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骑砍:大晋枭雄 > 第297章 北上

骑砍:大晋枭雄 第297章 北上

    时光荏苒,很快又是一年光景,北方初冬来临,天上偶尔会飘下,莹美丽的雪花,在漂亮的外表下,蕴藏着冷酷的象征。

    寒冬对有些人来说,只是季节的变化,风景的不同,甚至还会挑选特定的地方赏雪。

    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讲,寒冬就是难以渡过的危机。

    一场大雪覆盖下来,不知道有多少瘦骨嶙峋,衣不蔽体的尸体被埋葬。

    并州,州府城,作为并州的政治军事中心,可以说是并州最为富裕繁华的地方,可是如果到了深冬之季,也一样会有人冻饿而死。

    并州牧李毅,从秋末就做好了准备措施,可也仅仅只能减少些寒冬带来的人口损失,却不能完全避免。

    每到冬季即将来临,就是并州的危机时刻,并州上下全部的精力都会放在筹备战争中,因为寒冷不光会在大晋有,在北方草原上更甚。

    草原上甚至称雪为白毛灾,由此可见冬天对草原的影响何其之大。

    大雪会冻死牛羊牲畜,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不精于农耕,食物来源大部分来自牛羊产下的奶水和肉,一旦大批牛羊冻死,那么很多人只能在寒冬中等死。

    这也是为什么北方匈人为何如此孜孜不倦的南侵的重要原因。

    窝在帐篷里等着饿死,和骑在马上死在南下掠夺的战争中相比,后者更能有一线生机。

    初冬之时,匈人的马匹是最肥壮的时候,也是草原上草料即将枯竭稀少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他们南下的最佳时机。

    对于部族首领来说,都不用动员,底下的族人都会舍生忘死南下厮杀,为他们和他们的家人夺取过冬的粮食。

    抢得到,一家人能活过冬天,见到春天的太阳,抢不到,都得死。

    并州军大营中,李恒与其幕僚部将正在研究匈人南下的战略。

    经过他们分析,今年匈人一定会南下。

    一是今年的气温骤降,可以预见,今年的冬天会比往日更加寒冷,草原上的物资会更匮乏,为了求活,他们也得南下。

    二是因为,新任大单于上位,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转移内部矛盾,也需要一场对外战争的胜利。

    无论如何,匈人南下是一定的了。

    至于为什么是冲着并州来,理由也很简单,此前李恒北上劫掠牛羊的仇恨,要是不报了,这新任大单于必然会威严大损。

    不过尽管匈人来势汹汹,李恒却并不惧怕,匈人凶残,他并州军也不是孬种,不碰一碰,胜负犹未可知。

    并州军兵多将广,再加上用骏马牛羊和王瑾交换的粮食,让李恒有着足够的底气去面对匈人入侵。

    只要再胜一次,李恒的威望在北地将无人能及,起码在年轻一辈里,就再也没有比他更出色的人。

    辽州同样受到初冬影响,郑钧抱着一摞摞的书信仔细阅读。

    这些信件一方面来自京都郑经手里,一部分来自于他在各地安插的暗探,仔细分析着匈人南下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他在找机会,他有些等不住了,时间不站在他这边,并州李毅父子,凉州马图,新州的邝玉,东南的镇南王王瑾,这些人要么是年轻,要么是后继有人,唯独他年岁最高,精力也大不如从前,尤其近两年,常常觉得困顿无力。

    郑经的长寿,郑钧远远不及,郑氏现在就靠他父子二人顶着,后辈中没有出色的年轻人接力。

    三个儿子,九个孙子里面没有一个可以挑大梁的,唯一一个颇具才华的还是个孙女。

    再等下去,只要他没了,他郑氏可就彻底出局了。

    凉州马图,同样注意着草原上的变化,虽然经他与族内子弟商议,匈人大概率入侵并州,可是却也不得不防。

    甚至还在琢磨着有没有渔翁得利的机会。

    与他们不同的是新州的邝玉和西州的宗恒,二人都没有窥视天下的野心。

    邝玉是因为新州的体量放在那里,地域虽然辽阔,但是人口稀少,内部矛盾混乱,没有争霸的潜力。

    能稳住局势就是他的追求,不管日后谁得了势,他就顺势,起码混个守土之功没问题,子孙后代的富贵是能保证的。

    宗恒则是被王瑾一战干碎了斗志,西域军团的大量伤亡,也让他失去了对西州的掌控。

    么里则和坨山统领的异族军团,和王瑾派来的系统士卒以及法家官员,让西域都护府死死地被王瑾攥住。

    更何况他唯一出息的儿子,宗衍还在京都,他根本不敢再起异心。

    所以邝玉和宗恒二人对匈人南下持观望态度。

    至于王瑾,则抱着对扬州起了心思。

    镇南王府中,王瑾抱着大儿子王承,手臂轻轻摇晃。

    看着怀里的小人儿熟睡的面孔,脸上露出慈爱的笑容。

    两世加起来第一次当父亲,王瑾很珍视这个孩子。

    没有的时候没觉得有什么,可真当这个与他血脉相连的小生命降生之后,那种触动是无法言喻的。

    围在他身旁的一众高官大将全都不敢发出声响,生怕吵醒了刚刚睡熟的世子。

    直到李宓来到将孩子接过去抱走,众人才敢出声。

    “北方匈人南下在即,我想这是我们的机会,扬州,本王要了!诸位意下如何?”

    虽是询问,可在场的人都从王瑾的口气中听得出来他的坚决。

    扬州世家之前那一手,王瑾可是还没忘呢。

    打狗还得看主人呢,扬州世家敢给他出难题,就别怪他找到机会给他们来个狠的了。

    况且扬州富庶,王瑾可是眼馋的很,只要把扬州拿下了,王瑾就有了横推天下的底气。

    届时就不必在意天下人的看法了,他可以随心所欲!

    张辽乐进等武人率先越众而出。

    “末将等人愿为王爷分忧!”

    对于军中将领来讲,只要打仗,就是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自然是不甘落后。

    司马懿等一众文官幕僚也表示支持。

    他们都能看出来,如今北方就要被匈人拖住,现在就是扩张最好的机会。

    否则错过了这个机会,一旦王瑾北上出兵,必然会被群起而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