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风华 第二百一十二章 备战
热门推荐:
爱妻陆琪琪与爱子陆财
逆天丹尊
重回故里:清纯的她怎会变成擦边女
你透视眼不去赌石,往哪看呢?
我们修仙,你竟然直接修神
末日的武装机甲
恋爱养成:我的双胞胎宝藏女孩
武魂觉醒
江湖十三之风起
时间进了十月之后,皇位更替所带来的人心浮动显而易见地平静了许多,新帝登基大赦天下,更改政令所带来的影响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大,起码许多京城老百姓恍惚间就觉得好像跟先帝在时没什么两样。
而相比到底是太子还是二皇子做皇帝,老百姓们显然对另一件事情要关心许多,九月中旬北境起了战事的消息传入京城,尽管朝廷已经在尽力封锁,但北境被破辽人即将奔袭京城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于是引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恐慌。
先是家有余力的百姓们扶老携幼地出逃京城,不知多少马车载着家财南下,这里面显然包括许多官员的家眷,一时间城门处拦也不是不拦也不是,把镇守城门的神机营统领陈平烦得焦头烂额,只能跑去找顾怀,只是顾怀两句话就把他打发了回去:
“有什么好拦的?京城能守住,他们跑不跑都一样,还能少吃点粮食;京城要是守不住,跑出京城就能躲过辽人骑兵?反正也不需要他们守城,爱走就走。”
在这样的命令下,每日逃离的百姓越来越多,但在到达一个峰值之后,就开始逐渐回落,留下的人要么是想明白了顾怀那番话的道理,要么是实在离开京城没有活路,只能强迫自己乐观一点--这样下来京城之间战前氛围反而好了不少。
其次的影响便是京城粮价飙升,并且有大量商贩囤积居奇,导致粮价居高不下,对于这种情况,很显然顾怀赵轩杨溥三人的想法是一致的--这种时候还发国难财的,不重罚留着过年?
于是着飞鱼服配绣春刀的锦衣卫算是第一次在京城百姓面前公开亮相,他们查案的手段可就要比刑部大理寺快速狠厉得多,而且压根不管身份,商贩、士绅、官员,甚至连让手底下人囤了一仓粮食的国舅爷都被他们找上了门,从修好到现在还没关过几个人的昭狱一时间人满为患。
这种酷吏行为,说实话换了平日官员们的折子早就堆满御书房了,可眼下是战时,赵轩杨溥顾怀又是摆明了一条心,战时物资只要他们敢囤积倒卖锦衣卫就敢上门,充公之后强行平衡粮食市价。
除了这些,还有许多年未曾有过的宵禁,街上四处巡逻的士卒,城墙上方越来越多的守城器械,这些都让京城内的所有人绷紧了神经--最后的那一丝侥幸已经破灭,战火真的就要烧到京城了。
而在这之后,他们看到的是一支又一支风尘仆仆的军队。
从九月中旬那些军令传出京城,整个京城附近地界所有可调可用之兵纷纷集结,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域,他们日夜兼程地行军,目标只有一个--尽快赶到京城。
在这场大魏帝国建国以后得第一场总动员里,接到军令的军队不管战斗力怎么样,都开始和时间赛跑,那些原本可能在运粮可能在屯田的士卒放下了手里的推车和锄头,在各级将领的带领下朝着京城集结。
他们不知道辽人什么时候会打过来,但他们知道只要早一天赶到京城,守下京城的把握就多了一分。
事实证明,生死存亡之际,大魏的地方军队还是有一些气节的,
于是在进了十月之后,各路军队纷纷赶到了京城,和以往不同的是,那些士卒的身上多半还挂着大大小小的包裹,里面装着他们经过郑州粮仓时,顺手取上的粮食。
一路走一路吃,但剩下的肯定更多,外城连绵的军营已经初见雏形,各支军队的编制被打散重新整编然后入驻,无数的粮食运进了粮仓,京城的兵力越来越多,从只有几万禁军到现在已经过了十三万,各个方向都还有士卒在往京城赶。
而粮仓也越来越满,囤积居奇的情况没有再出现,粮价开始逐渐回落,平民百姓起码不用担心吃不上饭,这些事情无疑让他们的心一点一点安定了下来。
有了充足的军队和粮草,借助京城的城墙,好像无论从哪个方面看,京城都可以守一守了--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也是大多数官员的想法,之前沸腾的南迁声音开始变小,鼓吹辽人不可力敌的折子也少了起来,无论是大臣还是老百姓和士卒,都渐渐开始有了那么一点对抗强敌的勇气。
而这些信心和勇气来自于那个忙得连回家吃饭都没时间的人。
从九月到十月,赵轩需要压下朝堂上的声音,真正地掌控皇位;杨溥需要处理政务,维系朝堂;在这个敏感时期,军事上的事情,交给谁都有可能会出意外,谁知道那个将领或者官员是不是偏向太子?
除了顾怀。
于是真正彻底总揽了整个京城防务的顾怀在这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没有休息,没有假期,他很明白,现在多争取一点时间,多做一点事情,胜利的把握就大一分,就算京城兵力粮草的问题都渐渐解决,也不能有任何松懈,因为这些兵终究不是主力。
京城太大城门太多,辽人攻城固然不容易,但每一道门也需要有人守,如果不经过任何训练整合,这些地方士卒很有可能上了战场就直接溃败,所以他还需要抓紧辽人来的这最后些时间练一练兵。
不指望他们能有多勇猛,起码要让他们明白死也要死在城门下面的道理。
就这么到了十月初三,京城的防卫起码从表面上看已经渐渐完善,城内兵多粮足,城外坚壁清野,一些要塞据点都安置了士卒防守,所有抽调军队已经整编完毕,北方的军情也越来越多,起码能让顾怀和兵部的官员们知道北边到底发生了些什么,辽人骑兵离京城还有多远。
皇位更替,人心浮动,惊慌失措,士气全无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勇气回到了许多人的身体里,能做的准备已经做了,百余年来从未被围过的大魏京城,正在等着辽人骑兵的到来。
站在城头的顾怀迎着北方吹来的风,有些清瘦的脸上没有表情。
来吧,一国存亡,尽系于这一战了。
而相比到底是太子还是二皇子做皇帝,老百姓们显然对另一件事情要关心许多,九月中旬北境起了战事的消息传入京城,尽管朝廷已经在尽力封锁,但北境被破辽人即将奔袭京城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于是引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恐慌。
先是家有余力的百姓们扶老携幼地出逃京城,不知多少马车载着家财南下,这里面显然包括许多官员的家眷,一时间城门处拦也不是不拦也不是,把镇守城门的神机营统领陈平烦得焦头烂额,只能跑去找顾怀,只是顾怀两句话就把他打发了回去:
“有什么好拦的?京城能守住,他们跑不跑都一样,还能少吃点粮食;京城要是守不住,跑出京城就能躲过辽人骑兵?反正也不需要他们守城,爱走就走。”
在这样的命令下,每日逃离的百姓越来越多,但在到达一个峰值之后,就开始逐渐回落,留下的人要么是想明白了顾怀那番话的道理,要么是实在离开京城没有活路,只能强迫自己乐观一点--这样下来京城之间战前氛围反而好了不少。
其次的影响便是京城粮价飙升,并且有大量商贩囤积居奇,导致粮价居高不下,对于这种情况,很显然顾怀赵轩杨溥三人的想法是一致的--这种时候还发国难财的,不重罚留着过年?
于是着飞鱼服配绣春刀的锦衣卫算是第一次在京城百姓面前公开亮相,他们查案的手段可就要比刑部大理寺快速狠厉得多,而且压根不管身份,商贩、士绅、官员,甚至连让手底下人囤了一仓粮食的国舅爷都被他们找上了门,从修好到现在还没关过几个人的昭狱一时间人满为患。
这种酷吏行为,说实话换了平日官员们的折子早就堆满御书房了,可眼下是战时,赵轩杨溥顾怀又是摆明了一条心,战时物资只要他们敢囤积倒卖锦衣卫就敢上门,充公之后强行平衡粮食市价。
除了这些,还有许多年未曾有过的宵禁,街上四处巡逻的士卒,城墙上方越来越多的守城器械,这些都让京城内的所有人绷紧了神经--最后的那一丝侥幸已经破灭,战火真的就要烧到京城了。
而在这之后,他们看到的是一支又一支风尘仆仆的军队。
从九月中旬那些军令传出京城,整个京城附近地界所有可调可用之兵纷纷集结,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域,他们日夜兼程地行军,目标只有一个--尽快赶到京城。
在这场大魏帝国建国以后得第一场总动员里,接到军令的军队不管战斗力怎么样,都开始和时间赛跑,那些原本可能在运粮可能在屯田的士卒放下了手里的推车和锄头,在各级将领的带领下朝着京城集结。
他们不知道辽人什么时候会打过来,但他们知道只要早一天赶到京城,守下京城的把握就多了一分。
事实证明,生死存亡之际,大魏的地方军队还是有一些气节的,
于是在进了十月之后,各路军队纷纷赶到了京城,和以往不同的是,那些士卒的身上多半还挂着大大小小的包裹,里面装着他们经过郑州粮仓时,顺手取上的粮食。
一路走一路吃,但剩下的肯定更多,外城连绵的军营已经初见雏形,各支军队的编制被打散重新整编然后入驻,无数的粮食运进了粮仓,京城的兵力越来越多,从只有几万禁军到现在已经过了十三万,各个方向都还有士卒在往京城赶。
而粮仓也越来越满,囤积居奇的情况没有再出现,粮价开始逐渐回落,平民百姓起码不用担心吃不上饭,这些事情无疑让他们的心一点一点安定了下来。
有了充足的军队和粮草,借助京城的城墙,好像无论从哪个方面看,京城都可以守一守了--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也是大多数官员的想法,之前沸腾的南迁声音开始变小,鼓吹辽人不可力敌的折子也少了起来,无论是大臣还是老百姓和士卒,都渐渐开始有了那么一点对抗强敌的勇气。
而这些信心和勇气来自于那个忙得连回家吃饭都没时间的人。
从九月到十月,赵轩需要压下朝堂上的声音,真正地掌控皇位;杨溥需要处理政务,维系朝堂;在这个敏感时期,军事上的事情,交给谁都有可能会出意外,谁知道那个将领或者官员是不是偏向太子?
除了顾怀。
于是真正彻底总揽了整个京城防务的顾怀在这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没有休息,没有假期,他很明白,现在多争取一点时间,多做一点事情,胜利的把握就大一分,就算京城兵力粮草的问题都渐渐解决,也不能有任何松懈,因为这些兵终究不是主力。
京城太大城门太多,辽人攻城固然不容易,但每一道门也需要有人守,如果不经过任何训练整合,这些地方士卒很有可能上了战场就直接溃败,所以他还需要抓紧辽人来的这最后些时间练一练兵。
不指望他们能有多勇猛,起码要让他们明白死也要死在城门下面的道理。
就这么到了十月初三,京城的防卫起码从表面上看已经渐渐完善,城内兵多粮足,城外坚壁清野,一些要塞据点都安置了士卒防守,所有抽调军队已经整编完毕,北方的军情也越来越多,起码能让顾怀和兵部的官员们知道北边到底发生了些什么,辽人骑兵离京城还有多远。
皇位更替,人心浮动,惊慌失措,士气全无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勇气回到了许多人的身体里,能做的准备已经做了,百余年来从未被围过的大魏京城,正在等着辽人骑兵的到来。
站在城头的顾怀迎着北方吹来的风,有些清瘦的脸上没有表情。
来吧,一国存亡,尽系于这一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