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婚当日被悔婚,我当场改嫁他叔 > 第243章 权衡利弊

大婚当日被悔婚,我当场改嫁他叔 第243章 权衡利弊

    跟来的林家村村民,听到他们还能分南瓜时,嘴角的笑意更是怎么压也压不住。

    他们如脚踩云端一般,兴奋的跟着宋喜乐去领南瓜。

    一行人只顾着高兴,待看到南瓜时,他们却是傻了眼。

    分给他们的南瓜少说也有近百个,这要如何才能拿回去?

    今日出门,几人只带着个布袋,这会子突然多了这么多的大家伙,这下要如何拿回去林家村人一时之间却是犯了难。

    宋喜乐听到几人的议论声,见几人面露难色,不由建议道:“要不我帮你们在村中借两辆板车?待你们将南瓜运送回去,再将车给我送回来。”

    林家村村民一听这话面上一喜,一人正想要应承下来,却是被林村长一把止住,“不成,这么多南瓜要是路上撞上了南杨县那群灾民,咱们怎么可能守得住?”

    “这样留三人在这儿守着,另外三人回去喊人!”

    一旁的宋喜乐一听这话,心中突的警铃大作,什么叫南杨县那边来的灾民?

    她勉强压下心头的跳动,待林村长安排了村人后,这才低声询问道:“林村长方才所言是何意思?什么灾民?”

    对于宋喜乐的询问,林村长并未选择隐瞒,他四周看了看,这才压低声音,将昨晚发生的事情同宋喜乐说了一遍。

    “我今日来晚了便是去县衙将此事禀告给县令大人,现在有没有灾民来咱们县还不得而知。”

    “这些南瓜涉及咱们下半年的生计,总归谨慎些没有错。”

    宋喜乐心中顿生不安,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她又与林村长问了一些细节后,当即回到家中找到老宋头与丈夫商议此事。

    老宋头在听到女儿的话后,惊的一下子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他急切的问道:“这....这可如何是好,那灾民会不会到咱们这人来抢吃的?”

    宋喜乐理性分析后,点了点头,“理论上有此可能!”

    老宋头直接吓白了脸,那灾民是县令都敢杀的,若是抢到了他们这里,可如何是好?

    陈云右看着岳丈焦躁的来回踱步,安慰道:“岳丈,您也不用太担心,喜乐方才说只是可能,现在府城那般繁华,要我是他们我一定去府城。”

    “再说,咱们村子里还有这么多人,喜乐昨日也请了几十人在此巡防,那些灾民也不敢轻易来抢的。”

    老宋头因着女婿宽慰的话,一直紧绷的情绪稍稍缓和了些。

    渐渐冷静下来的他,当即对两人道:“此事非同小可,我先去找族长说话,叫村民们提前做好准备,你们也与你们请来的人说一声,总要让他们有个心里准备。”

    宋喜乐颔首,“爹,你去吧,这些事情我自会处理。”

    她爹的意思她明白,现在出现这般危险的情况,还是要先知会一声,给这些人选择的余地。

    否则一旦真的有灾民冲来,他们从内部就能乱起来。

    待老宋头走后,夫妻两人也要去后山。

    两人暂且将售卖一事交由宋二哥负责,他在府城摆过摊,一上午售卖下来,这样的阵仗他早已经熟练应对。

    宋喜乐在山下招来乔家兄弟,随后让他们将地头摘南瓜的,或是在山中开荒的村民召集来。

    待到大家都到齐的时候,站在人群中的宋喜乐这才对着众人道:“叔伯们,方才我听到一个消息,隔壁南杨县出现了灾民....”

    人群之中听到这话,当即炸开了锅,瞬间将宋喜乐的话淹没在嘈杂的惊呼声里。

    “什么?出现了灾民,那怎么办?灾民会不会跑到咱们县来?”

    “ 那灾民可是凶残的很,天老爷,这可怎么如何是好?”

    “咱们要不要回去啊?”

    “回去什么回去,咱们就是因为家里没了粮食这才来此做活儿的,若是就这样回去,妻儿老小又吃什么、喝什么?”

    “.....”

    宋喜乐见众人沉默,这才开口继续道:“叔伯们要是觉得待在此处危险,也可以回去,这两日的工钱,我当下便可结算。”

    人在遭遇危险的时候,趋利避害本就是趋于本能反应。

    待想明白自身的处境后,众人纷纷表示不回去。

    陈英笑解释道:“夫人,那灾民来不来还不一定呢,总不能因噎废食,我们就留在此处做活儿,不回去。”

    “说不得那灾民,见了我们人多不敢强抢了呢!”

    有人附和道:“对,咱们这么多人难不成还怕了他不成!”

    宋喜乐笑着点点头,“喜乐,在次多谢诸位叔伯愿意助力相帮了!”

    “这样,不管那灾民最后来没来,只要在此期间叔伯们尽力守好此处,待南瓜售卖结束后,每一人我赠送一百斤粮食作为酬谢。”

    宋家村村民激动的双眼放光。

    这要是能得到一百斤粮食,只要省着点吃,对于一个五口之家的人来说,熬到秋收肯定不成问题。

    此刻宋家村村民,无比庆幸方才没有离开。

    有人不敢置信的再次确认道:“真有一百斤粮食?那南瓜种子还给我们吗?”

    宋喜乐颔首,“这是自然,许诺过的事情怎么好食言!”

    村民们立刻欢呼起来,声音吸引不少陈家村村民往这边打量。

    为首的几名组长出声阻止道:“成了,莫要鬼喊鬼叫了,都去做活儿吧。”

    村民们当即扛锄头的扛锄头、拿镰刀的拿镰刀,三三两两的往田间、山头去了。

    此刻他们的脸上洋溢满满的笑意,完全看不出方才的不安。

    原来只要利益足够大时,人也是可以战胜未知的恐惧的!

    待宋家村村民都离开后,宋喜乐这才看向乔家兄弟。

    “这事儿,我也想问一问你们的意思,你们二人都留在此处,家里只剩妇孺实在让人不放心。”

    宋喜乐的话正戳中兄弟两人的心思,现在县城里就母亲与妻儿在家里,若是灾民攻击县城,她们哪里是灾民的对手。

    乔大上前一步,朝宋喜乐抱拳道:“我们兄弟有一个不情之请,我们想将家人接到身边来,不知娘子可否通融?”

    在乔家两兄弟看来,县衙虽有差役,却也是最富足的地方,待在哪里都有风险,不如将家人接到自己身边来,最是稳妥!

    且这些日子的相处,乔家兄弟也看出来了,对方为人仁义,这样的雇主不好找,因而两人也不愿意就此放弃这一份活计。

    这个时候宋喜乐哪里舍得身怀武艺的两人离开,见两人愿意留下。

    宋喜乐简直求之不得,她连应道:“我家西厢房还有一间空屋,嫂夫人她们到了便先住在我家里。”

    乔大并不推辞,拱手道谢道:“如此,叨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