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山河血 > 第221章 武汉

山河血 第221章 武汉

    ?    民国二十七年,中、日全面战争进入第二个年头。在过去的十年月间,华北、华东大地的相继陷落,尽管南京依然在坚守,冀鲁西依然飘扬着中国的国旗,但时进五月,作为战时中国道教的武汉,气氛却显得有些紧张。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日军多次组织远程轰炸机对武汉这座中国战时首都,同样也是大后方最重要的工业基地进行轰炸,在淞沪会战中一举扬名的中国空军则拼命保护武汉的上空,但空袭,对于武汉而言,影响并不大,真正使得武汉的气氛紧张的却是发生了下游南京的战事,任何一个撤往武汉的都清楚的知道——南京一但陷落,那么日军的下一个目标,必然就是武汉!

    天闷热得厉害,尽管办公室内装有空调,但是因为电力供应的关系,耗电的空调还是关闭了。大量的工厂撤入武汉,在繁华了武汉工业经济的同时,也带来的电力供应的问题,尽管在汉口、武昌有多辆火车电站供电,但是电力供应依然显得很是紧张,作为大本营统帅的蒋介石只能以身作则——节约用电。

    墙壁挂着巨幅作战地图,办公桌上堆满各种电文,坐在办公桌后的蒋介石,额头处冒着些许汗滴的他的双眉微锁,正在批阅电文。像往常一样,他先翻阅过去一天的各战区汇报的战况。就整体上而言,现在的战况既没有进一步恶化,也没有一丝的好转,现在战事正酣的只有两个地方,一是徐州,一是南京。

    前者,李宗仁指挥一群杂牌军竭尽全力的试图阻挡日军的进攻,但是在邯彰吃过大亏的华北派遣军却是采用稳扎稳打的战法,一步步的进逼徐州,在三个师团近八万日军的进攻下,徐州的沦陷只是时间问题,若是徐州沦陷了,那么……

    想到南京,蒋介石不由的站起身来,南京的抵抗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原本在他看来,新一军只有坚守一个星期,就已经足够了,而现在,新一军却以劣势之兵坚守了近一个月,而且给予敌人以重大杀伤。

    但新一军为什么能坚持到现在?

    原因再简单不过,一是源源不断的后勤补充,从新一军接防南京,第六战区就向南京补充了近三万吨各种物资,而且又调了重炮、野炮各一团于江北支援南京,二则是源源不断的兵力补充,先是第六战区自行补充,从十几天前,中央亦调兵增援南京,现在更是多次调发上万名徒手兵增援南京。

    可若徐州失守了,南京,还能再坚持多长时间?

    想到这,蒋介石皱了皱眉,手中的毛笔狠狠的在纸上着了一点。如果没有后方的补给,南京恐怕很难再坚守下去,而徐州的杂牌军却又是不堪一击的,一但徐州沦陷的话的……

    南京也就守不住了!

    如果南京失守的话……想到这,蒋介石不由的想到了苏联的援助,苏联的援助是雪中送炭的,现在凭借着苏联的援助,中央已经编成了十个苏械师,甚至还编成了一个装甲师,现在,**正凭借着苏联的武器,一步步的恢复元气,尽管明知道,苏联慷慨的背后隐藏比日本更加恶毒的狼子野心,但是,如果没有他们的援助,反攻只是梦想,甚至防御亦是难上加难。

    如果南京沦陷,国际舆论影响,苏联停止援助的话,那么结果就是不堪设想的。而这正是在过去的一个月间,多次调兵支援南京的原因所在。

    可徐州失守了,南京能守住吗?

    想到这,蒋介石的眉头紧皱着,现在南京失守会对国际舆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心情沉重的思索着,蒋介石站起身,离开办公桌,走到画满红蓝军队标号的地图前,凝视着地图上的敌我形势,陷入深思。

    他知道,战场上现在的态势,对两国而言,无论中国亦或是日本,都没有谁获得真正的优势,但实际上,却对中国有着一定的优势,日本有限的战争动员潜力,因为两个战场的同时作战已经被耗尽,中国赢得了战争上的主动权,但战争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目前两个战场的日军,随时都有可能汇成一股,如果他们一但汇成一股力量,那么,无论是投入华北亦或是华中,其结果都是灾难性的。

    在双方兵力的对比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但在战斗力上,**却处于劣势,**的两百多师,根本无法抵抗,总兵力已经达70万之众的日军。在日本留学的经历,使得他了解日本人的性格。

    狂妄且极度轻视中国人的日本人,是绝不会停止进攻的,一但获得战场上的优势,那怕只是局部优势,他们都会继续发动大规模进攻,以谋求占领全中国,而他们的的野心也正是如此。

    对于现在的日本而言,战场上的优势,第一,夺取南京,第二,南北两路日军会师,对于日军来说,两者只需得到一者,他们就会对重新发起进攻。

    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粉碎日军的下一步的进攻呢?

    如果南京沦陷,那么就需要着手准备武汉保卫战,武汉……

    想到长江北岸汉阳钢铁厂的遮天炉烟,蒋介石的心头更是一紧,现在汉阳钢铁公司和其上百万家子公司,已经转入了战时体制,无缝钢管厂在过去的几个月中,生产了超过4000门各种口径的迫击炮,各铸造分厂铸造了数十万发迫击炮弹,甚至就连汉阳焦化厂亦生产了上千吨炸药,而汉中机械公司更是制造了上千部成套兵工设备,像现在设于重庆的第五兵工厂,全厂均采中其提供的一千三百余部最新式子弹机,一待工厂投产,每日既可生产120万发各类子弹,仅此一厂产能既可满足全国弹药消耗。

    武汉的重要性,也正是在战争爆发之后,才开始显现的,也正是在撤出南京之后,蒋介石经常思考的问题,武汉太重要了,对于现在的中国而言,武汉甚至就相当于第二个邯彰。一年240万吨钢铁、6万吨机床设备、数十万吨钢铁铸件,作为大后方唯一的工业重镇,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日军威胁武汉。

    “有必要召开一次会议,研究和制订夏季作战的战略方针和具体方案。”

    想到武汉的重要性,蒋介石回到办公桌旁,拿起了电话。几个小时后,何应钦、陈诚、林蔚等人来到了他的办公室之中。

    在众人到齐之后,会议便开始了,在会议上提及南京和徐州的时候,蒋介石说得极为含蓄,拐弯抹角地绕来绕去,好一会众人才明白了他的意思。

    素有“小委员长”之称的武汉卫戍司令陈诚到底年轻气盛,反应也快。他心知为什么校长会为难,原因非常简单,可正是因为简单,所以,校长才不便明说。想着,他站起身,挺起了矮短精悍的身板,先开了口。

    “委员长,以学生之见,目前,淞沪会战,我军伤亡愈四十余万,基层军官伤亡愈两万之多,目前,虽经数月整训,且有苏联武器充实各部,但各部队新兵过多、基层军官大都为提前毕业,经验欠缺,因此,我认为若目前将新编遣部队调往南京或徐州,极有可能倒置武汉地区防御部队不足,并导致下一步作战计划的失败,且即便是调往徐州或南京,又有可能陷入于淞沪相同的添油之困,因此,我认为,新整编部队不宜外调,应继续加强训练,以用于加强华中地区防御。待完成四十个师整编计划之后,再以优势兵力对敌实施反攻!”

    陈诚说的倒也极有道理,蒋介石频频点头,嘴里嗯嗯着,但是任谁都知道,一但南京沦陷,日军必然会沿长江直逼武汉,到那时,作为大后方工业重镇的武汉,必将沦为前线。这时,他的目光扫过众人,停在了何应钦的脸上。

    “敬之,你有什么好办法?”

    何应钦沉思片刻,神情中是一副莫测高深,似乎在琢磨更为惊人的见解。末了,摇摇头,开口道。

    “徐州失,南京必将不守,南京不守,又置武汉于战火之中,而武汉为我国目前最重要的工业重镇,绝不容有失,亦不容有损。可若将新编部队调往徐州、南京,且不说其战力有限,其亦有可能导致武汉防御力量减少,到时能不能守住武汉,尚是两疑之间,更不要提将来的反攻了。”

    满屋人嘁嘁喳喳,多是赞同何应钦的观点。蒋介石也点点头说道。

    “这也正是我担忧之处,徐州要保、南京亦要保,而武汉更要保,可,又如何能保这三地?”

    直视着众人,蒋介石的脸上尽是忧心仲仲之色,华北、华东两条战线,在战略上分散了日军,两样也分散了中**队,日本的兵力捉襟见肘,中国的兵力未尝又不是如此?

    “委员长,我有一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就在蒋介石忧眉不展时,何应钦却在旁边轻声说道。

    “敬之,有什么想法,尽管直言。”

    “如果,让第六战区向山东进攻的话,战局会不会有所改观?”

    (5。1了,无语一直在辛勤的劳动中,值双倍月票期间,求月票!)(未完待续本文字由520小说提供。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创世阅读,给作品投推荐票、月票。您给予的支持,是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