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回到古代当太傅 > 第208章 开张

回到古代当太傅 第208章 开张

    声音好慢,慢到意犹未尽。

    箫声一扬,一个女声清冷地开始吟唱,和着牌子,以及一波三折的曲调,一亮嗓,就将门口犹豫的人们吸引的蜂拥而进。

    “这是什么曲?”

    “词是谁作的?”

    “谱曲的是谁?”

    “唱曲的是谁家姑娘?”

    “仙乐呀!太好听了!”

    “绝妙好辞呀!太妙了!”

    ……

    最终化为一句话:“快点进去,一睹为快!”

    闻讯赶来的柴济川亮出自己的邀请函,顺利地直上二楼雅间,砸了银子选了最好的天字看台。

    结果只听到了一句结尾,那生生不断地“啊”字让他心痒难耐:“什么时候再唱?”

    早知道这缀锦楼开张有这么精妙的好词好曲,还上什么朝啊?

    完全忽略了下朝后自己兜兜转转,早忘了威远侯昨日送过来的邀请函。

    一个武将,连之乎者也都听不明白的,整什么邀请函?

    能有什么好节目?

    结果一矫情就错过了精彩,真是,真是……

    柴济川后悔的都要将手腕搓红了,澹台灭整理了一下衣襟,若不是看在邀请函制作精美的份上他就忘带了。

    好悬顺手带着了,不然自己此时和三皇子的手腕差不多一样红肿了。

    身旁的伙计道:“贵客别急,咱们这里一盏茶时间后会有新的曲目。”

    柴济川着急:“可是本皇子想听刚才唱的那首!”

    小伙计道:“那可太抱歉了,您来迟了,下一场在明晨的巳时正,想听的话,您得明日赶早。请问贵客喝什么茶?”

    这一幕在各个雅间响起,一声声叹息声传来。

    澹台灭神色复杂,怎么自己也有点儿遗憾呢?

    难道跟着三皇子居然也学了酸儒气?

    不然怎么脑子里“扼腕长叹”四个字越来越大呢?

    门口的登记如火如荼,只是一步踏入缀锦楼的大门,立刻收敛了浮躁之气。

    一楼的布置太过高雅,好像说话声音大一些、急一些、走路快一些,都有辱斯文。

    看看脚下的地毯,虽然不是多名贵,但就是踩一脚就觉的自己不是进门前的自己了。

    雪白的墙上悬挂着一幅幅书法,不仅纸好、字好,话更好!

    一个个书生模样的人,三五成群的拥在一处,盯着墙上的书法佳作全是眼神迷离、若有所思、若有所悟的神情。

    姬无良站在二楼看着下面安静的大厅,想象中的嘈杂和杂乱,好像一点儿痕迹都没有。

    一个个小伙计端着茶水放在花木、绿植、或桌椅拐角、墙角的小几上。

    一个个倒扣的茶碗不停地被更换,小几上还放着免费提供的茶点,不时有人来添加。

    一楼设计的曲径通幽的,充分利用了每一寸地方,一个个卡座做的雅趣横生,若是低语,坐在隔壁都听不真切,却都能看得清高台上的情形。

    此时一个面上罩着白纱的女子坐在高台上弹奏着温柔舒缓的曲子,低低慢慢的,似静水流淌,不自觉地让人心情放缓。

    顾太傅进来了,顾大学士进来了,顾家长孙带着一帮子同窗进来了。

    孔唯明带着一帮学子也进来了,后面陆陆续续地又进来了一帮帮的学子。

    城中某个书院,正讲课的山长突然间发话,今日休沐。

    听课的学子一脸懵,就看到山长带着夫子一溜烟地往外疾走:“昨夜雨疏风骤,沉睡不消残酒……这意境也太美了,不行,快点!”

    一声惊呼:“原来竟是王老师署的名?”

    学子怔愣中,夫子和山长就走远了,不管是山长嘴里说的词,还是“王老师”三个字,都让所有人心向往之。

    于是消息就这么传开了,不逢十,不逢节庆,北城所有书院休沐了。

    然后在缀锦楼相遇了。

    好在山长夫子们都上了二楼,不然尴尬能让时间静止。

    午时正,高台上突然又搬来了几种乐器,古琴、琵琶、鼓、箫、号、埙能想起来的都搬了上来。

    一个乐器后面一个女子,都是面纱遮面,一水的浅碧色纱裙,行走间如水波荡漾,极有韵味。

    最后一个上了青衣装束的女子袅袅娜娜地上场,一步踏入,音乐起,只一个音,就抓住了所有人的耳朵和眼睛。

    左手水袖抛出,右手折扇微微抬起,嘴里的词曲就荡漾开去:“戏一折,水袖起落,唱悲欢唱离合,无关我……”

    仰头,旋转,左腿后提,右脚旋转,下身,回眸,水袖再扬,眼神怀念悠远:“扇开合,锣鼓响又默,戏中情,戏外人,凭谁说……”

    低头甩袖,长长的水袖像水波一样一层层荡漾,突然一个肃静,转身,音乐拔起:

    “惯将喜怒哀乐都融入粉墨,陈词唱穿又如何 白骨青灰皆我,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

    唱到这突然好像唱到了所有人的心里,一声声喝彩声、叫好声如潮水般卷来。

    可是台上的青衣好像并没有听到,还是一副忧心不已,奋笔疾书的模样。

    随着一声叹息,掷笔起身,音乐变缓:“台下人走过 不见旧颜色,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情字难落墨,她唱须以血来和,戏幕起,戏幕落,谁是客?”

    一曲唱罢,所有音色低迷下去,只有台上青衣的水袖舞的眼花缭乱,一声时高时低的“啊”吊的所有人的心境起起伏伏。

    直到琴音消失,青衣谢幕,还久久不能回神。

    “好!赏!”

    “是,小的这就去。”

    说完一个小厮模样的人从二楼一个雅间里走出来,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十两的银锭子就要往台上砸去。

    一个伙计穿着制服迅速走过来接住道:“谢贵人赏,天子三号雅间客人赏芍药姑娘纹银十两。”

    响亮的报赏声一下子将大好的气氛淹没。

    然后一个个雅间里先后走出来小厮,将银锭子或是银票或是玉佩金器珠子什么的都一一报了赏。

    冯掌柜喜笑颜开高声道:“如今午时正,缀锦楼后厨做了一些饭食,只是缀锦楼不精于膳食,只糕点小菜味道不错,另有各色好茶供诸位消遣。

    另外缀锦楼有特色酒品,醉春风和一点红,给爱酒的客人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