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回到古代当太傅 > 第258章 抓紧时间,各司其职未命名草稿

回到古代当太傅 第258章 抓紧时间,各司其职未命名草稿

    难不成今日非要把自己缀锦楼东家的身份揭开才罢休?

    关键自己还摆好场子,让这些人在自己的地方,吃自己的,喝自己的,还要来辩一辩自己是不是小气吧啦的硬要整这个进门费!

    王源感觉从没这么憋屈过,这事能是自己干出来的?

    今日出门忘了把脑子带上吧?

    若不然,绝对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现在怎么办?

    冯掌柜一脸求知欲望的看着东家,若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自己能藏在人后面不出头,放任他们堵塞交通吗?

    公子就是吃了不明就里的亏了!

    王源想了想,嘴角勾起一抹笑,既然大家这么喜欢“达则兼济天下”,那自己就帮皇帝割一把韭菜也无妨。

    好久没见到小皇子了,怪想念的,还有自己剩下的六个上书房的小学生们,一个不落的都请来听课吧。

    王源转了转头,看向听风,低语了两句,听风应声而去。

    “大家都抓紧时间,速去速回,各司其职。”

    然后冯掌柜、李芍药等人快速投入各自的职位中。

    皇宫门口,听风传了信号后略等了一下就看到了眼熟的小太监银丰。

    听风上前一步:“主子有令,将此话传给曹公公,一定要快!

    未时开场,主子说务必让曹公公去一趟缀锦楼,就说主子有大礼奉送。”

    小太监看了眼听风,眼神意味不明道:“这么大的正事,不适合小的来,你等着,我给你喊个得用的人来办这个事。”

    小太监说完就走,自己是侯爷安插进来的,自然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明显的,这个事是个光明正大的事,费什么劲找自己?

    听风被白了一眼,立刻就醒悟过来,对着宫门口的守门内监走过去,掏出两个不大的银髁子道:

    “我家大人是翰林院侍讲王源,今日缀锦楼有翰林院大学士谭大人和太学徐博士辩论,是十分难得的机会。

    我家大人让小人过来传话,请小皇子和上书房里的几个学生立刻前往缀锦楼旁听学习。麻烦公公快去通传。””

    听风僵硬地挤出一丝笑,将手里的银髁子递给了守门的小太监。

    小太监看了眼听风,是个熟面孔。

    又听说是王源,那个名声极好的翰林院侍讲学士,掂了掂手里的银髁子,一溜烟地往东宫而去了。

    转眼一个略微有些眼熟的小公公穿着蓝色内监服饰往宫门口走来。

    远远地看到自家侯府的眼线公公冲着自己打了个手势,然后快速消失。

    听风郑重地迎上去道:“公公看着眼熟,应该是曹公公的亲信吧?”

    小公公不到二十岁的年纪,白净白净的,听了听风的话微微笑道:“咱家是曹公公的干儿子,曾去威远侯府里传过圣上口谕的。”

    听风装作一脸恍然大悟的样子道:“原来都是自己人呀,那小人就直说了?”

    小公公叫银宝,名字讨喜,还会看人颜色,最是手脚勤快,得了曹德福的青眼,收了干儿子。

    银宝小公公道:“你是听风吧?银丰说你有话要与咱家说?”

    听风赶紧接话,这种差事就应该让田姑姑这个八面玲珑会说话的人过来。

    “是这样的,今日有一场关于‘达则兼济天下’辩论在缀锦楼举行,双方是翰林院大学士和太学的博士。

    我家公子说或许可以在兼济天下上做些文章,充盈一下国库,特命小人过来传话给曹公公。”

    银宝公公一听就知道是大事,真是个棒槌,直说不好吗?

    净瞎耽误功夫!

    听风……

    银宝见听风不说了,着急直接问:“何时开赛?”

    听风:“未时开始。”

    说完银宝小公公就一溜烟地倒腾着小步子快速消失。

    听风……

    心累,就说传话这种事真的不太适合自己来做。

    决定了,把书砚拘住,这小子能言善辩的,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培养起来,接传话这个班!

    缀锦楼内忙得一塌糊涂,所有小厮侍女忙得脚不沾地,难得公子来一趟,缀锦楼就能赶上过年一样的繁忙。

    一波波的客人拿着贵宾卡进来, 冯掌柜笑的嘴都合不拢,今日再现开张时盛况!

    按照贵宾卡等级,一个个雅间安排过去,转眼间除王源坐着的地字号雅间外,就剩下四间天字号雅间了。

    王源自动让出了雅间,往后面自己的房间走去。

    然后三楼也传来的不轻不重的脚步声,接连三个雅间都迎来了客人,楼下高台上上演的正是新编排的剧目《书生奇遇记》。

    情节连贯,高潮迭起,抓住了所有人的眼球,整个三层楼满满都是人,却保持着异样的安静。

    王源看了看时间,还有一盏茶就到了未时,两位公主都到了,顾太傅、翰林院的掌院学士冯大人、太学的山长还没到。

    刚念叨完,这三人各自带着一票人马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直接上了二楼的天字号雅间。

    各自找各自不省心的下属去了,抓紧时间聊天和加油支招。

    只留顾太傅带着自家孙子们煞有其事地品茗训导。

    然后小厮来报:“魏大将军府的老夫人和几位夫人、姑奶奶过来了。”

    王源心下一喜,赶紧让侍女送上最好的茶点,安排在三楼的地字号雅间。

    终于,小皇子的车驾到了,后面跟了一连串的马车。

    王源舒了口气,小皇子能来,事情就成了一半。

    若是曹德福能来,安排的自然是二楼,不管如何,曹德福还是按照男客招待在二楼保险。

    王源又送上了上好的点心和果汁,让侍女传了句话:

    “公子请小皇子和各位少爷仔细听,辩一辩他们谁说的有理。看看他们的说辞对大魏百姓是利多还是害大。”

    七个小童本来就因为能出宫来缀锦楼兴奋的不行,王先生又给布置了任务,兴趣浓厚的不行,一个个睁着大眼、支着耳朵听着。

    各人的书童赶紧拿出纸笔,帮自家小主子记录重点,王源听着侍女的回复,满意地点头。

    未时到,没看到曹公公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