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我刷的视频通万界 第236章 中国的复仇文化
热门推荐:
西北风云之暗影惊澜
克系执法官
听我心声后,满朝文武杀疯了
独自寝,夜雨百年心
大佬:捡个美女做老婆
我才一岁,怎么就剑道独尊了?
虫族之我的分配雌君,要杀我!
登枝
我,灭世恶龙,开局被老婆契约
【原来记仇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习惯。
翻开中国历史,就好像是在看老祖宗记仇的小本本。
中国历史上对胜利大多数可以说是一笔带过。
秦朝一统天下,只不过是“六王毕、四海一”,“书同文,车同轨”。
霍去病带着800人深入漠北,干翻匈奴高层,总结起来也只是“封狼居胥、饮马瀚海”。
唐朝李世民扫荡整个东亚,大小国家灭了几十多个,也不过称呼太宗陛下天策上将,草原部落的天可汗。
反之对于失败,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导火线、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政治背景、军事背景还有影响、教训、启示,这些都要记载下来
历史会记载的如此仔仔细细,哪位将军带领多少人,敌方多少人,在哪里打,怎么打的,我方被杀了多少人,被俘虏了多少人,被抢了多少,输了之后老百姓有多惨,一一记录的清清楚楚。
与其说是在书写历史倒不如说是在记账。
这样的历史乍一看好像是中国古代老是在打败仗,从没赢过一样。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告诉子孙后代:要记仇要复仇!要洗刷耻辱,才能告慰祖先的在天之灵。
中国的版图怎么变大的不怎么重要,重要的是谁曾经抢了我们的地盘,一定要记住,一定要抢回来。】
古人一阵沉默,想想读过的史书,后世人的总结也是很有道理的。
不少人也趁机反思了一下子就。
以往有谁得罪自己,自己深深记在心里,偶尔还会有一种自己小气爱记仇的错觉,天幕这么一说,那这么一丝不安也消失了。
不只自己这样,祖先后代都是如此,自己不算另类的,安心啦!
史官下笔的动作一顿,以往记载的时候还真没觉得怎么着,这下还真觉察出点什么了。
(西域三十六国,就楼兰有名有姓,众人皆知。
因为楼兰截杀汉使被记到现在,楼兰都灭国几百年了,古代诗人写边塞诗还要把楼兰拉出来再灭一遍,“不破楼兰终不还”。
当然被记这么久不是因为他杀汉使,而是因为杀了汉使,我们还没来得及报仇,他就灭亡了,我们心里那个恨啊。)
唐朝,王昌龄看着天幕上的那句“不破楼兰终不还”笑了笑,自我调侃道:“自己算是边塞诗人吧。”
汉朝汉昭帝刘弗陵对于汉使被杀这事,想想对于这些西域小国也是有些生气的,再想想大汉还没出手楼兰就没了,怎么想想还是有一点点憋屈的,都没来得及出气呢。
(怪不得每次吵完架睡觉的时候还要反思一下自己,下次遇到这种应该怎么吵,这都是血脉啊!)
(梦里和人吵架,直接气醒,然后看着黑黑的房间,心中一阵茫然,越想越气。)
古代百姓也是深有同感,很多人跟人吵架的时候,当时最笨,没把话说出来,没发挥好,没吵过别人,过了一阵才反应过来,确实让人有点懊恼。
(就拿宋朝来说,后世一直都觉得宋朝很窝囊,天天“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实际上南宋联合蒙古灭金,报复的很彻底。金国不仅亡国了,金人杀的基本也接近灭种。)
赵匡胤的脸色变来变去,对于宋朝窝囊这个说法无力辩解,毕竟靖康耻是真的耻辱啊。
好在造成这些的金人最后还是被大宋给灭了,是件值得开心的事情。
突然又想到,南宋是灭在蒙古人手里的,笑容也维持不下去了,这不就是妥妥的赶走了豺狼迎来了猛虎啊。
(汉高祖刘邦白登之围,过了一千多年后,朱棣征漠北的时候还拿这个说事了。)
汉高祖时期的群臣表示不回应,没看到没听到。
刘邦尴尬了那么一下,面色不一会也恢复过来了,“这个朱棣说话有点不讲究啊,怎么拿朕说事儿呢?”
(中国儒家有个公羊派,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公仇十世皆可报也。)
历代儒家弟子呐呐不言,毕竟儒家一向以君子的形象示人的,天幕这么一说,搞得大家都误会了我们的形象啊。
一些公羊派的儒家弟子也是眼前一亮,没错,我们确实是这么认为的。
西汉景帝时期博士胡毋生、董仲舒,也是深以为然。
(一部中国史,半部近代史,五千年的历史近代百年就占了一半的篇幅。)
(即使毕业离校后,脑中关于清朝输的多惨赔钱多少,还有民国抗战时期的惨烈,依然记得清楚。)
(比如甲午海战,清国战败,清政府被迫赔偿日本两亿两白银的所谓“军费”,此外还要割让辽东半岛和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上学的时候,老师就要求对于赔款条约一个个、一条条的背清楚,不能背混了。)
古人从这个说法中也能大致推测出这是怎样的一段屈辱史。
赔款条约有多少不清楚,但是只一个甲午战争白银两亿两,古人恨不得晕厥过去。
这个数字带给历朝历代的冲击可见一斑,就连始皇嬴政和汉高祖刘邦都有些眼红,更不用说真的算很穷的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等了。
哪怕是经济发展的好的宋朝,很多人也不大乐意,虽然大宋也在每年给着岁币呢。
更不要说清朝的皇帝了,尤其是自诩千古一帝的康熙和喜欢抄家的雍正,对于这么多的赔款,只恨不得打死当时的大清皇帝,痛骂这斯是干什么吃的。
一个条约就那么多钱,后世人还一条条的背,这,朝廷到底是赔了多少啊!大清何愁不亡啊!
两位皇帝的头有点疼,眼前有点发黑,快点宣太医看一下吧。
(咱们普通人也是赚钱了不让人知道,亏钱了拼命往大了说。)
很多古人有点心虚,这事倒还真的好多人干过呢。
不过这事也没干错啊,谁挣钱了大大咧咧的给人说啊,万一亲朋好友来借钱呢,是借还是不借啊。
正所谓财不露白啊,要是引来了歹人可怎么好。
谁也不乐意亏钱啊,但是趁机卖个惨,没准还真能收获到意想不到的帮助呢,毕竟难保大家还是有点同情心的。
(我们从历史上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吸取教训。)
翻开中国历史,就好像是在看老祖宗记仇的小本本。
中国历史上对胜利大多数可以说是一笔带过。
秦朝一统天下,只不过是“六王毕、四海一”,“书同文,车同轨”。
霍去病带着800人深入漠北,干翻匈奴高层,总结起来也只是“封狼居胥、饮马瀚海”。
唐朝李世民扫荡整个东亚,大小国家灭了几十多个,也不过称呼太宗陛下天策上将,草原部落的天可汗。
反之对于失败,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导火线、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政治背景、军事背景还有影响、教训、启示,这些都要记载下来
历史会记载的如此仔仔细细,哪位将军带领多少人,敌方多少人,在哪里打,怎么打的,我方被杀了多少人,被俘虏了多少人,被抢了多少,输了之后老百姓有多惨,一一记录的清清楚楚。
与其说是在书写历史倒不如说是在记账。
这样的历史乍一看好像是中国古代老是在打败仗,从没赢过一样。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告诉子孙后代:要记仇要复仇!要洗刷耻辱,才能告慰祖先的在天之灵。
中国的版图怎么变大的不怎么重要,重要的是谁曾经抢了我们的地盘,一定要记住,一定要抢回来。】
古人一阵沉默,想想读过的史书,后世人的总结也是很有道理的。
不少人也趁机反思了一下子就。
以往有谁得罪自己,自己深深记在心里,偶尔还会有一种自己小气爱记仇的错觉,天幕这么一说,那这么一丝不安也消失了。
不只自己这样,祖先后代都是如此,自己不算另类的,安心啦!
史官下笔的动作一顿,以往记载的时候还真没觉得怎么着,这下还真觉察出点什么了。
(西域三十六国,就楼兰有名有姓,众人皆知。
因为楼兰截杀汉使被记到现在,楼兰都灭国几百年了,古代诗人写边塞诗还要把楼兰拉出来再灭一遍,“不破楼兰终不还”。
当然被记这么久不是因为他杀汉使,而是因为杀了汉使,我们还没来得及报仇,他就灭亡了,我们心里那个恨啊。)
唐朝,王昌龄看着天幕上的那句“不破楼兰终不还”笑了笑,自我调侃道:“自己算是边塞诗人吧。”
汉朝汉昭帝刘弗陵对于汉使被杀这事,想想对于这些西域小国也是有些生气的,再想想大汉还没出手楼兰就没了,怎么想想还是有一点点憋屈的,都没来得及出气呢。
(怪不得每次吵完架睡觉的时候还要反思一下自己,下次遇到这种应该怎么吵,这都是血脉啊!)
(梦里和人吵架,直接气醒,然后看着黑黑的房间,心中一阵茫然,越想越气。)
古代百姓也是深有同感,很多人跟人吵架的时候,当时最笨,没把话说出来,没发挥好,没吵过别人,过了一阵才反应过来,确实让人有点懊恼。
(就拿宋朝来说,后世一直都觉得宋朝很窝囊,天天“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实际上南宋联合蒙古灭金,报复的很彻底。金国不仅亡国了,金人杀的基本也接近灭种。)
赵匡胤的脸色变来变去,对于宋朝窝囊这个说法无力辩解,毕竟靖康耻是真的耻辱啊。
好在造成这些的金人最后还是被大宋给灭了,是件值得开心的事情。
突然又想到,南宋是灭在蒙古人手里的,笑容也维持不下去了,这不就是妥妥的赶走了豺狼迎来了猛虎啊。
(汉高祖刘邦白登之围,过了一千多年后,朱棣征漠北的时候还拿这个说事了。)
汉高祖时期的群臣表示不回应,没看到没听到。
刘邦尴尬了那么一下,面色不一会也恢复过来了,“这个朱棣说话有点不讲究啊,怎么拿朕说事儿呢?”
(中国儒家有个公羊派,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公仇十世皆可报也。)
历代儒家弟子呐呐不言,毕竟儒家一向以君子的形象示人的,天幕这么一说,搞得大家都误会了我们的形象啊。
一些公羊派的儒家弟子也是眼前一亮,没错,我们确实是这么认为的。
西汉景帝时期博士胡毋生、董仲舒,也是深以为然。
(一部中国史,半部近代史,五千年的历史近代百年就占了一半的篇幅。)
(即使毕业离校后,脑中关于清朝输的多惨赔钱多少,还有民国抗战时期的惨烈,依然记得清楚。)
(比如甲午海战,清国战败,清政府被迫赔偿日本两亿两白银的所谓“军费”,此外还要割让辽东半岛和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上学的时候,老师就要求对于赔款条约一个个、一条条的背清楚,不能背混了。)
古人从这个说法中也能大致推测出这是怎样的一段屈辱史。
赔款条约有多少不清楚,但是只一个甲午战争白银两亿两,古人恨不得晕厥过去。
这个数字带给历朝历代的冲击可见一斑,就连始皇嬴政和汉高祖刘邦都有些眼红,更不用说真的算很穷的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等了。
哪怕是经济发展的好的宋朝,很多人也不大乐意,虽然大宋也在每年给着岁币呢。
更不要说清朝的皇帝了,尤其是自诩千古一帝的康熙和喜欢抄家的雍正,对于这么多的赔款,只恨不得打死当时的大清皇帝,痛骂这斯是干什么吃的。
一个条约就那么多钱,后世人还一条条的背,这,朝廷到底是赔了多少啊!大清何愁不亡啊!
两位皇帝的头有点疼,眼前有点发黑,快点宣太医看一下吧。
(咱们普通人也是赚钱了不让人知道,亏钱了拼命往大了说。)
很多古人有点心虚,这事倒还真的好多人干过呢。
不过这事也没干错啊,谁挣钱了大大咧咧的给人说啊,万一亲朋好友来借钱呢,是借还是不借啊。
正所谓财不露白啊,要是引来了歹人可怎么好。
谁也不乐意亏钱啊,但是趁机卖个惨,没准还真能收获到意想不到的帮助呢,毕竟难保大家还是有点同情心的。
(我们从历史上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