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骑砍:大晋枭雄 > 第311章 陪葬

骑砍:大晋枭雄 第311章 陪葬

    第311章 陪葬

    目送着浑身浴血的乐进退兵离去,符应化原本一双明亮的眸子中蒙上了一层晦暗。

    他知道,顺泰城,完了。

    扬州军的后援新兵初次上阵,被打的太惨了,惨到作为守城方都出现了逃兵。

    这种破绽,根本隐瞒不住,杀上城墙的镇南军里但凡有一个带脑子的都不会忽略这个情况。

    “唉...”

    “莜儿,看来你我此生无缘啊。”

    从他看到后援新兵的那一刻就知道顺泰城怕是守不住了。

    破城只是早晚的事,他也无力逆转战局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这个帅才手下的的兵和对面差距太大,没有可用之兵,还有猪队友拖后腿,他根本瞧不见胜利的希望。

    望着远处镇南军的大营,他思绪散发,脑中突发奇想。

    他符应化该怎么死?才能保住在州府的亲族,该以什么样的姿态落幕?才能在青史上留下寥寥一笔。

    与他不同,顺泰城城墙上不少人还在庆幸着又一次击退了镇南军。

    其中就包括展辉。

    他正笑吟吟的和身边几个部下同僚,吹嘘着怎么杀了一个镇南军的甲士。

    “哇,超绝的蠢货,世俗罕见...”

    被笑闹声吸引的符应化,发出来由衷的感概。

    一直陪在他身边的张良驹,看着像是蒙了一层阴影的符应化,犹豫再三,还是没忍住,开口问道。

    “符帅,如今援兵已到,您还在忧虑什么呢?”

    闻言,符应化缓缓转身,盯着张良驹看了片刻,直到把他看的心底发毛才开口。

    “良驹,你知道攻城战,攻守双方的伤亡比例是多少吗?”

    说罢不等张良驹回答便继续开口。

    “最少是三比一!而守方如果是如顺泰城这般大城的话,会更高!”

    “而我们与镇南军的伤亡比例你知道吗?连二比一都不到!”

    “今日更是可笑,我方死伤士卒比镇南军还要多啊!”

    说着,符应化缓缓抬手指向远处的展辉。

    “我们展将军训练出的新兵就像案板上的鱼肉被镇南军屠戮,而他还麻木不觉,但凡他尽心一些,这些大好儿郎怎么会死得如此潦草?”

    “我真的累了呀...”

    符应化从贫民窟中都没弯的脊梁,这一刻彻底佝偻了下来。

    愤怒,不甘,愧疚,不舍的情绪摧毁了他的战心。

    “良驹啊,我对不起你,对不起那些老兄弟们!”

    “早知是这种必死之局,我定不会再召尔等重入军伍!”

    听完符应化的话,张良驹呆愣片刻,随即对着符应化龇牙一笑。

    “符帅!我等是自愿来的,不是被你胁迫,此番局面,错不在你,我等兄弟们不怪你!”

    说着,张良驹抚摸了一下腰牌。

    “跟着符帅打这一仗,功名利禄没差我等分毫,赏赐足够家人富足一生,这条命也不算白扔到这里!”

    符应化伸手拍了拍张良驹肩甲,转头看向远处的展辉等人,眸中满是恶意。

    “放心,我们兄弟二人要走,总得挑些金贵的人和我们同路!”

    “他们一!个!都!走!不!了!”

    最后几个字是从符应化嘴里一个一个挤出来的,满腔的恨意,让他牙都快咬碎了。

    他本来就不喜欢那些世家子弟,只不过是被迫共事。

    如今更是被坏了大事,毁了他的一切,他怎么能不恨!

    他符应化为了他们的家族奋战,他们也别想脱身。

    大家都一起死在这顺泰城算了!

    张良驹同样不喜他们,一听还能跟那些向来不把他们当个人的世家子也带走陪葬,心情舒畅了不少。

    “我们该怎么做?”

    “怎么做?我们什么都不做!”

    说着符应化转身离去,只不过几步,符应化脸上颓丧的痕迹便消散一空。

    与此同时,镇南军帅帐中,乐进汇报了扬州军战力低下的军情。

    王瑾等人相视一笑,看来扬州军的援兵,出了点儿岔子,那就好办了。

    “主公,破城之日就在眼前了!”

    “届时必将符应化此贼诛杀!”

    提到符应化,王瑾半点犹豫没有,一旦破城,必须弄死他。

    这人,在王瑾看来,必是一个人杰,杀了他肯定能再从系统抽出一个得力干将。

    从王瑾起势以来,遇到的最难缠的人就是符应化了,其难缠程度比宗恒父子二人更甚。

    统帅,不是说他有多能打,来评判的,最重要的是能稳住军心,能调动士气,能做出最正确的指挥,而符应化,都做的很好。

    他虽然快输了,可不代表他菜,实在是王瑾发育了这么久,积蓄的实力太强。

    就像王瑾前世史书中的赵括一样,虽然长平之战,他败了,但却并不代表他是废物。

    长平之战时,赵王在赵括出征前再三叮嘱,国内已经没有粮食了,务必速战速决。

    赵括到达前线后,改变固守战略,收缩兵力准备主动出击。

    而开战前,秦国换白起为将,更是怕赵括知道了对手是杀神而退缩,下令泄密者斩。

    白起以数十万军队为饵将追击的赵军主力引诱到预设战场——长平。

    此后又发两万五千奇兵绕过赵军百里长城,迂回至后方,隔绝粮道,断绝赵国大本营与前线的联系。

    秦王得知白起包围了赵军主力。更是亲自往河内征发所有男子,所有参战之人,均赐爵一级。

    下如此重注,就是要一战将赵括和赵国四十万儿郎送入地狱!

    赵括也发现自己被包围时,便停止攻击,就地建造营垒,以防御姿态伺机突围。

    如此打法,如果军队素质不高,那白起在佯败引诱赵军入口袋的过程中就真败了。

    如果国家军事体制不强大,那临时征发的河内郡全部青壮年,那就是乌合之众。

    如果不是军事体制的发达,则根本无法在几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构筑那么多防线。

    可是历史没有如果。

    赵括初出茅庐的对手是白起,是秦孝文王,是商鞅变法后几代明君励精图治的大秦帝国。

    赵军被围困四十六天。

    从被围的最初,赵括就开始率军突围。赵军的铁骑不断的冲击着秦军的枪阵。父亲用身体将枪阵撕开口子,哥哥踩着父亲的尸体冲进去被后面的步卒乱刀分尸。弟弟趁着秦军割父兄首级的时候纵马闯入军阵,发了疯的为后来的袍泽争取一点逃生的空间。

    这样的战斗遍布着巨大的战场。

    赵军悍不畏死的杀伤着秦卒,可在爵位的诱惑下整个秦国都被动员起来,哪里杀的完?

    通讯路线被层层切断,赵王在深宫之中正等着捷报,哪知前线大军已在绝境?

    赵括率领赵军,吃树皮草根,吃完了就杀亲如兄弟的战马,战马吃完了就吃秦军的尸体,秦军的尸体吃完了就开始杀死重伤员,吃了他们的肉,带着他们的意志继续战斗。

    可是即使如此,他们的战意甚至没有一丝减弱。

    直到赵括亲自带头突围阵亡,赵军才愿放下武器。

    而符应化虽不如赵括那般如同能锁士气一般超模的能力。

    但是能硬扛战力远超扬州军的镇南军这么久而不溃败,也算是极为不俗了。

    所以,他一定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