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从梦华录开始 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世学和入世学
这自从疏属学宫新建后,这山上的庙宇道观香火非但没有消减,如今却是更加兴盛了一些!
有人觉得上山上香,邻近着学宫不仅仅能够向神佛求一份平安,也能给孩子求得文气庇佑,将来也能读书成才当大官。
这山中清幽,因为是清晨所以云雾缭绕中,不过也能隐隐约约的看见一处宏大的寺院,山上只能通过脚力通行。
如今的杨秉也是注重锻炼身体,这登山倒是丝毫不见气喘,否则就要在体能方面输给一个小女子了。
赵盼儿自从练舞加之后来开茶铺,所以倒不是一个娇滴滴的女子。
走近了些这寺庙方才从云雾之中慢慢浮现,前殿后殿都是面阔五间的楼阁,中间连接两层廊子,形成工字殿,左右配殿也是楼阁。
寺庙清幽,不过如这样早的时辰来上香的也不在少数,有沙弥出门接见香客。
杨秉与赵盼儿这身打扮虽然说不上华贵,可身后跟随着护卫,看上去就定然是善男信女。
虽然寺庙立于山中依旧免不了烟火俗气,赵盼儿双手合十,见到沙弥便问道:“不知能否见一见寺中方丈,劳烦小师傅了!”
沙弥同样双手合十含笑,说道:“回施主的话,方丈精研佛法,不轻易会客!若是求心安,进入殿中上一束香即可!”
赵盼儿递来一些钱财,她也是一个知人情世故的人。
小沙弥拿着钱财离开,像是去往禅房通禀去了。
杨秉笑着说道:“若是大和尚会为了钱财,前来解惑答疑恐怕修的也并非真经!”
她嘴角上扬露出了嘴角的梨涡,还是一如往常的笑:“杨郎,若是让寺里的香客和和尚听见定然不与你干休了!”
自古以来,读书人与僧道谈玄论道的不在少数,所以大家都在心中默认了寺庙之中的方丈乃是智者。
赵盼儿上香拜佛不是信佛而是问心,多是在寻求一个答桉,就像杨秉在不解之时也会不断叩问本心一样。
而杨秉一语道出了真相,她笑的原因是因为对方懂她。
在这寺庙之中,让他想起了了当初在杭州的护国寺的怀真和尚。
这寺庙少有如杨秉夫妇二人这般阔绰的香客了,沙弥看见钱财也是失了神。
可是不多时,沙弥又拿着钱财有些失望的回来了。
将钱财递了过来说道:“方丈说了,非也!”
赵盼儿也不强求,于是双手合十笑着说:“那便不打扰方丈修行了,我们进殿内上一柱香!”
对此杨秉只是笑而不语,握住了她的手说道:“再等一等,万一有回旋的余地!”
说着问道:“小师傅,庙内可有纸笔?”
沙弥点了点头,不多时寻到一处偏殿内只见杨秉在纸上写了一行字。
说着双手合十道:“有劳小师傅再走一遭,若是方丈仍是不见只能说明我们无缘了!”
赵盼儿仰着头看着他说:“你在纸上写了什么?”
她语气有些好奇有些狐疑杨秉到底在纸上会写什么东西,而杨秉只是笑而不语。
可她执拗的想要得到答桉,有些撒娇的语气娇滴滴的说:“杨郎,你就告诉我嘛!”
说完面色一下子氤氲起来,显然这样的语气平日里她也很少显露。
而杨秉刮了一下她的鼻梁温声说道:“天机不可泄露!”
他享受这每一刻的空闲时刻,能够只要与身边的人儿在一起。
远处的沙弥双手合十微微颌首说道:“施主,还请这边请!”
赵盼儿眼神惊诧的看向身边人,对于纸上的内容更加好奇了。
寺庙修建在山麓之上,而方丈所在的地方在山崖后的一处宅子中。
经历了两层环廊终将抵达,在门口的沙弥轻叩了几下门扉。
不多时一位身着僧袍的和尚打开门走了出来,恍忽间像是又见到了一个形羸骨瘦,一纳麻衣的僧人迎面向他走来。
道了句:“文瑜,已是许久未见了!”
可恍忽间还是恢复了过来,化作面前的这位宝相森严的和尚。
他双手合十轻道了声:“阿弥陀佛!”
紧接着便说道:“施主的话,可真是刁钻狠辣!”
“施主言老纳欲求宁静,欲念无生,此正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病,是以念愈生而愈不宁静。”
佛家言欲求宁静,一个求字注定有信无证所以修不得正果,实则杨秉这是在问方丈乃是悟还是修。
赵盼儿低声说:“只知道你文章做得好,竟然不知道你对于佛学也有如此精深的研究,只是言辞犀利了些!”
能够如此刁钻的指出其中的问题,自然可以看得出有主动了解过且十分精深。
她双手合十致歉道:“我家官人为求见方丈一面,方才言语相激,还请大和尚不要怪罪!”
身披袈裟的方丈,摇了摇头说道:“佛并非违背了天理与人性,只是违背了儒家的天理与人性!”
显然他是生出愠怒的,只是佛门是不能轻易犯了嗔怒,他没有道出杨秉后面的那一句:“释氏于世间一切情欲之私都不染着,似无私心,但外弃人伦,却似未当理?”
这就是站在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了,不同的立场自然会生出分歧的。
这有坐而论道的迹象,三人就走在这长廊之上,一旁的赵盼儿也能听得懂二人的交谈,并不觉得晦涩不明。
原本只是想为自己夫君求一份平安,她每一次见到杨秉将自己置身陷境的时候,心中都会有两种念头,是自私一点好,还是成全他心中的大义好。
如今觉得仿佛有种明心见性的感觉,豁然开朗之感,凡事不能过于强求。
杨秉只觉得有趣,反而反问道:“大和尚,你觉得何为真经?”
方丈说道:“施主心中已经有了答桉,何必再问我一遭!”
方丈的这番话并不带人间烟火气,是没有任何情绪的附加,只是简单的反问。
杨秉踱步缓缓说道:“佛家所言的真经便是寂空涅盘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
语气澹然却有着超乎寻常的自信,立于这高山之上俯仰这云雾牵绕的山脉。
听到杨秉的回答,老僧神色安详,双手合十低头道:“阿弥陀佛!”
“施主有慧根,心中有佛,乃是未觉佛!”
年前的方丈禅定功夫深厚,显然是认可了杨秉刚刚所说的这番话。
在杨秉的眼中无论是佛学,还是道学在他的眼中都像是一门学问,不执着于斋戒、持律、诵经,也不喜欢虚玄之谈。
看着离去的身影,小沙弥来到了方丈的身侧说道:“方丈,那位施主来庙宇貌似无所求!”
这世人进庙上香皆是心中有所求,所以才会向菩萨上香。
……
学宫的门口两侧分别写着地瘦栽松柏和家贫子读书,这乃是学宫招生的那一天他亲自落笔所写的。
赵盼儿一眼便认出了字迹,说着:“杨郎这句话,可为当代以及后世所以贫寒子弟的激励名言!”
后世每一个从学宫门口进入的贫寒子弟都能瞧见这句话,时时刻刻牢记在心。
如今的学宫初立,人员并不齐备所以山长暂时没有人担任,这些教习每日的职责便是教授这些学子。
从某种含义上来说,杨秉便是这绥德书院的山长。
只有杨秉身边的书吏黄宝在此地担任监院,负责整个学宫的行政和财政。
让这些教习能够专心于学问,而不是将圣人学问也卷入权利的斗争来,如今学宫虽然初建,可终有壮大之日,若是从一开始便坏了制度,到以后就无法遏制了。
虽然分了经义和治世两斋,并没有学子愿意学习农田,水利,军事,天文,历算等实用知识。
所以只能将这些当作辅助课程加入其中,所以感兴趣的学子听起来兴致盎然,不感兴致的就是瞌睡连连。
除去经义之外,只有两位教习可以教授,分别是农田水利,和天文历算。
这农田水利可不是教导你下田插秧,若只是这些自然不需要让人去教导这里许多农家子弟出身的学子了。
如朝廷之中许多的策论,都需要结合实际作出应答的建设性意见,有的涉及历算,也有涉及马政,如农田水利也自然有。
学宫之内自然有人识出了杨秉的身份,虽然没有见过身侧的女子,可不用多想也能猜出身份。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苹果均可。】
黄宝总领学宫的行政和财政,这是他未曾敢想过的一件事情,要知道许久前自己还曾只是一个杂吏而已,最为低级的小吏县吏。
如今得到了知县的赏识方才能够一步步走到如今,如今的他不仅仅没有表现的志得意满,反而比起以前更加谨慎。
和那些学宫内的夫子之间也从来没有因权势而压人,甚至有些教习因为他吏员身份心生轻视他也没有动怒。
这读书人看不起小吏和小民是一件十分常见的事情,作为身处这个阶级的人也早已经习惯了。
这学宫之内的支出,每一笔都记录的十分清楚,倒不是杨秉只相信心腹,而不放心这些招募来的教习。
而是因为财帛动人心,身处监院需要对外采购,还有发放教习的月俸以及内舍生学子的励学金。
他正是看中黄宝谨慎小心的态度,和精通历算的本事才会将这个位置交给他,为此在县衙内不知有多少小吏眼红。
要知道即使在其中每贪墨一点,积累下来也是不少的钱财。
学宫内所有的一切都讲究规矩,这都在《学规》之中严格说明了。
“今日这是怎么了?为何所有人都要去往文庙中去!”
江志如今解开心结,已经对于张安乐并没有嫉妒之心,且了解了对方秉性后甚至成了要好朋友。
张安乐也是不解的摇了摇头,可是还是依旧跟着如长龙的队伍赶去文庙之中。
这学宫的“山长”亲自授课,所以的教习也都纷纷到场,教习们或许可能看起来作为小吏的黄宝。
可绝对不会去轻视作为官的杨秉,不是因为其地位而是阶层。
因为能够做官都是有功名在身,那么就是真正的士大夫了。
有宋一朝以来,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这个阶层和普通人之间有着跨越不过的鸿沟。
这些学子都有序的落座了,众人抬头方才看见台上之人的面相。
有些人表露的十分激动开心,可是却不敢发出声来,主要是平时教习的戒尺让他们有了深刻的记忆。
外面如今已至深秋,有斋夫在外面清扫着落叶,如这些草植花卉甚多如松竹、桃李、紫薇、荷花等,所为的就是在幽雅的环境中陶冶性情,涵养气质。
一声磬响,这堂课方才真正的开始了,其他人的桌上皆摆着书籍,唯独杨秉手中空无一物。
远远处赵盼儿就在那里观望着,众人也都知道其身份,也都是敬而远之。
恍若开着的一朵青莲立在那里,清新脱俗而又澹雅。
听着杨秉的讲课声,底下的学子都听得十分仔细,没有一点的动静吵闹的声音。
比起那些讲习而言,杨秉的讲课显得更加深入浅出,鸿论深入显出,讲到一些晦涩难懂的难点,细细讲解来能够一下子听明白了。
而那些讲习则是惊叹于杨秉的博闻强识,能够做到没有任何偏差。
在这些学子还在想着通过经义词章考取功名,然后做官有了荣华富贵之时。
他灌输了另一种念头,成就人才,传道济民的教育宗旨和理念。
他看向台下的诸多学子说道:“我希望你们做到不囿成说、不断超越、与时偕行,不要做那汲汲于功名利禄的、“天崩地解,落然无与我事”的陋儒!”
底下有人起身问道:“山长,那自当朝以来也有贪赃枉法的官员,他们也是久读圣贤书之人,那是因为他们当初便是汲汲于功名的读书人吗?”
正是张安乐,而杨秉对有所提问的学子也是十分满意。
笑着说道:“这些贪赃枉法的官员在读书求学之时,也有怀救世济民之念的人!”
有人觉得上山上香,邻近着学宫不仅仅能够向神佛求一份平安,也能给孩子求得文气庇佑,将来也能读书成才当大官。
这山中清幽,因为是清晨所以云雾缭绕中,不过也能隐隐约约的看见一处宏大的寺院,山上只能通过脚力通行。
如今的杨秉也是注重锻炼身体,这登山倒是丝毫不见气喘,否则就要在体能方面输给一个小女子了。
赵盼儿自从练舞加之后来开茶铺,所以倒不是一个娇滴滴的女子。
走近了些这寺庙方才从云雾之中慢慢浮现,前殿后殿都是面阔五间的楼阁,中间连接两层廊子,形成工字殿,左右配殿也是楼阁。
寺庙清幽,不过如这样早的时辰来上香的也不在少数,有沙弥出门接见香客。
杨秉与赵盼儿这身打扮虽然说不上华贵,可身后跟随着护卫,看上去就定然是善男信女。
虽然寺庙立于山中依旧免不了烟火俗气,赵盼儿双手合十,见到沙弥便问道:“不知能否见一见寺中方丈,劳烦小师傅了!”
沙弥同样双手合十含笑,说道:“回施主的话,方丈精研佛法,不轻易会客!若是求心安,进入殿中上一束香即可!”
赵盼儿递来一些钱财,她也是一个知人情世故的人。
小沙弥拿着钱财离开,像是去往禅房通禀去了。
杨秉笑着说道:“若是大和尚会为了钱财,前来解惑答疑恐怕修的也并非真经!”
她嘴角上扬露出了嘴角的梨涡,还是一如往常的笑:“杨郎,若是让寺里的香客和和尚听见定然不与你干休了!”
自古以来,读书人与僧道谈玄论道的不在少数,所以大家都在心中默认了寺庙之中的方丈乃是智者。
赵盼儿上香拜佛不是信佛而是问心,多是在寻求一个答桉,就像杨秉在不解之时也会不断叩问本心一样。
而杨秉一语道出了真相,她笑的原因是因为对方懂她。
在这寺庙之中,让他想起了了当初在杭州的护国寺的怀真和尚。
这寺庙少有如杨秉夫妇二人这般阔绰的香客了,沙弥看见钱财也是失了神。
可是不多时,沙弥又拿着钱财有些失望的回来了。
将钱财递了过来说道:“方丈说了,非也!”
赵盼儿也不强求,于是双手合十笑着说:“那便不打扰方丈修行了,我们进殿内上一柱香!”
对此杨秉只是笑而不语,握住了她的手说道:“再等一等,万一有回旋的余地!”
说着问道:“小师傅,庙内可有纸笔?”
沙弥点了点头,不多时寻到一处偏殿内只见杨秉在纸上写了一行字。
说着双手合十道:“有劳小师傅再走一遭,若是方丈仍是不见只能说明我们无缘了!”
赵盼儿仰着头看着他说:“你在纸上写了什么?”
她语气有些好奇有些狐疑杨秉到底在纸上会写什么东西,而杨秉只是笑而不语。
可她执拗的想要得到答桉,有些撒娇的语气娇滴滴的说:“杨郎,你就告诉我嘛!”
说完面色一下子氤氲起来,显然这样的语气平日里她也很少显露。
而杨秉刮了一下她的鼻梁温声说道:“天机不可泄露!”
他享受这每一刻的空闲时刻,能够只要与身边的人儿在一起。
远处的沙弥双手合十微微颌首说道:“施主,还请这边请!”
赵盼儿眼神惊诧的看向身边人,对于纸上的内容更加好奇了。
寺庙修建在山麓之上,而方丈所在的地方在山崖后的一处宅子中。
经历了两层环廊终将抵达,在门口的沙弥轻叩了几下门扉。
不多时一位身着僧袍的和尚打开门走了出来,恍忽间像是又见到了一个形羸骨瘦,一纳麻衣的僧人迎面向他走来。
道了句:“文瑜,已是许久未见了!”
可恍忽间还是恢复了过来,化作面前的这位宝相森严的和尚。
他双手合十轻道了声:“阿弥陀佛!”
紧接着便说道:“施主的话,可真是刁钻狠辣!”
“施主言老纳欲求宁静,欲念无生,此正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病,是以念愈生而愈不宁静。”
佛家言欲求宁静,一个求字注定有信无证所以修不得正果,实则杨秉这是在问方丈乃是悟还是修。
赵盼儿低声说:“只知道你文章做得好,竟然不知道你对于佛学也有如此精深的研究,只是言辞犀利了些!”
能够如此刁钻的指出其中的问题,自然可以看得出有主动了解过且十分精深。
她双手合十致歉道:“我家官人为求见方丈一面,方才言语相激,还请大和尚不要怪罪!”
身披袈裟的方丈,摇了摇头说道:“佛并非违背了天理与人性,只是违背了儒家的天理与人性!”
显然他是生出愠怒的,只是佛门是不能轻易犯了嗔怒,他没有道出杨秉后面的那一句:“释氏于世间一切情欲之私都不染着,似无私心,但外弃人伦,却似未当理?”
这就是站在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了,不同的立场自然会生出分歧的。
这有坐而论道的迹象,三人就走在这长廊之上,一旁的赵盼儿也能听得懂二人的交谈,并不觉得晦涩不明。
原本只是想为自己夫君求一份平安,她每一次见到杨秉将自己置身陷境的时候,心中都会有两种念头,是自私一点好,还是成全他心中的大义好。
如今觉得仿佛有种明心见性的感觉,豁然开朗之感,凡事不能过于强求。
杨秉只觉得有趣,反而反问道:“大和尚,你觉得何为真经?”
方丈说道:“施主心中已经有了答桉,何必再问我一遭!”
方丈的这番话并不带人间烟火气,是没有任何情绪的附加,只是简单的反问。
杨秉踱步缓缓说道:“佛家所言的真经便是寂空涅盘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
语气澹然却有着超乎寻常的自信,立于这高山之上俯仰这云雾牵绕的山脉。
听到杨秉的回答,老僧神色安详,双手合十低头道:“阿弥陀佛!”
“施主有慧根,心中有佛,乃是未觉佛!”
年前的方丈禅定功夫深厚,显然是认可了杨秉刚刚所说的这番话。
在杨秉的眼中无论是佛学,还是道学在他的眼中都像是一门学问,不执着于斋戒、持律、诵经,也不喜欢虚玄之谈。
看着离去的身影,小沙弥来到了方丈的身侧说道:“方丈,那位施主来庙宇貌似无所求!”
这世人进庙上香皆是心中有所求,所以才会向菩萨上香。
……
学宫的门口两侧分别写着地瘦栽松柏和家贫子读书,这乃是学宫招生的那一天他亲自落笔所写的。
赵盼儿一眼便认出了字迹,说着:“杨郎这句话,可为当代以及后世所以贫寒子弟的激励名言!”
后世每一个从学宫门口进入的贫寒子弟都能瞧见这句话,时时刻刻牢记在心。
如今的学宫初立,人员并不齐备所以山长暂时没有人担任,这些教习每日的职责便是教授这些学子。
从某种含义上来说,杨秉便是这绥德书院的山长。
只有杨秉身边的书吏黄宝在此地担任监院,负责整个学宫的行政和财政。
让这些教习能够专心于学问,而不是将圣人学问也卷入权利的斗争来,如今学宫虽然初建,可终有壮大之日,若是从一开始便坏了制度,到以后就无法遏制了。
虽然分了经义和治世两斋,并没有学子愿意学习农田,水利,军事,天文,历算等实用知识。
所以只能将这些当作辅助课程加入其中,所以感兴趣的学子听起来兴致盎然,不感兴致的就是瞌睡连连。
除去经义之外,只有两位教习可以教授,分别是农田水利,和天文历算。
这农田水利可不是教导你下田插秧,若只是这些自然不需要让人去教导这里许多农家子弟出身的学子了。
如朝廷之中许多的策论,都需要结合实际作出应答的建设性意见,有的涉及历算,也有涉及马政,如农田水利也自然有。
学宫之内自然有人识出了杨秉的身份,虽然没有见过身侧的女子,可不用多想也能猜出身份。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苹果均可。】
黄宝总领学宫的行政和财政,这是他未曾敢想过的一件事情,要知道许久前自己还曾只是一个杂吏而已,最为低级的小吏县吏。
如今得到了知县的赏识方才能够一步步走到如今,如今的他不仅仅没有表现的志得意满,反而比起以前更加谨慎。
和那些学宫内的夫子之间也从来没有因权势而压人,甚至有些教习因为他吏员身份心生轻视他也没有动怒。
这读书人看不起小吏和小民是一件十分常见的事情,作为身处这个阶级的人也早已经习惯了。
这学宫之内的支出,每一笔都记录的十分清楚,倒不是杨秉只相信心腹,而不放心这些招募来的教习。
而是因为财帛动人心,身处监院需要对外采购,还有发放教习的月俸以及内舍生学子的励学金。
他正是看中黄宝谨慎小心的态度,和精通历算的本事才会将这个位置交给他,为此在县衙内不知有多少小吏眼红。
要知道即使在其中每贪墨一点,积累下来也是不少的钱财。
学宫内所有的一切都讲究规矩,这都在《学规》之中严格说明了。
“今日这是怎么了?为何所有人都要去往文庙中去!”
江志如今解开心结,已经对于张安乐并没有嫉妒之心,且了解了对方秉性后甚至成了要好朋友。
张安乐也是不解的摇了摇头,可是还是依旧跟着如长龙的队伍赶去文庙之中。
这学宫的“山长”亲自授课,所以的教习也都纷纷到场,教习们或许可能看起来作为小吏的黄宝。
可绝对不会去轻视作为官的杨秉,不是因为其地位而是阶层。
因为能够做官都是有功名在身,那么就是真正的士大夫了。
有宋一朝以来,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这个阶层和普通人之间有着跨越不过的鸿沟。
这些学子都有序的落座了,众人抬头方才看见台上之人的面相。
有些人表露的十分激动开心,可是却不敢发出声来,主要是平时教习的戒尺让他们有了深刻的记忆。
外面如今已至深秋,有斋夫在外面清扫着落叶,如这些草植花卉甚多如松竹、桃李、紫薇、荷花等,所为的就是在幽雅的环境中陶冶性情,涵养气质。
一声磬响,这堂课方才真正的开始了,其他人的桌上皆摆着书籍,唯独杨秉手中空无一物。
远远处赵盼儿就在那里观望着,众人也都知道其身份,也都是敬而远之。
恍若开着的一朵青莲立在那里,清新脱俗而又澹雅。
听着杨秉的讲课声,底下的学子都听得十分仔细,没有一点的动静吵闹的声音。
比起那些讲习而言,杨秉的讲课显得更加深入浅出,鸿论深入显出,讲到一些晦涩难懂的难点,细细讲解来能够一下子听明白了。
而那些讲习则是惊叹于杨秉的博闻强识,能够做到没有任何偏差。
在这些学子还在想着通过经义词章考取功名,然后做官有了荣华富贵之时。
他灌输了另一种念头,成就人才,传道济民的教育宗旨和理念。
他看向台下的诸多学子说道:“我希望你们做到不囿成说、不断超越、与时偕行,不要做那汲汲于功名利禄的、“天崩地解,落然无与我事”的陋儒!”
底下有人起身问道:“山长,那自当朝以来也有贪赃枉法的官员,他们也是久读圣贤书之人,那是因为他们当初便是汲汲于功名的读书人吗?”
正是张安乐,而杨秉对有所提问的学子也是十分满意。
笑着说道:“这些贪赃枉法的官员在读书求学之时,也有怀救世济民之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