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诸葛亮 第74章 吴起李广霍去病之法,各有所用
热门推荐:
我能看到商品价格曲线
至尊武道之星空无极
我在仙侠世界打闷棍
综武:盲盒小店,绾绾一发入魂
一剑,一驴,一壶酒
周少别再虐,夫人带球出逃啦
碧月清江醉少年
民间赌王
光之国科学家:卡洛斯奥特曼
如今的关羽,其统兵治军之能,还不能跟二十年后相比。
倒不是关羽基本功不扎实,而是他还未曾有指挥数万人作战的资历——刘备家底薄,起势晚,原本的历史上,关羽要到赤壁之战后,才有这样的机会。
如今诸葛瑾给的这次机会,应该也算创造了关羽带兵规模的新纪录了。
具体数字是:一万两千人。
此前淮阴之战的总兵力虽略多于此,但那是刘备和关羽一起指挥的,关羽并不是全军统帅。
当晚接风宴结束后,关羽回到下榻之处,虽酒意酣畅,但借着夜深人静,他还是很快想明白了这一点:
子瑜固然需要他练兵,但他自己,又何尝不需要这样一个机会,来精进、挑战自己?
这本就是互惠互利之事,必须珍惜机会好好干!
……
连关羽都想到了这一点,以诸葛亮的智商,当然更是早就想到了。
同一时刻,柴桑府衙之内,诸葛兄弟也在促膝长谈。
在弟弟正式跟关羽“见习练兵”之前,诸葛瑾觉得有几句话必须交代一下:
“阿亮,刚才接风宴前,我说关将军是天下罕有的练兵名将,让你席间言语谦逊些,你似乎有点不信?”
诸葛亮知道自己的表现瞒不过大哥,也就诚恳承认:
“确实,不过眼见为实,有真才实干之人,我岂会不服?我只是觉得兄长说他‘天下罕有’、略微有些名过其实。
仅以眼下而论,我以为曹操之帅才便远在其上。若论将来潜力,孙策年仅弱冠,便有如此雄略,亦不可限量。关将军终究太缺乏指挥大军的资历。
何况,当年平黄巾三杰,皆弃世不久。若无关中傕汜内战,致长安重臣大批凋零,这天下帅才,或许还轮不到关东诸公。”
诸葛瑾静静听着,没有打断弟弟。
他知道,诸葛亮所言非常符合如今的实际情况,不能强求对方预知未来。
但诸葛瑾也早就料到,弟弟会有这样的疑惑,所以他特地要强调一下:
“阿亮,有些道理,你还年轻,所以不明白。你太聪明了,以至于你觉得别人也是‘越老越做事练达,老谋深算’。
但事实上,天下并不是这样运作的。很多天纵之才,在少年时选定目标后,经过十年二十年磨砺,技艺便已到了人生巅峰,再往后可能就走下坡路了——
我指的不仅是武艺,也包括智谋。人老之后,继续成长的只有经验,而反应、巧思却会迟钝。
有些年长之人看似越来越成功,实则靠的是协调下属、慧眼识人、君子不器,以及地位威望的增长。正如高皇帝不擅将兵,却擅将将。
而年长之人的威望、人脉、调处手腕,这恰恰是我们年轻人学不来的。所以我们学东西时,不能盲目找这一领域最成功的长者去学,恰恰要学那些三四十岁、但确有独门专长之人。
关将军便是这样一位奇才,除了履历还不够、没有大兵团作战经验。但他的练兵基本功,绝对是天下顶级。”
这番话,果然让诸葛亮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刚刚十七岁的他,竟完全没想过这个问题。
诸葛亮咀嚼再三,豁然开朗:
“大哥所言……果然振聋发聩,我原先也总有一股傲气,觉得不管学什么,最好找当世最强之人。
没想到,其中还有这样一番道理,大哥,你怎么猜到我会不服的?你也没比我年长几岁啊。”
诸葛瑾笑了,他当然能猜到。
他有十几年的金牌讲师经历,怎么会揣摩不到学生的骄傲。
而且,诸葛瑾非常人间清醒,他知道,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眼光,是任何古人都比不了的。
这不是某一个古人的问题,而是古人的节奏太慢,技术和技能更新迭代太慢。
工业歌命之前的世界,根本就没有“中年危机”这个词。
汉朝人历来都觉得,所有智力型的工作,都是“越老越吃香”。
因为经验不会作废,技能不会淘汰,学了的东西能用一辈子,这种情况自古如此。
但现代人经历的残酷社会进步、转型。连医生、律师都不敢说越老越吃香,码农更是35岁被血洗优化。
所以诸葛瑾对于“智力工作者的哪些能力,能随着年龄增长。而又有哪些能力,不能随着年龄增长”的认知,显然超过工业歌命前的一切地球人。
韩信在这个问题上也没他透彻,所以韩信也只能说出“人老了不擅将兵,而擅将将”个特殊解,说不出普遍解。
如今,他看到二弟的不信、狐疑,当然要当头棒喝。
这也是诸葛瑾教书育人的第一宗旨:学知识、学技能之前,先端正态度,认清何以学何以不学。
不过,他这些内心活动,倒是不足为二弟道了,只好另找借口搪塞。
诸葛瑾搜肠刮肚回忆了一下,发现读书时背过的一段话,非常适合诸葛亮现在的心境,于是就岔开话题道: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师襄、老聃。郯子之贤不及孔子,然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关将军不会大兵团作战,你就跟他学别的部分,只要他有一项是天下第一,他就值得伱学。”
“谨遵大哥教诲!”诸葛亮发自肺腑地诚恳允诺,决定回去后把这段话也记在上次的劝学家书后面。
……
此后两日,因为过年的关系,柴桑城内一切倒也稳妥,并无大事发生。
关羽再急于练兵,也不会在这种日子就操练。
不过,哪怕不练兵,他带着诸葛亮长见识的旅程,却已经算是开始了。
他拉着诸葛亮到处走访,熟悉各营将士。
诸葛亮一开始有些懵逼,还以为关羽是要施恩卖好,给士卒赏赐、以尽快鼓舞士气。
但关羽也没有任何笼络的举措,最多只是挑一些士兵谈心。
甚至都不亲自出面,而是让手下心腹小校暗中打探,了解各营士兵们的担心、有什么需求。
若是按诸葛亮原本的性子,两天没见效,估计就要急着追问了——智商越高的人,越不容易延迟满足,他们总习惯于自己稍微做一点事,立刻就看到疗效和反馈。
好在这次刚刚被大哥关照过,诸葛亮反复告诫自己“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细细看不要急”,才熬了下来。
又过了数日,总算过了大年初五,关羽才开始恢复一定的操练强度,从军纪、队列开始,并辅之以一定的奖惩。
诸葛亮虚心把关羽的一切做法都先记下来,然后回去再慢慢揣摩,不管理解不理解。不理解就跟自己读过的兵法对照,争取印证理解。
如此又正式操练了三五日,诸葛亮终于觉得自己似乎总结出一点门道了。
他便趁着一次军纪整训后的闲暇之时,向关羽提了几个问题:
“关将军,我观你整顿军纪、鼓舞军心。或与士卒同甘苦,体恤其饮食下劣、改善加餐,还跟普通小校一起吃饭。
但有时你又不肯随意施恩,只是一味严加操练,把标准定得极高,很少有人能完成,同时给完成者重赏。
我揣摩着,你这是既学了李广的‘与士卒同甘苦’,又学了霍去病的‘只求赏罚分明,立功者有出头之日’,但两者应用又似乎很随意,看不出何时用何法的规律,你究竟信奉的是哪一套呢?”
诸葛亮这段话,也算引出了汉朝人对于如何团结士兵的一段公案了。
早在汉武帝的时候,李广就觉得跟士兵同甘共苦最有效果,
而霍去病却觉得只要能带大家打胜仗、赏罚分明,那么将领还是奢靡些好。这样下面的人才有奋斗动力,知道“我要是立大功了,也能跟霍将军一样享受享受”。
此后三百年,汉朝的武将,对士气的鼓舞思路不外乎这两大类,只是细节上略有不同——
当然,能把这两种思想中的任何一种,稍微学得像一点,就勉强能算个名将了。
比如桓灵时打羌人立下大功的段颎,就是典型的霍去病流,很能激发士兵的贪婪欲。
而绝大部分普通将领,是连其中任何一条都做不到的。
千万别笑,比如张飞那种“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的,就是典型的连一条都没做到。
当然张飞也能带兵,并且逼着士兵为他而战,但主要是靠高压的鞭策。以后能不能改好,就要看他是否尊敬诸葛兄弟、是否虚心改过了。
诸葛亮跟着关羽学了这些日子,他觉得各种风格具体怎么操作、都已经见识过了,只是没想明白关羽选择时的依据。
不过,他能问出这个问题,还是让关羽颇为欣赏。
“哦?你居然已经看出来、我是在博采众长,试图兼得霍去病、李广之法了?果然是饱学之士,这么快就看出来了。大哥和益德,跟我一起用兵十三年了,他们也没问过我这个问题。”
关羽感慨了一下,同时也有些得意,把自己的秘传心得卖弄道:
“其实,这个道理也说不清楚,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但大致来说,有几条模糊的原则。
根据我征战十三年的经验,李广那种与士卒同甘苦的做法,在你带领一支兵马,想要保护本乡本土的安宁、击退来犯贼寇时,会比较好用。
因为只有将领与士卒同甘共苦,才容易激发士卒觉得‘这是我们共同要守护的东西,连将军都在与我们一起吃苦,我们还有什么好计较得失的’,激发出同仇敌忾之心。
但是,如果你是带领一支军队远征,去打击异族,或者是‘春秋无义战’,只想吞并别的诸侯,这时候同甘苦就没用了。肯跟你远征的,都是想建功立业的,这些士卒的贪婪之心,比保家卫土之兵,要强烈的多。
这种时候,你就可以学霍去病奢靡,并赏罚严明,让他们知道功成名就后的显耀,奋力作战能得到多少。
同样的道理,其实在项羽和高祖身上,也应验过。太史公言项羽‘妇人之仁,却不知封赏’,其实跟项羽的起家有很大关系。
高祖起兵,一开始是为了自保,后来是为了夺天下、得富贵。当然要重重封赏并肩作战之人,否则那些乡党为何甘冒生死、远涉千里去咸阳?
项羽则不然,他起兵是因为仇恨,甚至都没想过得天下,只要灭秦。而保家、复仇之战,是不计得失的。项羽哪怕不发军饷,楚兵都会自发杀秦。妇人之仁、体恤士卒就够用了。
当秦亡后,从复仇转为争天下,项羽却没扭转过来,便渐渐众叛亲离。当年仇秦之部曲,并不仇汉。彭越、英布可以不要封赏自发杀秦,却不会不要封赏自发杀汉。”
关羽这番话也谈不上逻辑缜密,完全是一个带兵十几年的名将奇才,根据亲身经历、心得的总结。
刘备和他带兵,也经历过这么几个阶段。当初在涿郡起兵讨伐黄巾时,待遇条件也非常差,但袍泽们从来不抱怨,因为他们是在保卫家乡。
后来刘备和关羽带着乡勇转战他处,很快就因为赏赐、前途跟不上,屡遭溃败。关羽就是那时候开始,慢慢琢磨这个问题的。
他爱读《春秋》,但这不代表他就不读《史记》了,关羽是个非常爱从历史书里总结用兵经验、再跟自己的实践相结合,反复对照验证。
诸葛亮反复体悟,忍不住拍案叫绝:“那是不是保家卫国、为了报仇而战,就该同甘共苦呢?
而只要是侵略别国或者诸侯,哪怕是别国先动手的,只要打到了别国的国土上,这时候就要调动士卒的逐利之心?
难怪桓帝时段颎破羌,一次因连续作战、获取军功过多、士卒皆有余财,便不复进取。段颎便设计伪装羌人焚营地、毁财物,激励士卒仇羌,并再次努力搏命、终获大胜!”
诸葛亮提到的这个典故,在建安年间也不是秘密了。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儿,号称凉州三明之一的段颎,就有一次嫌弃“士兵们打胜仗得到的赏钱多了之后,怕没命花,也怕因为在塞外作战,攒的赏钱没法立刻送回给家人,万一死了就白赚了”。
然后段颎就想明白了一个道理:给钱才能让士兵奋斗,但钱多了之后,就又不利于奋斗了。因此最好伪造敌袭,把士兵们奋斗来的钱烧光,重新变成赤贫。
诸葛亮把关羽所言,还有项羽刘邦李广霍去病段颎典故统统融会贯通,终于觉得自己抓到了心得。
但关羽却劝他不要忙着下结论:“你所言,有一定道理,但还不够细,不能一概而论——
就说眼下之战,我们要驱使士卒奋不顾身攻击笮融,究竟该如何鼓舞士气、严明军纪?
对于军中的丹阳兵,还有兴霸的锦帆兵,他们只是为了得富贵利禄。
对于豫章本地的郡兵,他们或许怨恨笮融祸害他们的家乡。
对于广陵郡、丹阳郡来的郡兵,他们或许也有点家乡被祸害之恨,但他们毕竟是异地作战,心态又有微妙不同。
至于那些发现自己被骗、从而悔悟投降的僧兵,那又是截然不同的情况。
我要整合这四类怀着不同作战目的的士卒,但又不能明显用四套区别对待的赏罚激励措施,这就需要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同法而不同用,让人看不出端倪——总之,不是我夸口,掌握军心之法,你还有得学呢。”
诸葛亮彻底心悦诚服,慨叹道:“是我太急于求成了,总想总结出规律。有些东西,果然得临事而论,不可胶柱鼓瑟,否则岂不是成了赵括之辈。”
……
调整好心态后,诸葛亮学习动力愈发强烈,学习态度也愈发端正。
再看到关羽练兵时有任何不好归纳的做法,他也不再急于求问,而是自己再多想想,多揣摩揣摩。
诸葛亮的智力终究是冠绝天下,有了大哥敲打的学习态度,关羽提醒的学习方法后,自然是事半功倍,突飞猛进。
上元节过后,他懵懵懂懂觉得已稍稍掌握了关羽这一整套鼓舞士气法门的应用。
他把自己的想法跟关羽提出后,关羽倒也大度,就给他一个机会,具体上手实操。
由诸葛亮直接部署后面十日的训练奖惩、士卒饮食起居条件优化。
诸葛亮按观察来的关羽做法,先依样画葫芦。细微不足之处,关羽立刻给他指出,让他重新微调部署。
如此又七八日,需要关羽点拨的地方就越来越少了。
关羽看到这进步速度,也忍不住赞叹:“真是天下奇才,我起码花了八年,在大哥从平原相任上去徐州时,才达到你今日的军心掌握程度。
不过你也别骄傲,越是后面越难精进。你用了一个月时间,走完了我前八年的路,后面四年,估计你至少还要学一年多。”
诸葛亮也不骄傲:“如今便能达到关将军四年前的水准,我已经很满意了。”
倒不是关羽基本功不扎实,而是他还未曾有指挥数万人作战的资历——刘备家底薄,起势晚,原本的历史上,关羽要到赤壁之战后,才有这样的机会。
如今诸葛瑾给的这次机会,应该也算创造了关羽带兵规模的新纪录了。
具体数字是:一万两千人。
此前淮阴之战的总兵力虽略多于此,但那是刘备和关羽一起指挥的,关羽并不是全军统帅。
当晚接风宴结束后,关羽回到下榻之处,虽酒意酣畅,但借着夜深人静,他还是很快想明白了这一点:
子瑜固然需要他练兵,但他自己,又何尝不需要这样一个机会,来精进、挑战自己?
这本就是互惠互利之事,必须珍惜机会好好干!
……
连关羽都想到了这一点,以诸葛亮的智商,当然更是早就想到了。
同一时刻,柴桑府衙之内,诸葛兄弟也在促膝长谈。
在弟弟正式跟关羽“见习练兵”之前,诸葛瑾觉得有几句话必须交代一下:
“阿亮,刚才接风宴前,我说关将军是天下罕有的练兵名将,让你席间言语谦逊些,你似乎有点不信?”
诸葛亮知道自己的表现瞒不过大哥,也就诚恳承认:
“确实,不过眼见为实,有真才实干之人,我岂会不服?我只是觉得兄长说他‘天下罕有’、略微有些名过其实。
仅以眼下而论,我以为曹操之帅才便远在其上。若论将来潜力,孙策年仅弱冠,便有如此雄略,亦不可限量。关将军终究太缺乏指挥大军的资历。
何况,当年平黄巾三杰,皆弃世不久。若无关中傕汜内战,致长安重臣大批凋零,这天下帅才,或许还轮不到关东诸公。”
诸葛瑾静静听着,没有打断弟弟。
他知道,诸葛亮所言非常符合如今的实际情况,不能强求对方预知未来。
但诸葛瑾也早就料到,弟弟会有这样的疑惑,所以他特地要强调一下:
“阿亮,有些道理,你还年轻,所以不明白。你太聪明了,以至于你觉得别人也是‘越老越做事练达,老谋深算’。
但事实上,天下并不是这样运作的。很多天纵之才,在少年时选定目标后,经过十年二十年磨砺,技艺便已到了人生巅峰,再往后可能就走下坡路了——
我指的不仅是武艺,也包括智谋。人老之后,继续成长的只有经验,而反应、巧思却会迟钝。
有些年长之人看似越来越成功,实则靠的是协调下属、慧眼识人、君子不器,以及地位威望的增长。正如高皇帝不擅将兵,却擅将将。
而年长之人的威望、人脉、调处手腕,这恰恰是我们年轻人学不来的。所以我们学东西时,不能盲目找这一领域最成功的长者去学,恰恰要学那些三四十岁、但确有独门专长之人。
关将军便是这样一位奇才,除了履历还不够、没有大兵团作战经验。但他的练兵基本功,绝对是天下顶级。”
这番话,果然让诸葛亮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刚刚十七岁的他,竟完全没想过这个问题。
诸葛亮咀嚼再三,豁然开朗:
“大哥所言……果然振聋发聩,我原先也总有一股傲气,觉得不管学什么,最好找当世最强之人。
没想到,其中还有这样一番道理,大哥,你怎么猜到我会不服的?你也没比我年长几岁啊。”
诸葛瑾笑了,他当然能猜到。
他有十几年的金牌讲师经历,怎么会揣摩不到学生的骄傲。
而且,诸葛瑾非常人间清醒,他知道,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眼光,是任何古人都比不了的。
这不是某一个古人的问题,而是古人的节奏太慢,技术和技能更新迭代太慢。
工业歌命之前的世界,根本就没有“中年危机”这个词。
汉朝人历来都觉得,所有智力型的工作,都是“越老越吃香”。
因为经验不会作废,技能不会淘汰,学了的东西能用一辈子,这种情况自古如此。
但现代人经历的残酷社会进步、转型。连医生、律师都不敢说越老越吃香,码农更是35岁被血洗优化。
所以诸葛瑾对于“智力工作者的哪些能力,能随着年龄增长。而又有哪些能力,不能随着年龄增长”的认知,显然超过工业歌命前的一切地球人。
韩信在这个问题上也没他透彻,所以韩信也只能说出“人老了不擅将兵,而擅将将”个特殊解,说不出普遍解。
如今,他看到二弟的不信、狐疑,当然要当头棒喝。
这也是诸葛瑾教书育人的第一宗旨:学知识、学技能之前,先端正态度,认清何以学何以不学。
不过,他这些内心活动,倒是不足为二弟道了,只好另找借口搪塞。
诸葛瑾搜肠刮肚回忆了一下,发现读书时背过的一段话,非常适合诸葛亮现在的心境,于是就岔开话题道: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师襄、老聃。郯子之贤不及孔子,然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关将军不会大兵团作战,你就跟他学别的部分,只要他有一项是天下第一,他就值得伱学。”
“谨遵大哥教诲!”诸葛亮发自肺腑地诚恳允诺,决定回去后把这段话也记在上次的劝学家书后面。
……
此后两日,因为过年的关系,柴桑城内一切倒也稳妥,并无大事发生。
关羽再急于练兵,也不会在这种日子就操练。
不过,哪怕不练兵,他带着诸葛亮长见识的旅程,却已经算是开始了。
他拉着诸葛亮到处走访,熟悉各营将士。
诸葛亮一开始有些懵逼,还以为关羽是要施恩卖好,给士卒赏赐、以尽快鼓舞士气。
但关羽也没有任何笼络的举措,最多只是挑一些士兵谈心。
甚至都不亲自出面,而是让手下心腹小校暗中打探,了解各营士兵们的担心、有什么需求。
若是按诸葛亮原本的性子,两天没见效,估计就要急着追问了——智商越高的人,越不容易延迟满足,他们总习惯于自己稍微做一点事,立刻就看到疗效和反馈。
好在这次刚刚被大哥关照过,诸葛亮反复告诫自己“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细细看不要急”,才熬了下来。
又过了数日,总算过了大年初五,关羽才开始恢复一定的操练强度,从军纪、队列开始,并辅之以一定的奖惩。
诸葛亮虚心把关羽的一切做法都先记下来,然后回去再慢慢揣摩,不管理解不理解。不理解就跟自己读过的兵法对照,争取印证理解。
如此又正式操练了三五日,诸葛亮终于觉得自己似乎总结出一点门道了。
他便趁着一次军纪整训后的闲暇之时,向关羽提了几个问题:
“关将军,我观你整顿军纪、鼓舞军心。或与士卒同甘苦,体恤其饮食下劣、改善加餐,还跟普通小校一起吃饭。
但有时你又不肯随意施恩,只是一味严加操练,把标准定得极高,很少有人能完成,同时给完成者重赏。
我揣摩着,你这是既学了李广的‘与士卒同甘苦’,又学了霍去病的‘只求赏罚分明,立功者有出头之日’,但两者应用又似乎很随意,看不出何时用何法的规律,你究竟信奉的是哪一套呢?”
诸葛亮这段话,也算引出了汉朝人对于如何团结士兵的一段公案了。
早在汉武帝的时候,李广就觉得跟士兵同甘共苦最有效果,
而霍去病却觉得只要能带大家打胜仗、赏罚分明,那么将领还是奢靡些好。这样下面的人才有奋斗动力,知道“我要是立大功了,也能跟霍将军一样享受享受”。
此后三百年,汉朝的武将,对士气的鼓舞思路不外乎这两大类,只是细节上略有不同——
当然,能把这两种思想中的任何一种,稍微学得像一点,就勉强能算个名将了。
比如桓灵时打羌人立下大功的段颎,就是典型的霍去病流,很能激发士兵的贪婪欲。
而绝大部分普通将领,是连其中任何一条都做不到的。
千万别笑,比如张飞那种“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的,就是典型的连一条都没做到。
当然张飞也能带兵,并且逼着士兵为他而战,但主要是靠高压的鞭策。以后能不能改好,就要看他是否尊敬诸葛兄弟、是否虚心改过了。
诸葛亮跟着关羽学了这些日子,他觉得各种风格具体怎么操作、都已经见识过了,只是没想明白关羽选择时的依据。
不过,他能问出这个问题,还是让关羽颇为欣赏。
“哦?你居然已经看出来、我是在博采众长,试图兼得霍去病、李广之法了?果然是饱学之士,这么快就看出来了。大哥和益德,跟我一起用兵十三年了,他们也没问过我这个问题。”
关羽感慨了一下,同时也有些得意,把自己的秘传心得卖弄道:
“其实,这个道理也说不清楚,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但大致来说,有几条模糊的原则。
根据我征战十三年的经验,李广那种与士卒同甘苦的做法,在你带领一支兵马,想要保护本乡本土的安宁、击退来犯贼寇时,会比较好用。
因为只有将领与士卒同甘共苦,才容易激发士卒觉得‘这是我们共同要守护的东西,连将军都在与我们一起吃苦,我们还有什么好计较得失的’,激发出同仇敌忾之心。
但是,如果你是带领一支军队远征,去打击异族,或者是‘春秋无义战’,只想吞并别的诸侯,这时候同甘苦就没用了。肯跟你远征的,都是想建功立业的,这些士卒的贪婪之心,比保家卫土之兵,要强烈的多。
这种时候,你就可以学霍去病奢靡,并赏罚严明,让他们知道功成名就后的显耀,奋力作战能得到多少。
同样的道理,其实在项羽和高祖身上,也应验过。太史公言项羽‘妇人之仁,却不知封赏’,其实跟项羽的起家有很大关系。
高祖起兵,一开始是为了自保,后来是为了夺天下、得富贵。当然要重重封赏并肩作战之人,否则那些乡党为何甘冒生死、远涉千里去咸阳?
项羽则不然,他起兵是因为仇恨,甚至都没想过得天下,只要灭秦。而保家、复仇之战,是不计得失的。项羽哪怕不发军饷,楚兵都会自发杀秦。妇人之仁、体恤士卒就够用了。
当秦亡后,从复仇转为争天下,项羽却没扭转过来,便渐渐众叛亲离。当年仇秦之部曲,并不仇汉。彭越、英布可以不要封赏自发杀秦,却不会不要封赏自发杀汉。”
关羽这番话也谈不上逻辑缜密,完全是一个带兵十几年的名将奇才,根据亲身经历、心得的总结。
刘备和他带兵,也经历过这么几个阶段。当初在涿郡起兵讨伐黄巾时,待遇条件也非常差,但袍泽们从来不抱怨,因为他们是在保卫家乡。
后来刘备和关羽带着乡勇转战他处,很快就因为赏赐、前途跟不上,屡遭溃败。关羽就是那时候开始,慢慢琢磨这个问题的。
他爱读《春秋》,但这不代表他就不读《史记》了,关羽是个非常爱从历史书里总结用兵经验、再跟自己的实践相结合,反复对照验证。
诸葛亮反复体悟,忍不住拍案叫绝:“那是不是保家卫国、为了报仇而战,就该同甘共苦呢?
而只要是侵略别国或者诸侯,哪怕是别国先动手的,只要打到了别国的国土上,这时候就要调动士卒的逐利之心?
难怪桓帝时段颎破羌,一次因连续作战、获取军功过多、士卒皆有余财,便不复进取。段颎便设计伪装羌人焚营地、毁财物,激励士卒仇羌,并再次努力搏命、终获大胜!”
诸葛亮提到的这个典故,在建安年间也不是秘密了。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儿,号称凉州三明之一的段颎,就有一次嫌弃“士兵们打胜仗得到的赏钱多了之后,怕没命花,也怕因为在塞外作战,攒的赏钱没法立刻送回给家人,万一死了就白赚了”。
然后段颎就想明白了一个道理:给钱才能让士兵奋斗,但钱多了之后,就又不利于奋斗了。因此最好伪造敌袭,把士兵们奋斗来的钱烧光,重新变成赤贫。
诸葛亮把关羽所言,还有项羽刘邦李广霍去病段颎典故统统融会贯通,终于觉得自己抓到了心得。
但关羽却劝他不要忙着下结论:“你所言,有一定道理,但还不够细,不能一概而论——
就说眼下之战,我们要驱使士卒奋不顾身攻击笮融,究竟该如何鼓舞士气、严明军纪?
对于军中的丹阳兵,还有兴霸的锦帆兵,他们只是为了得富贵利禄。
对于豫章本地的郡兵,他们或许怨恨笮融祸害他们的家乡。
对于广陵郡、丹阳郡来的郡兵,他们或许也有点家乡被祸害之恨,但他们毕竟是异地作战,心态又有微妙不同。
至于那些发现自己被骗、从而悔悟投降的僧兵,那又是截然不同的情况。
我要整合这四类怀着不同作战目的的士卒,但又不能明显用四套区别对待的赏罚激励措施,这就需要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同法而不同用,让人看不出端倪——总之,不是我夸口,掌握军心之法,你还有得学呢。”
诸葛亮彻底心悦诚服,慨叹道:“是我太急于求成了,总想总结出规律。有些东西,果然得临事而论,不可胶柱鼓瑟,否则岂不是成了赵括之辈。”
……
调整好心态后,诸葛亮学习动力愈发强烈,学习态度也愈发端正。
再看到关羽练兵时有任何不好归纳的做法,他也不再急于求问,而是自己再多想想,多揣摩揣摩。
诸葛亮的智力终究是冠绝天下,有了大哥敲打的学习态度,关羽提醒的学习方法后,自然是事半功倍,突飞猛进。
上元节过后,他懵懵懂懂觉得已稍稍掌握了关羽这一整套鼓舞士气法门的应用。
他把自己的想法跟关羽提出后,关羽倒也大度,就给他一个机会,具体上手实操。
由诸葛亮直接部署后面十日的训练奖惩、士卒饮食起居条件优化。
诸葛亮按观察来的关羽做法,先依样画葫芦。细微不足之处,关羽立刻给他指出,让他重新微调部署。
如此又七八日,需要关羽点拨的地方就越来越少了。
关羽看到这进步速度,也忍不住赞叹:“真是天下奇才,我起码花了八年,在大哥从平原相任上去徐州时,才达到你今日的军心掌握程度。
不过你也别骄傲,越是后面越难精进。你用了一个月时间,走完了我前八年的路,后面四年,估计你至少还要学一年多。”
诸葛亮也不骄傲:“如今便能达到关将军四年前的水准,我已经很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