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春时种田忙 > 海棠难嫁?

春时种田忙 海棠难嫁?

    刘婆子不防,被泼了个满头满身,像被人踩了痛脚一般跳将起来,登时就喝骂:“杀人了,沈家杀人了,胡氏,你这个杀千刀的,你才叫鸡,你全家都是叫鸡,你敢泼我,看我不跟你拼了。”

    说着就冲过来,奔着胡氏而去,胡氏也不甘示弱,挽起袖子就加入战斗,沈高山几人也没有想出手阻拦,他们可太清楚胡氏的实力了。沈满仓也不自然的摸摸鼻子,刘婆子还是自求多福吧。

    沈里正姗姗来迟,看见的就是刘婆子胡氏两人扭打在一起,身边除了沈家人,还围满了看热闹的村民。

    他急得跺脚,大喝一声:“还不住手!”

    可这时打的难解难分的两人哪里听的进去,沈里正看了看热闹的村人,又是一声大喝:“还不快把她们拉开。”

    众人才如梦初醒,围上去把两人拉开。

    只见那刘婆子发髻散乱,脸上还有几条红痕,衣裳也被拉拉个大口子,鞋子也掉了一只,整个人湿答答的,甚是狼狈。

    一见到里正,立马跪地哭道:“呜呜呜……里正啊,你可得给我做主啊,这沈家太欺负人了,我就来问问草药的事,就把我打成这样,要打死人了啊……”

    不等刘婆子哭完,围观的村民七嘴八舌的就说起来:“刘婆子,你越来越不要脸了,分明是你一来,一开口就骂人的。”

    跟刘婆子同样是外来户的赵乾屋里人,黄大娘也说道:“是啊,分明是你先动手的,我们可都看着呢,哪有你这么颠倒黑白的。”

    刘婆子打眼一看,是黄大娘,哼了一声,嗤笑道:“我说姓黄的,亏得你家还同这沈家如此要好,你还帮人家说话,她们可是有挣钱的法子都不带着你家,我劝你啊,还是别热脸贴冷屁股了。”

    黄大娘悠悠的道:“那是别人挣钱的法子,他愿意告诉我,我自然感恩戴德,他若不告诉我,我也没什么可说的,我且问,若是你有个挣钱的法子,你愿不愿意分享出来,大家一块挣钱?”

    海棠听得这话眼睛一亮,村民还是大多纯朴,像刘婆子这样的还是在少数。

    那刘婆子被问的哑口无言,嗫嚅着说不出话来。

    沈高山轻哼一声:“刘婆子,你儿子差点让我儿媳妇一尸两命,我没有送他去见官,让他蹲大狱已是格外开恩了,你还肖想学认草药,快快死了这条心吧。至于赵家弟妹,我早就跟老赵哥俩说过了,正月十六那天,你们一起来学就是了。咱们两家互相扶持这么久,必是不会忘了你们的。”

    黄大娘轻轻笑着点点头,表示感谢。

    刘婆子却是不服,大声叫嚷着:“那事已经把我儿子赶出村子了,我也赔了银子与水田把你,你还想怎么样?你那儿媳不是没死吗?”

    听到此话,沈家人都是眸色一暗,眼里愤怒的火苗在燃烧。

    海棠再也忍不住,上前一步沉声骂道:“你这婆子,好生无礼,是在咒我娘亲死吗,你这种人,不知道礼义廉耻,就算教了你认草药,你永远也不会知道知恩图报,你快走吧,再在这里满嘴喷粪,我就让祖父打死你,说到做到!”

    刘婆子见被一个小女娃骂了,心气不顺,正要回骂,话到嘴边,只感觉有道冷冷的视线盯着自己,竟不自觉的打了个冷颤。错觉,一定是错觉,那女娃子才几岁,怎么会有这种气势,一定是自己太冷了。

    沈高山见海棠如此说,也有心同她做脸,环顾四周,拿起靠在篱笆上的一根棍子,装模作样的挥舞着,嘴里恶狠狠的道:“听到了吧,还不快滚。”

    沈里正也在一旁接口:“刘婆子,快别闹了,一会她们要打你,我可拦不住。”

    刘婆子左看看,右看看,都是支持沈家人的,今天怕是讨不到好了。衣服又湿答答的黏在身上,冷的难受,自己还是先走,留待来日。这般想着,刘婆子才灰溜溜的退出人群,一溜烟,往家里去了。

    等刘婆子走了,看热闹的村人才散去,几名妇人边走边唠嗑,其中一位容长脸的妇人道:“想不到那海棠小小年纪,就如此泼辣,说起打人来,也是面不改色。”

    另一个圆脸,穿青布袄子的妇人也说道:“可不是,你别说这丫头,还真把我给震住了,你说说这,以后谁敢娶哟,这娶回去怕不是母老虎吧,啧啧……”此时,远在县城家中的行知突然打了个喷嚏……

    这两人可是村里出了名的长舌妇,整天东家长西家短,连村里哪家的鸡今儿个下没下蛋都要拿出来说说,不过就是嘴碎了点,倒没什么坏心眼儿。

    容长脸的是那大成的嫂子,也姓沈,家里排行老二,大家都叫她沈二娘。圆脸的是沈高山发小沈江的儿媳妇,生了梅子,村人都叫梅子娘。

    那黄大娘与她俩同路,听她二人这般说,有心为海棠争辩两句,因此便走近了说道:“你们净瞎担心,海棠还这么小,找婆家还早呢!再说了,如今沈家日子过好了,大孙子又在县城学馆念书,说不得过几年考个功名回来,,到时候,他家这些女孩子的婚事只怕要更上一层楼了。肯定不会在村里随便找个人嫁了就是。”

    梅子娘听了也认同的点点头:“说的不错!我听我公公说了,他们家这卖草药这法子还是人海棠想出来的呢,人家又会挣银子,以后还有秀才哥哥,这婚事可是不愁的。”

    黄大娘也附和:“要说这沈家,可真是慷慨,挣钱的法子都带着村里人,这草药平时可贵了,我上回染了风寒,我儿子去县城给我抓药,才三天的药就花了一两银子,可把我心疼的哟……”

    沈二娘此时也笑道:“可不是,咱们可得好好学,不能辜负人家一番好心是不。”

    说着又同梅子娘说起些沈家的好处来,黄大娘在旁听着,时不时的附和一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