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回到古代当太傅 > 第243章 明日上书房讲课

回到古代当太傅 第243章 明日上书房讲课

    书砚是彻底好了,每日下午外头乱跑着玩儿,其他时候跟在王源身边。

    此时接话道:“据说是旱得很厉害,整个春天就早春时下过一场小雨。

    然后三个月干旱得一滴雨也未落,月初说是零零星星下了些雨,只是都这个时候了,也没什么大的用处。今年北地百姓可是不好过了。”

    王源:“那南方呢?”

    书砚道:“南方还行,具体的消息不知道,等会我找听风大哥打听打听。”

    王源又问:“咱们的冰铺生意如何了?”

    书砚笑着道:“那是顶好的。四大冰铺基本没存货了。只有咱们家的源记冰铺每日还能预定,可解了京城不少人家的暑热。”

    王源看着笑嘻嘻的书砚,这无忧无虑的性子可真好。

    “推着公子我四处走走,看看咱们还能种多少地?”

    转了一圈下来,王源在心里盘算了盘算,北地缺粮已经可以预见了。

    亩产最高的就是红薯和山药了,自己的系统商城里可以兑换,可是都错过了播种的季节。

    王源记的红薯是番邦传来的,山药是土生土长的,好像河南还是山药的胜产地。

    不知道时下有没有人把山药当做食物来用?

    王源拿起笔,唰唰几笔,勾画了几种山药的外形,连土豆都画了,包括根茎的样子,和地面上开的花形。

    说不定就有呢,咱们这么大的山川,是不是早就有了,只是大家不知道那是能吃的呢?

    威远侯府撒出大量人手在周边县城州郡的深山里钻来钻去的找,只是不是农业出身,在漫山遍野的植物中翻找公子画的叶子和花形,对侍卫来说太难了。

    王源又抽出一万两让书砚拿给焦文卓,让他找几个人分批次南下购粮,以粗粮为主。

    南方江浙、两湖是产粮的大省,离得近的山东、河南也是,眼前还在七月底,北方的灾情还没显现,趁南方的粮价没有浮动时赶紧多买些。

    只是手里的资金有限,王源将手里能用的全部抽调出来,系统升级后按照指示,可以看到各种商品不同地方的价格差异。

    所以按照指示,现在两湖地区米面价格最低,新米才是六文一斤,陈米四文一斤。

    新面五文一斤,陈面三文一斤,玉米面二文一斤,小米三文一斤。比京城里的粮价低了一半,有的比一半还低。

    事不宜迟,王源直接让焦文卓领着他手下的人一路往两湖地区而去。凡是粮食,价格低的都买,但一定要是新粮!

    陈粮放在北方还能吃,南方多雨,空气潮湿,陈米陈面八成都长了霉菌,就看严重程度罢了。

    霉变的食物别人怎么用王源管不了,但自己是绝对不能拿来给人吃的,给鸡鸭猪羊都不行!

    资金抽走后,王源看着自己空间里剩下的薄薄一层银票,忍不住叹气,这钱挣得再快都赶不上花的速度!

    于是力忘机阁开张时隔二十余天,王源拿出了新的话本子。

    挣钱还得是这种空手套白狼来的快!

    缀锦楼生意好,但消耗和支出也多,能养住那么多人手就不错了。

    好在还有个冰铺,也是个基本无本的买卖,只是最多再只能卖一个月了。

    按照姬无良这种费钱的消耗,王源觉得手里没有十个冰铺这样的生意都供不住。

    头疼!

    好在现在是镇北军了,陛下的亲儿子待遇,应该自己掏腰包的机会不多了。

    不过谁知道呢?

    王源对姬无良一点儿信心都没有,于是认命的开始规划罐头作坊。

    唉,真是事与愿违的厉害!

    想一心搞事业,往自己定好的教书育人这条道上走,却总有这样那样的事情让他走不快!

    忙忙碌碌中,小厮传话,翰林院编修傅大人求见。

    王源拧眉:“请进来,书房有请。”

    阿十推着王源来到圣贤居的书房,干净而整洁,就一面书柜,上面放着半柜子的书籍,还不是什么珍品。

    傅青苋被带进来一眼就打量完了书房布置,实在是简朴的厉害,也够小。

    一张书桌是桦木的,待客的椅子和桌几也是桦木的,只上了一层薄薄的水性漆,就简陋的有些让人难以置信。

    这可是大名鼎鼎的、不到半年就从一个举人升到从五品的试讲学士的传奇人物!

    住的还是大魏超品侯爷的府邸,这书房重地,就简陋成这样?!

    突然感觉自家那间二十平方左右的一水酸枝木家具的书房太有格调了!

    傅青苋行礼后道:“下官见过王大人。今日冒昧来访是因为受掌院学士的嘱托,来给王大人讲一讲明日上书房讲课的规矩。”

    上书房讲课?

    王源一下子想起来了这一茬,这事都过了多久了?

    还以为就是那么一说,难不成当真了?

    王源:“掌院学士说让我明日去讲课?”

    傅青苋琢磨了下王源的意思,一下子没领悟到,遂道:“王大人可能不知道,咱们翰林院的掌院学士是冯大人,冯大人不惑之年,学问是实实在在的,尤其重规矩。

    王大人可是圣上金口玉言让去上书房给皇子讲课的,冯大人一直在等王大人登门问询。

    怎奈大人你身有伤病,等闲不出门。这不是七月最后一旬也没两天了,再不讲,可就是欺君之罪了。”

    说着,傅青苋不停的拿眼神看着王源,这话属实不太好说,但愿你能明白我的苦衷。

    王源一想就明白了过来,自己七月初十得的口谕,这都七月二十九了,没有人提起,自己这就忘得干脆。

    这样一想,这翰林院掌院学士冯大人人不错呀!

    这过了明日,陛下的口谕自己就妥妥的违背了,是要受罚的。

    王源赶紧笑着,脸上带着满满的感激道:“实在是身体有伤,精力不足,居然就忘了这一茬。

    多谢冯大人关爱,有劳傅兄特意过来提醒。小弟这里感激不尽!”

    这样说,傅青苋就自在多了,咋说,王大人也是试讲学士,比自己高好几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