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嫡女被家人苛待后,全员跪求原谅 > 第785章 方仁舒遗书

嫡女被家人苛待后,全员跪求原谅 第785章 方仁舒遗书

    凝眸师妹,苗姒目意宠溺。

    “你说,何故?”

    “潜入铜事台密道,听到四师兄对话,你不是已经知晓璃王身世?”

    “四师兄骨肉,何忍伤害?”

    宁云溪眸色,荧一丝忧虑。

    “师姐所言甚是。”

    “可是,家兄叮咛,璃王,留不得。”

    苗姒柔语苒苒。

    “玥皇心事何如,你不明白?”

    “一点醋意罢了,你理他做甚?”

    宁云溪听得费解。

    “醋意?”

    “师姐兴许不知,我不认识璃王殿下。”

    “大哥哥醋意,从何说起?”

    苗姒纠正。

    “你认识璃王殿下。”

    宁云溪一头雾水。

    “我认识?”

    “师姐何出此言?”

    “他与我,素未谋面,我当真不识。”

    苗姒没有点明。

    “这事不重要,不久将来,你便知晓。”

    她拿出一封书信,交到师妹手中。

    “此乃恩师遗书,可向北兆台同门,澄清旧年误解、表明你的身份,你阅看完,收在医药空间之中,以后,会有用处。”

    宁云溪接过书信。

    “是。”

    阅罢,收好书信,她谦顺而道。

    “小妹有疑,请师姐解惑。”

    苗姒浅笑,暖阳和煦。

    “你说。”

    宁云溪提出疑问。

    “娘亲知晓璃王殿下,是己方后人;璃王殿下,亦探得铜事台机密,明晰自己身世。”

    “二者,何不相认?”

    “娘亲明明可以,请璃王殿下,回归颜皇臣下,却为何,任由他成为敌势?”

    苗姒饶有耐心解答。

    “璃王麾下,有北兆台,更有许多才谋之士、权势之职。”

    “殿下本人、北兆台之众,自然可以直说真相,请他们归心颜皇。但,此举,对其他人无用。”

    “另外,顾孟祯之臣,宸王麾下,以及其他皇子皇女之人,早生异心,不可能轻易归从颜皇。”

    “所以,需要对立阵营,布下朝局,为颜皇揽纳人心,助帝瑾王怀柔天下。”

    “慕皇帝,错信顾孟祯,以致终局,无奈托付江山。我众,十分被动,必须等到帝瑾王长大,才好帮他夺回一切。这期间,会有多少臣民,志向顾孟祯,难以计数。”

    “方族诸位,布局朝堂,形成正邪对峙,衬托帝瑾王之仁,黯然顾孟祯之恶。这样一来,便于帝瑾王谋计立功,拯救苍生,重获臣民支持。”

    宁云溪一阵莹然。

    “原来如此。”

    “方族诸位长辈,果然谋深虑远。”

    顿言片刻,整理思绪,苗姒补充。

    “方族大计,意欲完美实施,必要安排线人,蛰伏各方之势。其中,当属璃王,最是不能掉以轻心。”

    “璃王殿下,才略无双,不易谋算。故而,师父择选北兆台一众,投诚璃王麾下,左右局势。”

    “假意投诚,难以瞒过璃王双眼,另,北兆台人数众多,免不得言多必失,露出马脚,迟早被人识破。因此,师父设计,引北兆台一众,与帝瑾王生出嫌隙,假戏真做,决绝弃去,以此博得璃王信任。”

    宁云溪会心一笑。

    “师姐答疑,小妹茅塞顿开。”

    “这么说来,娘亲留下这封遗书,意在助我,与师姐师兄们相认?”

    苗姒颔首。

    “是也。”

    宁云溪随即决定。

    “那我等到天明,便启程,去找他们,奉上家慈遗书。”

    苗姒发问。

    “可知,他们身在何方?”

    宁云溪眉心犯难。

    “这……”

    苗姒哭笑不得。

    “不知他们何在,你打算往何处去?”

    宁云溪弱弱答复。

    “小妹以为,师姐知道。”

    苗姒容色,无能为力。

    “傻妹妹,我又没有蛰伏璃王身边,何以获知他们行踪?”

    宁云溪无计可施。

    “如是情况,怎么相认?”

    苗姒宽解。

    “小师妹莫急。”

    “师父说过,璃王归京,定会谋划一计。到时,你就能见到师兄师姐们。”

    宁云溪杏眸,盈几许茫然。

    “娘亲可有留话,璃王预备怎样对付我们,我该如何应对?”

    苗姒答言。

    “无有留话。”

    “不过,你放心,大师姐他们都在,璃王之众,奈何不得你。”

    惑事毕,她说回正题。

    “待到帝瑾王,拥有前世完整记忆,你便可诉知,偷梁换柱一计。”

    宁云溪惊喜。

    “师姐是说,我舅舅一家,终于有望回归颜皇?”

    苗姒不紧不慢诉说。

    “嗯。”

    “现代王爷,将把前世诸事、事情原委,逐一呈现王爷梦中。包括靖善公爷,前世得知宁夫人揭发之计,为义而亡。”

    “王爷仁厚,了解事情全貌,自会谅解我众难处,懂得你之良苦用心,晓畅靖善公忠义之志。”

    宁云溪道出心中疑惑。

    “方族布局至此,皆因慕皇帝,一时不察,错信当今圣上和钟谏。”

    “我一直不理解,圣上和钟谏,好在何处,慕皇帝何故信任无疑?家尊家慈,一心为主,殚精竭虑,怎就输给那两个谄谀之臣?”

    苗姒怅然无力一叹。

    “唉,这事,算是一点阴差阳错。”

    “旧年,师祖初见顾孟祯,便觉此人非池中物,其心志,极不简单。”

    “师祖没有打草惊蛇,只是暗中调查顾族,惊然发现,顾孟祯与庄伯爷,乃是同母异父的亲兄弟。”

    “而后,顾族出事,庄伯爷凭借聪颖之才,巧妙化解危机。师祖观察他们动向,明晓顾孟祯结党营私,果然如他所料,其志不小。”

    “起初,顾孟祯意愿投靠大皇子殿下。方族一众,深感大事不妙,于是思计,将他纳入慕皇帝麾下。”

    “当时,庄族众人,受庄哲荧惑,纷纷倒戈,投向大皇子。”

    “方族诸位,先是向德皇帝献计,借五王之乱,处置庄氏一族;后请慕皇帝,习练庄伯爷一举一动,力求尽善尽美;最后,慕皇帝亲往顾府,假作求贤,请顾孟祯入幕。”

    “慕皇帝屈尊,敬称一声‘顾兄’,成功勾起顾孟祯对庄伯爷的兄弟之情。”

    “方族谋想有二。一则,慕皇帝借着兄弟之情,厚待顾孟祯,规劝感化,使他迷途知返;二则,如若顾孟祯无药可救,其众,全部计杀,斩草除根。”

    “此计,本该很顺利。”

    “怎奈,顾孟祯疼惜‘贤弟’格外用心,慕皇帝逐渐迷失,认定顾孟祯对他,真有兄弟之情。”

    “慕皇帝甚至,争风吃醋,寻遍借口,不愿赦免庄伯爷。圣言之,唯恐庄韶回京,抢走顾兄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