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诸葛亮 第360章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一年各取一个州
武昌城内,临近腊月,车骑将军府上,年底政务很是繁忙。
各处荆州士人,这两年被刘备潜移默化拉拢,来投者极多。临近年底,刘备也需要亲自接见很多新来的人才,安抚任用,以坚其心。
虽然刘备本人这两年没有做什么军事上的冒险,但他的收获也绝对不比军事进攻来得少。刘表的基本盘被他拉拢过来这么多,赖恭、吴巨两个太守也是兵不血刃,直接暗中彻底投了刘备。
不过,尽管在荆州坐镇,每年依然能确保收获颇丰,相比于曹操直接攻城略地扩大地盘,刘备还是稍稍有些坐不住。
所以他在年底每天宴客笼络之余,还是抽出时间,跟诸葛亮专程深谈了一下。
“孔明,今日之会,别无他意,唯有一事相商——孤欲迁移幕府,以便北伐曹贼,与子瑜、云长策应,可乎”
刘备跟诸葛亮当然没什么好客气的,诸葛亮一进门,刘备就直接挑明了自己的意思。
庞统今年被派去赵云那儿了,徐庶在荆南跟随张飞。江夏这边就一个诸葛亮说得上话,所以也不用召开什么会议,就关起门来摆点家常酒果,一对一聊就能拍板。
这种场合,诸葛亮也没什么可藏着掖着的了,也不用解释太多理由,听完问题,就直接报了自己的答案:
“此事我最近也思虑甚多,觉得确实可行,但眼下还不是时机——近日探得曹操对并州高干用兵,但所费兵力并不多,主要是靠西凉马腾为其羽翼。
袁氏众将已经离心离德,高干注定牵制不了曹贼多少实力,他完全可以一边打高干,一边防住我们。曹贼的主力依然在淮北,子龙和兴霸在陈、谯之间小规模骚扰,也未能找出破绽。
而且隆冬寒冷时节,只有实力强弱差距巨大的诸侯之间,才有可能强攻得手。若是双方势均力敌,相差不大,进攻一方吃亏太明显。
曹操和高干,就属于强弱差距太大,而我们和曹操,完全达不到这种程度。只有将来曹操再次对袁尚动手时,才是我军北上的良机。
不过,曹操对高干下手,也算是启发了我军。我军更该坚定趁着冬天和早春北线无机可乘的时候,部署对交趾士燮的攻势。这样曹操得并州,我们也得解除南方的后患。
只要我军投入不多,可以四五个月为期、确保一旦进展不利也能随时收手,那就不会耽误来年趁曹操攻打袁尚时趁虚北伐的机会。
等明年春耕农忙之后,主公若愿亲自主持北伐,届时再迁移幕府也不迟。”
刘备听了,觉得也有道理。现在大冬天的,他就算迁移了幕府,也没法对曹操如何,还劳民伤财。
有诸葛亮把握大局,不差这几个月了。
刘备就没有再纠结时机,而是顺势转到了下一个问题:“若是北伐之前,要迁移幕府,先生以为当迁往何处”
诸葛亮想都没想:“不如迁至合肥——江夏西接刘表,无用武之地,往北虽与曹贼汝南接壤,但需要翻越桐柏山,险峻难行,不易用兵。
若是迁至合肥,正好居中调度,可随机应变。以我度之,明年曹军再次北上时,南线空虚的机会,无非两处。
要么是徐州彭城出现兵力不足,则我军当以云长为主力,继续推进今年未竟全功的战局。要么就是淮西汝南、陈蔡兵力不足,则我军当以子龙为主力,从寿春、下蔡逆流淮河而上,全据淮南。把我军西线和曹军的对峙线,也从桐柏山北移到淮河。
而合肥正好居中调度,东距下邳不远,西距下蔡亦不远。各处若有时机,开战前纵要请示,两三日便能定夺,不至于贻误。”
诸葛亮原本倒是想说寿春比合肥更合适,但寿春毕竟太靠近前线了,刘备把车骑将军幕府直接推到第一线,有点危险。
倒不是说刘备本人会有危险,而是幕府一旦移动之后,没有合理的理由就不该再乱迁。寿春虽然不可能被曹军攻破,但也是有可能被围的,放在那儿一旦风吹草动,很伤士气。
而且寿春毕竟被袁术当过伪都,名声已经臭了。刘备是讨逆匡汉出身,怎么能跟袁术选择雷同
既然合肥也没差多少,就稍退半步,以后淮南中游第一政治重镇,从寿春南移到合肥,而寿春只作为扼守淮-淝航道的纯军事要塞。
历史上,孙权这样的诸侯,能够长期以秣陵/建业为其统治核心,那是因为孙权的地盘小,他只在淮南和江南有势力范围,淮北一寸土地也无,这时候,后世南京周边才有足够的战略纵深,有江防可以依托,别的都是次要的。
但刘备现在的情况,已经大不一样了,他在青徐都打得有声有色的,沂水、泗水以东,一直到大海,都是他的势力。这时候如果还依托后世南京或者武昌周边,确实会出现领土过于狭长,两头不一定顾得上。
前两年因为要消化荆州这边的资源,潜移默化拉拢刘表治下的势力,而且要表现刘备很尊重刘协封给他的车骑将军、武昌侯地位,这才在武昌住了那么久。
现在荆州能拉拢的都拉拢得差不多了,荆南也彻底稳定了。今年冬天张飞在荆南对南海收关扫尾后,明年刘备确实可以迁走。
这才是最符合本阵营利益的,倒也不必一味抄原本历史的答案了——何况,刘备问的是诸葛亮,而非诸葛瑾。
诸葛亮可不是穿越者,他的一切见解,都是自己分析出来的。最多靠大哥早年的教导和相互启发,多带了点诸葛瑾想问题的思路和影子,但本质还是诸葛亮自己高瞻远瞩。
刘备再无疑虑,决定以后就以武昌继续为经济上的中心。
而军事上的指挥中枢,就顺水推舟迁移到合肥。
也就是只把车骑将军幕府迁过去,但武昌侯府不动。至于扬州牧府就更不会动了,还放在秣陵。
车骑将军府、武昌侯府、扬州牧府分处三城,合肥、武昌、秣陵分别占据军事、经济、政治上的一席之地。
……
刘备和诸葛亮商讨定下了未来的重心调整思路后,后续这个冬天,乃至来年开春,就是乏味的计划执行阶段了。
因为诸葛亮的战略计划做得太好,所以后续执行过程中,还真就没有发生什么意外,也就没什么细节值得大书特书的。
主要是曹操对高干、刘备对士燮,都属于过度碾压了。
大家都不用出全力,让对方一只手,单手都能干趴下。
于是,建安七年的冬天,和建安八年的春天,就在曹刘一边对峙“内力”,另一只手随手秒杀掠阵鱼腩的状态下渡过了。
并州那边,曹军腊月全据上党、次年正月攻破介休,二月开始围困太原。
高干在郭援被斩后,愈发兵微将寡,主力已经被歼灭,只能困守太原城,许以重金向南匈奴单于呼厨泉求援。
但呼厨泉远道而来,其心不定,颇有观望动摇之态。跟曹军和马腾联军交手后,呼厨泉惨败,选择向曹操投降。
随着呼厨泉的倒戈,高干局势愈发岌岌可危。三月初,随着太行山融雪,道路能行,袁尚勉强派出牵招增援高干,亦在上艾(阳泉)被曹军击败,牵招降曹。
高干外援全部断绝的情况下,知道坐守孤城无望。想要走小路、弃军乔装突围,南奔刘备或刘表。但在吕梁山区被曹军搜捕抓获,送到许都斩首示众。
(注:历史上高干觉得守下去没希望,就弃城突围想投刘表,此为史实。现在只是因为蝴蝶效应,多了一个投刘备的选项。但结果没差,都是半路上被曹军截获杀了。)
随着高干覆灭,并州全境归曹。而且曹军和袁尚在并州战役的末期、也因为曹操攻高干和袁尚救高干,重新发生了武装冲突。
所以曹操和袁尚,等于是再次事实上开战了,双方的停战期只持续了短短十个月。
说句公道话,这一世曹操找的攻高干的借口,比历史同期要更生硬一些。毕竟袁尚都处在对朝廷服软的状态下,曹操还以欲加之罪挑衅剪除其羽翼,这对于曹操的政治信用,是一个比较大的打击。
当然,跟历史上司马懿的洛水放屁相比,曹操这次的出尔反尔,也还没那么夸张,最多只有司马懿洛水放屁一两成的功力。
曹操这也是没办法,因为被刘备逼得更紧了,为了更快捞取实际利益、实打实的变现地盘,他只能在政治的信用和名声层面多透支一点,以虚名换更多实利。
如果没有刘备的压力,曹操能慢慢来的话,他也想慢慢来的。
这就好比那句经典的奥运会名言:一切技术动作走形,都是对手压力的结果。如果能当训练赛来打,谁会技术动作走形呢
……
不过,曹操虽然在建安七年冬和建安八年春,取得了一隅之地的实利,刘备这边也没闲着。
这年腊月,靠着前两年在荆南大肆兴修水利、整治道路、修复灵渠运河所积累下的资本,张飞终于能从零陵郡出兵,走灵渠运河运粮,以少量部队翻越五岭,进入岭南的桂林、苍梧一带。
至于战争的理由和借口,那也是应有尽有——原本历史上,这时候“交州”都还不存在呢,只有“交趾刺史部”。而交州原本正是曹操在建安八年才设的,为的就是扶持士燮,给其他南方诸侯添堵(历史上曹操都还不是为了防孙权,而是为了防刘表)。
如今,曹操要牵制刘备,此前当然也有提前给士燮封了交州牧,并且从荆州和扬州划了一些地归交州——毕竟“交州”是新设的,跟原本的区划肯定会有出入。
而士燮觉得自己天高皇帝远,曹操敢封他就敢接,而且还名义上能统治一部分实际归刘备所有的土地,那刘备打他也就顺理成章了——设交州、封“交州牧”,这两道旨意都是衣带诏事件爆发之后两年才下发的,完全是乱命,刘备怎么可能奉诏他当然要匡正这个错误了。
考虑到后勤的困难,张飞只带了一万多人的战兵,而后勤辅助保障人员,则比战兵还多。
为了确保翻山顺利,徐庶为张飞出谋划策,先在桂阳郡和南海郡接壤的曲江(韶关)和零陵郡与苍梧郡接壤的临贺,佯设重兵,吸引士燮把主力部队放到临贺和曲江,封堵五岭山谷关隘。
然后张飞的真正主力,才走灵渠,从湘水支流切入漓江上游,绕个圈子,从后世桂林一带,直插苍梧郡治,一举拿下苍梧腹地。
士燮连连反应过来时,连忙分兵堵口,骚扰张飞粮道,但张飞的一万多人,已经杀进了珠江流域,张飞完全可以以战养战,靠掠夺补给维持部队。
士燮见堵口及时,阻止了张飞的后军和物资继续运过来,就打算坚壁清野耗死张飞。
他派出大军四面围堵张飞,只守不攻,固守张飞周边各处城池。但张飞也无视城池,四处绕过城池深入流窜,广掠四野,完全不惧怕距离自己的后路越来越远,把南海、苍梧腹地搅得一团乱。
士燮被搞得头皮发麻,只好从守城切换成野战防御,出兵在番禺一带包围了张飞。然后试图扎营封堵,还再慢慢修筑甬道困死张飞。
无奈张飞等的就是士燮忍不住出城,他不等士燮营垒修筑坚固,直接对士燮的大营发起了猛攻。
士燮的部队大多是南蛮习性的热带士卒,不谙纪律,只用刀盾和软弓,连长枪方阵都不会用。
想跟中原来的强军交战,原本唯一的机会就是指望热带病把中原军队耗死。或者指望热带细菌病毒滋生迅速、中原士兵一点小伤就感染而亡。
无奈这次张飞是严格按诸葛亮的吩咐,瞅准了大冬天来短期作战的。
而且战前诸葛亮和诸葛瑾兄弟还跟华佗搞了不少微生物实验,对于病菌繁衍规律有了挺深的认识,所以给张飞部队采取的医疗卫生保障措施,也远胜于其他任何此前的古代军队。
连东汉初年伏波将军马援征交趾时的保障措施,都远不如张飞懂行。
张飞的军队卫生条件搞得这么硬,这一仗就已经赢了一半多了。
士燮挟数倍兵力围堵张飞,在番禺被一场攻营战直接打崩,士燮主力损失惨重,张飞顺势取了番禺,在交州彻底站稳脚跟。
士燮绝望之余,在丢掉番禺城之前,还想坚壁清野、把番禺城里的存粮烧了。好确保张飞就算破了城也拿不到存粮,只能等饿死、或者粮尽退兵。
可惜,士燮虽然在付出惨重代价的情况下,放火是成功了,没把自己的余粮留给张飞。
但他很快就绝望地发现,随着跟张飞的战事进入第二个月,刘备军居然还有两路偏师杀入了交州境内!
一路是从闽中走沿海陆路而来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打的是会稽太守王朗的旗号,骚扰士燮控制下的后世潮、汕、漳一带。
另一路则是远远渡海而来,直扑番禺,由步骘、陆议领兵,兵力虽然不多,但在番禺实现水陆会师后,却能依靠海运,从闽中沿海把源源不断的补给送给张飞。
随着张飞和步骘、陆议拉出的包围网彻底成型,苍梧、番禺以西的土地,纷纷投降了刘备。
士燮一败再败,只能先逃回交趾郡本郡,也就是后世的越南北部。
刘备阵营因为时间的关系,只有小半年的用兵窗口期,天热了就得撤军、只留下新臣服的本地士兵担任防守主力,也就没追到“越南”杀士燮本人。只是依托桂西山区,和士燮分治。
但后世的广东地区全境,被张飞这短短四个月的用兵,就算是彻底拿下了。
也就是全取南海郡、苍梧郡和合浦郡。而士燮继续占据交趾郡。苍梧和交趾之间的郁林郡(古桂林郡),则是在双方争夺状态,属于山区缓冲区,那地方也不值钱。
而步骘也靠着张飞拿下后世广东全境之利,从此可以在南海郡和朱崖设置海港、建设补给基地,为明年南下联络林邑国、寻找林邑稻做准备。
不过这事儿就不用大张旗鼓了,只要派一支小舰队就能搞定,花不了多少钱和人力,也不会影响北线战场。
倒不是步骘不想现在立刻就继续南下打通林邑航道、探索通商。实在是受天气制约,他们一年只有半年能做事,天气一热就只能蛰伏。
今年天气变热后,可以让步骘和陆议先适应适应南方气候水土,士兵们也都筛选一下,挑适应性强的留下,并且注意当地医疗卫生系统的建设,有了基础之后,才能磨刀不误砍柴工。
——
ps:以上已经五千字。最终还是决定曹操打并州和刘备拿下交州大部,一章之内流水账过完。
因为敌人太弱,写得有来有回太假了,还是详略得当,大致描述一下战术、计策、分析一下胜败原因就行了。否则写个几万字又有人嫌灌水。(主要是我打交州的计策和战略规划,也写不出新意。上本忽悠刘备就是类似的思路。没对抗的话,再详写也只能雷同)
敌人够强时我才详写,后续还是围绕曹刘之争展开。
本章末尾会附建安八年春形势图。
各处荆州士人,这两年被刘备潜移默化拉拢,来投者极多。临近年底,刘备也需要亲自接见很多新来的人才,安抚任用,以坚其心。
虽然刘备本人这两年没有做什么军事上的冒险,但他的收获也绝对不比军事进攻来得少。刘表的基本盘被他拉拢过来这么多,赖恭、吴巨两个太守也是兵不血刃,直接暗中彻底投了刘备。
不过,尽管在荆州坐镇,每年依然能确保收获颇丰,相比于曹操直接攻城略地扩大地盘,刘备还是稍稍有些坐不住。
所以他在年底每天宴客笼络之余,还是抽出时间,跟诸葛亮专程深谈了一下。
“孔明,今日之会,别无他意,唯有一事相商——孤欲迁移幕府,以便北伐曹贼,与子瑜、云长策应,可乎”
刘备跟诸葛亮当然没什么好客气的,诸葛亮一进门,刘备就直接挑明了自己的意思。
庞统今年被派去赵云那儿了,徐庶在荆南跟随张飞。江夏这边就一个诸葛亮说得上话,所以也不用召开什么会议,就关起门来摆点家常酒果,一对一聊就能拍板。
这种场合,诸葛亮也没什么可藏着掖着的了,也不用解释太多理由,听完问题,就直接报了自己的答案:
“此事我最近也思虑甚多,觉得确实可行,但眼下还不是时机——近日探得曹操对并州高干用兵,但所费兵力并不多,主要是靠西凉马腾为其羽翼。
袁氏众将已经离心离德,高干注定牵制不了曹贼多少实力,他完全可以一边打高干,一边防住我们。曹贼的主力依然在淮北,子龙和兴霸在陈、谯之间小规模骚扰,也未能找出破绽。
而且隆冬寒冷时节,只有实力强弱差距巨大的诸侯之间,才有可能强攻得手。若是双方势均力敌,相差不大,进攻一方吃亏太明显。
曹操和高干,就属于强弱差距太大,而我们和曹操,完全达不到这种程度。只有将来曹操再次对袁尚动手时,才是我军北上的良机。
不过,曹操对高干下手,也算是启发了我军。我军更该坚定趁着冬天和早春北线无机可乘的时候,部署对交趾士燮的攻势。这样曹操得并州,我们也得解除南方的后患。
只要我军投入不多,可以四五个月为期、确保一旦进展不利也能随时收手,那就不会耽误来年趁曹操攻打袁尚时趁虚北伐的机会。
等明年春耕农忙之后,主公若愿亲自主持北伐,届时再迁移幕府也不迟。”
刘备听了,觉得也有道理。现在大冬天的,他就算迁移了幕府,也没法对曹操如何,还劳民伤财。
有诸葛亮把握大局,不差这几个月了。
刘备就没有再纠结时机,而是顺势转到了下一个问题:“若是北伐之前,要迁移幕府,先生以为当迁往何处”
诸葛亮想都没想:“不如迁至合肥——江夏西接刘表,无用武之地,往北虽与曹贼汝南接壤,但需要翻越桐柏山,险峻难行,不易用兵。
若是迁至合肥,正好居中调度,可随机应变。以我度之,明年曹军再次北上时,南线空虚的机会,无非两处。
要么是徐州彭城出现兵力不足,则我军当以云长为主力,继续推进今年未竟全功的战局。要么就是淮西汝南、陈蔡兵力不足,则我军当以子龙为主力,从寿春、下蔡逆流淮河而上,全据淮南。把我军西线和曹军的对峙线,也从桐柏山北移到淮河。
而合肥正好居中调度,东距下邳不远,西距下蔡亦不远。各处若有时机,开战前纵要请示,两三日便能定夺,不至于贻误。”
诸葛亮原本倒是想说寿春比合肥更合适,但寿春毕竟太靠近前线了,刘备把车骑将军幕府直接推到第一线,有点危险。
倒不是说刘备本人会有危险,而是幕府一旦移动之后,没有合理的理由就不该再乱迁。寿春虽然不可能被曹军攻破,但也是有可能被围的,放在那儿一旦风吹草动,很伤士气。
而且寿春毕竟被袁术当过伪都,名声已经臭了。刘备是讨逆匡汉出身,怎么能跟袁术选择雷同
既然合肥也没差多少,就稍退半步,以后淮南中游第一政治重镇,从寿春南移到合肥,而寿春只作为扼守淮-淝航道的纯军事要塞。
历史上,孙权这样的诸侯,能够长期以秣陵/建业为其统治核心,那是因为孙权的地盘小,他只在淮南和江南有势力范围,淮北一寸土地也无,这时候,后世南京周边才有足够的战略纵深,有江防可以依托,别的都是次要的。
但刘备现在的情况,已经大不一样了,他在青徐都打得有声有色的,沂水、泗水以东,一直到大海,都是他的势力。这时候如果还依托后世南京或者武昌周边,确实会出现领土过于狭长,两头不一定顾得上。
前两年因为要消化荆州这边的资源,潜移默化拉拢刘表治下的势力,而且要表现刘备很尊重刘协封给他的车骑将军、武昌侯地位,这才在武昌住了那么久。
现在荆州能拉拢的都拉拢得差不多了,荆南也彻底稳定了。今年冬天张飞在荆南对南海收关扫尾后,明年刘备确实可以迁走。
这才是最符合本阵营利益的,倒也不必一味抄原本历史的答案了——何况,刘备问的是诸葛亮,而非诸葛瑾。
诸葛亮可不是穿越者,他的一切见解,都是自己分析出来的。最多靠大哥早年的教导和相互启发,多带了点诸葛瑾想问题的思路和影子,但本质还是诸葛亮自己高瞻远瞩。
刘备再无疑虑,决定以后就以武昌继续为经济上的中心。
而军事上的指挥中枢,就顺水推舟迁移到合肥。
也就是只把车骑将军幕府迁过去,但武昌侯府不动。至于扬州牧府就更不会动了,还放在秣陵。
车骑将军府、武昌侯府、扬州牧府分处三城,合肥、武昌、秣陵分别占据军事、经济、政治上的一席之地。
……
刘备和诸葛亮商讨定下了未来的重心调整思路后,后续这个冬天,乃至来年开春,就是乏味的计划执行阶段了。
因为诸葛亮的战略计划做得太好,所以后续执行过程中,还真就没有发生什么意外,也就没什么细节值得大书特书的。
主要是曹操对高干、刘备对士燮,都属于过度碾压了。
大家都不用出全力,让对方一只手,单手都能干趴下。
于是,建安七年的冬天,和建安八年的春天,就在曹刘一边对峙“内力”,另一只手随手秒杀掠阵鱼腩的状态下渡过了。
并州那边,曹军腊月全据上党、次年正月攻破介休,二月开始围困太原。
高干在郭援被斩后,愈发兵微将寡,主力已经被歼灭,只能困守太原城,许以重金向南匈奴单于呼厨泉求援。
但呼厨泉远道而来,其心不定,颇有观望动摇之态。跟曹军和马腾联军交手后,呼厨泉惨败,选择向曹操投降。
随着呼厨泉的倒戈,高干局势愈发岌岌可危。三月初,随着太行山融雪,道路能行,袁尚勉强派出牵招增援高干,亦在上艾(阳泉)被曹军击败,牵招降曹。
高干外援全部断绝的情况下,知道坐守孤城无望。想要走小路、弃军乔装突围,南奔刘备或刘表。但在吕梁山区被曹军搜捕抓获,送到许都斩首示众。
(注:历史上高干觉得守下去没希望,就弃城突围想投刘表,此为史实。现在只是因为蝴蝶效应,多了一个投刘备的选项。但结果没差,都是半路上被曹军截获杀了。)
随着高干覆灭,并州全境归曹。而且曹军和袁尚在并州战役的末期、也因为曹操攻高干和袁尚救高干,重新发生了武装冲突。
所以曹操和袁尚,等于是再次事实上开战了,双方的停战期只持续了短短十个月。
说句公道话,这一世曹操找的攻高干的借口,比历史同期要更生硬一些。毕竟袁尚都处在对朝廷服软的状态下,曹操还以欲加之罪挑衅剪除其羽翼,这对于曹操的政治信用,是一个比较大的打击。
当然,跟历史上司马懿的洛水放屁相比,曹操这次的出尔反尔,也还没那么夸张,最多只有司马懿洛水放屁一两成的功力。
曹操这也是没办法,因为被刘备逼得更紧了,为了更快捞取实际利益、实打实的变现地盘,他只能在政治的信用和名声层面多透支一点,以虚名换更多实利。
如果没有刘备的压力,曹操能慢慢来的话,他也想慢慢来的。
这就好比那句经典的奥运会名言:一切技术动作走形,都是对手压力的结果。如果能当训练赛来打,谁会技术动作走形呢
……
不过,曹操虽然在建安七年冬和建安八年春,取得了一隅之地的实利,刘备这边也没闲着。
这年腊月,靠着前两年在荆南大肆兴修水利、整治道路、修复灵渠运河所积累下的资本,张飞终于能从零陵郡出兵,走灵渠运河运粮,以少量部队翻越五岭,进入岭南的桂林、苍梧一带。
至于战争的理由和借口,那也是应有尽有——原本历史上,这时候“交州”都还不存在呢,只有“交趾刺史部”。而交州原本正是曹操在建安八年才设的,为的就是扶持士燮,给其他南方诸侯添堵(历史上曹操都还不是为了防孙权,而是为了防刘表)。
如今,曹操要牵制刘备,此前当然也有提前给士燮封了交州牧,并且从荆州和扬州划了一些地归交州——毕竟“交州”是新设的,跟原本的区划肯定会有出入。
而士燮觉得自己天高皇帝远,曹操敢封他就敢接,而且还名义上能统治一部分实际归刘备所有的土地,那刘备打他也就顺理成章了——设交州、封“交州牧”,这两道旨意都是衣带诏事件爆发之后两年才下发的,完全是乱命,刘备怎么可能奉诏他当然要匡正这个错误了。
考虑到后勤的困难,张飞只带了一万多人的战兵,而后勤辅助保障人员,则比战兵还多。
为了确保翻山顺利,徐庶为张飞出谋划策,先在桂阳郡和南海郡接壤的曲江(韶关)和零陵郡与苍梧郡接壤的临贺,佯设重兵,吸引士燮把主力部队放到临贺和曲江,封堵五岭山谷关隘。
然后张飞的真正主力,才走灵渠,从湘水支流切入漓江上游,绕个圈子,从后世桂林一带,直插苍梧郡治,一举拿下苍梧腹地。
士燮连连反应过来时,连忙分兵堵口,骚扰张飞粮道,但张飞的一万多人,已经杀进了珠江流域,张飞完全可以以战养战,靠掠夺补给维持部队。
士燮见堵口及时,阻止了张飞的后军和物资继续运过来,就打算坚壁清野耗死张飞。
他派出大军四面围堵张飞,只守不攻,固守张飞周边各处城池。但张飞也无视城池,四处绕过城池深入流窜,广掠四野,完全不惧怕距离自己的后路越来越远,把南海、苍梧腹地搅得一团乱。
士燮被搞得头皮发麻,只好从守城切换成野战防御,出兵在番禺一带包围了张飞。然后试图扎营封堵,还再慢慢修筑甬道困死张飞。
无奈张飞等的就是士燮忍不住出城,他不等士燮营垒修筑坚固,直接对士燮的大营发起了猛攻。
士燮的部队大多是南蛮习性的热带士卒,不谙纪律,只用刀盾和软弓,连长枪方阵都不会用。
想跟中原来的强军交战,原本唯一的机会就是指望热带病把中原军队耗死。或者指望热带细菌病毒滋生迅速、中原士兵一点小伤就感染而亡。
无奈这次张飞是严格按诸葛亮的吩咐,瞅准了大冬天来短期作战的。
而且战前诸葛亮和诸葛瑾兄弟还跟华佗搞了不少微生物实验,对于病菌繁衍规律有了挺深的认识,所以给张飞部队采取的医疗卫生保障措施,也远胜于其他任何此前的古代军队。
连东汉初年伏波将军马援征交趾时的保障措施,都远不如张飞懂行。
张飞的军队卫生条件搞得这么硬,这一仗就已经赢了一半多了。
士燮挟数倍兵力围堵张飞,在番禺被一场攻营战直接打崩,士燮主力损失惨重,张飞顺势取了番禺,在交州彻底站稳脚跟。
士燮绝望之余,在丢掉番禺城之前,还想坚壁清野、把番禺城里的存粮烧了。好确保张飞就算破了城也拿不到存粮,只能等饿死、或者粮尽退兵。
可惜,士燮虽然在付出惨重代价的情况下,放火是成功了,没把自己的余粮留给张飞。
但他很快就绝望地发现,随着跟张飞的战事进入第二个月,刘备军居然还有两路偏师杀入了交州境内!
一路是从闽中走沿海陆路而来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打的是会稽太守王朗的旗号,骚扰士燮控制下的后世潮、汕、漳一带。
另一路则是远远渡海而来,直扑番禺,由步骘、陆议领兵,兵力虽然不多,但在番禺实现水陆会师后,却能依靠海运,从闽中沿海把源源不断的补给送给张飞。
随着张飞和步骘、陆议拉出的包围网彻底成型,苍梧、番禺以西的土地,纷纷投降了刘备。
士燮一败再败,只能先逃回交趾郡本郡,也就是后世的越南北部。
刘备阵营因为时间的关系,只有小半年的用兵窗口期,天热了就得撤军、只留下新臣服的本地士兵担任防守主力,也就没追到“越南”杀士燮本人。只是依托桂西山区,和士燮分治。
但后世的广东地区全境,被张飞这短短四个月的用兵,就算是彻底拿下了。
也就是全取南海郡、苍梧郡和合浦郡。而士燮继续占据交趾郡。苍梧和交趾之间的郁林郡(古桂林郡),则是在双方争夺状态,属于山区缓冲区,那地方也不值钱。
而步骘也靠着张飞拿下后世广东全境之利,从此可以在南海郡和朱崖设置海港、建设补给基地,为明年南下联络林邑国、寻找林邑稻做准备。
不过这事儿就不用大张旗鼓了,只要派一支小舰队就能搞定,花不了多少钱和人力,也不会影响北线战场。
倒不是步骘不想现在立刻就继续南下打通林邑航道、探索通商。实在是受天气制约,他们一年只有半年能做事,天气一热就只能蛰伏。
今年天气变热后,可以让步骘和陆议先适应适应南方气候水土,士兵们也都筛选一下,挑适应性强的留下,并且注意当地医疗卫生系统的建设,有了基础之后,才能磨刀不误砍柴工。
——
ps:以上已经五千字。最终还是决定曹操打并州和刘备拿下交州大部,一章之内流水账过完。
因为敌人太弱,写得有来有回太假了,还是详略得当,大致描述一下战术、计策、分析一下胜败原因就行了。否则写个几万字又有人嫌灌水。(主要是我打交州的计策和战略规划,也写不出新意。上本忽悠刘备就是类似的思路。没对抗的话,再详写也只能雷同)
敌人够强时我才详写,后续还是围绕曹刘之争展开。
本章末尾会附建安八年春形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