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回到古代当太傅 > 第255章 和明白人说话

回到古代当太傅 第255章 和明白人说话

    反正王源不是外人,自己升官发财全指着他呢。

    王源听了后一脸感动,自己昨晚下的帖子,还思忖着这事可能不太好办呢。

    没想到陶大人这么重视!

    已经把前期工作都做的差不多了。

    遂抱拳一辑到底:“多谢陶大人尽力周旋,王源感激不尽。

    这些人原本都是镇东军麾下的,只是实在是缺衣少食的只能退役。

    到底是镇东军有愧于他们,侯爷走时再三叮嘱,让下官帮忙安置。

    此番能落户成良民,实在是太好了!”

    陶显又喝了口绿豆汤,有你在才是真的好!

    不过话却不是这么说的:“王大人莫高兴得太早。按照大魏律,这农籍可是需要上缴赋税的。

    本官职权之内,可以免他们一年的赋税,今年错过了播种和收获,不算,明年能免一年,但你要承诺,这个,你这村子叫什么名字?”

    王源沉思,道:“村子在城西,就叫西山村吧。”

    陶显接着道:“行,西山村就西山村,一年之内,西山村得保证人口增长一成。”

    王源想都没想点头:“没问题。”

    自己早就让这些人各自写了家书,摇人,只要不是游手好闲、好逸恶劳的,能种地的,待遇从优,不能种地的,还有各种活计等着他们做。

    一年增加五十人,小意思。

    陶显眨眨眼,这回答都不带思考的?

    又道:“房屋搭建、挖井什么的本官只能兑换成现银,不能出工出力,你们得自行解决。”

    王源:“可以。但农具、工具、技术大人必须提供。还有大人得派有经验的人给我们指导打井。还有耕牛,多少得提供几头。”

    陶显咂舌:“你不是个读书人吗?这些农事你是怎么如数家珍的?”

    王源笑笑,姬海想炫耀一下自家公子三分地种出了三百斤麦子的丰功伟绩,以及三分地种出了五百斤的高产玉米。

    但公子不说,就再憋憋,等着闪瞎你们的眼睛!

    王源道:“陶大人言重了,农事可是读书人必学的。”

    陶显嗤笑,读书人学的农事比纸上谈兵还不如!

    说的好像谁不是读书人似的?!

    自己这么懂那不还是因为当了京兆府尹的原因,那可是自己在外面的县里历练了九年,专管农事才提拔上来的?

    王源没理会这一茬,这说不清的事情赶紧跳过,接着道:“还有粮种,五百亩地的话得有五百斤的种子。

    那片地也不是良田,需得养护个一两年,就二百五十斤小麦和二百五十斤玉米种子吧。”

    陶显惊讶了,是不是良田的自己都不知道。

    而且说要养地,要的却是最高产和最主要的粮种,这哪里是学过,分明是精通!

    王源见陶显看着自己不说话,真诚地道:“这么多人要吃饭呢,不种麦子和玉米难不成陶大人开仓放粮?”

    陶显一激灵,这怎么说到开仓放粮的?

    绝不可能!

    赶忙道:“行!这个我可以做主拨给你们,回头我去向户部要,你们到时候来我这里领就行。

    那个五百人的村子可是大村子,管理一定要精细,绝不能出岔子,知道吗?”

    那赤裸裸的眼神在六个彪形大汉身上梭了好几圈,王源想看不明白他的意思都难!

    王源的关注点却不在这,挑眉,surprise?

    意思这西山村还隶属翠微庄?

    归本公子管?

    “大人这是何意?下官不介意劳累一些,代为约束西山村,可是朝廷能同意?”

    陶大人翻了个白眼:“本官面前就不要装了!都说是镇东军退役的,本官哪有本事管理?

    你若是不会,本官派书吏过去协助你们几天,给你们整几个大县治理的成熟章程。”

    王源大喜,真的归自己管了!

    不知不觉的就多了份势力,笑。

    “大人大气!如此多谢大人了。只是西山村到底是平地起,百废待兴,大人多拨些款项扶持才好。

    管理的话当然需要大人的指导了。以后西山村兴旺了,不也是大人的政绩吗?”

    等会就让人送冰过来答谢。

    谭大人笑了,和明白人说话就是舒服。

    挥挥手道:“行了,你可以走了,让你管那还是本官在你头上呢,收着点笑,不送!”

    王源带着姬海以及五个里长和一个村长找书吏办了手续,全程几人都很懵,反正过程顺利得有些让他们摸不清程序,跟着公子走就对了。

    临了,六个人对着王源直接就跪下了,从此后他们就是良民了,从军户变成良民了!

    往后的子孙后代都没有必须征兵入伍的限制了,真好!

    王源将人一个个记住,对他们道:“好好生活下去,像普通人一样,结婚生子,勤于农事,给前方奋战的、曾经的同袍一个稳定的后方,也是对大魏的贡献。

    以后有难处找海叔或找我都可以,你们一日曾是侯爷的兵,就永远都是侯爷的兵,我们威远侯府就会永远是你们的后盾!”

    众人瞬间涨红了眼睛,一个个魁梧的大汉看着纤瘦的坐着轮椅的文弱书生,满腔的感动化作无声地注视。

    这个笑着给自己指明方向的小少年不知道,自己在这些彪形大汉的眼里已经超过了姬无良,成为他们要第一个守护的主子。

    陶显站在门口看着年轻瘦弱的王源,感觉他身上带着一缕光,但愿被他照亮的人越来越多。

    姬海的腿微微有些跛,但太高兴了,威远侯府和镇东军,以前都没觉得有多自豪,此时侯爷都不掌着镇东军了,他们也不是镇东军了,怎么还如此激动?!

    王源不担心五百人管不好,可都是正规镇东军编制的,管不过来用军法就够了。

    那五个里长一看就是管过人的头目,百人一里,相当于是个百夫长罢了。

    至于村长,据说是以前的一个牙将,是这群人里最高的官,自然管得住这么些人。

    办完了事,王源往回赶,腿伤了,还热得要命,着急回府。

    然不凑巧,路堵了。

    一条路堵了老长的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