄清六安的实际驻军情况,才能预判皖西何时失守,提前做好应对。
此时,日军已经攻占了皖省省会庐州,六安成为了皖西的军事重镇,大量同盟军部队云集此地,企图固守不退。
但兵多未必是好事——六安的驻军派系复杂,内部矛盾极为严重,驻军多达六七种,各自为政,互不统属。
桂系、奉系、川系、西北军、黄埔中央军,各部各自为营,彼此猜忌,甚至暗中较劲。
此外,还有皖北行署所属部队、省第二、第三行政督察专署部队、地方保安队,以及皖省抗日自卫军、各区县自卫队等地方武装,各有心思。
饶是皖西资源丰富,也经不住如此庞杂的军队消耗,加之日军的常态化轰炸,六安早已变得贫瘠不堪,军心浮动。
更别说,城中早已有大量日军细作和挺进队渗透,潜伏其中,伺机破局。
贸然进城,极有可能陷入麻烦。
张辙与金志南商议后,决定小队暂时在城外隐蔽休整,由二人换上另一套军服,伪装成皖省第三行政督察区宪兵,混入城中探查。
宪兵部队向来不受地方辖制,且督察区早已向后方迁移,因此假扮宪兵不会被驻军怀疑,更能在此地自由出入。
战时宪兵声名狼藉,但正因如此,他们的身份不仅可以畅行无阻,还可以直接接触各派驻军,不引人疑。
然而,就在两人整理衣服,准备出发之际,身后的两名师部直属队军士对视一眼,其中一人忽然走上前,语气坚决:“我们也去。”
张辙微微眯起眼睛,看向那军士。
这两人行军途中极少主动开口,但身手矫健,训练精锐。
他们是师部直属队,即便放在整个模范师里,其战力绝对是最顶尖的存在。
若是城中有什么突变,这两人绝对是最可靠的助力,况且四人小队行动,也不至于显得突兀臃肿。
张辙沉吟片刻,最终微微颔首,语气依旧冷静:“可以。”
众人刚刚商议完,在他们几公里外,位于六安城北郊外一处由木棚临时搭建的兵站内,几名军服破旧的奉军士兵正冷眼看着人群涌入六安城门。
他们的军装老旧,好几人还带着狗皮帽子,明显不是中央军,武器也相当杂乱,但细细看去也能看出来有好几杆辽十三年式步枪,
虽然军容不整,但其军姿老练,眼神锐利,显然是久经战阵之人。
“六安的城防松得跟筛子一样。”
“这些人天天窝在城里防来防去,外面的防御工事根本挡不住帝国的进攻。”
“各派驻军矛盾这么深,昨天是桂系的人抢了奉系的军粮,今天就是西北军和川军争地盘,乱得很。”
几人沉默了一会儿,其中一人吐了口唾沫,低声道:“现在正是该拿下大别山北麓的最好时机,为啥亲王殿下迟迟不发兵?”
这种疑虑,也同样出现在皖省庐州驻扎的日军第二军的军部之中。
南部长江战事正酣,岗村宁次的十一军节节胜利,即将冲击同盟政府临时首都武城所在的长江大门,
而他们第二军却仍在原地踏步,迟迟未动。
比起战场上拼杀的日军将领,第二军的幕僚们更加急不可耐,他们深知再一次攻占同盟政府首都的军功含金量。
于是,在这一天,第二军军部的大门前,聚集了无数少壮派军官,
他们低声议论,急切地请求面见最高司令官——日本皇室成员,东久迩宫稔彦亲王。
然而,无论外界如何聒噪,庐州城内,日军第二军司令部的房间内,东久迩宫稔彦亲王依旧端坐在榻榻米上,纹丝不动。
茶水氤氲,热气升腾,他静静地品茗,脸上没有丝毫波澜。
茶几上,一封拆开已久的电报微微被茶水打湿,墨色晕开,但仍能辨认出上面的字迹
“苏军介入满洲,防止苏军南下,第二军原地待命,随时准备北上……”
东久迩宫稔彦轻轻摩挲着茶盏,眼神微微一凛,深藏在眼底的野心如同夜色下的利刃,一闪而过。
“……没想到,罗刹居然还有闲心干涉满洲。”
曾在满洲担任要职的他,原以为帝国已彻底稳固了关东局势,但现在看来,某些人显然还是低估了北方的威胁。
稔彦亲王的手指在茶盏边缘敲了敲,低头望向茶几上的电报,纸页被茶水微微打湿,字迹却依旧清晰。
他并不意外这份命令,甚至……心中隐隐有些期待。
“满洲啊满洲……”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嘴角浮现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幽深而冰冷。
“真是个令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他的声音很轻,却仿佛带着无尽的惋惜与执念,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久久不散。
………………
寒风呼啸,带着北满特有的凛冽气息,在图们江沿岸的废弃村落中回荡。
日本关东军的旗帜插在简陋的指挥部前,被冷风吹得猎猎作响。
一列列士兵整齐列队,肩上扛着三八式步枪,腰间悬着刺刀,军服笔挺,军靴踏在冻硬的泥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卡车一辆接一辆驶入营地,卸下补给箱,军需官冷着脸清点物资,而军官们则三五成群地站在一起低声交谈,神色凝重。
尽管此刻战火未燃,但整个军营都知道,这支集结于东四省图们江一线的关东军,随时可能北上,迎战罗刹。
在村子东侧的一处废墟旁,一名年轻的日军少佐靠在断墙边,
他单手插在裤子口袋里,另一只手则夹着一支燃烧了一半的香烟。白色的烟雾随着寒风飘散,他微微眯着眼,看向远方白白的山脉。
他喜欢在这种荒废的村落里随意游荡,听着靴子踩在碎瓦片上的声音。
还没等他把烟抽完,一阵刺耳的喧哗声将他燃尽的烟灰吹落在地,
“八嘎!你这个高丽人算什么东西?跟我们说教?”
那年轻少佐皱了皱眉,顺着声音走过去,只见几名身着关东军军服的军官围成一圈,其中一人扬起巴掌,狠狠扇了站在中间那人的脸颊。
被打的那人踉跄了一下,咬着牙站稳,手死死地攥着军帽,低着头,一言不发。
少佐的目光落在那几名军官的衣服上,微微眯起眼——他们的军服上,都佩戴着军校学员标识,看来是临时来部队历练的军校生。
“够了!”
冷冷的声音响起,那几名学员愣了一下,回头看到一位少佐正冷笑着看着他们,脸色微微变了变。
“喂,你们在做什么?”
几个学员面面相觑,其中一人不服地开口,
“少佐阁下,这个卑贱的家伙,竟敢对我们指手画脚,说什么军人的气节……
哼,连关东军都没进,就敢对我们帝国勇士指手画脚!”
那少佐冷笑了一声,目光扫过这些学员,眼底尽是轻蔑。
“请问你们这些高贵的家伙们又做了什么?你们若是真正的帝国勇士就不会在这里围着自己人发泄脾气,而是应该在哈尔滨,
甚至在更北的地方,而不是在这里做无聊的霸凌游戏。”
他的语气极为冷漠,几个学员脸色顿时变得难看,但碍于对方是实打实的关东军军官,他们最终只是咬了咬牙,低声嘟囔了几句,转身离开。
那少佐目送他们的背影消失,这才低头看向那个被打得嘴角渗血的年轻军官。
对方低着头,手里依旧死死攥着军帽,像是在竭力隐忍着什么。
少佐盯了他几秒,随手把烟蒂丢在地上,踩灭后淡淡道:“喂,被打傻了吗?”
那名年轻学员猛地抬头,目光中带着一丝震惊,
他愣了一下,脸上有些尴尬,语气结结巴巴:“多、多谢少佐阁下……”
“嗯?”
那学员立刻站直身子,深深鞠了一躬,声音洪亮而严肃:“满洲帝国新京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学生,高木正雄!”
少佐眯了眯眼,嘴角微微勾起,似笑非笑地看着这个年轻人。
“高丽人?”
“呃……哈伊!”
“怎么取个日本名?”
“是为了响应高丽总督府创氏改名的号召,所以便以高木为姓……”
不等那学员说完,不远处一声叫唤打断了二人的交谈,
“藤田君!尾高师团长下令了,立即进攻!”
藤田明当即挥了挥手表示自己知道了,而后看向那取了日本名字的高丽人,
“走吧,跟我一块儿去张鼓峰把罗刹人赶走!”
电报措辞简短,但内容极为重要。
日军虽然迟迟没有发动攻势,却不断向六安渗透,大量细作和斥候潜伏在驻军之间,窥探动向。
模范师必须尽快弄清六安的实际驻军情况,才能预判皖西何时失守,提前做好应对。
此时,日军已经攻占了皖省省会庐州,六安成为了皖西的军事重镇,大量同盟军部队云集此地,企图固守不退。
但兵多未必是好事——六安的驻军派系复杂,内部矛盾极为严重,驻军多达六七种,各自为政,互不统属。
桂系、奉系、川系、西北军、黄埔中央军,各部各自为营,彼此猜忌,甚至暗中较劲。
此外,还有皖北行署所属部队、省第二、第三行政督察专署部队、地方保安队,以及皖省抗日自卫军、各区县自卫队等地方武装,各有心思。
饶是皖西资源丰富,也经不住如此庞杂的军队消耗,加之日军的常态化轰炸,六安早已变得贫瘠不堪,军心浮动。
更别说,城中早已有大量日军细作和挺进队渗透,潜伏其中,伺机破局。
贸然进城,极有可能陷入麻烦。
张辙与金志南商议后,决定小队暂时在城外隐蔽休整,由二人换上另一套军服,伪装成皖省第三行政督察区宪兵,混入城中探查。
宪兵部队向来不受地方辖制,且督察区早已向后方迁移,因此假扮宪兵不会被驻军怀疑,更能在此地自由出入。
战时宪兵声名狼藉,但正因如此,他们的身份不仅可以畅行无阻,还可以直接接触各派驻军,不引人疑。
然而,就在两人整理衣服,准备出发之际,身后的两名师部直属队军士对视一眼,其中一人忽然走上前,语气坚决:“我们也去。”
张辙微微眯起眼睛,看向那军士。
这两人行军途中极少主动开口,但身手矫健,训练精锐。
他们是师部直属队,即便放在整个模范师里,其战力绝对是最顶尖的存在。
若是城中有什么突变,这两人绝对是最可靠的助力,况且四人小队行动,也不至于显得突兀臃肿。
张辙沉吟片刻,最终微微颔首,语气依旧冷静:“可以。”
众人刚刚商议完,在他们几公里外,位于六安城北郊外一处由木棚临时搭建的兵站内,几名军服破旧的奉军士兵正冷眼看着人群涌入六安城门。
他们的军装老旧,好几人还带着狗皮帽子,明显不是中央军,武器也相当杂乱,但细细看去也能看出来有好几杆辽十三年式步枪,
虽然军容不整,但其军姿老练,眼神锐利,显然是久经战阵之人。
“六安的城防松得跟筛子一样。”
“这些人天天窝在城里防来防去,外面的防御工事根本挡不住帝国的进攻。”
“各派驻军矛盾这么深,昨天是桂系的人抢了奉系的军粮,今天就是西北军和川军争地盘,乱得很。”
几人沉默了一会儿,其中一人吐了口唾沫,低声道:“现在正是该拿下大别山北麓的最好时机,为啥亲王殿下迟迟不发兵?”
这种疑虑,也同样出现在皖省庐州驻扎的日军第二军的军部之中。
南部长江战事正酣,岗村宁次的十一军节节胜利,即将冲击同盟政府临时首都武城所在的长江大门,
而他们第二军却仍在原地踏步,迟迟未动。
比起战场上拼杀的日军将领,第二军的幕僚们更加急不可耐,他们深知再一次攻占同盟政府首都的军功含金量。
于是,在这一天,第二军军部的大门前,聚集了无数少壮派军官,
他们低声议论,急切地请求面见最高司令官——日本皇室成员,东久迩宫稔彦亲王。
然而,无论外界如何聒噪,庐州城内,日军第二军司令部的房间内,东久迩宫稔彦亲王依旧端坐在榻榻米上,纹丝不动。
茶水氤氲,热气升腾,他静静地品茗,脸上没有丝毫波澜。
茶几上,一封拆开已久的电报微微被茶水打湿,墨色晕开,但仍能辨认出上面的字迹
“苏军介入满洲,防止苏军南下,第二军原地待命,随时准备北上……”
东久迩宫稔彦轻轻摩挲着茶盏,眼神微微一凛,深藏在眼底的野心如同夜色下的利刃,一闪而过。
“……没想到,罗刹居然还有闲心干涉满洲。”
曾在满洲担任要职的他,原以为帝国已彻底稳固了关东局势,但现在看来,某些人显然还是低估了北方的威胁。
稔彦亲王的手指在茶盏边缘敲了敲,低头望向茶几上的电报,纸页被茶水微微打湿,字迹却依旧清晰。
他并不意外这份命令,甚至……心中隐隐有些期待。
“满洲啊满洲……”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嘴角浮现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幽深而冰冷。
“真是个令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他的声音很轻,却仿佛带着无尽的惋惜与执念,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久久不散。
………………
寒风呼啸,带着北满特有的凛冽气息,在图们江沿岸的废弃村落中回荡。
日本关东军的旗帜插在简陋的指挥部前,被冷风吹得猎猎作响。
一列列士兵整齐列队,肩上扛着三八式步枪,腰间悬着刺刀,军服笔挺,军靴踏在冻硬的泥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卡车一辆接一辆驶入营地,卸下补给箱,军需官冷着脸清点物资,而军官们则三五成群地站在一起低声交谈,神色凝重。
尽管此刻战火未燃,但整个军营都知道,这支集结于东四省图们江一线的关东军,随时可能北上,迎战罗刹。
在村子东侧的一处废墟旁,一名年轻的日军少佐靠在断墙边,
他单手插在裤子口袋里,另一只手则夹着一支燃烧了一半的香烟。白色的烟雾随着寒风飘散,他微微眯着眼,看向远方白白的山脉。
他喜欢在这种荒废的村落里随意游荡,听着靴子踩在碎瓦片上的声音。
还没等他把烟抽完,一阵刺耳的喧哗声将他燃尽的烟灰吹落在地,
“八嘎!你这个高丽人算什么东西?跟我们说教?”
那年轻少佐皱了皱眉,顺着声音走过去,只见几名身着关东军军服的军官围成一圈,其中一人扬起巴掌,狠狠扇了站在中间那人的脸颊。
被打的那人踉跄了一下,咬着牙站稳,手死死地攥着军帽,低着头,一言不发。
少佐的目光落在那几名军官的衣服上,微微眯起眼——他们的军服上,都佩戴着军校学员标识,看来是临时来部队历练的军校生。
“够了!”
冷冷的声音响起,那几名学员愣了一下,回头看到一位少佐正冷笑着看着他们,脸色微微变了变。
“喂,你们在做什么?”
几个学员面面相觑,其中一人不服地开口,
“少佐阁下,这个卑贱的家伙,竟敢对我们指手画脚,说什么军人的气节……
哼,连关东军都没进,就敢对我们帝国勇士指手画脚!”
那少佐冷笑了一声,目光扫过这些学员,眼底尽是轻蔑。
“请问你们这些高贵的家伙们又做了什么?你们若是真正的帝国勇士就不会在这里围着自己人发泄脾气,而是应该在哈尔滨,
甚至在更北的地方,而不是在这里做无聊的霸凌游戏。”
他的语气极为冷漠,几个学员脸色顿时变得难看,但碍于对方是实打实的关东军军官,他们最终只是咬了咬牙,低声嘟囔了几句,转身离开。
那少佐目送他们的背影消失,这才低头看向那个被打得嘴角渗血的年轻军官。
对方低着头,手里依旧死死攥着军帽,像是在竭力隐忍着什么。
少佐盯了他几秒,随手把烟蒂丢在地上,踩灭后淡淡道:“喂,被打傻了吗?”
那名年轻学员猛地抬头,目光中带着一丝震惊,
他愣了一下,脸上有些尴尬,语气结结巴巴:“多、多谢少佐阁下……”
“嗯?”
那学员立刻站直身子,深深鞠了一躬,声音洪亮而严肃:“满洲帝国新京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学生,高木正雄!”
少佐眯了眯眼,嘴角微微勾起,似笑非笑地看着这个年轻人。
“高丽人?”
“呃……哈伊!”
“怎么取个日本名?”
“是为了响应高丽总督府创氏改名的号召,所以便以高木为姓……”
不等那学员说完,不远处一声叫唤打断了二人的交谈,
“藤田君!尾高师团长下令了,立即进攻!”
藤田明当即挥了挥手表示自己知道了,而后看向那取了日本名字的高丽人,
“走吧,跟我一块儿去张鼓峰把罗刹人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