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回到古代当太傅 > 第231章 本公子生辰,请全府

回到古代当太傅 第231章 本公子生辰,请全府

    王源挑眉,这可是柴济川身上戴着的象征身份的玉佩!这材质一看就是和田玉中上好的羊脂玉,亲娘随身戴着这么好的玉佩?

    “娘,我亲娘是哪里人?”

    田芙蓉一愣,才想起来自己好像从来没说过主子的身份。

    不过现在说好吗?

    虽然两国开始联姻了,大魏也没有像对匈奴和南蛮那样敌视西疆人了,但公子又升官了。

    有个西疆皇室的娘,是不是不太好?

    一个弄不好,被罢官赶出京城,那还上哪里找那不知死到哪里去的亲爹解蛊呢?

    田芙蓉纠结了半天也没开口,王源道:“我娘是西疆人?”

    田芙蓉抬头,看着王源洞悉一切的眸子,否认的话怎么也说不出来:

    “思远真聪明,被你看出来了?”

    王源嘴角抽抽,这与自己聪明有什么关系?

    就焦文卓和袁彪那几个的模样,一个个的连个真面目都不敢示人。

    还有李芍药那张妖冶得有些过了的面容,一般人不知道,他见了第一面就知道,那就是土生土长的维吾尔族美女面容!

    只不过是被汉化太多,以及一口流利的大魏官话遮掩了本身的特色罢了。

    最主要的,是身处在百花楼这么个地方,出身是最不重要的。

    而现在,维吾尔族是西疆最大的族群。

    王源眸光放空,好像亲娘身边的这几个“家奴”有点儿过于出色了?

    “娘,我亲娘是西疆哪个家族的小姐?”

    田芙蓉勉强笑笑:“以后有机会娘会带你回去看看的,现在你赶紧养好身体,找到你爹才是关键!咱们时间不多了……”

    王源默然,娘的身份还是个谜?

    算了,该知道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了。

    不过他怀疑自己的本命蛊已经解了,但没有人证,孙蔷薇不在,就算在,估计也搞不明白,不然早就说了。

    可是,想到王昌明,又看了眼恨不得食其肉、啖其骨的田芙蓉,王源叹了口气咽下了要说的话,就这么着吧。

    屋中沉默着,突然田芙蓉来了句:“说不好,这块玉佩的主人或许还是你表哥或表弟什么人的。”

    王源再次一惊,这信息量有点儿大呀!

    田芙蓉咬了咬嘴唇,她想起来了,刚才思远见的人是西疆三皇子,这玉佩八成是那三皇子的。

    不能说亲娘的身份,但总不好一点儿信息也不漏,不然思远那失望的模样,她有点儿不忍心看。

    王源挑眉,看了眼田芙蓉有些心虚的表情,心里有股不安的感觉。

    这时,有个小厮来报:“有人送了一个礼盒到门房,说是送予公子的生辰礼物,却不说姓名,公子,收不收?”

    王源眉眼含笑,果然。

    有礼物收自然开心:“送礼的人呢?走了吗?”

    小厮道:“没有,好像也等着看公子收不收?”

    王源招手,田芙蓉直接推着轮椅往大门走去。

    大门口站着个中年男人,王源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是王昌明身边的那个亲随侍卫。

    虽然做了装饰,但那模样,装不装饰的没什么区别。

    柱子看到王源,眼里一下子就热切了,又赶紧低下头,站得恭恭敬敬的。

    “小王大人安。奉主子之命给大人送生辰礼,请大人笑纳。”

    王源点头:“可有口讯?”

    柱子道:“家主人祝小王大人十七岁生辰快乐,余生安康。”

    王源微笑:“多谢!”

    说着,伸手到袖子里掏出一个红封递给柱子:“赏你的。”

    柱子一听双眼放光,立刻双膝跪地,双手接过红封,大声道:“小人谢公子赏!”

    说完兴冲冲地走了,看的威远侯府一众明里暗里守门的一头雾水,那个怕不是个二百五?

    接个赏而已,怎么就能激动成没见过钱的样子?

    王源指着给自己传讯的小厮道:“阿十,把这个提上,送到圣贤居。”

    说完,又开始掏袖子,阿十嘴角抽抽,挡在了王源的身前,王源一笑,掏出了一张银票递给田芙蓉:

    “本公子生辰,请全府吃顿好的。娘,你辛苦安排一下。”

    田芙蓉笑着应了。

    “我想听曲,想看舞,想听书,想吃大餐。”

    还想父母家人……

    田芙蓉笑着一一应了,却眼睛有些湿。

    十七岁了,本应该成亲生子了,若是正常些,应该是有夫君陪伴,有儿女绕膝了,公子却……

    田芙蓉赶紧下去准备,无论如何,整热闹些。

    只是公子连个朋友也没有,唉!

    圣贤居书房,王源打开礼盒,四四方方的盒子里整齐的放着一套文房四宝,墨玉的奔马形镇纸,触手温润。

    一根毛笔,笔杆是楠木所制,散发着淡淡的香味。

    锋毫尖锐,外形圆润,铺下不软,提起不散,这是传说中的诸葛笔?

    三根墨条,散发着淡淡的松香。

    还有一方橙黄色的砚台,质坚莹润,哈气生津,不是历史上有名的澄泥砚还能是什么?

    王源喜出望外,真是大丰收了!

    立刻叫来书砚,伺候笔墨,想了想,拿起手中的笔,铺开宣纸,一挥而就: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一气呵成,精瘦的字体,带着力透纸背的指力,好像要把那种相思刻进骨髓。

    缓慢搁笔,王源让书砚念一念。

    书砚看着精瘦精瘦的柳体,不禁诧异,这是公子的字?

    好像和平日所见的不同?

    不过必然是公子的手笔,亲眼所见呢!

    遂朗声吟诵,王源回味了一遍,刚好墨迹干了:

    “小心些卷起来,找个好的书画铺子裱起来,送予王老爷,答谢他的生辰贺礼。”

    书砚脆声应下,多嘴道:“公子你看这字,可需要重新写一遍?”

    王源想了想:“不写了,你交代一声就说是我得的,不要说是我亲手写的就行。”

    书砚点头,卷起字退了出去。

    王源把玩着这四个宝物爱不释手,小心翼翼地清洗后放到了自己的系统空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