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回到古代当太傅 > 第134章 适合的人

回到古代当太傅 第134章 适合的人

    魏英健道:“一事不烦二主,今日遇见先生,这事就肯定还得要先生指点一二才行。”

    说着,五张一百两的银票放在了桌子上,目光炯炯地看着王源。

    王源的眼角抽了抽,这是知道自己缺钱?还是自己爱财的名声已经不胫而走了?

    “若问的还是魏姑姑的事情,本公子确实已经言无不尽了,再说就没有必要了。而且酬劳魏老将军给的已经够了。”

    魏英健将银票往王源跟前推了推,脸色不自然地道:“非也。我是想问问那个、那个顶替朱怀章毁了我妹妹清白的男人的下落。

    我妹妹才三十六岁,从来没养过一帆,没有母子亲情,总不能连那个男人是什么样的都不知道吧?再差,也差不过朱怀章才是。”

    王源诧异,这真是“龙生龙凤生凤”?

    这魏家一家子都挺重感情的,换成其他任何一家,怕魏娇娘往后的日子都会泡在黄莲汁里苦着了。这魏二爷看着痞里痞气的,居然想找到那个男人?

    还是为了给自家妹妹找个依靠,而不是悄悄摁死?

    王源不由动容,心里对魏家的好感飙升,拿了一张银票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那人一直都在魏姑姑的身边,或许是太过熟悉了从没怀疑过吧。你们好好找找魏姑姑生活过的地方。告辞!”

    魏英健沉思中,妹妹生活的地方就是朱府呀,自己都眼看着要掘地三尺了也没找到!

    不对,还有个地方没找,就是朱府里妹妹所居的海棠苑!

    王源领着侯府侍卫走了,一个个吃得很饱,由书砚带路一路往北而去。

    南贫北雅,那么开书肆至少开到书生、学子聚居的城北才好。

    城北突出的特点就是安静,街边的商铺也没有披红挂彩的,卖东西的不管是店家还是商贩都保持着安静。

    特色在于牌匾,每一家的牌匾不管是风格还是造型设计都不一样,字更是不一样。或清俊或洒脱,或遒劲或飘逸,远远看去好像能透过这些字就能闻到店内的墨香、书香。

    国子监和太学两所学府分别在城北的两头,东边是国子监,西边是太学,满条街学堂处处可见,有幼蒙、初学、府学以及各个私塾,文风很是兴盛的样子。

    王源看的兴致高昂,不知不觉走到一个二层楼的门面铺子前,上面古色古香的木质牌匾上空空如也,书砚道:“公子,到了。”

    门是开着的,里面有个小伙计正拿着抹布擦着四周的架子,架子上已经摆了一些书籍。

    王源走了进去,小伙计迎了出来,看见书砚脸上一喜,东家早就交代好了,等书砚的主子过来就交接。

    自己可是等了好几天了,除了抹灰就是整理书架,剩下的时间都在翘首以盼。

    “书砚小哥,你可终于来了。想必这就是公子吧?快请进。”

    王源一眼扫过,店内窗明几净,书架整理的很是整齐,一尘不染。铺子不宽,但很深,此时未时末,店内最后面就有些暗了。

    王源随意走动,翻看了下书架上的书籍,范围还挺广的,从幼学启蒙到秀才所学书籍都有,还有些游记、地理、古史、棋谱、琴谱、书画、礼仪等等应有尽有。

    上了二楼,布置的高档了些,有茶座,以及笔墨纸砚,各种规格的都有。

    王源转了一圈,脑子里已经有了规划,问题是这又得大装!

    索性坐在座椅上,让小伙计准备笔墨纸砚,拿起笔就开始画装修图。

    一画就画了将近一个时辰,一沓装修图细致到桌椅的花纹,墙上的壁灯,小伙计看了咂舌,这读书人开店和东家开店就是不一样,这讲究的,比最高档的酒楼都不差什么了!

    王源拿着装修的图纸,望向书砚,书砚两手一摊:“您这么高档的装修,小的认识的人都做不来。”

    王源看向听雨,听雨摸了摸鼻子,侯爷手底下没养这么专业的人,不过,做小工还是没问题的:

    “公子是不是忘了?宫里昨日才赏了个善木工活的匠人,您这么精细的活计,粗活咱们有人,就缺这种专业技能好的师傅。若是那匠人能带一带,说不得咱们的人就学会了,下次开店就方便了。”

    说完有点儿讪讪的,王源眼睛跳了跳,就纳闷了姬无良是怎么培养这些人的忠心的?大小是个事,都给他扒拉着,就怕他姬侯爷亏了似的。

    王源没再说话,将图纸往袖子里一塞转身准备回府。临出门时,问小伙计:“你叫什么?”

    小伙计道:“小人何良,是以前这间铺子里的伙计。”

    王源:“是焦东家的人还是招来的?”

    何良:“小人受焦东家大恩,无以为报,自愿替焦东家守着铺子的。”

    王源:“那你原来是做什么的?”

    何良脸上有些伤感:“小人就是个平民,只因父亲染病亡故,叔叔们不愿养我,将我们赶出了家门,寡母带着我居无定所,只能乞讨。

    结果那年母亲也没能熬过冬天,是焦东家看小人可怜收留的。小人自小跟着父亲识字,又乞讨了两年,对这里十分熟悉,焦东家就让小人留下看店了。”

    王源叹了口气道:“既然如此,可愿继续留在这里当个伙计?”

    这何良手脚勤快,眼神坚毅,若是好生培养,未尝不是自己以后的助力。

    何良望着书砚,道:“小人想听听焦东家的意思。”

    王源点头,是个知恩图报的:“可以。不过焦叔叔应该告诉你了,这间店公子我还是要开书肆的,而焦叔叔以后可能会定居在城外的庄子里了。你这个年龄,还是要多学些知识,看书肆,对你会更好。”

    说完就走了,焦叔叔自己接了,至于焦叔叔手下的人,恕自己双肩瘦弱,担不起,也暂时不想担,除非有适合的人。

    这何良不错,是个上好的小伙计人选,经历也足,好好培养,说不准等年纪大些就能成为掌柜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