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科学大佬的文艺生活 > 第0048章 科研圈的两条路线

科学大佬的文艺生活 第0048章 科研圈的两条路线

    安慰了张楚阳几句后,慕景池回到自己的办公桌上。

    一方面继续搜寻前沿材料的文章论文打印出来,另一方面开始为学术报告做准备。

    铝合金的相关论文,慕景池一共写了三篇,一篇顶刊,两篇子刊。都被收录,不管是纸质版还是电子版,都能够查阅得到。

    现在有些开始水论文的研究者已经开始引用了。

    因为论文有部分的局限性,对于顶尖的专业人才而言,就显得言之有物,文字简练、表达准确、数据详实、逻辑合理。

    但对于一般的研究者而言,或许看起来就不那么方便了,需要更多的思路参考,这就需要慕景池来进行一场学术报告。

    成功者并不是完全靠运气,总归是有实力体现的。而在科研这上面,运气也要有实力才能支撑,足够的理论下,才能把握住运气。

    所以,学术报告是分享慕景池的经验,让学习者学习慕景池的科研思路,培养更多的科研人才。

    慕景池打开WPS,开始做PPT。

    ···

    星期三。

    材料学院研究生的开题报告正式的到来。

    研究生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两者都需要提交自己的开题报告,被台下的导师所考察,就好似毕业时期的答辩一样。

    因为研究生的数量并不少,所以硕士和博士都分为好几个班级,同时进行开题报告。

    为期时间三天,从星期三到星期五。

    慕景池的学术报告在周五,算是材料学院的这次开题报告的压轴栏目。

    但是他从星期三开始,就来到了博士生开题报告的教室。

    每一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虽然接受的知识是差不多的,但思考问题的角度还是会不一样,慕景池过来听这些博士生的开题报告,也是想从他们的课题中得到些许的灵感。

    或许有些博士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清奇,能够给他提供科研方向上的灵感,这都是说不好的。

    千万不要小看任何一个学霸!

    至于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慕景池没有过去。和博士生比起来,硕士生不论是经验还是知识,都相对浅显了些,就算是角度清奇,也无法触及深层次。

    教室中除了审题的导师们和博士生之外,还有其他的学生。

    他们也都是来学习经验的,为以后的这条道路做一些准备工作,有的可能走直博生的道路,有的走硕博道路。

    但不管是哪一个道路,都逃不开这开题报告的。

    慕景池从后面溜了进去,找了一个座位坐下。但尽管他的动静已经很小了,但还是有其他的学生看到他进来,也还有前面的老师。

    正在台上做着讲述的博士生也因为慕景池的进来而有一瞬间的卡壳。

    “你的学术报告在今天吗?”

    坐下来的慕景池,听到声音才发现自己的身旁正是同一个研究生办公室的同学,由硕士生升起来的博士生,艾小生。

    “你也要做开题报告?”

    这话一出口,慕景池便觉得有些不礼貌。

    在研究生办公室,他也就和张楚阳稍微熟悉一些,其他同学虽然也有交集,但真的算不上那种交心的程度。

    而艾小生尽管办公桌就在他旁边,但慕景池也不太了解,所以才有此一问。

    “是啊!”

    艾小生倒是没怪慕景池连自己的情况都不清楚,一方面大家都忙于学习和科研,另外一方面他也是知晓慕景池的性格。

    为了弥补自己话语中的尴尬,慕景池主动的聊开了话题。

    “你的课题是什么方向的?”

    “碳钢方向。”

    “哦。”

    话题顿时又尬住了,慕景池有些纠结,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再次打开话题,于是只能选择沉默。

    台上的博士生讲述又变得流畅了起来,声音洪亮而清脆,显露出他的自信。而台下的导师也微微点头赞成博士生的课题内容。

    华清大学博士生,还是非常有分量的,和那种混日子的学生比起来相差千里。

    慕景池也是听的津津有味。

    直到旁边的艾小生再次说话。

    “慕大神,我能去你的课题项目组吗?”艾小生还稍微的扬了扬自己的开题报告资料,“你看,我也是搞金属材料方向的,我能够帮助大神你。”

    以前被人称作大神,慕景池还有几分的谦虚,觉得自己名不副实,毕竟华清大学的大神非常多,而且种类多种多样。

    但现在以他的三篇顶级文章,大神这个称呼他已经担当得起了。

    “啊?跟我的课题组?”

    慕景池刹那间就是一愣,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但他紧接着又看到了艾小生点头,随机回道,“你导师不会答应吧?”

    “会的。”

    艾小生在这方面倒是有信心,给慕景池一个微笑的回答。

    一般而言,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其实已经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阶段,特别是对于理工科而言。

    在这个阶段,和以前那样老师教而学生学的模式相去甚远。

    基本上都是自主学习,导师会给你一个大方向,自己去找相关的文献论文学习,若是不懂的可以问师兄师姐或者导师。

    在研一的时候,积累理论知识,学习实验方案设计,熟练使用各种设备,掌握项目开展的流程等等。

    然后就要开展自己的课题,也就是这开题报告的由来。

    所谓的创造性学习,就是自己提出课题,然后通过实验的方式实现自己的课题,或者验证自己的课题。

    然而,在这个时候,就有两条不同的发展路线了。

    华夏这么大,高校也非常多,自然素质也就是良莠不齐。

    有的导师压根只管自己的课题,根本不管学生的课题,一个劲的压榨学生劳动力,让学生为自己的课题奔波,忙碌得简直比社畜还社畜。

    学生自己的课题要么是挤压本就不多的时间去做,要么压根没时间去做。最终实验数据不理想,文章没有足够的数据做支撑,最终SCI影响因子不够,连毕业都成问题。

    这是一条惨淡的科研路线,被逼自杀的学生都有。

    而另外一条就相对于宽松些了。

    学生毕竟是导师的学生,如果导师有需要,学生当然也会去帮忙。但导师不会压榨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学生有时间和精力去忙自己的课题,这对于学生而言,就好多了。

    恰好,华清大学这样的工科强校,身为华夏的大学牌面,在科研环境方面,还是做得很不错的。

    符合第二条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