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发出突破令 > 第20章 声名鹊起

发出突破令 第20章 声名鹊起

    30多家中央媒体、电视台、自由媒体等滚动轮番播报的中宣部《记者再走长征路》,一石击起千层浪,祁禄镇红军长征小道在全国出名了,引起了各级组织和旅游机构的关注,为了留住这一大拨人气流量,镇里决定,拟拍招商通告,把宣传委员炳宣和党政办的联系方式对外公布,于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寻问基本情况的电话,让炳宣忙不过来。

    :这长征小道路在哪里?车到哪停?走一遍要多久?有讲解员介绍吗?……

    要回答这些问题,是雩阳县祁禄镇当前的所要任务。

    5.20是雩阳县开天辟地的大事,是给老区人民的最大恩泽。随后6.13的全国媒体记者再走长征路,红色研学、长征体验氛围越来越浓厚。

    一波一波的人流纷至沓来,考验着还没做好准备的接待、讲解、用餐和住宿能力。

    最多的一批学生团,来自Sx省,足足一火车的学生,1800余人,来到了红军长征出发地雩阳县。那天上午,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广场人山人海,一批批学生举行完出发仪式后,还参观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下午,来到祁禄镇体验重走长征路。

    有过军人生涯的炳宣接到任务后,吃过午饭,早早和镇干部,等候在登贤广场,做好了迎接大团的准备工作。

    2点半钟,载着热血沸腾,一路歌声老师和学生36辆大巴,缓缓的驶到兰花圩公路上,对号停车后,每个等候的干部上前对接,然后,从1一36个队伍的顺序,开始了浩浩荡荡,气贯长虹的徒步活动。

    红军长征小道,从此有了当年红军长征后最大的一支同时出发的队伍。

    :一队出发,齐步走,目标,徒步长征小道。

    :二队跟上,齐步走,跟着走。

    :三队齐步走跟上二队。

    ……

    口号声,调整步伐声此起彼伏,队伍中还有“团结就是力量”的雄壮歌声。

    :老师、同学们,这是金沙桥,因金沙村而得名,很巧的事,长征途中还有条大家熟知的金沙江……

    :老师、同学们,这是古驿道,当年中央红军中革军委,第三、五军团都是从这走过的,据当地老百姓讲,每天从早走到晚,不断有大批红军走这山路,一直走了三天三夜……

    :老师、同学们,这小道右侧有个屋场叫石墙里,当年红五军团总军医处就驻扎在那里,由于红军开明,是穷人老百姓的军队,所以当地百姓拥护红军,热情积极帮助红军医治伤病员,踊跃参加红军,有五十一个青年参加了红军……

    ……

    祁禄镇的干部一边引路一边讲解,尽量把扩音器声音放到最大,让每一位体验长征路的学生听到,感受到。

    队伍前路已到达老鹰山,后路还在出发,连绵不断的队伍,像一条巨龙,游走在崇山峻岭之中。

    :老师、同学们,这是宋桥,是金沙村乡绅为了方便村民赶圩通行,出资修建的。

    :老师、同学们,这是野坑坳,当年红军大部队在这个开阔地驻扎过,连续生火做饭,5天来不断有后续部队通过。

    :老师、同学们,这是思源井,是驻扎红军炊事班做饭取水的地方,这一带有十多处这样的山泉水。

    太阳当空照,队伍行进速度快,大家汗流夹背,精力十足。路边野草已顶不住一双双坚实有力的脚力,被折腾得断肢残腿,四仰八叉,没有丁点的还手能力。树木习惯站直腰身,摇动着手掌,为这支长长的红军队伍鼓劲加油。风声是口号,和着有力的节拍,送来山涧珍藏的凉意……

    前队经过了“巧渡登贤铁索桥”,抖动的铁索,握住每位需要扶持的战士,说:你们好!欢迎你们的到来!并把这种声音变成看不见的空气,往后传给队伍中的每一人。桥下小溪河的水静静地流,用碧绿碧绿的镜子,反射出红旗飘扬,队伍整齐,歌声嘹亮的飞渡队伍的影子,对比蓝天白云的底色,格外抢眼。

    :老师、同学们,加油!前面已到登贤苏维埃政府旧址了。90后文化站沈姑娘站长领着中10路大军,行进在宽阔的大马路上,边走边说,太阳照在姣好身材上,一鼓成熟的青春,鼓励着年轻的学生们大踏步前进,汗如雨下,却没有一个学生掉队。

    前队的总指挥炳宣,把队伍带到登贤广场,让大部队保持队形,就地休息,有事向班主任请假。

    :来,这有纯净水,解渴;来这有本地杨梅,解暑提神;来,这有油桃,多汁可口……老百姓看见诺大的队伍,在村委会的动员下,把早已准备好的食品,祛生生地叫卖了起来,让那些请假的学生纷拥而致,体验了长征路上艰辛后获得美食的巨大快乐……

    炳宣记得有一次,有一支队伍30余人,是章贡市旅游集团导游带团的,导游看到路边熟透了的枇杷,来到上岭岗,动员百姓采摘卖给游客,可爱的农户采摘来后,放在游客要经过的门前,让游客随便拿起来吃,就是不肯收钱……。

    农户念念不忘,曾经过往的红军队伍,无论何时也忘不了长征路中的亲人子弟兵!才有这种当今市场经济下与永运淳朴善良的思想博弈。

    这就是重走长征路的一种特别情怀和感受!

    后续的队伍连绵不断,炳宣抓紧调整队伍,参观完登贤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后,前队继续开拔前进,两路大军,队伍动起来了,旗帜飘扬,浩浩荡荡,向候车广场涌动……

    沉甸甸的稻子,挺起鞠躬着腰身,迎送着这支年轻充满朝气的队伍,不停随风晃动着青横的手掌。

    拥挤的候车广场,曾经是上岭岗组各户的自助菜园,窄窄的通道,站满了观看的群众。急着寻划曾经熟悉的红军面孔,好送去红军粮。

    沿路停靠的大巴车,整齐待命,等待着重走长征路的教师和学生队伍,顺利返回。

    后路大军,在一路口若悬河讲解员林业站刘站长带领下,终于全部上车,大家纷纷挥手告别,感动泪下。

    这时,一个问题萦绕在炳宣头上,长期这样多的队伍,干部要领路讲解,忙不过来呀!怎办?

    炳宣想出了个金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