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制造机,我一手打造最强电台 第220章 那个人,要来了
热门推荐:
天赋,体质,背景,我都是最顶级
救命!漂亮主播她钓而不自知
退休守护者在蓝锁当打工人
东京喰种:融合斑!开启无限月读
王者之电竞大魔王
快穿炮灰之偏执反派别太爱
糖运连绵:班花同桌又乖又萌
好运撞末日
鸿钧崩溃,这个截教压根算计不了
汤光远把自己的分析放到了网上,顿时又是引起一阵热议。
原来古诗之中,还有这么多的门道,还有细分领域!
杜甫真是天才,把律诗带到了一种全新的高度,而且还是用这种和风细雨,不彰不显的方式。
牛!
但更多的人,关注到的是汤光远提及的一个概念——
“执唐诗牛耳者,唯李、杜二人也!”
原本这是顾知书在节目里就提出来的一句评语,但当时留心到的听众不多。
后来被汤光远单独摘录出来,放到网上后,才渐渐形成了讨论的风潮。
执牛耳者?
王维都不能上榜?
大家仔细想了想,似乎也的确是这么一回事。
一方面杜甫是以诗写史,现实性更强,也更有时代意义。
另一方面他把律诗这个体裁发扬光大,创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在艺术性上也更为高超。
杜甫能压过王维一头,不算让人意外。
但问题是——
李白啊!
诗仙李白!
那个从北大的读书交流会开始,就一直被顾知书挂在嘴边,吊足人胃口的李白,啥时候能让听众们目睹其真容?
一直都说李白是写诗最牛的人,写欧阳修有提及他,写王维有提及他,写很多牛哄哄的历史人物时,都有提及他!
仿佛此人已经是天下公认的写诗第一人。
就连杜甫,按照顾知书在节目里的意思,他的伟大是在身后才被后人追封铭记的,杜甫的诗在当时因为太风格独特,反而让同时代的人号不着脉,没有获得匹配的名声。
的确,杜甫的伟大,在于他为百姓发声,为天下寒门呐喊。
但在那个时代,掌握了舆论话语权的权贵士人阶层,又有几个人是真正心系百姓呢?
杜甫声嘶力竭的呐喊,在他们耳中,也许不过是一个笑话罢了。
如果说,凡事都有两面性,大唐亦是如此。
那杜甫的诗,他所写的史,只是记录了大唐自安史之乱后,混乱、颓废、沉沦、幽暗的一面。
可所有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要说拎出来一个夏国文明最强大昌盛的朝代,汉唐,必占其中一席!
从情感上来说,杜甫的诗,注定不会被人们所喜爱,所津津乐道,被时常挂在嘴边,在和朋友闲谈喝茶时背诵。
因为它太苦了。
苦到了极致,如同一剂中药,虽然是苦口良药,明知功效卓着,但要把它喝下去,还是得硬着头皮皱起眉头。
然而,杜甫的诗越是苦涩,越是深沉,越是绝望,就越是让人不由得在内心期待,极致黑暗的另一面,到底是什么?
就如同黎明前的黑暗,虽然深沉,但却在黑暗中酝酿着澎湃生机,带给人无限的希望。
李白和杜甫,一个象征着大唐的光明,另一个见证了大唐的黑暗。
如今,黑暗面到底有多么沦丧,人们已经见识过了。
那接下来,是不是可以期待光明了呢?
苦难固然是人生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环,但追求苦难没有意义。
我们这些听众读者啊,还是希望多听一点积极向上弘扬正能量的故事。
懂?
顾知书你小子给我悠着点!
网上的声浪很大,但以杜夕月、汤光远和安卉等一众熟悉顾知书的老粉看来,这份急切和等待,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他们已经逐渐掌握了顾知书的节目规律,那就是——
环环相扣!
从苏轼开始,逐渐引出苏辙、苏洵的故事,连带着其他的唐宋八大家,也逐一登场。
王安石的改革,王阳明的心学,王维的禅意淡泊等等。
他深谙一个面向公众的电台节目,应该以什么样的节奏来呈现内容。
不会一直让听众哈哈大笑,每天快乐得像头没心没肺的哈士奇。
也不会一直讲述那些忧伤阴郁的故事,把晚间电台节目变成大型emo现场。
他就像一个手握魔术棒的魔法师,手上好像总有一根无形的丝线,在牵引着所有听众的情绪。
偶尔开怀大笑,偶尔沉思静默,偶尔唉声叹气,偶尔肝肠寸断,然后再次开怀大笑。
轮回!
对称!
既然顾知书已经讲述了杜甫的故事,那作为天秤上的另一个极端,李白的到来,也注定会为时不远。
周一,《故事人生》官博发出预告,将在本周六的晚上,由顾知书亲述李白的故事!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消息瞬间就在各大论坛网站上被引爆。
久等了!
你顾知书知道我们这些粉丝这些天来都是怎样地度日如年吗?
总说在年轻的时候,不能遇见太惊艳的人。
那一天,在北大的大礼堂内,距离顾知书用一首“恐惊天上人”将诗仙带入大众视野之中,中间甚至过了一个年!
离谱!
往后,在一个又一个的节目里,无论是顾知书亲口讲述,还是陈乐瑶代为替班,总是能从别人的故事里面,从只言片语之中,从一些恭维书信的字里行间,瞥见那一位诗仙的风采。
似乎他站在那里,就夺走了人间的所有光芒,以至于后来每一个写诗的文人,不提一两句李太白,就如同对开山鼻祖不敬一般。
自古以来,都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说法。
武人间的较量很直接,上擂台分个高下便是,第一的走下擂台,第二的躺着下去。
但文人间的较量,那就复杂多了,所谓文人相轻,就和当代网民在网上骂战一样。
想要靠一张嘴皮子就让对线的那人臣服,简直是痴人说梦。
对面哪怕只剩下一具尸体了,全身腐烂软绵绵,那张嘴巴都还是硬的!
连普通人都尚且如此难以说服,何况是那些满腹经书,从小就眼高于顶,胸中酝酿远大志向和恢弘理想的读书人?
但偏偏就是出了这么一位人物,威压古今,你但凡是个写诗的,无论你内心再怎么骄傲,笔下的文字再怎么锦绣华丽。
在这个门庭内,你都只能低头俯首,认作第二。
因为第一的冠冕,从那人的光芒照耀大唐那一刻开始,就无人可以撼动,甚至——
连生出撼动的心思都没有!
那个人,名为李白。
原来古诗之中,还有这么多的门道,还有细分领域!
杜甫真是天才,把律诗带到了一种全新的高度,而且还是用这种和风细雨,不彰不显的方式。
牛!
但更多的人,关注到的是汤光远提及的一个概念——
“执唐诗牛耳者,唯李、杜二人也!”
原本这是顾知书在节目里就提出来的一句评语,但当时留心到的听众不多。
后来被汤光远单独摘录出来,放到网上后,才渐渐形成了讨论的风潮。
执牛耳者?
王维都不能上榜?
大家仔细想了想,似乎也的确是这么一回事。
一方面杜甫是以诗写史,现实性更强,也更有时代意义。
另一方面他把律诗这个体裁发扬光大,创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在艺术性上也更为高超。
杜甫能压过王维一头,不算让人意外。
但问题是——
李白啊!
诗仙李白!
那个从北大的读书交流会开始,就一直被顾知书挂在嘴边,吊足人胃口的李白,啥时候能让听众们目睹其真容?
一直都说李白是写诗最牛的人,写欧阳修有提及他,写王维有提及他,写很多牛哄哄的历史人物时,都有提及他!
仿佛此人已经是天下公认的写诗第一人。
就连杜甫,按照顾知书在节目里的意思,他的伟大是在身后才被后人追封铭记的,杜甫的诗在当时因为太风格独特,反而让同时代的人号不着脉,没有获得匹配的名声。
的确,杜甫的伟大,在于他为百姓发声,为天下寒门呐喊。
但在那个时代,掌握了舆论话语权的权贵士人阶层,又有几个人是真正心系百姓呢?
杜甫声嘶力竭的呐喊,在他们耳中,也许不过是一个笑话罢了。
如果说,凡事都有两面性,大唐亦是如此。
那杜甫的诗,他所写的史,只是记录了大唐自安史之乱后,混乱、颓废、沉沦、幽暗的一面。
可所有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要说拎出来一个夏国文明最强大昌盛的朝代,汉唐,必占其中一席!
从情感上来说,杜甫的诗,注定不会被人们所喜爱,所津津乐道,被时常挂在嘴边,在和朋友闲谈喝茶时背诵。
因为它太苦了。
苦到了极致,如同一剂中药,虽然是苦口良药,明知功效卓着,但要把它喝下去,还是得硬着头皮皱起眉头。
然而,杜甫的诗越是苦涩,越是深沉,越是绝望,就越是让人不由得在内心期待,极致黑暗的另一面,到底是什么?
就如同黎明前的黑暗,虽然深沉,但却在黑暗中酝酿着澎湃生机,带给人无限的希望。
李白和杜甫,一个象征着大唐的光明,另一个见证了大唐的黑暗。
如今,黑暗面到底有多么沦丧,人们已经见识过了。
那接下来,是不是可以期待光明了呢?
苦难固然是人生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环,但追求苦难没有意义。
我们这些听众读者啊,还是希望多听一点积极向上弘扬正能量的故事。
懂?
顾知书你小子给我悠着点!
网上的声浪很大,但以杜夕月、汤光远和安卉等一众熟悉顾知书的老粉看来,这份急切和等待,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他们已经逐渐掌握了顾知书的节目规律,那就是——
环环相扣!
从苏轼开始,逐渐引出苏辙、苏洵的故事,连带着其他的唐宋八大家,也逐一登场。
王安石的改革,王阳明的心学,王维的禅意淡泊等等。
他深谙一个面向公众的电台节目,应该以什么样的节奏来呈现内容。
不会一直让听众哈哈大笑,每天快乐得像头没心没肺的哈士奇。
也不会一直讲述那些忧伤阴郁的故事,把晚间电台节目变成大型emo现场。
他就像一个手握魔术棒的魔法师,手上好像总有一根无形的丝线,在牵引着所有听众的情绪。
偶尔开怀大笑,偶尔沉思静默,偶尔唉声叹气,偶尔肝肠寸断,然后再次开怀大笑。
轮回!
对称!
既然顾知书已经讲述了杜甫的故事,那作为天秤上的另一个极端,李白的到来,也注定会为时不远。
周一,《故事人生》官博发出预告,将在本周六的晚上,由顾知书亲述李白的故事!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消息瞬间就在各大论坛网站上被引爆。
久等了!
你顾知书知道我们这些粉丝这些天来都是怎样地度日如年吗?
总说在年轻的时候,不能遇见太惊艳的人。
那一天,在北大的大礼堂内,距离顾知书用一首“恐惊天上人”将诗仙带入大众视野之中,中间甚至过了一个年!
离谱!
往后,在一个又一个的节目里,无论是顾知书亲口讲述,还是陈乐瑶代为替班,总是能从别人的故事里面,从只言片语之中,从一些恭维书信的字里行间,瞥见那一位诗仙的风采。
似乎他站在那里,就夺走了人间的所有光芒,以至于后来每一个写诗的文人,不提一两句李太白,就如同对开山鼻祖不敬一般。
自古以来,都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说法。
武人间的较量很直接,上擂台分个高下便是,第一的走下擂台,第二的躺着下去。
但文人间的较量,那就复杂多了,所谓文人相轻,就和当代网民在网上骂战一样。
想要靠一张嘴皮子就让对线的那人臣服,简直是痴人说梦。
对面哪怕只剩下一具尸体了,全身腐烂软绵绵,那张嘴巴都还是硬的!
连普通人都尚且如此难以说服,何况是那些满腹经书,从小就眼高于顶,胸中酝酿远大志向和恢弘理想的读书人?
但偏偏就是出了这么一位人物,威压古今,你但凡是个写诗的,无论你内心再怎么骄傲,笔下的文字再怎么锦绣华丽。
在这个门庭内,你都只能低头俯首,认作第二。
因为第一的冠冕,从那人的光芒照耀大唐那一刻开始,就无人可以撼动,甚至——
连生出撼动的心思都没有!
那个人,名为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