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回到古代当太傅 > 第223章 小女子以后视大人为父

回到古代当太傅 第223章 小女子以后视大人为父

    “如此,得罪了。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短短三十三个字,却带来了秋风的萧瑟和一股失落浅愁。

    这样的词作,在座的居然没有人愿意“垂怜”这个文采斐然的姑娘。

    实在是就算自己重回到二十岁,也不一定能做出来这样的意境佳作!

    一时之间满殿都是寂静。

    曹德福回来了,凑在皇帝耳边确认:“的确是镇北侯的嫡女。”

    皇帝眉眼恍惚,好像突然间记起来,曾经镇北侯也是大魏的开国功臣,后辈中有不肖子孙如齐旺祖,也有眼前这个不知长相如何、却才情满满的姑娘。

    只是,这样的姑娘,怎么会传出那样的流言?

    皇帝醒神,看向朝臣道:“既然这位姑娘的家人没有出席,不知诸位爱卿,谁愿意助她一臂之力?”

    王源抬头,看向上座的年轻皇帝,透过距离,穿过长长的玉冕珠帘,眼中多了抹遗憾。

    这样胸襟广阔的帝王,到底是可惜了……

    没人应答,眼看着孔大儒又要说话,王源给了听雨一个眼神,听雨惊愕地嘴巴大张,但还是第一时间出列:

    “我家公子愿意助齐姑娘一臂之力。”

    王源一扇子敲在了头上,这嘴碎的听雨,姑娘就姑娘,加什么姓呀?

    都是朝堂上心思百转的大臣,一个“齐”字爆出,就没有听不明白的。

    齐齐望向姬无良,那眼神明晃晃的:你家幕僚倒戈了,你有意见吗?

    然后看向皇帝:陛下你欣赏的翰林院侍讲好像眼神不太好,这可如何是好?

    有些人心里高兴地尖叫:哎呀,真是大好事,这王源的脑子原来可以这么跳着来的!

    是不是说明,镇北侯还能再挣扎一下?

    一下子朝臣们的心思活了,皇帝的心思也动了。

    就怕你们按兵不动,朕还没理由揪出你们来。

    皇帝眉眼含笑,若说懂朕的心思,还得是王爱卿!

    呵呵呵,王源只能傻笑,属实就是下人没调教好,大家千万别多想!

    柴济川看到王源发话,一下子兴奋了。

    本来就是你做的词,若是别人来写,哪有你亲自出手来的爽?

    “好,那就当面吟诵吧,最后一关只有一人胜出,各位努力,本皇子静候佳音。”

    一盏茶过得很快,王源也没要求见齐连枝,各家也没要求商议一下,都是各写各的。

    毕竟能坐在这里的,一家能有一人已是殊荣。

    一盏茶落,顾太傅起身:“老夫最先拿到孙女的手稿,就先念吧。”

    这个举动,王源点头,怪不得能引领大魏士子呢,德行至少明面上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念完,众人恭维叫好。

    下一个是忠勇侯,他起身道:“下一个本侯来吧,这是犬子为小女代笔的,请大家品鉴。”

    念完也是一片叫好声,到底少了些真心实意,忠勇侯心里叹了口气,仍然脸上带笑的坐下了。

    最后是王源,他将纸张递给听雨,听雨上前一步道:“陛下,我家公子有伤在身,声音无力,属下代劳帮忙念。”

    皇帝:“念吧。”

    “楸树馨香倚钓矶,斩新花蕊未应飞。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声落,半晌无语。

    突然柴济川兴奋地鼓掌:“妙啊!简直一个意境!

    只是前一首听上去是女子所作,这首同样意境,却是男子所作,真正是佳作天成!”

    没说的是:没想到王源有如此大才,男女意境都能随意变换,句句都是佳作!

    自己刚才的决定果然没错!

    联姻后,这王源可是认了那齐姑娘是家人的,以后岂不是一家人?

    屏风后齐连枝开口,声音清脆道:“多谢大人维护,小女子以后视大人为父,必然恭敬孝顺。容后小女子登门亲自拜谢义父……”

    “哈哈哈哈……”

    是皇帝的笑声:这,十七岁的齐连枝要认王源为义父?

    哈哈哈……

    就连姬无良都忍不住嘴角勾起了弧度,王源双手捂脸,自己何德何能,能有这么大个女儿?

    柴济川尴尬,这齐姑娘居然不知道是王源帮了他?

    看来果然是不相识的。

    齐姑娘以后就是自己的未婚妻了,这义父一说绝对不行!

    “那个,齐姑娘,不可妄言,你称呼王大人为义兄就可,义父大可不必!”

    齐连枝疑惑,但三皇子的声音他知道:“如此的话,是小女子冒昧了,稍后当面向义兄赔罪。”

    王源不得不开口,只是声音太低,还是听雨重复:“齐姑娘不必如此,姑娘能来参加选妃,就是大魏的功臣,我家公子只是尽了为臣的本分而已。

    我家公子盼望姑娘能始终胸有大义,自此后大魏和西疆结百年之好,止兵戈,兴百业,利两国百姓,立不世之功。”

    大气凛然的话被听雨说的平平无奇,被众人眼神鄙视,顾太傅道:

    “王大人所言极是,老夫也望姑娘能始终胸有大义,自此后大魏和西疆结百年之好!止兵戈!兴百业!利两国百姓!立不世之功!”

    听雨后知后觉的感觉自己又把公子的功劳给掉了一大阶,自己应该像顾太傅一样,铿锵有力地说才是。

    心虚地望着王源,王源却面带微笑,聊天而已,这样更好!

    皇帝:“王大人和顾太傅说得好!三皇子,如此,齐姑娘可合你心意?”

    柴济川微笑道:“能觅得如此佳女子为妻,是本皇子的福气。这是我父皇千里之外送来的定亲信物……”

    说完才知道不妥,这齐姑娘没有家人,这信物交给谁?

    皇帝眼神一缩,柴济川手里拿的是一个通体雪白透明的和田宝玉,一丝飘花攒成了合欢花的模样,这样的信物,自己帮忙接了好吗?

    皇帝看向王源,眼神示意着。

    王源抽了抽嘴角,看了眼听雨,听雨再次一步踏出道:

    “三皇子将信物交给属下吧,我家公子既然是齐姑娘的义兄,就是齐姑娘的娘家人。

    自会将此信物原封不动地交给齐姑娘的父母,到时必然会给三皇子还一个同样心意的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