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鹿 第三十四章 虽然无所长 名可由行立
莘迩心中称奇,想道:“名声这东西,虚无缥缈,求之甚难。求名之法,一个已是难得,他竟有两策?我且问之。”问道,“上策为何?”
张龟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问道:“龟敢问明公,不知明公对三玄之书,精擅谁家?”
三玄,即《易》、《老子》、《庄子》。这三本书是当代士人谈玄的根本依据。
莘迩答道:“《易》理深奥,我虽欲学,苦无师授;《老》、《庄》之书,略知而已。”
张龟又问道:“闻郡府吏言,明公好学不辍,常秉烛以旦,经史子集,定有博览?”
莘迩答道:“何敢称博览。近日读的,唯《左氏》、《春秋》、《孙子》、《司马法》数卷。”
张龟又问道:“书、画、琴诸艺,想来明公应有所长?”
莘迩答道:“这个、这个,此数艺,大约不及我的棋艺。”
三问三答之后,张龟伏拜地上,陷入沉默。
所谓“沽名钓誉”,名声之物虽然虚无,却非不可钓获,但钓获之前,譬如钓鱼得有饵,总需有个根本,有的放矢,然后才能借题发挥。
当代士人,谈玄是第一流。
不会谈玄也无妨,谈玄毕竟需要悟性,不是每个人都能口若悬河的,退而求之,如果不善谈玄,然能博学强记①,亦可扬名。
谈玄、博闻皆不行,再退一步,书、画、琴、弈,近世之所兴,只要有一道专长,也能出名。
然而,通过与莘迩的此三问三答,张龟发现,莘迩却是什么都不擅长。
——“不及我的棋艺”云云,那日莘迩与杜亚下棋,事后,张道将休沐回家,将之说与家中,对莘迩的棋艺大肆嘲笑。张龟对此知之,因此他压根就没问莘迩的棋艺。结果莘迩给他答个那三艺还不如棋艺,这样,书、画、琴三道,自是都不用提了。
莘迩猜出了张龟发此三问的缘故,想道:“老傅、老宋、张道将诸辈没有实学,我瞧不起他们;但换个角度看,他们轻视我也非无因,张龟这三问,竟是问出了我腹中空空。”虽然没有因此改变对浮华之士的贬低,亦未免小惭,出於掩饰,干笑问道,“张君,名尚可扬么?”
张龟心道:“玄、博、艺诸术,今之风尚也,不料府君无一浸染。我适才的上策是用不得了。”仓促间没有替换的,於是先说下策,说道,“龟请先献下策。”
“请说。”
“内史宋公,尽管少年聪慧,最初也只是郡县知名;郡中正目为灼然二品,顿时名动国中。龟陋见,明公如有意,可学之,厚赂中正,请他把明公的乡品提升。此龟之下策,扬名速也。”
中正评点的乡品关系到士人仕途的前景,为了得到一个好的乡品,贿赂中正的现象并不少见。若是想迅速扬名,可以贿赂本郡的中正,把目前的五品提高到三品、二品。乡品的定等,名义上按得是其人的学识、才能,等级一旦提升,声价自也就随着高了。
莘迩问道:“上策呢?”
说下策的时候,张龟放慢了语速,他聪颖机敏,趁此空当,已想到了上策的替换办法。
他说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玄谈、博识、书画诸艺,皆非大道,玄谈之精妙入微者,顶多算个立言;明公能臣,大王之股肱,不屑小道,理所当然。擅小道者,只能扬小名;明公务以德、功,可扬大名。”
三不朽之论出自《左传》。莘迩熟读此书,自知其出处,心道:“三不朽者,千年未有几位。这个张龟,好高的一顶帽子给我,我可不敢受。”说道:“三不朽,非圣人不可为。君以此期我,如何敢当!”问道,“你说我务以德、功,可扬大名?”
“正是。”
“你说来听听我有何德、有何功?”
“龟听说,旬日前,羊长史、严督将引唐兵、胡骑,献首级於会水县外,明公帻巾鹤氅,仪态悠闲,抚慰诸将。可有此事?”
“有。”
“龟又听说,明公兵击酒泉胡,侵略如火,氾太守勃然驰至,明公坐王节下,谈笑自若,凛然不可犯,氾太守因是折屈。可有此事?”
“有。”
“龟又听说,张道将当堂顶撞明公,拂袖而去,明公端坐晏然,始终无怒色。可有此事?”
“有。”
“龟又听说,月前明公召卢水胡的诸酋大来郡,晚上设宴,功曹史君献宝,有一胡酋小率与明公同喜一刀,明公时醉酒,赠送与之;次日,此小率还刀,明公不受。可有此事?”
“有。”
“龟又听说,傅公初到郡,有一高丽婢,貌美,明公数注目之,傅公因欲相赠,明公不取。可有此事?”
“有。”
张龟伏拜说道:“便服临军,显明公之从容;折氾太守,显明公之正;端坐晏然,足可见明公的雅量;送刀不悔,是明公守信;拒婢不取,明公之诚是不夺人爱。明公又有救龟之义举。明公的声名早就应该响彻国中了,之所以至今无闻者,是因为明公谦厚,未尝炫耀②。”
从张龟问第一件事起,莘迩就心存疑惑了,这些事情大多发生在郡府或者外郡,张龟怎么得知的?听他说到“未尝炫耀”,便打断问道:“我这几件事,你怎么知道的?”
张龟答道:“龟听张道将和郡吏说的。”
莘迩恍然,点了点头,说道:“你继续说。”
“龟闻明公与傅公交好。可是么?”
“不错,我俩患难之交。”
“傅公深得本郡士人的尊敬,日常与郡县名士宴会,如果能够使傅公为明公扬名於上流,龟敢请为明公张誉於民间,年月之中,明公之名,定然举国皆知。此为上策,弊在较缓。”
莘迩心道:“原来他的上策是找公关,给我包装。这个办法虽说是见效慢了点,但光明正大,是长远之计,比那急功近利的行贿之法要强得多。
“……,只是,会水县那事儿是我特意为之的,给我扬扬此名倒是甚好,取信於胡,出自黄荣的建议,我自觉亦是不错,也可传扬;老氾、张道将、老傅那事儿,却也值得鼓吹么?”
他觉得这三件事都是小事,甚至张道将那事儿还让他挺没面子的,并不足以当做吹嘘的资本,但细细品味张龟的话,这三件事到了他的嘴里,还真是不太一样了,听起来挺不错的。
莘迩不禁又心道:“话凭一张嘴。被张龟这么一说,我似乎、也许、好像,嘿嘿,还真是金光闪闪,满身优点了啊。”
张龟在张家多年,张金是个邀名养望的高手,张家平时来往的又多是所谓的名士,因此,对於名流士人们的名声都是怎么来的,张龟再清楚不过了。
士人们每天的生活都很清闲的,哪儿来那么多的雅事传出?除了少数外,大多都是互相吹捧出来的。哪怕芝麻烂谷子的屁事,只要包装得好,只要有人宣扬,那传出去就是雅事一件。
如那张金,日日在家,起居饮食罢了,何来那般大的名声?便是由此得来。
寻常名士们的获名之道大凡这般。不过,此道说来简单,做起来却难。难在何处?难就难在“圈子”二字上。一流的士族自成一圈,二流、三流的想挤进去,挤破头也难。
莘迩目前所缺的,就是圈子。
他不在名士们的那个圈子中,名士们干嘛要理会他?
但有了傅乔就不同了。
傅乔乃定西国的清谈干将,不仅在这个圈子里,且是这个圈子中最为瞩目的之一,只要有他帮莘迩宣扬,假以时日,莘迩的名声必然远播。
莘迩定住心神,笑道:“君之上策,胜於下策。”
张龟给张家的出谋划策,上策罕见得用,通常只行下策,改换门庭之后,这是头次给莘迩进策,忽然闻他要选上策,张龟只疑听错,好一会儿才缓过劲来,说道:“明公如取上策,龟以为,可先择傅公、氾太守两事向外传播。”
莘迩“哦”了一声,心道:“先择傅、氾两事?”旋即领会了张龟的意思。
五件事如果一起推出,繁乱是一,且会显得刻意,所以不如慢慢地拿出来。
而先取傅、氾二事,则是因为此两人名气大。
既然博名,当然是事件中涉及的对方越出名越好。攀龙附凤,即此意也。
听完了张龟的上策,莘迩踌躇心道:“我是个忠厚人,搞这等自吹自擂的事情,实在羞惭。……要紧的是,我如何开口对老傅说呢?”
担心傅乔会笑话他,脸面上挂不住。
张龟见他沉吟,大概猜出了他的犯难,说道:“傅公、氾太守两事中,傅公之事,其实对他也有益处。赠婢於友,风雅事也。龟以贱躯,冒昧敢请明公介荐,为公拜访傅公,述说此意。”
莘迩大喜,痛快地应道:“好!”
时下阀族当政,士人间的结交礼仪比前代更严,不仅只是需要有人介绍,并且地位不等的,即使有人介绍,往往其中一方也不会与之结交,话都不会接一句③。
张龟与傅乔不认识,因此,他要去拜见傅乔的话,就需要有个同时认识他俩的人作个中间的介绍人;而又因他知道自己比傅乔的名声、地位远低,故此有“贱躯”、“冒昧”之语。
莘迩当即写书一封,给予张龟。
张龟接住收好。
莘迩请他入榻,重拾话头,又问起了最关心的问题:“君现在可以说为‘与不为之’道了吧?”
——
①,博闻强记:因为这个是当下士人与前代大不相同的风尚,与时代之文化背景密切相关,而如写入书中,未免影响阅读的流畅,所以在此章末作个小注。
荀子《解蔽》中说“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哪怕博闻强识,如果不符合王制,一样会被鄙视,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文士的博学多才应该服务於儒家的政治。
士人早先并不以博识为尚;博识之风,始於汉魏之际,兴於两晋南北朝。
西汉的时候,儒家各派壁垒森严,讲究“家法”、“师法”,老师教的东西,一字不得改,不同学派间,攻讦如仇。这种情况下,莫说博识,儒经也学不了几本。因此当时的邹鲁民谚云:“遗子黄金满籝(筐),不如一经”,一经就足取名禄了。
到了东汉,古文经学兴起,较与今文(汉初老儒口述,用当时的隶书所记之儒家经典)经学,古文经学需要更开阔的视野和广博的知识,学者们开始不再拘泥於前汉的“家法”、“师法”,儒家的各派渐渐融合。汉末的大儒郑玄便是学富五车,精通今、古文诸家,自成一派。
再到汉魏之际,海内纷乱,儒家的政治统治秩序遭到破坏,面对这种新问题、大变局,儒家的学说已经没法运用了,士人们急切地想要找到应对的办法,於是,就不仅再只是止步於融汇儒家各派,并且进一步地开阔视野,转向别处寻找新的治国、立身的理论和思想。
先秦诸子之学由是得以在这一时期复兴,重新受到士人阶层的重视。儒、道之外,法家、刑名家、农家、兵家都很盛行,甚至山经海志、神异志怪之书也颇有市场。
虽然出发点是为了解决政治难题,但这么一来,不可避免地就带起了尚博好奇之风。
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此风大盛,早已然违背了荀子那句话的原则,博闻与王制已没了没什么主从的关系。王制的归王制,博闻的归博闻。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的志怪小说,即是此种风尚的一个表现,另一方面,这类小说又进一步地促进了士人对於博物的宗尚。
简言之,士人博闻的风尚是在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后才形成的。
两晋南北朝之时,文人以博闻强记相尚的例子很多,记忆的典故越多,得到的名声就越大。
南齐的王俭任尚书令时,“出巾箱几案杂服饰”,拿出了一堆东西,让众人分别列举与这些东西有关的典故,谁说得多,就把那样东西给谁。众人各得一两物。陆澄晚到,东西已经分完了,他“更出诸人所不知事复各数条,并夺物将去”,比他们知道得多,诸物尽归其有。
这位陆澄“少好学博览,无所不知,行坐眠食,手不释卷”,王俭“自以博学强识”,认为自己“读书过澄”,比陆澄读的书多。有次,王俭召集学士何宪等人商讨学问,陆澄等王俭说完,“然后谈(王俭)所遗漏数百千条,皆俭所未睹。俭乃叹服”。数百千条,意即数百条。
梁武帝曾和沈约比谁知道的有关栗子的典故多;又曾问臣下有关锦被的典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到都认为已经说尽的时候,而刘峻“忽请纸笔,疏十余事”,“坐客皆惊,帝不觉失色”。
刘峻“好学,家贫,寄人庑下,自课读书,常燎麻炬,从夕达旦,时或昏睡,爇(点燃)其发,既觉复读,终夜不寐”,学到这等程度,还“自谓所见不博,更求异书,闻京师有者,必往祈借”,清河崔慰祖家有藏书万卷,与刘峻并被举为硕学之士,谓刘峻“书淫”。淫,沉溺、无足之意;书淫,指嗜书成癖,好学不倦的人。
沈约在与梁武帝的比试中落了败,比他少举三事,但这并不是沈约不及他博识,而是梁武性妒,好面子,是以沈约虽被后人评为“见人一善如万箭攒心”,在其面前,也得故意相让;刘峻固识惊一座,可却被梁武“自是恶之,不复引见”,从此之后,仕途坎坷,潦倒一生。
②,炫耀:汉魏晋世,沽名钓誉的多有,自我吹嘘的也不少。谢安的弟弟谢万,便是其中的高手,“万字万石,才器隽秀,虽器量不及安,而善自炫曜,故早有时誉。”
③,结交:两晋之世是门阀政治,所以当时士人间的结交,讲求门第、官阶和年齿,以严守门阀,藐视庶族寒门,绝不与百姓小人交往,为士大夫的方正之美。
结交朋友,不是说随便就能交到的。
如夏侯玄与兄交好,不见其弟的故事。夏侯玄与陈本交好,宴饮於陈母前,本弟时任中领军,闻讯急忙赶回家,却刚进堂门,夏侯玄就说:“应当以礼相交,不能违礼相见。你我的交情没到这个地步。”本弟在门口站了半天,说:“如君言”,“乃趋而出”。
又如王忱与晚辈张玄的故事。王、张两人不相识,后来在范宁处相遇,“范令二人共语”,於是张玄正襟危坐,王忱看了他半天,不说话。张玄很失望,就走了。范宁是王忱的舅舅,责让王忱:“张玄,吴士之秀,又深得当代赞誉,你却这样对待他,真不可理解。”王忱笑道:“他如果想相识,本应来见我。”范宁赶紧告诉张玄。张玄就整饰衣冠,登门拜访,“遂举觞对饮”。
又如王胡之轻视寒门的故事。王胡之曾经住在东山,很贫困,陶范作乌程县令,送去一船米给他。王胡之不要,直截了当地说:“我如果饥饿,自当就谢仁祖索食,不须陶胡奴米。”胡奴是陶范的小名,他是陶侃的儿子,出自寒门,王、谢并为一流士族,所以王胡之有此语。
又如刘惔蔑视百姓。他和王濛一起出行,天色晚了还没吃上饭。有个相识的百姓送给他们一餐饭,菜肴丰盛。刘惔推辞不吃。王濛说:“暂且用以充饥,何苦辞?”刘惔说:“小人都不可与作缘。”缘,是晋人的常用词,意为打交道。凡是百姓小民,全都不能与他们打交道。
张龟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问道:“龟敢问明公,不知明公对三玄之书,精擅谁家?”
三玄,即《易》、《老子》、《庄子》。这三本书是当代士人谈玄的根本依据。
莘迩答道:“《易》理深奥,我虽欲学,苦无师授;《老》、《庄》之书,略知而已。”
张龟又问道:“闻郡府吏言,明公好学不辍,常秉烛以旦,经史子集,定有博览?”
莘迩答道:“何敢称博览。近日读的,唯《左氏》、《春秋》、《孙子》、《司马法》数卷。”
张龟又问道:“书、画、琴诸艺,想来明公应有所长?”
莘迩答道:“这个、这个,此数艺,大约不及我的棋艺。”
三问三答之后,张龟伏拜地上,陷入沉默。
所谓“沽名钓誉”,名声之物虽然虚无,却非不可钓获,但钓获之前,譬如钓鱼得有饵,总需有个根本,有的放矢,然后才能借题发挥。
当代士人,谈玄是第一流。
不会谈玄也无妨,谈玄毕竟需要悟性,不是每个人都能口若悬河的,退而求之,如果不善谈玄,然能博学强记①,亦可扬名。
谈玄、博闻皆不行,再退一步,书、画、琴、弈,近世之所兴,只要有一道专长,也能出名。
然而,通过与莘迩的此三问三答,张龟发现,莘迩却是什么都不擅长。
——“不及我的棋艺”云云,那日莘迩与杜亚下棋,事后,张道将休沐回家,将之说与家中,对莘迩的棋艺大肆嘲笑。张龟对此知之,因此他压根就没问莘迩的棋艺。结果莘迩给他答个那三艺还不如棋艺,这样,书、画、琴三道,自是都不用提了。
莘迩猜出了张龟发此三问的缘故,想道:“老傅、老宋、张道将诸辈没有实学,我瞧不起他们;但换个角度看,他们轻视我也非无因,张龟这三问,竟是问出了我腹中空空。”虽然没有因此改变对浮华之士的贬低,亦未免小惭,出於掩饰,干笑问道,“张君,名尚可扬么?”
张龟心道:“玄、博、艺诸术,今之风尚也,不料府君无一浸染。我适才的上策是用不得了。”仓促间没有替换的,於是先说下策,说道,“龟请先献下策。”
“请说。”
“内史宋公,尽管少年聪慧,最初也只是郡县知名;郡中正目为灼然二品,顿时名动国中。龟陋见,明公如有意,可学之,厚赂中正,请他把明公的乡品提升。此龟之下策,扬名速也。”
中正评点的乡品关系到士人仕途的前景,为了得到一个好的乡品,贿赂中正的现象并不少见。若是想迅速扬名,可以贿赂本郡的中正,把目前的五品提高到三品、二品。乡品的定等,名义上按得是其人的学识、才能,等级一旦提升,声价自也就随着高了。
莘迩问道:“上策呢?”
说下策的时候,张龟放慢了语速,他聪颖机敏,趁此空当,已想到了上策的替换办法。
他说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玄谈、博识、书画诸艺,皆非大道,玄谈之精妙入微者,顶多算个立言;明公能臣,大王之股肱,不屑小道,理所当然。擅小道者,只能扬小名;明公务以德、功,可扬大名。”
三不朽之论出自《左传》。莘迩熟读此书,自知其出处,心道:“三不朽者,千年未有几位。这个张龟,好高的一顶帽子给我,我可不敢受。”说道:“三不朽,非圣人不可为。君以此期我,如何敢当!”问道,“你说我务以德、功,可扬大名?”
“正是。”
“你说来听听我有何德、有何功?”
“龟听说,旬日前,羊长史、严督将引唐兵、胡骑,献首级於会水县外,明公帻巾鹤氅,仪态悠闲,抚慰诸将。可有此事?”
“有。”
“龟又听说,明公兵击酒泉胡,侵略如火,氾太守勃然驰至,明公坐王节下,谈笑自若,凛然不可犯,氾太守因是折屈。可有此事?”
“有。”
“龟又听说,张道将当堂顶撞明公,拂袖而去,明公端坐晏然,始终无怒色。可有此事?”
“有。”
“龟又听说,月前明公召卢水胡的诸酋大来郡,晚上设宴,功曹史君献宝,有一胡酋小率与明公同喜一刀,明公时醉酒,赠送与之;次日,此小率还刀,明公不受。可有此事?”
“有。”
“龟又听说,傅公初到郡,有一高丽婢,貌美,明公数注目之,傅公因欲相赠,明公不取。可有此事?”
“有。”
张龟伏拜说道:“便服临军,显明公之从容;折氾太守,显明公之正;端坐晏然,足可见明公的雅量;送刀不悔,是明公守信;拒婢不取,明公之诚是不夺人爱。明公又有救龟之义举。明公的声名早就应该响彻国中了,之所以至今无闻者,是因为明公谦厚,未尝炫耀②。”
从张龟问第一件事起,莘迩就心存疑惑了,这些事情大多发生在郡府或者外郡,张龟怎么得知的?听他说到“未尝炫耀”,便打断问道:“我这几件事,你怎么知道的?”
张龟答道:“龟听张道将和郡吏说的。”
莘迩恍然,点了点头,说道:“你继续说。”
“龟闻明公与傅公交好。可是么?”
“不错,我俩患难之交。”
“傅公深得本郡士人的尊敬,日常与郡县名士宴会,如果能够使傅公为明公扬名於上流,龟敢请为明公张誉於民间,年月之中,明公之名,定然举国皆知。此为上策,弊在较缓。”
莘迩心道:“原来他的上策是找公关,给我包装。这个办法虽说是见效慢了点,但光明正大,是长远之计,比那急功近利的行贿之法要强得多。
“……,只是,会水县那事儿是我特意为之的,给我扬扬此名倒是甚好,取信於胡,出自黄荣的建议,我自觉亦是不错,也可传扬;老氾、张道将、老傅那事儿,却也值得鼓吹么?”
他觉得这三件事都是小事,甚至张道将那事儿还让他挺没面子的,并不足以当做吹嘘的资本,但细细品味张龟的话,这三件事到了他的嘴里,还真是不太一样了,听起来挺不错的。
莘迩不禁又心道:“话凭一张嘴。被张龟这么一说,我似乎、也许、好像,嘿嘿,还真是金光闪闪,满身优点了啊。”
张龟在张家多年,张金是个邀名养望的高手,张家平时来往的又多是所谓的名士,因此,对於名流士人们的名声都是怎么来的,张龟再清楚不过了。
士人们每天的生活都很清闲的,哪儿来那么多的雅事传出?除了少数外,大多都是互相吹捧出来的。哪怕芝麻烂谷子的屁事,只要包装得好,只要有人宣扬,那传出去就是雅事一件。
如那张金,日日在家,起居饮食罢了,何来那般大的名声?便是由此得来。
寻常名士们的获名之道大凡这般。不过,此道说来简单,做起来却难。难在何处?难就难在“圈子”二字上。一流的士族自成一圈,二流、三流的想挤进去,挤破头也难。
莘迩目前所缺的,就是圈子。
他不在名士们的那个圈子中,名士们干嘛要理会他?
但有了傅乔就不同了。
傅乔乃定西国的清谈干将,不仅在这个圈子里,且是这个圈子中最为瞩目的之一,只要有他帮莘迩宣扬,假以时日,莘迩的名声必然远播。
莘迩定住心神,笑道:“君之上策,胜於下策。”
张龟给张家的出谋划策,上策罕见得用,通常只行下策,改换门庭之后,这是头次给莘迩进策,忽然闻他要选上策,张龟只疑听错,好一会儿才缓过劲来,说道:“明公如取上策,龟以为,可先择傅公、氾太守两事向外传播。”
莘迩“哦”了一声,心道:“先择傅、氾两事?”旋即领会了张龟的意思。
五件事如果一起推出,繁乱是一,且会显得刻意,所以不如慢慢地拿出来。
而先取傅、氾二事,则是因为此两人名气大。
既然博名,当然是事件中涉及的对方越出名越好。攀龙附凤,即此意也。
听完了张龟的上策,莘迩踌躇心道:“我是个忠厚人,搞这等自吹自擂的事情,实在羞惭。……要紧的是,我如何开口对老傅说呢?”
担心傅乔会笑话他,脸面上挂不住。
张龟见他沉吟,大概猜出了他的犯难,说道:“傅公、氾太守两事中,傅公之事,其实对他也有益处。赠婢於友,风雅事也。龟以贱躯,冒昧敢请明公介荐,为公拜访傅公,述说此意。”
莘迩大喜,痛快地应道:“好!”
时下阀族当政,士人间的结交礼仪比前代更严,不仅只是需要有人介绍,并且地位不等的,即使有人介绍,往往其中一方也不会与之结交,话都不会接一句③。
张龟与傅乔不认识,因此,他要去拜见傅乔的话,就需要有个同时认识他俩的人作个中间的介绍人;而又因他知道自己比傅乔的名声、地位远低,故此有“贱躯”、“冒昧”之语。
莘迩当即写书一封,给予张龟。
张龟接住收好。
莘迩请他入榻,重拾话头,又问起了最关心的问题:“君现在可以说为‘与不为之’道了吧?”
——
①,博闻强记:因为这个是当下士人与前代大不相同的风尚,与时代之文化背景密切相关,而如写入书中,未免影响阅读的流畅,所以在此章末作个小注。
荀子《解蔽》中说“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哪怕博闻强识,如果不符合王制,一样会被鄙视,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文士的博学多才应该服务於儒家的政治。
士人早先并不以博识为尚;博识之风,始於汉魏之际,兴於两晋南北朝。
西汉的时候,儒家各派壁垒森严,讲究“家法”、“师法”,老师教的东西,一字不得改,不同学派间,攻讦如仇。这种情况下,莫说博识,儒经也学不了几本。因此当时的邹鲁民谚云:“遗子黄金满籝(筐),不如一经”,一经就足取名禄了。
到了东汉,古文经学兴起,较与今文(汉初老儒口述,用当时的隶书所记之儒家经典)经学,古文经学需要更开阔的视野和广博的知识,学者们开始不再拘泥於前汉的“家法”、“师法”,儒家的各派渐渐融合。汉末的大儒郑玄便是学富五车,精通今、古文诸家,自成一派。
再到汉魏之际,海内纷乱,儒家的政治统治秩序遭到破坏,面对这种新问题、大变局,儒家的学说已经没法运用了,士人们急切地想要找到应对的办法,於是,就不仅再只是止步於融汇儒家各派,并且进一步地开阔视野,转向别处寻找新的治国、立身的理论和思想。
先秦诸子之学由是得以在这一时期复兴,重新受到士人阶层的重视。儒、道之外,法家、刑名家、农家、兵家都很盛行,甚至山经海志、神异志怪之书也颇有市场。
虽然出发点是为了解决政治难题,但这么一来,不可避免地就带起了尚博好奇之风。
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此风大盛,早已然违背了荀子那句话的原则,博闻与王制已没了没什么主从的关系。王制的归王制,博闻的归博闻。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的志怪小说,即是此种风尚的一个表现,另一方面,这类小说又进一步地促进了士人对於博物的宗尚。
简言之,士人博闻的风尚是在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后才形成的。
两晋南北朝之时,文人以博闻强记相尚的例子很多,记忆的典故越多,得到的名声就越大。
南齐的王俭任尚书令时,“出巾箱几案杂服饰”,拿出了一堆东西,让众人分别列举与这些东西有关的典故,谁说得多,就把那样东西给谁。众人各得一两物。陆澄晚到,东西已经分完了,他“更出诸人所不知事复各数条,并夺物将去”,比他们知道得多,诸物尽归其有。
这位陆澄“少好学博览,无所不知,行坐眠食,手不释卷”,王俭“自以博学强识”,认为自己“读书过澄”,比陆澄读的书多。有次,王俭召集学士何宪等人商讨学问,陆澄等王俭说完,“然后谈(王俭)所遗漏数百千条,皆俭所未睹。俭乃叹服”。数百千条,意即数百条。
梁武帝曾和沈约比谁知道的有关栗子的典故多;又曾问臣下有关锦被的典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到都认为已经说尽的时候,而刘峻“忽请纸笔,疏十余事”,“坐客皆惊,帝不觉失色”。
刘峻“好学,家贫,寄人庑下,自课读书,常燎麻炬,从夕达旦,时或昏睡,爇(点燃)其发,既觉复读,终夜不寐”,学到这等程度,还“自谓所见不博,更求异书,闻京师有者,必往祈借”,清河崔慰祖家有藏书万卷,与刘峻并被举为硕学之士,谓刘峻“书淫”。淫,沉溺、无足之意;书淫,指嗜书成癖,好学不倦的人。
沈约在与梁武帝的比试中落了败,比他少举三事,但这并不是沈约不及他博识,而是梁武性妒,好面子,是以沈约虽被后人评为“见人一善如万箭攒心”,在其面前,也得故意相让;刘峻固识惊一座,可却被梁武“自是恶之,不复引见”,从此之后,仕途坎坷,潦倒一生。
②,炫耀:汉魏晋世,沽名钓誉的多有,自我吹嘘的也不少。谢安的弟弟谢万,便是其中的高手,“万字万石,才器隽秀,虽器量不及安,而善自炫曜,故早有时誉。”
③,结交:两晋之世是门阀政治,所以当时士人间的结交,讲求门第、官阶和年齿,以严守门阀,藐视庶族寒门,绝不与百姓小人交往,为士大夫的方正之美。
结交朋友,不是说随便就能交到的。
如夏侯玄与兄交好,不见其弟的故事。夏侯玄与陈本交好,宴饮於陈母前,本弟时任中领军,闻讯急忙赶回家,却刚进堂门,夏侯玄就说:“应当以礼相交,不能违礼相见。你我的交情没到这个地步。”本弟在门口站了半天,说:“如君言”,“乃趋而出”。
又如王忱与晚辈张玄的故事。王、张两人不相识,后来在范宁处相遇,“范令二人共语”,於是张玄正襟危坐,王忱看了他半天,不说话。张玄很失望,就走了。范宁是王忱的舅舅,责让王忱:“张玄,吴士之秀,又深得当代赞誉,你却这样对待他,真不可理解。”王忱笑道:“他如果想相识,本应来见我。”范宁赶紧告诉张玄。张玄就整饰衣冠,登门拜访,“遂举觞对饮”。
又如王胡之轻视寒门的故事。王胡之曾经住在东山,很贫困,陶范作乌程县令,送去一船米给他。王胡之不要,直截了当地说:“我如果饥饿,自当就谢仁祖索食,不须陶胡奴米。”胡奴是陶范的小名,他是陶侃的儿子,出自寒门,王、谢并为一流士族,所以王胡之有此语。
又如刘惔蔑视百姓。他和王濛一起出行,天色晚了还没吃上饭。有个相识的百姓送给他们一餐饭,菜肴丰盛。刘惔推辞不吃。王濛说:“暂且用以充饥,何苦辞?”刘惔说:“小人都不可与作缘。”缘,是晋人的常用词,意为打交道。凡是百姓小民,全都不能与他们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