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宋时从梦华录开始 > 第六十六章 东华门唱名

宋时从梦华录开始 第六十六章 东华门唱名

    如今春来寒去,这汴京城已经并无多少人加寒衣了。

    这汴京城里如今发生诸多事情并未影响到这茶坊里的几人,不过却即使是这样安静之地还会有人在讨论着。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事件中的人物也在此间茶坊,三人坐在这青矾色帏布遮挡下的独间。

    靠近窗户的地方也有纱帘遮挡,遮住了外面的刺眼光线。

    甚至还能听见门外小娘子的琵琶声,整体的气氛幽静雅致。

    这间茶坊的有些饮子口味已经偏近后世的凉茶口味了,口味清香微甜。

    看得出两位先生想要带杨秉见识一下这汴京城,如今殿试结束了心中没有了负担也是可以舒心的去享受一番了。

    袁先生笑着轻摇折扇说着:“苏杭一带漕运兴盛,也是十分繁荣的地带,不过若是论美食与茶饮想来定然不如汴京。”

    他的底气在那里,杨秉也不作争辩嘴角微微扬起静静地品着这汴京的饮子的味道。

    ……

    赵恒立于崇政殿眼神看向外面,就像是一眼望尽了宫殿之外即将到来的士子。

    他曾经说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他说过许多勤学勉励的话,告诉那些士子读书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唱名的前几日还有许多的准备工作,杨秉也随众多士子一样验明正身后请来号纸。

    这号纸的作用就是这进入东华门的凭证,通俗点说就是一张入场劵,若是没有侍卫是不会放你通行的。

    众人取号归来后,杨秉与几名杭州来的士子一同前往了被号称天下第一楼包子铺,店名是王楼山洞梅花包子。

    这大抵是众人最辉煌开心的时候,自然得要好好庆祝一番,这家店的价格虽然不便宜可是比不上这汴京的十二家正楼。

    他们还是能够消费得起,杨秉也是半个熟客了,浊石先生与袁先生两位老餮老主顾曾带过他来到这里打过牙祭。

    几人互相作揖行礼各自落座后,如今他们来得尚早里面并没有挤满人。

    他们多是分散落座,因为店内的桌子多是只能容纳一至两位。

    杨秉因为两位老先生的缘故,刚刚落座后便被掌柜的认了出来。

    掌柜的是一位大概五十多岁的老者姓刘,因为他听起过袁先生曾称呼过刘掌柜。

    他笑脸相迎来到了杨秉身旁说道:“小郎君已经有几日没来了,如今包子刚刚出笼可要来上些”

    杨秉笑道:“包子还是同以前一样,再加一份羊汤”

    不多时他的桌上除了包子还有一些羊肉,杨秉说道:“刘掌柜,我可没有点这碗羊肉”

    这平日里这些活都是店里的活计去做,如今不仅仅亲自来还小心翼翼的端上桌。

    杨秉如何不明白有其他意思,于是直言道:“刘掌柜,有话便直说吧!”

    周围的一些士子也纷纷笑了起来,刘掌柜笑道:“我的确有件事情想要求小郎君”

    “我听闻小郎君在这汴京城的才名,想要小郎君在这里留下一副墨宝,便提这幅招牌即可”

    “这幅老招牌已经陈旧不堪了,到时候再将小郎君的墨宝裱起”

    “诸位在这里的消费今日统统免了,这里还有一些润笔钱郎君还请收下”

    这家王楼山洞梅花包子店虽然规模不如汴京的十二正店,可是若论生意和客流却是丝毫不逊色。

    且这家店已经在汴京开了十数年了,不知有多少老客他给杨秉的钱财并不少,有两百贯钱。

    这文人墨宝向来价高特别是名声大的,这汴京城里不论是酒楼还是邸店都有用文人墨客的墨宝招揽客源的讲究。

    有杭州的士子笑道:“掌柜的真是会做生意”

    杨秉笑道:“刘掌柜,这些钱便算了就将这块招牌的钱抵去我这些同年吃的这些包子如何?”

    刘掌柜道:“郎君莫要打趣老儿,我也不是吝啬的人这润笔的酬金我也不会少的”

    几番推脱最终还是收下了,这是汴京城里的规矩杨秉也不好去打破了。

    主要是这家包子味道的确不错,皮薄馅大,饱含汤汁和后世所吃的灌汤包味道并不差异了。

    很快就有店里的伙计将文房四宝都拿了过来,显然早就已经备好了。

    想来从来进门的时候,这刘掌柜就吩咐伙计准备了。

    杨秉已经许久未曾为人留下字了,距离上一次的时间还是在年前赠予吴家之时。

    没有任何迟疑提笔蘸墨,便挥毫写下此店的招牌名。

    除去身边的何景心里有准备之外,其他的杭州士子皆是赞叹道:“早就听闻文瑜有一手好字,果真是闻名不如见面”

    一旁的刘掌柜的也是忍不住笑了起来,觉得自己这钱花的太值,仅仅这幅字就值这个价钱了。

    这里常有文人墨客光临,刘掌柜自然是有些见识的。

    众人吃完后离开时刘掌柜的将酬金交到了杨秉手中。

    逐渐夜深,春寒料峭这夜晚的凉风习习倒是让人觉得有些微凉,需要多添上一件衣服方为保暖。

    仅仅一件单衣是很容易着凉,等到了四更天的时候杨秉已经醒了。

    而一向嗜睡的绿珠也离开了床榻,和青荷一起服侍杨秉着衣。

    以往向来都是杨秉独自穿衣,不过今日却是不同。

    他穿上了白色的襕衫,靴子还亲自为他戴上了幞头,街上还是静谧无声其他人还犹在梦里。

    而在门外的吴六早就已经恭候多时了,杨秉坐上马车与两人道别驶向了东华门。

    不多会的功夫,天也渐渐亮了街上的马车也多了起来,他们都是上朝的官员,不过今日却是更加热闹一些。

    有些官员拉开帘子看向外面,今天是进士赐第东华门唱名的日子,有些官员也回忆起当初的峥嵘岁月了。

    这朝廷上下一应官员,皆是通过科举才步入朝堂为官的。

    当初他们也曾经历过这个阶段,也算是回忆起了这过去为数不多的光辉时刻了。

    这进士及第被许多读书人视为人生最大的荣耀和理想,即使头发斑白也有进京赶考的老举人。

    这样重要的日子,有些官员的家眷自然也想要随同观看,可是也只有少数家中女眷可以随在皇后身边。

    而高家作为勋贵之家自然也在应邀之中,高家有女子在宫中为妃因为其家世的缘故在宫中的地位也不低。

    那些宫中的宫女和内侍,多会给予她不亚于皇后的尊重。

    这些勋贵之家当初都是随太祖的功臣之后,而赵恒对于他们都是多有礼遇,否则传出薄待功臣之后的名声便不好了。

    高家如今年轻一辈只有一位女子待字闺中,高贵妃笑着说道:“慧儿,等会这士子就要进入东华门你有中意的人便告诉姑母,我便请官家为你请亲”

    女子玉面淡拂,一身绿衫此刻羞怯的低着头不言语。

    只是许久才细弱蚊蝇的声音说道:“慧儿,听姑母的”

    她自小便是在姑母身边长大,母亲早逝姑母对于她而言从情感意义上来说就像是母亲一样。

    高贵妃看着她温婉柔顺的样子笑着说道:“我便盼着你早日找到如意郎君”

    这汴京城亦或是说整个大宋,若是说人生最得意之事是什么?那定然是东华门唱名了。

    这不仅仅有一些朝臣,还有一些不曾露面的勋贵和宗室都有到场观此盛礼。

    王素依旧亦步亦趋的跟在柯政身边,像是说些什么姿态甚恭,一点也看不出他心中早已经有改换门庭的想法,就像当初的萧钦言一般。

    只是柯政并没有多少回话,可是王素却是丝毫没有显露尴尬之色。

    齐牧随在一旁旁边还有一系官员,看得出都是清流一派,在另一边有一个形单影只的身影正是吴恕,近些日子被官家调回来任参知政事副相一职。

    在这人潮之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身着白色襕衫的士子们,集体统一的服饰。

    众多士子穿过了东华门进入了崇政殿,虽然说都是东华门唱名,可是唱名赐第的地方却是在崇政殿。

    有官员指引着他们,教习他们进入后需要注意哪些地方,毕竟这种事情搁在他们身上都是第一次。

    有些士子甚至紧张的大口喘着粗气,甚至外面宫门的百姓的声音都能听见。

    崇政殿里作为官家的赵恒坐在龙椅上,作为宰相的柯政还有参知政事的吴恕着紫袍立在最前面。

    其余的官员一应站开,整个大殿内气氛肃立。

    而杨秉还在官员的带领下进行演习,避免等会出错闹出了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