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之赵云传 > 第292章 袁绍的援军

穿越之赵云传 第292章 袁绍的援军

    如今冀州粮仓尽毁,军心涣散。袁绍深知败局已定,却心有不甘,妄图力挽狂澜。许攸心生一计,让袁绍亲信伪装成袁绍模样,引开赵云部分兵力。

    而袁绍本人则率一小队精锐,企图从侧方突围。赵云识破此计,将计就计,亲自率军佯装追赶假袁绍,实则派徐晃暗中截击真袁绍。

    袁绍仓惶逃窜之际,遇前来接应的郭图。郭图急令将士护袁绍突出重围,岂料赵云率主力杀至。

    此时,赵云长枪一指,沉喝一声:“袁绍,今日便是你覆灭之时!”袁绍惶恐至极。

    “赵子龙,没想到今日孤会落得如此下场。”袁绍痛哀一声道。

    就在赵云即将生擒袁绍之时,忽闻北方乌桓族铁骑汹涌而来。原来袁绍曾以重金利诱乌桓,欲借其力扭转战局。

    乌桓首领蹋顿见袁绍处于下风,本欲毁约,然又不甘空手而回,遂欲坐享渔翁之利。

    赵云临危不乱,令诸将结阵以御乌桓。周仓、张辽等将领骁勇善战,力阻乌桓之冲击。同时,赵云看着袁绍逃跑的方向,心中一横不得不放过放过袁绍,率部进击乌桓铁骑,袁绍得以侥幸逃脱。

    赵云见袁绍逃走,虽心有不甘,然眼前乌桓铁骑亦为强敌。他振臂高呼:“将士们,我大汉内部纷争,乃我等家事。乌桓竟敢乘虚而入,侵我大汉疆土,今日必让其有来无回!”

    “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众将士齐声高呼,怒吼之声,震彻天地,赵云所部士气大振。

    乌桓铁骑数次冲锋皆无功而返,士气大挫。蹋顿心急如焚,决定亲自出马。赵云见状,挺枪跃马,迎敌而上。两马相交,枪斧相击,火星四溅。赵云武艺超群,数十回合后,蹋顿渐处下风。

    此时,乌桓军阵中突然骚动起来,原来是公孙瓒率领援军及时赶到。公孙瓒得知乌桓来犯,迅速集结残部赶来支援。

    “蹋顿,屡战屡败之徒,竟敢踏入我大汉疆土,拿命来!”公孙瓒沉喝一声,挺枪直取蹋顿。蹋顿见公孙瓒杀至,心中骇然,惊惶间被赵云一枪刺中手臂。

    公孙瓒趁势进击,与赵云左右夹击。蹋顿难以抵挡二人联手之威,拔马转身遁逃。

    乌桓士兵见首领败退,纷纷转身奔逃。赵云与公孙瓒会师一处,乘胜追击,乌桓军大败溃输。

    赵云看着溃败而逃的乌桓,真没想到居然能悄然进犯到这里,看来这一战调走了边关许多兵马。

    否则乌桓不可能悄然无息的到达冀州,边关之地恐怕又被掠夺了,这都是大汉内部的战争而导致,看来这场内部的战争,需要尽早结束才是。

    “伯珪,今日蹋顿,他日别人也能领,真当大汉是他等后花园不成!此战了结后,定要北征异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主公放心!瓒定会报这一箭之仇!”公孙瓒本就恨异族,如今被异族突袭,实在奇耻大辱。

    “侯爷,真乃君子也!”沮授看着赵云大军丝毫不犹豫的调转枪口,舍弃袁绍而去和乌桓异族拼命,只因为乌桓是异族,不由得从心的感叹一声道。

    而袁绍经此一役,败退至安平郡信都,此次可谓是元气大伤。乌桓撤退后赵云也顾不得这么多,决定亲自率领太史慈、高顺、夏侯兰、徐晃前往信都。

    由公孙瓒、韩吉、张岱等人进攻河间郡。张辽和夏侯博等人夺取巨鹿。赵云欲在信都与袁绍决一死战,赵云等人兵分三路,各自进击目标郡县。

    数月之后,河间郡内,公孙瓒亲自冲锋陷阵,他对当地地形了然于胸,率领韩吉、张岱机智地绕过敌军防线,直捣郡守府。郡守措手不及,匆忙应战,须臾之间便被击溃。

    而在巨鹿城中,张辽与夏侯博配合默契。张辽身先士卒,冲破城门防御,夏侯博则指挥大军井然有序地进城。他们迅速掌控城中要害,稳定局势。

    三路大军接连获胜,袁绍的势力进一步被削弱。“奉孝,如今巨鹿、河间皆已为我所有,我欲以这三路大军,与袁绍在信都一决胜负!”赵云凝视着郭嘉,沉声道。

    “军心可用,粮草充足,这半年来与袁绍激战不断。欲要决战,需速战速决,毕竟将士们已疲惫不堪。”郭嘉拱手,面色凝重地说道。

    赵云点头表示赞同,当下传令三军加速向信都进军。袁绍得知各郡县失守,心急如焚,却强作镇定,召集剩余部将商议对策。

    谋士审配进言道:“主公不必惊慌,信都城高墙厚,粮草充足,可坚守待援。”袁绍听后,心中稍安。

    赵云大军兵临城下,将信都团团围住。他每日派人挑战,袁绍却紧闭城门,不肯出战。赵云心生一计,命令将士强攻数日,双方各有损伤,随后做出一副似乎因无法攻破,而选择撤退。。

    袁绍见状,以为有机可乘,派兵出城追击。岂料刚追出不远,两边伏兵突然杀出,为首的正是太史慈和高顺。袁绍军队顿时大乱,慌忙后退。

    赵云趁机率领主力猛攻城门,城内守军难以抵御。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曹操竟然率领大军前来救援袁绍。

    原来曹操担心赵云灭掉袁绍后势力过于强大,于是想要保住袁绍,协助袁绍,以制衡赵云。

    赵云见曹操来势汹汹,深知此战艰险异常,然其毫无惧色。他沉凝地激励将士:“无论敌众几何,吾等必当死战到底!”众将士闻之,皆热血激荡,严阵以待,欲与曹操、袁绍联军一决雌雄。

    岂料,此时赵云忽接田丰急报,言河内遭吕布突袭,现已沦陷。张杨亦反袁绍而助吕布,正猛攻上党。

    赵云神情肃穆,曹操与袁绍联军本就难以抗衡,而今后方又生变故。他略作思忖,遂对众将士厉声道:“元皓兵少,若放任吕布猖狂,并州危已,吾等当速解河内之危,再折返与联军决战。”

    言罢,赵云留下部分兵力牵制曹操与袁绍联军,亲率太史慈、高顺、张辽等猛将,昼夜兼程,驰援河内。

    吕布在河内正洋洋自得,未料赵云竟至如此之速。赵云甫一抵达,便即刻发动猛攻。吕布虽勇,然赵云气势磅礴,更有高顺深谙吕布战法。双方鏖战多时,胜负难分。

    “吕布,汝这卑鄙小人,竟敢偷袭我河内。”赵云怒声斥道。

    “哼,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休要多言!”吕布自知理亏,亦不多言,率军猛冲,自己直取赵云。

    赵云亦是不惧,与其战之。两人一枪一戟,激战正酣,吕布戟法娴熟,威力惊人,似有山河破碎之势。赵云枪法精妙,变化莫测,仿若以柔克刚之妙。

    值此赵云与吕布激战之时,高顺伺机而动,率部直扑吕布阵营侧翼。陷阵之威,吕布军抵挡不住顿时大乱,吕布不由得心有旁骛,吕布亦露出破绽。

    赵云一声怒喝,银枪如蛟龙出海,直刺而去,吕布慌忙招架,左臂仍被刺伤。吕布见势不妙,拔马而逃。

    此时张杨与张辽交锋,未料张辽气势如虹,数招过后张杨便已处于下风。张杨因兵力不足,不敢恋战,欲引兵撤至河内与吕布会合。

    岂料吕布已然败退,张杨见此情形不敢逗留,又欲退回邺城,却被张辽追上,于慌乱之中被张辽一戟斩于马下。

    不出三日,河内之危既解,赵云整军备战,吕布去向不明,赵云只得留下张辽,与田丰一同镇守河内。

    而安平郡因赵云带走大部兵马,纵有郭嘉智谋过人,然兵力匮乏,公孙瓒亦在袁绍与曹操联手攻击下,仅剩防守之力。

    曹操料定赵云应不在阵中,遂劝袁绍全军进击赵云,然袁绍却不敢,恐此乃赵云之诡计,亦不敢贸然进攻,理应稳扎稳打。

    “本初兄,如今机不可失,为何犹豫不决?不敢不全军进攻,若能重夺安平郡,我等岂会如此被动。”曹操心中甚为不满,对袁绍劝道。

    袁绍踌躇再三,终是听从了曹操之建议。然仅遣颜良只领部分兵马前往,岂料中了郭嘉之计,被引至埋伏圈。

    徐晃趁机指挥重骑兵冲杀,公孙瓒伺机截断颜良后路,颜良大败,袁军死伤甚众。袁绍见状越发怀疑赵云故意而为之,不敢全力进攻。

    曹操怨袁绍畏惧不前,仅遣少数兵马前往,实乃送死之举,遂寻袁绍,怒斥道:“此时赵云阵营,兵不过十万,汝袁绍拥三十万大军,有何惧哉?如此畏缩不前,待那赵云准备妥当,恐为时晚矣!”

    袁绍遭曹操怒斥,面色阴晴不定,却难以辩驳。此时,赵云已处置完河内事宜。他深知郭嘉处兵力不足,决意日夜兼程赶回安平郡。

    蓦然,赵云心生一计,对田丰言道:“元皓,现今曹操与袁绍大军皆受安平所困,若吾能率大军自上党突袭广平,张辽突袭魏郡,汝道那袁绍将作何反应?”

    田丰双眸一亮,答道:“此计甚妙。袁绍若失广平与魏郡,根基必乱,定然顾此失彼。”赵云旋即下令,自率一军朝向上党方向疾驰而去,张辽则率部奇袭魏郡。

    袁绍于此,正为颜良兵败而懊恼,探子忽报赵云率军扑向广平,袁绍骇然失色,恐后路有失,急调兵遣将。

    然曹操却疑此乃赵云调虎离山之计,劝袁绍行事需慎。袁绍不听,执意分兵救援。

    赵云至上党边境,刻意虚张声势,摆出强攻之态。当地守军惊恐万状,求援书信如雪花般飞往袁绍大营。袁绍无奈,只得再度调兵增援。

    而张辽那边,趁夜色突袭魏郡,魏郡守军戒备松懈,张辽正率军强攻邺城。消息传至袁绍耳中,袁绍气得口吐鲜血。

    此时,赵云竟悄然撤军,转而奔袭邺城,与张辽合兵一处,夜袭邺城。袁绍始觉中计,仓促回援邺城,郭嘉见袁军竟然后撤,当机立断,命徐晃、公孙瓒发动强攻。

    须臾,袁绍军阵脚大乱,赵云率军奋力厮杀,曹操见势不妙,率先退兵自保,退至清河平原一带。

    待袁绍领军退至魏县时,前方突然杀出一军,“袁绍休走,吾已在此恭候多时!”来者正是赵云、张辽。原来邺城已然被赵云攻破。

    袁绍骤然口吐鲜血,怒号一声:“孤悔不听正南之言也!”言罢径直坠马,昏厥过去。

    袁军霎时一片混乱,赵云即刻下令徐晃、高顺出击,颜良、文丑匆忙应敌,护着袁绍且战且退。混战中,郭图分派人手,匆忙领着袁绍亲卫,将袁绍救出,退至阳平郡。

    赵云凝视着袁绍远去的方向,并未选择追击。他深知袁绍经此一役,元气大损,短期内难以恢复。

    一日,赵云于邺城营帐内专注研究地图,探子来报,言曹操于清河平原有异常举动,似有撤军之兆。

    赵云闻曹操欲撤军,心下生疑。彼深知曹操狡黠多谋,此中或有诈。遂召郭嘉共商。

    “奉孝,今袁绍大军已退至渤海,曹操于清河一带屯兵数月,与袁绍共抗我军,今忽然后撤,莫非有诈乎?”

    郭嘉沉凝道:“主公,曹操此举,或为佯装撤军,诱我等懈怠,而后突袭;亦或其后方确有变故,不得不撤。”

    赵云沉思须臾,道:“无论何种缘由,我等皆不可不防。”遂决遣管亥率一支轻骑往探虚实。

    管亥率此队轻骑悄然趋近清河附近,见曹操与夏侯惇、曹仁等正指挥若定,整座营地秩序井然,竟是真的撤军。

    夏侯惇一边指挥将士撤退,一边对曹操不甘的说道:“孟德,我们当真这么轻易撤军??”

    “唉,本初依旧看样子,优柔寡断,难成大事。本初错失良机,河北几乎已成定局,回兖州再做观望!”曹操深叹一口气,对夏侯惇说道。

    曹操朝着北边看了一眼,他觉得自己与赵云之间也会有这么一战,只是看什么时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