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天下 第48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20)
一顶青罗伞人人想要,那意味着人臣的巅峰。对于武将来说,同签书枢密院事虽是宰辅中排在最后的一个位置,却已经是武臣现如今能达到的最高位置了。
即便对于一个文臣,比如蒲宗孟,或是绝大多数议政重臣,这也是让他们梦寐以求的
但王厚丝毫没有惊喜之色,反而腾起一阵浓浓的疑惑,“有那个必要?”
“潞国公在打军队的主意——他本就是靠平乱才登临宰辅之位;冯当世虽未问军事,但现在多半是在装傻;家岳则不可能不去考虑军权归属。即使我分割去了立法、司法之权,可只要兵权还在宰辅手中,许多人就不会安心。”
“如果有必要的话,我当仁不让。不过玉昆……”王厚斟酌着词句,似乎有些犹豫,但很快就坚定起来,“你我兄弟之间就没有必要多兜圈子,是否非入人不可?是否非我不可?还是说,你有什么不放心的地方。”
一把就抓住了关键,王厚的确依然敏感,也或许是自己的态度过于直白了
韩冈有那么一点头疼起来,因为王厚身份的关系,这其中的度不是那么好把握。如果是在过去,对于轻重的拿捏,韩冈能够把握得很好,但做了十年宰相后,他已经越来越少的遇上现在这种情况,完全生疏了在确保对方心情的情况下把话说好的技巧。
自从熙宗驾崩之后,即使是太后也不需要韩冈多加顾虑她的心情,绝大多数情况,都是对方小心翼翼的来揣摩韩冈的心情。
看到韩冈的犹豫,王厚脸色黯淡了一点,但没有放弃质问,“我若就任密院,势必不能再出掌禁卫。王舜臣又是新进京师,一人担不起来。你是怕章惇荐我入密院?”
韩冈需要王厚,而章惇却肯定希望能够削弱韩冈在禁军中的影响力。如果章惇或是其他人举荐王厚入枢密院,而王厚又对清凉伞有所渴求,韩冈要是反对,很可能就是亲家反目的结果。
就是韩冈不反对,只消王厚没有进入枢密院,几句流言就能让他们产生裂痕。若是韩冈困于形势没有阻止,王厚当真成了枢密院的一员,那对大多数人来说,更是一件好事了。
王厚咄咄逼人的视线中,韩冈最终叹了一声,“不错。与其等人下手,还不如我先行一步,致人而不致于人。”
“直说就可以了。”王厚眼神中透了些许压抑的伤感,以及被羞辱的愤怒,“玉昆,其实直说就行了。”
韩冈心中腾起一丝悔意,应该说得更加婉转的。
他欠了欠身,向王厚道歉:“是我想得太多了……但是处道,西府中的确需要一个武将。过去还有一个皇帝时候,但现在没有皇帝了。那时候可以没有,现在却不能没有。”
王厚沉默了一阵,然后点了点头。说不清是为了韩冈那看起来有些勉强的道歉,还是为了韩冈后面的一段话。
但王厚的确很清楚,以目前的情形,只是为了安抚朝中的一众武将,拿出一个同签书枢密院事也是必要的。
纵使武将低文官一头,但有皇帝在的时候,至少他们还觉得在文官那边受到欺负了,皇帝那边至少能给个公道。文臣们对高阶武将,其实也没有太大而约束权——三班院只管小使臣,审官西院也只是大使臣,到了诸司使以及更高的横班、管军,其人事权完全掌握在天子的手中。文臣们能找到许多理由让一位武将倒台,但只要天子一个念头,那位武将又能东山再起。
狄青当年受到了那么大的委屈,因而熙宗最后给了狄家补偿。但换作是文官,从文彦博开始,有哪个文官为当年事后悔过?
但现在没有皇帝了,即使三衙管军的更替,也落到了宰相们的手里。看不到出头的机会,受到的委屈也没有回复的时候,武将和文臣之间的裂隙将会越来越深,而这一切,在遇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就不免会爆出来。
所以需要一个缓解压力的减压阀,也要告知武将,即使现在没有了皇帝做主,文臣也并没有作践他们的意思。
“会是燕逢辰吗?”王厚问道。
“既然现在还不能让处道你进密院,那还有谁能有资格?”韩冈道,“郭逵已退,种谔已死,朝中名将,还能稳居王景圣这一辈将校之上的,就唯有燕达一人了。”
“的确就只有燕逢辰。”
自韩冈的话中,王厚听得出来,他的初衷就是让燕达成为枢密院中唯一的武将。
要是自己方才点了头,韩冈会怎么办?
是设法让自己放弃这个念头,还是顺水推舟,把自己推上西府——反正以韩冈手段,他肯定能够找到别的办法来弥补。
是的。反正以韩冈手段,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局面,他最终都能如愿以偿。
王厚在纷乱甚至愤怒的思绪中回过神来,现自己沉默得有些久了。韩冈那对凝定的黑色眸子,似乎正把自己所有的思绪都收入眼底。
“不过也可以犒赏三军……”王厚随口找着话题。
“不,这样并不合适。”韩冈绝然道。
天子登基,会有犒赏;天子立后,会有犒赏;天子立储,会有犒赏;天子祭天,会有犒赏。
但现在是天子被禁,宰相当权,你犒赏三军是做什么?
这已经不是自己往烂泥坑里跳,而是往粪坑里跳了。
“如今重点是安抚武臣,不是收买士卒。只要武臣安稳了,下面的兵痞若还敢闹事,出现一个,就处置一个。”
韩冈轻描淡写的用了一个不带煞气的‘处置’,但王厚已经可以想见那些想要趁此机会大捞一笔的兵痞们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每到新君即位,需要犒赏三军的时候,都会有传言说朝廷准备大加封赏,黄金、白银、铜钱会像水一般从国库中流出来。
昔年英宗即位,就有传言说朝廷赏赐的酒食中会藏有黄金;当今天子即位,也是有过太后宰相为了安定人心,准备将国库倾囊而出的流言。
这些流言,把京营上下的期待心都吊得高高的,等到实际犒赏不如期待,兵痞们就会裹挟着其他士兵开始闹事——这些流言,本就是为了要挟朝廷多给封赏,才流传起来的。
“他们有难了。”王厚刻意的笑了起来。笑声稍稍冲淡了方才的那一点尴尬。
“这还不叫有难。”韩冈也笑了,轻松了一点,方才的紧张对于他已经是很陌生也很不习惯的情绪了,“等到眼下诸事都解决了,对军队会有一个大手术。”韩冈用了一个很有新意的词汇,却不难让人理解,“还望处道届时你可以助我一臂之力。”
“禁卫?”王厚惊问。
“太后就在宫中养病,在禁卫上,不会做什么变动。”
即使太后安养宫中,班直还是会继续听命太后。等到太后不在了,那时候,谁控制班直,才会是重点。
看见韩冈还没有自大到给自己拆台的地步,王厚松了口气,点头道:“自当效命。”
……………………
“相公。”
韩冈送了王厚回来,宗泽已经站在了书房中。
“坐。”夜半时分,连续接见多人,韩冈还是不见疲色,说话也依然温文,“你本忙着大议会筹备会的事,还让你去见人,当真是辛苦了。”
宗泽依言坐下,“不敢,这本就是宗泽分内事。”
“见过李宪了?”韩冈也坐了下来。
“已经见过了。不过李宪他还是想要出外任官,不愿意留在京师。”
宗泽说完,惴惴不安的望着韩冈。
韩冈和章惇都希望李宪能辅佐王中正留在京师,毕竟是一起去过南疆,可以值得信赖,但李宪还是不愿意在京师任职。
不过李宪也没有辞官告老的表示,而是希望宗泽能转告韩冈,看在过去的情分上,让他能多外任几年。
宗泽感受到了李宪的决意,便没有再强迫他接受韩冈的打算。一方面,他觉得强扭的瓜不甜,强行逼迫李宪接受,反而会留有后患,另一方面,也觉得应该尊重李宪的选择。
“聪明人啊。”韩冈笑叹道。
要是李宪辞官告老,不免会被人说成是心怀不满,触怒了宰相们,想得一个安静都难。
只是外任的话,看在过去的情分上,韩冈也不至于会亏待他。
“汝霖,”韩冈问道,“你看李宪该如何安排。”
宗泽道:“李宪虽是刑余之人,但亦曾为国效力,不曾亏负朝廷,朝廷也不宜亏负与他。”
韩冈怡然颔,宗泽对阉人没有先天上的歧视,这让韩冈很欣赏。其实宦官之中,出现奸佞的比例,并不比士大夫更高。之所以每每被士大夫敌视,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多半站在天子的那一边,为皇帝考虑事情。与士大夫的立场,总是有差距的。
“李宪身虽残,心不残,曾为国开疆辟土,自是堂堂正正的伟丈夫,总比那一等见贼则畏的心阉之辈要强。是不可亏待。只是……”韩冈又作难起来,“难安排啊。”
宦官是什么?是天子家奴。
在内服侍天子,出外则为天子耳目。
如今皇帝被弄成了摆设,太后退居宫中养病,一切权力掌握在臣子手中,宦官们便失去了他们的立足之地。
除非能像王中正那样成为宰辅控制宫中的手,否则就只有困居宫内或是出为庶民两条路可以走了。
从宰辅们的角度来讲,尽管他们还是想要接收各路的走马承受,让这些天子的耳目成为他们的耳目,只是士大夫的立场,让他们必须撤回这些阉人。
如果现在韩冈要在地方上安排一个阉人为官,地方上肯定会有反弹,州县议会只要成立了,也决不会甘于寂寞。
宗泽道:“其实宫观即可。以泽观之,李宪之言,只为释相公之疑,非为官也。”
韩冈点头:“这我知道。”
李宪或许并不是当真想要在外任官,只是表明自己不想掺合任何是非的态度。让他去担任太一宫,玉清宫之类的宫祠官养老,就是一个很好地解决办法。
只是韩冈觉得这么做不合适,“李宪非无才,又无罪,不当放之宫观。做了好事,就不能让他没有好结果,对不对?”
赏罚宜公,这是治下的原则。
而且还要顾及王中正的想法,以免王中正兔死狐悲。这一句,韩冈就没有明说出来了。
“如果让李宪任职州县,或是走马路中,皆会累及相公清名。且安置李宪,必为后人之制。宫中宦寺有官身者虽不为多,亦有数十,今日李宪一人出外,明日就是数十内宦要出外了。”
“大部分还是不会走的,宫中需要人,只是以后不再进人。”看了眼欲言又止的宗泽,韩冈道,“无过之人,残其肢体,非是仁君所为,即使需驱用阉人,日后还是用外夷为佳,不当用汉人。不顾这是日后的事了。除了李宪之外,也的确还有一些内宦不方便留在宫内,也同样不方便安排在州县之中。”
宗泽忽的灵光一闪,“记得程昉曾经管理屯田事。”
“淤田。引黄河水在河北淤田。”韩冈更正道,又点了点头,这个想法倒是不错,具体的营造工役之职,让阉人来参与管理也的确是个办法。他们比许多士大夫要有才干得多。
“中书门下辖下营造诸事,的确可以内宦参与,不过这就是个辛苦活了。”
“但参与营造,不免调派军民,只怕……”
“不妨事。”韩冈笑了起来,这年月还用得着担心阉人在外掀起叛乱,“此辈出外便不足为惧……”他又想了一下,“王中正的儿子到时候也一起安排。”
“……哪一个?”
“问一问王中正吧。”
王中正有两个儿子,一个是留在宫中的养子,另一个也是养子,不过是过继来承嗣的,其实是王中正的亲侄儿。因为王中正的功劳、地位,两人都受了荫补。哪个出去做事都可以。
“是。”宗泽点头。
“大议会筹备会的准备怎么样了?”
宗泽道:“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就等人到齐了。”
基本上这一次大议会的筹备会,就是以议政为主,加上一干元老。
不过如今曾经任职两府、两制的元老重臣寥寥可数,富弼、吕公著、王珪、韩绛都已经不在人世,剩下的很多又年迈难以入京,真正能来的不到十指之数。
韩冈点了点头,却没说话。过了一阵,他问道:“这几日又有些变化了,对于这个大议会,汝霖你现在是什么看法?”
宗泽起身,向韩冈毕恭毕敬的行了一礼,“宗泽之意,仍与前同。相公此举,可谓至公至正,无纤毫私心,天日可表,士民共鉴。”
因为韩冈提出来的方案,远比其他方案更能得到大多数士大夫的欢迎。何况有议政会议和州县议会在前,一个大议会本就在许多人的预计之内,所以韩冈是不担心有太多人反对。
这是标准的三权分立,完全模仿自后世。只是韩冈拿出来的方案,完全来自于他那已经不太靠谱的记忆。其实有许多细节,韩冈已经记不太清楚。但只看这一个制度,便已是十分严密,各方相互牵制,使一家不能独大。这对于群龙无的大臣们来说,没有比这个制度更美妙的了。
韩冈其实本来没准备推行这大议会。如果太后身体上没有问题,韩冈有把握把皇帝和章惇都熬到退场为止,那时候,即使要开议会,也不是现在这个形式。
“可惜相公一片至诚,但人苦不知足,如今看文、冯诸公,恐怕不满足于此。尤其是文公,已见其过问兵事,来日会上,必为此争。”
韩冈点点头,宗泽说的没错,这也是他所想的,“的确,此事不可不虑。”
“此一也。二则如今天子思过,太后亦休养于宫内,宰相确须约束,但相公所设诸条诸款,未免过苛。自缚手脚,纲纪难张。”
这韩冈就不能点头了,这是关键,“纵使四维不张,想要弹劾宰相也不容易,只要议会不能随意废立宰相,议员又不能常驻京师,这纲纪还是能维持的。”
以罪弹劾宰相,第一需要大议会三分之二成员通过,第二,还须得到九位大.法官中的六人共同认定宰相有罪。大.法官的提名,则来自于相。大议会弹劾大.法官,同样要求议会的三分之二成员通过。所以想要达到弹劾宰相这个目标,几乎不可能。
“可是,相公,章相公会甘心吗?”
对着忧心忡忡的宗泽,韩冈哈哈大笑,“他如何不愿意?”
……………………
“愿意,我当然愿意。”
“为父年届花甲,还能做上几年宰相?”
“只说不能连任,有说不能再任吗?”
“韩冈若是没有提出这些条款,你当我能放心?”
夜色下,灯光里,章惇也在对儿子袒露心迹。
韩冈五年后卸任,留给章惇独大的就只有五年时间。五年时间内,想要做到谋朝篡位那根本不可能,甚至再活十年、再做十年都难做到。
韩冈现在放手,日后卷土重来,没了章惇,谁能拦住他?靠张璪?靠沈括?还是靠吕惠卿?
“记住。为父现在的敌人,不是韩冈!”
即便对于一个文臣,比如蒲宗孟,或是绝大多数议政重臣,这也是让他们梦寐以求的
但王厚丝毫没有惊喜之色,反而腾起一阵浓浓的疑惑,“有那个必要?”
“潞国公在打军队的主意——他本就是靠平乱才登临宰辅之位;冯当世虽未问军事,但现在多半是在装傻;家岳则不可能不去考虑军权归属。即使我分割去了立法、司法之权,可只要兵权还在宰辅手中,许多人就不会安心。”
“如果有必要的话,我当仁不让。不过玉昆……”王厚斟酌着词句,似乎有些犹豫,但很快就坚定起来,“你我兄弟之间就没有必要多兜圈子,是否非入人不可?是否非我不可?还是说,你有什么不放心的地方。”
一把就抓住了关键,王厚的确依然敏感,也或许是自己的态度过于直白了
韩冈有那么一点头疼起来,因为王厚身份的关系,这其中的度不是那么好把握。如果是在过去,对于轻重的拿捏,韩冈能够把握得很好,但做了十年宰相后,他已经越来越少的遇上现在这种情况,完全生疏了在确保对方心情的情况下把话说好的技巧。
自从熙宗驾崩之后,即使是太后也不需要韩冈多加顾虑她的心情,绝大多数情况,都是对方小心翼翼的来揣摩韩冈的心情。
看到韩冈的犹豫,王厚脸色黯淡了一点,但没有放弃质问,“我若就任密院,势必不能再出掌禁卫。王舜臣又是新进京师,一人担不起来。你是怕章惇荐我入密院?”
韩冈需要王厚,而章惇却肯定希望能够削弱韩冈在禁军中的影响力。如果章惇或是其他人举荐王厚入枢密院,而王厚又对清凉伞有所渴求,韩冈要是反对,很可能就是亲家反目的结果。
就是韩冈不反对,只消王厚没有进入枢密院,几句流言就能让他们产生裂痕。若是韩冈困于形势没有阻止,王厚当真成了枢密院的一员,那对大多数人来说,更是一件好事了。
王厚咄咄逼人的视线中,韩冈最终叹了一声,“不错。与其等人下手,还不如我先行一步,致人而不致于人。”
“直说就可以了。”王厚眼神中透了些许压抑的伤感,以及被羞辱的愤怒,“玉昆,其实直说就行了。”
韩冈心中腾起一丝悔意,应该说得更加婉转的。
他欠了欠身,向王厚道歉:“是我想得太多了……但是处道,西府中的确需要一个武将。过去还有一个皇帝时候,但现在没有皇帝了。那时候可以没有,现在却不能没有。”
王厚沉默了一阵,然后点了点头。说不清是为了韩冈那看起来有些勉强的道歉,还是为了韩冈后面的一段话。
但王厚的确很清楚,以目前的情形,只是为了安抚朝中的一众武将,拿出一个同签书枢密院事也是必要的。
纵使武将低文官一头,但有皇帝在的时候,至少他们还觉得在文官那边受到欺负了,皇帝那边至少能给个公道。文臣们对高阶武将,其实也没有太大而约束权——三班院只管小使臣,审官西院也只是大使臣,到了诸司使以及更高的横班、管军,其人事权完全掌握在天子的手中。文臣们能找到许多理由让一位武将倒台,但只要天子一个念头,那位武将又能东山再起。
狄青当年受到了那么大的委屈,因而熙宗最后给了狄家补偿。但换作是文官,从文彦博开始,有哪个文官为当年事后悔过?
但现在没有皇帝了,即使三衙管军的更替,也落到了宰相们的手里。看不到出头的机会,受到的委屈也没有回复的时候,武将和文臣之间的裂隙将会越来越深,而这一切,在遇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就不免会爆出来。
所以需要一个缓解压力的减压阀,也要告知武将,即使现在没有了皇帝做主,文臣也并没有作践他们的意思。
“会是燕逢辰吗?”王厚问道。
“既然现在还不能让处道你进密院,那还有谁能有资格?”韩冈道,“郭逵已退,种谔已死,朝中名将,还能稳居王景圣这一辈将校之上的,就唯有燕达一人了。”
“的确就只有燕逢辰。”
自韩冈的话中,王厚听得出来,他的初衷就是让燕达成为枢密院中唯一的武将。
要是自己方才点了头,韩冈会怎么办?
是设法让自己放弃这个念头,还是顺水推舟,把自己推上西府——反正以韩冈手段,他肯定能够找到别的办法来弥补。
是的。反正以韩冈手段,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局面,他最终都能如愿以偿。
王厚在纷乱甚至愤怒的思绪中回过神来,现自己沉默得有些久了。韩冈那对凝定的黑色眸子,似乎正把自己所有的思绪都收入眼底。
“不过也可以犒赏三军……”王厚随口找着话题。
“不,这样并不合适。”韩冈绝然道。
天子登基,会有犒赏;天子立后,会有犒赏;天子立储,会有犒赏;天子祭天,会有犒赏。
但现在是天子被禁,宰相当权,你犒赏三军是做什么?
这已经不是自己往烂泥坑里跳,而是往粪坑里跳了。
“如今重点是安抚武臣,不是收买士卒。只要武臣安稳了,下面的兵痞若还敢闹事,出现一个,就处置一个。”
韩冈轻描淡写的用了一个不带煞气的‘处置’,但王厚已经可以想见那些想要趁此机会大捞一笔的兵痞们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每到新君即位,需要犒赏三军的时候,都会有传言说朝廷准备大加封赏,黄金、白银、铜钱会像水一般从国库中流出来。
昔年英宗即位,就有传言说朝廷赏赐的酒食中会藏有黄金;当今天子即位,也是有过太后宰相为了安定人心,准备将国库倾囊而出的流言。
这些流言,把京营上下的期待心都吊得高高的,等到实际犒赏不如期待,兵痞们就会裹挟着其他士兵开始闹事——这些流言,本就是为了要挟朝廷多给封赏,才流传起来的。
“他们有难了。”王厚刻意的笑了起来。笑声稍稍冲淡了方才的那一点尴尬。
“这还不叫有难。”韩冈也笑了,轻松了一点,方才的紧张对于他已经是很陌生也很不习惯的情绪了,“等到眼下诸事都解决了,对军队会有一个大手术。”韩冈用了一个很有新意的词汇,却不难让人理解,“还望处道届时你可以助我一臂之力。”
“禁卫?”王厚惊问。
“太后就在宫中养病,在禁卫上,不会做什么变动。”
即使太后安养宫中,班直还是会继续听命太后。等到太后不在了,那时候,谁控制班直,才会是重点。
看见韩冈还没有自大到给自己拆台的地步,王厚松了口气,点头道:“自当效命。”
……………………
“相公。”
韩冈送了王厚回来,宗泽已经站在了书房中。
“坐。”夜半时分,连续接见多人,韩冈还是不见疲色,说话也依然温文,“你本忙着大议会筹备会的事,还让你去见人,当真是辛苦了。”
宗泽依言坐下,“不敢,这本就是宗泽分内事。”
“见过李宪了?”韩冈也坐了下来。
“已经见过了。不过李宪他还是想要出外任官,不愿意留在京师。”
宗泽说完,惴惴不安的望着韩冈。
韩冈和章惇都希望李宪能辅佐王中正留在京师,毕竟是一起去过南疆,可以值得信赖,但李宪还是不愿意在京师任职。
不过李宪也没有辞官告老的表示,而是希望宗泽能转告韩冈,看在过去的情分上,让他能多外任几年。
宗泽感受到了李宪的决意,便没有再强迫他接受韩冈的打算。一方面,他觉得强扭的瓜不甜,强行逼迫李宪接受,反而会留有后患,另一方面,也觉得应该尊重李宪的选择。
“聪明人啊。”韩冈笑叹道。
要是李宪辞官告老,不免会被人说成是心怀不满,触怒了宰相们,想得一个安静都难。
只是外任的话,看在过去的情分上,韩冈也不至于会亏待他。
“汝霖,”韩冈问道,“你看李宪该如何安排。”
宗泽道:“李宪虽是刑余之人,但亦曾为国效力,不曾亏负朝廷,朝廷也不宜亏负与他。”
韩冈怡然颔,宗泽对阉人没有先天上的歧视,这让韩冈很欣赏。其实宦官之中,出现奸佞的比例,并不比士大夫更高。之所以每每被士大夫敌视,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多半站在天子的那一边,为皇帝考虑事情。与士大夫的立场,总是有差距的。
“李宪身虽残,心不残,曾为国开疆辟土,自是堂堂正正的伟丈夫,总比那一等见贼则畏的心阉之辈要强。是不可亏待。只是……”韩冈又作难起来,“难安排啊。”
宦官是什么?是天子家奴。
在内服侍天子,出外则为天子耳目。
如今皇帝被弄成了摆设,太后退居宫中养病,一切权力掌握在臣子手中,宦官们便失去了他们的立足之地。
除非能像王中正那样成为宰辅控制宫中的手,否则就只有困居宫内或是出为庶民两条路可以走了。
从宰辅们的角度来讲,尽管他们还是想要接收各路的走马承受,让这些天子的耳目成为他们的耳目,只是士大夫的立场,让他们必须撤回这些阉人。
如果现在韩冈要在地方上安排一个阉人为官,地方上肯定会有反弹,州县议会只要成立了,也决不会甘于寂寞。
宗泽道:“其实宫观即可。以泽观之,李宪之言,只为释相公之疑,非为官也。”
韩冈点头:“这我知道。”
李宪或许并不是当真想要在外任官,只是表明自己不想掺合任何是非的态度。让他去担任太一宫,玉清宫之类的宫祠官养老,就是一个很好地解决办法。
只是韩冈觉得这么做不合适,“李宪非无才,又无罪,不当放之宫观。做了好事,就不能让他没有好结果,对不对?”
赏罚宜公,这是治下的原则。
而且还要顾及王中正的想法,以免王中正兔死狐悲。这一句,韩冈就没有明说出来了。
“如果让李宪任职州县,或是走马路中,皆会累及相公清名。且安置李宪,必为后人之制。宫中宦寺有官身者虽不为多,亦有数十,今日李宪一人出外,明日就是数十内宦要出外了。”
“大部分还是不会走的,宫中需要人,只是以后不再进人。”看了眼欲言又止的宗泽,韩冈道,“无过之人,残其肢体,非是仁君所为,即使需驱用阉人,日后还是用外夷为佳,不当用汉人。不顾这是日后的事了。除了李宪之外,也的确还有一些内宦不方便留在宫内,也同样不方便安排在州县之中。”
宗泽忽的灵光一闪,“记得程昉曾经管理屯田事。”
“淤田。引黄河水在河北淤田。”韩冈更正道,又点了点头,这个想法倒是不错,具体的营造工役之职,让阉人来参与管理也的确是个办法。他们比许多士大夫要有才干得多。
“中书门下辖下营造诸事,的确可以内宦参与,不过这就是个辛苦活了。”
“但参与营造,不免调派军民,只怕……”
“不妨事。”韩冈笑了起来,这年月还用得着担心阉人在外掀起叛乱,“此辈出外便不足为惧……”他又想了一下,“王中正的儿子到时候也一起安排。”
“……哪一个?”
“问一问王中正吧。”
王中正有两个儿子,一个是留在宫中的养子,另一个也是养子,不过是过继来承嗣的,其实是王中正的亲侄儿。因为王中正的功劳、地位,两人都受了荫补。哪个出去做事都可以。
“是。”宗泽点头。
“大议会筹备会的准备怎么样了?”
宗泽道:“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就等人到齐了。”
基本上这一次大议会的筹备会,就是以议政为主,加上一干元老。
不过如今曾经任职两府、两制的元老重臣寥寥可数,富弼、吕公著、王珪、韩绛都已经不在人世,剩下的很多又年迈难以入京,真正能来的不到十指之数。
韩冈点了点头,却没说话。过了一阵,他问道:“这几日又有些变化了,对于这个大议会,汝霖你现在是什么看法?”
宗泽起身,向韩冈毕恭毕敬的行了一礼,“宗泽之意,仍与前同。相公此举,可谓至公至正,无纤毫私心,天日可表,士民共鉴。”
因为韩冈提出来的方案,远比其他方案更能得到大多数士大夫的欢迎。何况有议政会议和州县议会在前,一个大议会本就在许多人的预计之内,所以韩冈是不担心有太多人反对。
这是标准的三权分立,完全模仿自后世。只是韩冈拿出来的方案,完全来自于他那已经不太靠谱的记忆。其实有许多细节,韩冈已经记不太清楚。但只看这一个制度,便已是十分严密,各方相互牵制,使一家不能独大。这对于群龙无的大臣们来说,没有比这个制度更美妙的了。
韩冈其实本来没准备推行这大议会。如果太后身体上没有问题,韩冈有把握把皇帝和章惇都熬到退场为止,那时候,即使要开议会,也不是现在这个形式。
“可惜相公一片至诚,但人苦不知足,如今看文、冯诸公,恐怕不满足于此。尤其是文公,已见其过问兵事,来日会上,必为此争。”
韩冈点点头,宗泽说的没错,这也是他所想的,“的确,此事不可不虑。”
“此一也。二则如今天子思过,太后亦休养于宫内,宰相确须约束,但相公所设诸条诸款,未免过苛。自缚手脚,纲纪难张。”
这韩冈就不能点头了,这是关键,“纵使四维不张,想要弹劾宰相也不容易,只要议会不能随意废立宰相,议员又不能常驻京师,这纲纪还是能维持的。”
以罪弹劾宰相,第一需要大议会三分之二成员通过,第二,还须得到九位大.法官中的六人共同认定宰相有罪。大.法官的提名,则来自于相。大议会弹劾大.法官,同样要求议会的三分之二成员通过。所以想要达到弹劾宰相这个目标,几乎不可能。
“可是,相公,章相公会甘心吗?”
对着忧心忡忡的宗泽,韩冈哈哈大笑,“他如何不愿意?”
……………………
“愿意,我当然愿意。”
“为父年届花甲,还能做上几年宰相?”
“只说不能连任,有说不能再任吗?”
“韩冈若是没有提出这些条款,你当我能放心?”
夜色下,灯光里,章惇也在对儿子袒露心迹。
韩冈五年后卸任,留给章惇独大的就只有五年时间。五年时间内,想要做到谋朝篡位那根本不可能,甚至再活十年、再做十年都难做到。
韩冈现在放手,日后卷土重来,没了章惇,谁能拦住他?靠张璪?靠沈括?还是靠吕惠卿?
“记住。为父现在的敌人,不是韩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